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Xene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武 邵春阳 +8 位作者 蔡天骄 朱雪荣 胡星 刘守林 李胜威 江政君 石尧 孙洁 樊志敏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86,共13页
MXene作为一类新型二维(2D)材料,因其卓越的电导率、高效的光热转换能力和丰富的终端基团而受到广泛的研究关注。然而,MXene的易氧化特性和较弱的力学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在多个应用领域的广泛使用。MXene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不仅具... MXene作为一类新型二维(2D)材料,因其卓越的电导率、高效的光热转换能力和丰富的终端基团而受到广泛的研究关注。然而,MXene的易氧化特性和较弱的力学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在多个应用领域的广泛使用。MXene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增强MXene的抗氧化和力学性能,还能赋予材料宏观3D结构的智能响应特性。这些特性为MXene在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电磁屏蔽和火灾安全防护等领域开辟新的应用途径。本文旨在全面回顾MXene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其制备方法、形状记忆机制及应用潜力,为MXene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对MXene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在高效制备、性能优化、多功能开发等未来走向及潜在稳定性提升与商业化挑战进行分析,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形状记忆效应 复合材料 致动器 三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纳米带/TPU复合材料薄膜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5
2
作者 樊志敏 郑玉婴 +1 位作者 曹宁宁 张延兵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05-3109,3114,共6页
采用氧化法将碳纳米管纵向切割成氧化石墨烯纳米带,利用溶液成形在涂膜机上制备氧化石墨烯纳米带/TPU复合材料薄膜。FT-IR、拉曼光谱、XRD、FE-SEM、TEM等测试表明,碳纳米管成功地被纵向切割成带状结构的氧化石墨烯纳米带。力学测试表明... 采用氧化法将碳纳米管纵向切割成氧化石墨烯纳米带,利用溶液成形在涂膜机上制备氧化石墨烯纳米带/TPU复合材料薄膜。FT-IR、拉曼光谱、XRD、FE-SEM、TEM等测试表明,碳纳米管成功地被纵向切割成带状结构的氧化石墨烯纳米带。力学测试表明,当氧化石墨烯纳米带用量为2%(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薄膜弹性模量与拉伸强度相比TPU薄膜提高了160%与123%。氧气透过率测试表明当氧化石墨烯纳米带用量为2%(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薄膜氧气透过率降低77%,阻隔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纳米带 TPU复合材料薄膜 氧气透过率 阻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挂线疗法在肛肠科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樊志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2-123,共2页
中医挂线疗法在肛肠科的应用樊志敏(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210001)关键词中医挂线疗法肛肠科综述中医挂线疗法是肛肠科应用较为广泛,其有特色的治疗方法。首见于《古今医统大全》,有“……用芫根煮线,挂破大肠,七十余日,方获... 中医挂线疗法在肛肠科的应用樊志敏(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210001)关键词中医挂线疗法肛肠科综述中医挂线疗法是肛肠科应用较为广泛,其有特色的治疗方法。首见于《古今医统大全》,有“……用芫根煮线,挂破大肠,七十余日,方获全功。”“……上用草探一孔,引线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挂线疗法 肛肠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7例肛门及肛管尖锐湿疣组织HPV感染的基因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张金浩 耿建祥 +6 位作者 樊志敏 王旭波 刘飞 吴崑岚 王小峰 赵雪 王宏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肛门及肛管尖锐湿疣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基因型别及临床意义。方法从257例肛门及肛管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石蜡组织标本中提取23种HPV DNA,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其组织... 目的探讨肛门及肛管尖锐湿疣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基因型别及临床意义。方法从257例肛门及肛管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石蜡组织标本中提取23种HPV DNA,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其组织的23种HPV基因型别进行检测,并对其患者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257例肛门及肛管CA病变组织中检出HPV阳性者183例,HPV感染率为71.21%(183/257)。其中一重HPV感染139例,阳性检出率为54.09%(139/257),多重HPV感染44例,阳性检出率为17.12%(44/257)。一重HPV感染中HPV6型66例,阳性检出率为25.68%(66/257),HPV6型是最主要的感染型别;其次是HPV11型,共有64例,其阳性检出率为24.90%(64/257)。多重HPV感染中,HPV6+11型23例,占多重感染的52.27%(23/44),是多重感染的主要型别;其次是HPV6+11+16型3例,占多重感染的6.82%(3/44)。结论 HPV6型、11型、6+11型、6+11+16型感染是肛门及肛管CA的主要致病类型。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比较适合临床进行高、低危HPV分型检测的诊断方法,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 肛管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型别 基因芯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管及肛门区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金浩 耿建祥 +5 位作者 樊志敏 徐文华 吴崑岚 陈建宁 赵雪 王小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现已发现HPV感染可诱发人类的许多肿瘤和疣。文中旨在探讨南京地区肛管及肛门区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患者中HPV基因类型的感染情... 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现已发现HPV感染可诱发人类的许多肿瘤和疣。文中旨在探讨南京地区肛管及肛门区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患者中HPV基因类型的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86份肛管及肛门区CA石蜡组织标本中提取23种HPVDNA,采用基因扩增芯片技术对其组织进行23种HPV基因类型的检测,并对其患者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86份肛管及肛门区CA患者组织标本中检出HPV阳性66例,感染率为76.74%(66/86),其中单一型的阳性检出率为56.98%(49/86);单一型的感染中HPV11型为26例,其阳性检出率为30.23%(26/86),是最主要的感染类型;其次HPV6型为23例,阳性检出率为26.74%(23/86);混合型HPV感染17例,阳性检出率为19.77%(17/86);其中HPV6+11型8例,占混合型感染的47.06%(8/17),是混合型感染的主要类型;其次是5例4种类型的混合感染,占混合型感染的29.41%(5/17)。结论 HPV11型、6型、6+11型、4种类型的混合感染是肛管及肛门区CA的主要致病类型,基因扩增芯片检测技术是一种比较适合临床进行HPV分型检测的、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好的诊断方法,尤其适合开展某种病变中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肛管及肛门区 基因类型 基因芯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氧化石墨烯纳米带/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薄膜的制备及阻隔性能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思维 赵文誉 +2 位作者 李长 郑玉婴 樊志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157,共7页
以氧化解压多壁碳纳米管的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纳米带(GONRs),然后用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对GONRs化学修饰得到功能氧化石墨烯纳米带。采用溶液成形的方法在涂膜机上制备了功能氧化石墨烯纳米带(IPGONRs)/热塑性聚氨酯(TPU)复合材... 以氧化解压多壁碳纳米管的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纳米带(GONRs),然后用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对GONRs化学修饰得到功能氧化石墨烯纳米带。采用溶液成形的方法在涂膜机上制备了功能氧化石墨烯纳米带(IPGONRs)/热塑性聚氨酯(TPU)复合材料薄膜,研究了IP-GONRs对TPU薄膜阻隔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的数据表明,IP-GONRs完全剥离地均匀分散在TPU基体中,并且基本沿着纳米复合材料薄膜表面平行分布。仅添加3.0%(质量分数,下同)的IP-GONRs时,TPU薄膜的氧气透过率便下降67%,因此获得了具有优异阻隔性能的IPGONRs/TPU纳米复合材料薄膜。这种具有优异阻隔性能的复合材料薄膜在食品包装和轻量气体存储容器方面有潜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氧化石墨烯纳米带 热塑性聚氨酯 复合材料薄膜 氧气透过率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管及结直肠恶性肿瘤中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感染的基因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万里 耿建祥 +5 位作者 樊志敏 陈建宁 吴崑岚 周伟 孙继花 王小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30-34,共5页
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主要致癌病因,现已发现HPV感染可诱发人类的许多恶性肿瘤。文中旨在探讨HPV 16/18型在肛管及结直肠恶性肿瘤(anal canal and colorectal malignant tumor,ACCR... 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主要致癌病因,现已发现HPV感染可诱发人类的许多恶性肿瘤。文中旨在探讨HPV 16/18型在肛管及结直肠恶性肿瘤(anal canal and colorectal malignant tumor,ACCRMT)中的感染情况,以及与HPV感染的关系。方法从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的221份ACCRMT的组织标本中检测HPV16/18型的基因,分为直肠恶性肿瘤(rectal malignant tumor,RMT)组(129份)、乙状结肠腺癌(sigmoid colon adenocarcino-ma,SCAC)组(39份)、升横降结肠腺癌(ascending transversal descending colon adenocarcinoma,ATDCAC)组(33份),肛管恶性肿瘤(anal canal malignant tumor,ACMT)组(20份),采用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 hybridization technique,ISHT)对其肿瘤组织进行HPV 16/18型的基因检测,并对其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RMT组HPV感染率为89.15%(115/129)、SCAC组为87.18%(34/39),ATDCAC组为84.85%(28/33),ACMT组为90.00%(18/20),且每组都与HPV感染密切相关(r分别为64.32、33.11、28.40、25.60,P<0.01)。结论 ACCRMT与HPV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HPV 16/18型是感染ACCRMT的主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 结直肠 恶性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原位杂交技术 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91例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倪敏 丁义江 +2 位作者 金黑鹰 樊志敏 叶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2-253,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结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的病例,对其结果进行随访。结果: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的393例结直肠癌中共发现携带结直肠息肉91例,45例行术前息肉摘除手术,...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结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的病例,对其结果进行随访。结果: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的393例结直肠癌中共发现携带结直肠息肉91例,45例行术前息肉摘除手术,无并发症发生,38例行术中结肠切除,8例在术后进行结肠息肉摘除,其中1例结肠息肉发生癌变而且无法内镜切除行再次剖腹手术,1例息肉无法息肉内镜下切除而行再次剖腹切除。结论:对于结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的患者,尽量应用内镜进行切除,对于不能进行扩大切除的患者,进行内镜定位下的区段切除或局部扩大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息肉 同时性病变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管腺鳞癌伴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耿建祥 吴崑岚 +4 位作者 樊志敏 徐文华 黄书亮 韩惦梅 王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0-452,共3页
患者男性,44岁,发现肛管肿块3个月余。3个月前,患者排便时偶尔发现肛管有一肿块,当时未予特殊处理,此后该肿块疼痛日渐明显,1周前,患者在外院就诊,拟诊为"肛管脓肿",给予抗炎治疗1周,疗效不佳。1周后,患者来我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门诊... 患者男性,44岁,发现肛管肿块3个月余。3个月前,患者排便时偶尔发现肛管有一肿块,当时未予特殊处理,此后该肿块疼痛日渐明显,1周前,患者在外院就诊,拟诊为"肛管脓肿",给予抗炎治疗1周,疗效不佳。1周后,患者来我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门诊就诊,拟诊为:"肛管肿瘤性质待查";"肛管脓肿",于2007年4月28日收入住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肿瘤 腺鳞癌 腹股沟 淋巴结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电力泵站技术改造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樊志敏 赵玉林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94-396,共3页
针对80年代以前建设的电力泵站设备老化严重、自动化水平低,导致泵站效率低、能耗高的现状,提出了对中小型电力泵站包括泵的管路改造、机电设备改造、控制技术改造和无功补偿措施等内容的技术改造方案。重点是控制技术的改造,在文中给... 针对80年代以前建设的电力泵站设备老化严重、自动化水平低,导致泵站效率低、能耗高的现状,提出了对中小型电力泵站包括泵的管路改造、机电设备改造、控制技术改造和无功补偿措施等内容的技术改造方案。重点是控制技术的改造,在文中给出了控制电路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控制模块,从而实现了控制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了泵站的效率,降低了灌排水费用,也为电力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系统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泵站 自动化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改性抗菌粉的EVA/淀粉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艺 郑玉婴 +2 位作者 周珺 陈志杰 樊志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19,27,共5页
用偶联剂对抗菌粉进行表面处理,通过模压发泡制备出具有抗菌性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淀粉复合发泡材料。考察了偶联剂的改性效果,改性抗菌粉对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共混物以及发泡材料的形态、发泡材料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影响... 用偶联剂对抗菌粉进行表面处理,通过模压发泡制备出具有抗菌性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淀粉复合发泡材料。考察了偶联剂的改性效果,改性抗菌粉对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共混物以及发泡材料的形态、发泡材料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改性效果最好,体系相容性变好,力学性能得到提升,材料抗菌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剂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复合发泡材料 抗菌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昆客运专线(湖南段)综合选线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樊志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5,共5页
长昆客运专线湖南段是国家"四纵四横"客运专线沪昆客专的一部分,沿线所经区域环境敏感点多,地形、地质困难,岩溶、地下水系发育,选线设计方案复杂。通过对长昆客运专线湖南段选线设计中一些典型选线案例进行分析及施工运营验... 长昆客运专线湖南段是国家"四纵四横"客运专线沪昆客专的一部分,沿线所经区域环境敏感点多,地形、地质困难,岩溶、地下水系发育,选线设计方案复杂。通过对长昆客运专线湖南段选线设计中一些典型选线案例进行分析及施工运营验证,线路方案设计满足规划要求,同时防范重大工程风险、满足环保要求,做到工程经济合理。提出选线设计应符合通道内路网规划、功能定位,遵循环保选线、地质选线、规划选线、经济选线等综合选线理念,重视施工运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昆客运专线 线路方案 选线 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离子掺杂的二氧化钛介孔空心微球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5
13
作者 尚鹏博 郑玉婴 +3 位作者 冀峰 刘先斌 樊志敏 汪晓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23-2331,共9页
以二氧化硅为模板,钛酸四丁酯(TBOT)为钛源,硝酸锌为锌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锌离子掺杂的介孔二氧化钛空心微球。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以... 以二氧化硅为模板,钛酸四丁酯(TBOT)为钛源,硝酸锌为锌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锌离子掺杂的介孔二氧化钛空心微球。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降解为目标反应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去核之后的复合微球为空心微球,壁厚为20 nm左右。钛酸四丁酯溶液的滴加时间对微球的形貌影响较大,当滴加时间大于15 min时,可以得到结构清晰的空心微球。用氢氧化钠溶液去除二氧化硅核,反应90 min,二氧化硅可以被完全去除。X射线衍射表明,实验得到的掺杂锌离子的空心微球和没有掺杂锌离子的空心微球都是锐钛矿。当锌离子的摩尔分数为0.3%时,二氧化钛空心微球的晶粒尺寸最小,比表面积最大,催化亚甲基蓝降解的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空心微球 锌掺杂 溶胶-凝胶 滴加速度 腐蚀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靶向抑制STAT3抗结直肠癌的机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范若兰 陈海兰 +5 位作者 赖斌 李志利 徐伟 严国鸿 许少华 樊志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73-1680,共8页
目的探究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通过靶向抑制STAT3发挥抗结肠癌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CT-116细胞、HepG2细胞、A549细胞,经不同浓度的CEL处理,CCK-8检测体外抗增殖活性;选择HCT-116细胞,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给药前后STAT3及其上下游... 目的探究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通过靶向抑制STAT3发挥抗结肠癌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CT-116细胞、HepG2细胞、A549细胞,经不同浓度的CEL处理,CCK-8检测体外抗增殖活性;选择HCT-116细胞,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给药前后STAT3及其上下游蛋白(JAK2、Survivin、MCL-1)的表达;应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以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CEL与人源STAT3重组蛋白(rhSTAT3)的结合;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CT-116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阻滞情况;建立4例患者来源的结直肠肿瘤类器官(colorectal cancer organoid,CCO)模型(CCO-1、CCO-2、CCO-3、CCO-4)和1例正常结直肠组织类器官模型(colorectal normal organoid,CNO),评价化合物对CCOs和CNO的抑制作用。结果CEL对3种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A549:IC_(50)=2.37±0.02μmol·L^(-1)、HCT-116:IC_(50)=1.40±0.21μmol·L^(-1)、HepG2:IC_(50)=2.52±0.02μmol·L^(-1));HCT-116细胞经IL-6诱导后各蛋白水平均有明显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L给药6 h后,使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p-STAT3)、细胞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MCL-1)的表达量下调(P<0.05),对STAT3总蛋白以及磷酸化酪氨酸激酶(p-JAK2)的表达量无明显影响(P>0.05);CEL能够阻滞HCT-116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SPR分析CEL与rhSTAT3蛋白的平衡解离常数K_(D)=6.038×10^(-5) mol·L^(-1),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分子对接预测其结合位点位于STAT3的SH2结构域;CEL抗结直肠癌活性在CCOs上得到进一步验证,且作用强于阳性药奥沙利铂(L-OHP)。结论CEL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其可能是通过直接靶向抑制STAT3,进而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来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结直肠癌 STAT3 分子对接 SPR 肿瘤类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正鑫 江滨 +4 位作者 倪敏 刘飞 陈豪 徐大超 樊志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709-271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full-thickness rectal prolapse,FTR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结直肠中心收治的41例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行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full-thickness rectal prolapse,FTR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结直肠中心收治的41例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行腹腔镜下直肠脱垂悬吊固定术,设为腹腔镜组;19例患者行传统开腹直肠脱垂悬吊固定术,设为开腹组。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实验室检测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及随访情况。采用定期门诊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恢复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3月。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dC反应蛋白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情况: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后3d疼痛评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合并便秘的患者术后6个月Wexner便秘评分及合并肛门失禁的患者术后6个月Wexner失禁评分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及开腹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均安全可行;但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住院天数缩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全层脱垂 腹腔镜 开腹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小倩 黄伟芳 +2 位作者 孔德松 周伟康 樊志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50-1756,共7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可能作用靶点及其信号通路,选取主要通路共轭亚油酸(CLA)通路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探讨TanⅡA对UC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GEO数据库,得出UC...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可能作用靶点及其信号通路,选取主要通路共轭亚油酸(CLA)通路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探讨TanⅡA对UC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GEO数据库,得出UC活动期差异基因,然后进行GO富集与KEGG通路分析,探讨TanⅡA可能作用的分子机制,再通过动物实验验其可行性。结果通过GESA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活动期差异基因170个,GO与KEGG分析筛选出了TanⅡA主要作用靠前的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和生物通路途径。与模型组相比,TanⅡA给药后小鼠体征情况与结肠黏膜病理切片改善,炎症因子表达量下降。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观察CLA、NF-κB和PPARγ水平显示CLA、PPARγ的表达量上升,NF-κB表达量降低。结论TanⅡA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起到治疗UC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CLA与PPARγ介导从而调控下游NF-κB信号通路减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溃疡性结肠炎 葡聚糖硫酸钠 生物信息学 亚油酸 通路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磁性润滑表面的制备及对超顺磁液滴的滑动操控
17
作者 胡栋栋 来华 +6 位作者 刘宇艳 宋颖斌 罗欣 张东杰 樊志敏 谢志民 成中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7-205,共9页
将磁性粒子与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通过设计渐变式构型构筑了梯度形状磁性材料,并与润滑涂层相结合,制备了一种磁性润滑表面.在磁性梯度的作用下,超顺磁液滴在表面上能够自发定向运动.借助于材料形状记忆效应对表面区域形态进行可逆调控... 将磁性粒子与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通过设计渐变式构型构筑了梯度形状磁性材料,并与润滑涂层相结合,制备了一种磁性润滑表面.在磁性梯度的作用下,超顺磁液滴在表面上能够自发定向运动.借助于材料形状记忆效应对表面区域形态进行可逆调控,进一步展示了超顺磁液滴自发定向运动过程中的启停开关式控制,实现了将液滴定向自发运输与启停控制相结合.考察了磁性粒子含量对材料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以及区域形态调控尺寸与液滴滑动性能间的相互关系.机理分析进一步阐明磁场梯度提供的定向驱动力促使液滴定向自发输运,表面区域形态控制的可逆调控则可以在液滴运动过程中增加/消除黏滞阻力,基于两种因素的协同作用,可以实现对超顺磁液滴运动的智能操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表面 形状记忆聚合物 超顺磁水滴 定向输运 可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片单层低缺陷MXene的制备及其膜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吕通 张恩爽 +6 位作者 原因 樊志敏 马向雨 成中军 刘宇艳 宫元勋 赵宏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59-2066,共8页
采用原位生成氢氟酸法刻蚀Ti3AlC2制备了单片层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表征了MXene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Xene材料具有大片、单层及低缺陷等特点.通过抽滤... 采用原位生成氢氟酸法刻蚀Ti3AlC2制备了单片层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表征了MXene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Xene材料具有大片、单层及低缺陷等特点.通过抽滤MXene分散液制备的MXene膜材料具有导电性高(3280 S/cm)及韧性优异等特点.MXene膜的屏蔽性能测试结果表明,8μm厚的MXene膜屏蔽效能为60.6d B,SSE/t值则高达19531.1 d B·cm^2·g^-1.推测MXene膜的屏蔽机理是一种以吸收为主的电磁干扰屏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材料 MXene 大片 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C_(2)T_(x) MXene基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敬枫 康辉 +4 位作者 成中军 谢志民 王友善 刘宇艳 樊志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5,共12页
随着电子设备和无线通讯的迅猛发展,电磁干扰问题也随之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发展高性能的电磁屏蔽防护材料来减轻电磁波干扰危害。MXene(Ti_(3)C_(2)T_(x))是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具有超高的电导率和活跃的化学活性表面,因而展现出极其优异... 随着电子设备和无线通讯的迅猛发展,电磁干扰问题也随之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发展高性能的电磁屏蔽防护材料来减轻电磁波干扰危害。MXene(Ti_(3)C_(2)T_(x))是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具有超高的电导率和活跃的化学活性表面,因而展现出极其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本文重点介绍了Ti_(3)C_(2)T_(x)的制备方法、结构特性以及电磁屏蔽机理,客观地综述和评价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Ti_(3)C_(2)T_(x)基薄膜和三维多孔材料在电磁屏蔽应用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此外,从Ti_(3)C_(2)T_(x)的制备、结构调控、设计组装等方面展望了Ti_(3)C_(2)T_(x)基电磁屏蔽材料的发展方向及趋势,包括发展低成本绿色环保且高效的Ti_(3)C_(2)T_(x)制备工艺、解决Ti_(3)C_(2)T_(x)不耐氧化的问题、设计新型Ti_(3)C_(2)T_(x)电磁屏蔽材料结构及探究其他种类的MXenes电磁屏蔽材料,为开发下一代高电磁屏蔽性能材料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C_(2)T_(x)MXene 电磁屏蔽 电导率 复合薄膜 三维多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