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木籽营养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42
1
作者 樊建麟 邵金良 +1 位作者 叶艳萍 杨东顺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年第5期69-72,共4页
以辣木籽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辣木籽粗脂肪含量为40.12%、蛋白质含量为37.8%、总糖含量为9.75%;辣木籽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32.53%;辣木籽中大量元素P、K、Mg、Ca和Na含量分别为1 262、1 026、495... 以辣木籽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辣木籽粗脂肪含量为40.12%、蛋白质含量为37.8%、总糖含量为9.75%;辣木籽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32.53%;辣木籽中大量元素P、K、Mg、Ca和Na含量分别为1 262、1 026、495、106、143mg/kg,且K、P的含量远高于Ca、Mg、Na;辣木籽中微量元素Zn、Fe、Mn、Cr和Se含量分别为69.5、30.8、29.6、8.25、0.395mg/kg,且Fe、Mn、Zn的含量远高于Se;辣木籽As、Pb、Hg和Cd等重金属含量非常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 营养成分 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档案管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樊建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2842-2844,共3页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作为农业农村部授权的重点实验室,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急处置、产业和消费引导及科普宣传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目前实验室的档案存档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还缺乏相应的措施,普遍存在着档案...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作为农业农村部授权的重点实验室,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急处置、产业和消费引导及科普宣传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目前实验室的档案存档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还缺乏相应的措施,普遍存在着档案不完善、存档不规范及时、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差等现象。为了促进我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档案管理的健康发展,本文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风险评估 档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品一标”检测机构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樊建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066-1068,共3页
随着我国的人民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三品一标"农产品是我国政府倡导的优质农产品品牌标志,主要包括了无公害农产品、... 随着我国的人民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三品一标"农产品是我国政府倡导的优质农产品品牌标志,主要包括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我国的"三品一标"检测机构较多,但是相关的档案管理体系较差,人员素质较弱,不利于我国"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的完善我国的"三品一标"检测机构档案管理体系,促进我国"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三品一标"检测机构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意义与方法,为其他"三品一标"检测机构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品一标 检测机构 档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41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85
4
作者 林涛 邵金良 +5 位作者 刘兴勇 杨东顺 陈兴连 李彦刚 樊建麟 刘宏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5-241,共7页
采用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蔬菜中常见的隐性农药、禁限用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检出率较高的41种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蔬菜样品用1%(v/v)乙酸-乙腈溶液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后直接进样分析,采... 采用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蔬菜中常见的隐性农药、禁限用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检出率较高的41种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蔬菜样品用1%(v/v)乙酸-乙腈溶液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后直接进样分析,采用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QuEChERS、色谱和质谱条件下,41种农药在1.0~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3~1.00μg/kg,不同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4.1%~120.4%,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2.8%~11.9%。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净化效果好,可用于蔬菜中41种农药的快速测定,为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农药 蔬菜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蛋和鸡肉中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残留 被引量:22
5
作者 林涛 樊建麟 +3 位作者 刘兴勇 陈兴连 李彦刚 刘宏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69-1174,共6页
建立了鸡蛋和鸡肉中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残留量的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鸡蛋和鸡肉样品经氨水-乙腈(2∶98,v/v)提取后,提取液经氮气吹干至1 mL后,利用C18和NH2填料进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过滤膜后分析。采用ZO... 建立了鸡蛋和鸡肉中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残留量的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鸡蛋和鸡肉样品经氨水-乙腈(2∶98,v/v)提取后,提取液经氮气吹干至1 mL后,利用C18和NH2填料进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过滤膜后分析。采用ZORBAX C18色谱柱分离,用1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v/v)甲酸)-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表明,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在0.15~10.0μg/L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鸡蛋和鸡肉中的检出限均为0.05μg/kg,定量限均为0.20μg/kg。当2种药物在鸡蛋和鸡肉中的加标水平为0.2、1.0和2.0μg/kg时,平均回收率范围为89%~108%,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5.0%~8.6%。该方法能够满足鸡蛋和鸡肉中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残留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金刚烷胺 金刚乙胺 鸡蛋 鸡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鲜枣中氟虫腈及代谢物 被引量:33
6
作者 林涛 樊建麟 +4 位作者 杨东顺 刘兴勇 邵金良 李彦刚 刘宏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60-1365,共6页
采用低温液液萃取技术,对鲜枣中的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进行提取和净化,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鲜枣样品以乙腈作为提取溶剂,-25℃低温液液萃取后,直接进样分析,采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 采用低温液液萃取技术,对鲜枣中的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进行提取和净化,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鲜枣样品以乙腈作为提取溶剂,-25℃低温液液萃取后,直接进样分析,采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0.02~1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5~0.02μg/kg,在不同加标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8.5%~95.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6.9%。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适用于鲜枣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液液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鲜枣 氟虫腈及其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果蔬中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 被引量:26
7
作者 邵金良 樊建麟 +4 位作者 林涛 杨东顺 邹艳虹 王丽 刘宏程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3255-3261,共7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果蔬中噻苯隆、氯吡脲、噻唑隆、多效唑和烯效唑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经高速匀浆提取,经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乙腈:10 mmol/L的乙酸铵溶液(...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果蔬中噻苯隆、氯吡脲、噻唑隆、多效唑和烯效唑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经高速匀浆提取,经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乙腈:10 mmol/L的乙酸铵溶液(V:V,55:45)为流动相,选择Shiseido CAPCELL PAK MGⅡC18色谱柱(4.6 mm×250 mm i.d.,5μm)分离后,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 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0.05~1.0 mg/k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5;检出限为0.008~0.01 mg/kg,定量限为0.020~0.032 mg/kg。在0.10、0.20、0.50 mg/kg添加水平,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回收率在73.8%~113.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68%~9.92%之间。结论该方法准确性、重复性、稳定性及选择性好,能对果蔬中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实现准确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果蔬 植物生长调节剂 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双波长同时测定咖啡及咖啡制品中10种化合物含量 被引量:6
8
作者 邵金良 杨东顺 +5 位作者 樊建麟 刘兴勇 杜丽娟 王丽 刘宏程 汪禄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8-133,共6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双波长测定咖啡及咖啡制品中葫芦巴碱、5-咖啡酰奎宁酸、咖啡因、绿原酸、4-咖啡酰奎宁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的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双波长测定咖啡及咖啡制品中葫芦巴碱、5-咖啡酰奎宁酸、咖啡因、绿原酸、4-咖啡酰奎宁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的方法。样品用甲醇-0.10%磷酸溶液(50∶50,V/V)作为提取溶剂经超声波提取,过聚四氟乙烯滤膜后在Shiseido CAPCELL PAK MGⅡC(18)色谱柱(4.6 mm×250 mm,5.0μm)上,以甲醇-0.10%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选择254 nm和320 nm双波长进行目标化合物的检测。10种化合物在0.10-10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9,检出限为0.05-0.10 mg/kg,定量限为0.16-0.28 mg/kg。在20、40、100 mg/kg添加量的加标回收率为80.00%-113.8%,相对标准偏差在3.63%-9.10%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和稳定性好,适合咖啡及咖啡制品中10种化合物同时测定及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双波长 咖啡及咖啡制品 多酚类化合物 生物碱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中烯酰吗啉基质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林涛 樊建麟 +2 位作者 黎其万 李彦刚 杨东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2283-2287,共5页
目的研究烯酰吗啉在橙子和芹菜中的基质效应,以准确测定橙子和芹菜中的烯酰吗啉。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测定。橙子和芹菜样品利用乙腈提取后直接进样分析,并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比较了甲醇-水、甲醇-... 目的研究烯酰吗啉在橙子和芹菜中的基质效应,以准确测定橙子和芹菜中的烯酰吗啉。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测定。橙子和芹菜样品利用乙腈提取后直接进样分析,并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比较了甲醇-水、甲醇-0.1%(V:V)甲酸水溶液、甲醇-1 mmol/L乙酸铵水溶液3种流动相组成对烯酰吗啉基质效应的影响情况。同时也比较了纯甲醇溶剂和样品空白基质配制的标准对烯酰吗啉基质效应的影响。结果利用样品空白基质配制的标准能够有效地抑制烯酰吗啉的基质效应,而测定橙子和芹菜基质中烯酰吗啉时,使用甲醇-0.1%(V:V)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烯酰吗啉的基质效应。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为烯酰吗啉在其他果蔬中的基质效应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子 芹菜 烯酰吗啉 基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HPLC分析番茄中6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6
10
作者 邵金良 刘宏程 +4 位作者 梅文泉 杜丽娟 严红梅 樊建麟 杨东顺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70,87,共5页
建立番茄中6种农药的基质固相分散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待测农药包括吡虫啉、啶虫脒、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克百威和嘧霉胺。样品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经高速匀浆提取,并进一步由无水硫酸镁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后,... 建立番茄中6种农药的基质固相分散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待测农药包括吡虫啉、啶虫脒、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克百威和嘧霉胺。样品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经高速匀浆提取,并进一步由无水硫酸镁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后,采用Shiseido CAPCELL PAK MGⅡ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和乙腈作为色谱分离的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6种农药添加浓度0.05,0.10,0.20 mg/kg的回收率分别为71.5%~85.4%,78.9%~93.7%和87.8%~107.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47%~13.4%,5.32%~10.5%和4.32%~8.65%。说明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以满足简便、快速、准确测定农药残留的要求,适合番茄中6种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及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番茄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与肉制品中挥发性盐基氮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9
11
作者 邵金良 杨芳 +2 位作者 杜丽娟 樊建麟 束继红 《肉类研究》 2009年第10期58-60,共3页
为提高肉与肉制品中挥发性盐基氮测定速度,进行了肉与肉制品中挥发性盐基氮(GB/T5009.44-2003)国家标准测定方法的改进试验:①采用BUCHI-K360型全自动定氮仪测定法替代半微量定氮法;②采用碳酸钾溶液代替氧化镁混悬液作为碱性试剂。通... 为提高肉与肉制品中挥发性盐基氮测定速度,进行了肉与肉制品中挥发性盐基氮(GB/T5009.44-2003)国家标准测定方法的改进试验:①采用BUCHI-K360型全自动定氮仪测定法替代半微量定氮法;②采用碳酸钾溶液代替氧化镁混悬液作为碱性试剂。通过改进法的重复性试验,回收率试验和两种测定方法的差异显著性试验结果表明,①改进法的方法重复性试验的RSD小于1.0%;②改进法的回收率和加标回收率在98.39%~l00.72%之间。③改进法与标准法测定结果的t值0.319<。该法适合肉与肉制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与肉制品 挥发性盐基氮 检测方法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云南野生菌中甲拌磷及其代谢物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涛 樊建麟 +4 位作者 魏茂琼 杨东顺 刘兴勇 李彦刚 刘宏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4-658,共5页
建立了云南野生菌中甲拌磷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野生菌样品经1%HAc-乙腈提取后,利用PSA填料净化,过滤膜后分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甲拌磷及其代谢物在0.05-5.0μg/L浓度范... 建立了云南野生菌中甲拌磷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野生菌样品经1%HAc-乙腈提取后,利用PSA填料净化,过滤膜后分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甲拌磷及其代谢物在0.05-5.0μg/L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线性关系,检出限范围为0.008-0.08μg/kg,定量限范围为0.03-0.30μg/kg。在3个加标浓度下,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3.3%-98.5%,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4.4%-9.9%。该方法能够满足云南野生菌中甲拌磷及其代谢物残留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云南野生菌 甲拌磷及其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叶艳萍 樊建麟 +1 位作者 杨东顺 汪禄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9期192-194,共3页
对近几年来云南省农产品检测样品的来源、类别及检测项目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云南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质量安全体系 对策建议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氯吡脲的残留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涛 陈兴连 +4 位作者 李彦刚 樊建麟 刘兴勇 兰珊珊 刘宏程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98,共6页
建立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对葡萄样品中氯吡脲残留的定性和定量方法。样品经溶剂提取后,分别比较3种固相萃取柱的净化富集效果,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串联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乙腈用于氯吡脲的提取效果... 建立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对葡萄样品中氯吡脲残留的定性和定量方法。样品经溶剂提取后,分别比较3种固相萃取柱的净化富集效果,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串联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乙腈用于氯吡脲的提取效果较好,氨基固相萃取柱具有较好的净化富集效果,回收率为81.2%~96.4%,变异系数为3.7%~4.5%,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1μg/kg、定量限为0.3μg/kg。该方法灵敏度高、快捷简便,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对葡萄中氯吡脲残留的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固相萃取 氯吡脲 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动物组织中的铅同位素比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涛 樊建麟 +3 位作者 尹本林 杜丽娟 李彦刚 和丽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84-1387,共4页
动物组织样品1.0000g用高氯酸1mL和硝酸10mL经加热消解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溶液中的铅同位素比值。连续6次测定一个动物组织样品,^204Pb/^206Pb、^207Pb/^206Pb和^208Pb/^206Pb比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 动物组织样品1.0000g用高氯酸1mL和硝酸10mL经加热消解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溶液中的铅同位素比值。连续6次测定一个动物组织样品,^204Pb/^206Pb、^207Pb/^206Pb和^208Pb/^206Pb比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3%,0.090%,0.14%。测定了20个鸡样品和20个猪样品,结果表明:鸡样品的上述3个比值依次在0.0521-0.0602,0.8294-O.9204,1.9903-2.2037之间;猪样品的上述3个比值依次在0.0501-0.0596,0.8209-0.9180,1.9994-2.242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动物组织 铅同位素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乳及乳制品中5种黄曲霉毒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金良 王丽 +5 位作者 杨东顺 杜丽娟 邹艳虹 兰珊珊 樊建麟 刘宏程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2482-2487,共6页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sub>1</sub>、G<sub>1</sub>、B<sub>1</sub>、G<sub>2</sub>和B<sub>2</sub>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sub>1</sub>、G<sub>1</sub>、B<sub>1</sub>、G<sub>2</sub>和B<sub>2</sub>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辅以超声波提取、离心,上清液浓缩至近干,加入0.25 mL三氟乙酸在50℃的温度下衍生15 min后氮吹浓缩近干。采用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reen PAH(4.6 mm×250 mm i.d,5μm)色谱柱,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激发波长为367 nm,发射波长为436 nm荧光检测。结果 5种黄曲霉毒素在0.20<sup>5</sup>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0.9991<sup>0</sup>.9998),检出限为0.05<sup>0</sup>.08μg/L。在0.50μg/kg、1.0μg/kg和2.0μg/kg三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7.6%<sup>1</sup>22.7%,85.8%<sup>1</sup>12.7%和89.7%<sup>1</sup>15.6%;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8.92%。结论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法具有简便、灵敏、准确和可重复等优点,适合乳及乳制品中5种黄曲霉毒素残留的同时检测和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法 乳制品 黄曲霉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状及演进——基于16州(市)37个农业产业2002—2017年数据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艳萍 王卫清 +2 位作者 樊建麟 毕亚楠 杨东顺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91-96,共6页
为探索云南省各地州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与不足,通过测算2002—2017年云南省16州(市)37个主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区位熵和集中系数,从专业化程度、地理集中程度2个方面对各地区产业的集群竞争力的现状和历史演进特征进行综... 为探索云南省各地州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与不足,通过测算2002—2017年云南省16州(市)37个主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区位熵和集中系数,从专业化程度、地理集中程度2个方面对各地区产业的集群竞争力的现状和历史演进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云南省共形成187个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其中,竞争力较强的优势集群占集群总数的18%,优势集群比重较大的行业是水产品和林产品业,优势集群比重较大的地区是大理、迪庆和临沧地区;发展潜力较强的潜力集群占集群总数的57%,潜力集群占比较大的行业是蔬菜产品、水产品和林产品业,潜力集群占比较大的地区是红河、普洱、保山和文山地区。从演进过程看,云南省只有少数地区上升型产业多于下降型产业。在揭示云南省各地区各行业农业产业的集群竞争力发展现状和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提出掌握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以及演变趋势;充分考虑农产品特点和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情况下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加强教育、引导和鼓励农户创业;科学制定集群发展规划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提高集群竞争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特色农业 集群竞争力 区位熵 集中系数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不同产地大米重金属砷污染风险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严红梅 杜丽娟 +4 位作者 和丽忠 魏茂琼 尹本林 樊建麟 汪禄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3654-3660,共7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不同产地大米重金属砷的污染风险。方法采用LC-AFS650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分析采集自云南省16个州(市)水稻主要产区的118个县(市/区)2592份稻谷的无机砷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结果供试样品无机... 目的分析云南省不同产地大米重金属砷的污染风险。方法采用LC-AFS650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分析采集自云南省16个州(市)水稻主要产区的118个县(市/区)2592份稻谷的无机砷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结果供试样品无机砷含量的平均值为0.028 mg/kg,其中,工矿企业周边农田(0.036 mg/kg)>一般农田(0.026 mg/kg)>污水灌溉农田(0.021 mg/kg),以工矿企业周边农田重金属砷污染风险最大,经方差分析,F值为16.994,呈极显著差异。工矿企业周边农田和污水灌溉农田无机砷含量均以红河州为最高,分别为0.128、0.055 mg/kg,一般农田则以丽江市为最高,为0.078 mg/kg,且均与其他所有州(市)均呈极显著差异;普洱市的无机砷均值在16个州(市)中为最小,检出率最低;2592个样品中,有13份样品无机砷含量超限,占供试样品的0.50%,均采自红河州,其中个旧市6份、蒙自市5份和开远市2份。结论农业生态环境是影响大米重金属砷污染的重要因素,建议应对工矿企业周边农田重金属砷污染给予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砷 大米 云南省 不同产地 污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农药残留测定中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林涛 邵金良 +4 位作者 樊建麟 刘兴勇 陈兴连 汪禄祥 刘宏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76-1481,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茶叶中农药残留测定的前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法、QuEChERS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以及其他新方法,对茶叶中农药残留测定的前处理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8篇)。
关键词 农药残留 前处理技术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