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QRS时限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樊延家 《临床医药实践》 2019年第11期828-83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与心电图QRS时限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40例QRS时限不足100 ms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40例QRS时限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心功能分级...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与心电图QRS时限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40例QRS时限不足100 ms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40例QRS时限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心功能分级及不良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Ⅲ+Ⅳ级占比高于对照组,肺水肿、重度心律失常、休克、死亡等不良预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心电图检查,可通过QRS时限对患者心肌细胞电生理状态进行判定,从而评估预后与心功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老年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QRS时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凝治疗的指导作用
2
作者 樊延家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578-580,583,共4页
目的: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抗凝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某院诊治的冠心病经PCI治疗并检测CYP2C19基因的96例患者,根据检测CYP2C19基因分类分为3组,快代谢型为A组(40例),中间代谢为B组(30例)... 目的: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抗凝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某院诊治的冠心病经PCI治疗并检测CYP2C19基因的96例患者,根据检测CYP2C19基因分类分为3组,快代谢型为A组(40例),中间代谢为B组(30例),慢代谢为C组(26例).随访3组患者8个月内突发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出血、死亡、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液指标情况.结果:3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酯蛋白(HDL)、低密度酯蛋白(LDL)、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血小板集聚率≥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血小板集聚率≥50%低于B、C组,B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出血、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计划二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依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开展具有针对性抗凝治疗,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