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梭传入对脊髓背角会聚神经元伤害性诱发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樊小力 魏继业 +1 位作者 朱衡 俞泳蓓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299-303,共5页
本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以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伤害性诱发反应为痛反应的指标,观察了牵拉腓肠肌诱发的肌梭传入活动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结果如下:在观察到的80个WDR神经元中,有51个单位的晚串放电被牵拉诱发... 本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以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伤害性诱发反应为痛反应的指标,观察了牵拉腓肠肌诱发的肌梭传入活动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结果如下:在观察到的80个WDR神经元中,有51个单位的晚串放电被牵拉诱发的肌梭传入活动所抑制,16个单位无反应,13个单位表现为兴奋。对有抑制作用的51个单位的进一步观察发现,瞬时牵拉的抑制作用强于持续牵拉,双侧牵拉的抑制作用强于单侧牵拉。提示肌梭作为肌肉丰厚处穴位的主要针感感受器,其传入活动具有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角 会聚神经元 肌梭传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条件下单一肌梭传入神经电信号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樊小力 刘广斌 +1 位作者 黄洛秀 许敏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193-196,共4页
本文应用分离单一肌梭的方法,对在针刺条件下肌梭的传入放电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应用快速付里叶(Fourier)变换算法对其传入放电的波形特征作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针刺时肌梭传入放电的频率明显增多且趋于平稳,而留针期间,肌梭的放电频... 本文应用分离单一肌梭的方法,对在针刺条件下肌梭的传入放电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应用快速付里叶(Fourier)变换算法对其传入放电的波形特征作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针刺时肌梭传入放电的频率明显增多且趋于平稳,而留针期间,肌梭的放电频率随留时间的延长而规律性递减,表现有一定的适应现象。提示针感的强弱应是针刺>留针>去针后。功率谱分析表明,针刺前、针刺时、留针及去针后等4种情况下,单一肌梭传入放电的主要能量都集中在低频段内,针刺时略向较高频率偏移,提示针刺时肌梭中的较粗纤维活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肌梭 传入放电 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Hz正弦波振动对制动大鼠比目鱼肌M波和H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赵雪红 樊小力 +1 位作者 宋新爱 石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549,共5页
目的:观测100 Hz正弦波振动对制动大鼠比目鱼肌M波和H反射的影响,为探明肌梭在废用性肌萎缩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以大鼠后肢制动作为废用动物模型,用振动仪实施100 Hz正弦波振动,14 d后观察大鼠比目鱼肌M波及H反射的变化。结果:大鼠后肢... 目的:观测100 Hz正弦波振动对制动大鼠比目鱼肌M波和H反射的影响,为探明肌梭在废用性肌萎缩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以大鼠后肢制动作为废用动物模型,用振动仪实施100 Hz正弦波振动,14 d后观察大鼠比目鱼肌M波及H反射的变化。结果:大鼠后肢制动14 d后,M波最大波幅(Mmax)由正常对照组的(4.10±1.30)mV降低到(1.71±0.77)mV(P<0.01);刺激阈值和最大刺激强度(SMmax)分别由正常对照组的(0.09±0.04)mA和(0.72±0.25)mA增加到(0.21±0.12)mA和(1.19±0.40)mA(P<0.01)。H反射的最大波幅(Hmax)由正常对照组的(0.98±0.41)mV降低到(0.30±0.22)mV,最大刺激强度(SHmax)则由正常对照组的(1.67±0.78)mA增加到(2.65±0.87)mA,Hmax/Mmax的比值由正常对照组的(24.73±7.44)%下降为(17.56±4.60)%,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制动+高频振动组,Mmax为(3.08±0.82)mV,刺激阈值为(0.11±0.07)mA,SMmax为(0.86±0.32)mA,与制动组相比,振动组大鼠比目鱼肌Mmax明显增高(P<0.01),阈强度和SMmax均明显降低(P<0.05)。振动组大鼠Hmax为(0.80±0.33)mV,SHmax为(2.06±1.02)mA,Hmax/Mmax的比值为(25.58±6.89)%,与制动组相比,Hmax明显增高(P<0.01),Hmax/Mmax的比值增大(P<0.05)。结论:100 Hz正弦波振动对制动所致大鼠比目鱼肌H反射及M波的改变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生理学 肌梭/生理学 振动 电生理学 H反射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部悬吊对大鼠比目鱼肌m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苏娣 樊小力 唐斌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 研究尾部悬吊对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纤维的mATP酶活性的影响 ,旨在探讨失重条件下梭内、外肌代谢的改变。方法 采用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 ,以钙增强的mATPase法检测模拟失重不同时期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的mATP酶活... 目的 研究尾部悬吊对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纤维的mATP酶活性的影响 ,旨在探讨失重条件下梭内、外肌代谢的改变。方法 采用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 ,以钙增强的mATPase法检测模拟失重不同时期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的mATP酶活性。结果 尾部悬吊可使梭外肌Ⅰ型肌纤维的构成比减少 ,Ⅱ型肌纤维的构成比增加 ,梭内肌纤维mATP酶活性增强 ,核袋 1纤维mATP酶染色不变或由阴性转变为弱阳性 ,核袋 2纤维和核链纤维由阳性转变为强阳性。结论 模拟失重导致梭内、外肌代谢发生改变 ,梭外肌纤维类型发生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mATP 肌梭 大鼠 尾部悬吊 比目鱼 骨骼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蟾蜍离体单一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唐斌 樊小力 吴苏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5-217,226,共4页
目的 探讨黄芪、丹参对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方法 用空气隔绝法记录蟾蜍离体单一肌梭的传入放电 ,观察黄芪和丹参注射液对肌梭传入电活动的影响 ,并与琥珀胆碱 (SCh)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 5 0mg·L-1SCh后 ,肌梭的自发放电... 目的 探讨黄芪、丹参对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方法 用空气隔绝法记录蟾蜍离体单一肌梭的传入放电 ,观察黄芪和丹参注射液对肌梭传入电活动的影响 ,并与琥珀胆碱 (SCh)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 5 0mg·L-1SCh后 ,肌梭的自发放电频率由 (0 .79± 0 .12 )Hz增加至 (12 .2 6± 2 .38)Hz。应用 10 0、2 0 0、30 0mg·L-1黄芪后 ,肌梭的传入放电分别由 (0 .80± 0 .34)Hz、(0 .77± 0 .2 9)Hz、(0 .70± 0 .4 2 )Hz增加至 (13.18± 2 .4 3)Hz、(2 4 .0 3± 4 .0 7)Hz、(36 .17± 5 .83)Hz。丹参注射液对肌梭的传入放电没有作用。结论 黄芪可以使肌梭的传入放电频率显著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传入放电 琥珀胆碱 失重性肌萎缩 蟾蜍 离体单一肌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正弦波振动对失重性肌萎缩的对抗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任俊蝉 樊小力 +1 位作者 宋新爱 朱永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频正弦波振动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对抗作用。方法 将SD大鼠按体重匹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同步对照 (CON)、模拟失重 (SUS)、模拟失重 +高频振动 (SUS +HFV) 3组。 7d后 ,取大鼠比目鱼肌(SOL)称其湿重 ,计算其... 目的 探讨高频正弦波振动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对抗作用。方法 将SD大鼠按体重匹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同步对照 (CON)、模拟失重 (SUS)、模拟失重 +高频振动 (SUS +HFV) 3组。 7d后 ,取大鼠比目鱼肌(SOL)称其湿重 ,计算其湿重体重比。采用组织酶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大鼠比目鱼肌I、II型肌纤维比例、横截面积 (CS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CON组对比 ,SUS组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横截面积明显减小 ,同时I型纤维比例减少而II型纤维比例增加 (P <0 .0 5 )。SUS +HFV组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横截面积及I、II型纤维的构成比与CON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正弦波振动 失重性肌萎缩 大鼠 HFV 肌纤维 肌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苷增强蟾蜍离体单一肌梭传入放电频率 被引量:4
7
作者 石磊 樊小力 +1 位作者 吴苏娣 宋新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探讨肌苷对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方法用蟾蜍缝匠肌制备单一肌梭标本以空气隔绝法记录单一肌梭的传入放电,观察肌苷注射液对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结果应用0.2 mmol/L0、.4 mmol/L0、.8 mmol/L肌苷后,肌梭的传入放电分别由(0.86±... 目的探讨肌苷对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方法用蟾蜍缝匠肌制备单一肌梭标本以空气隔绝法记录单一肌梭的传入放电,观察肌苷注射液对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结果应用0.2 mmol/L0、.4 mmol/L0、.8 mmol/L肌苷后,肌梭的传入放电分别由(0.86±0.12)Hz、(0.88±0.12)Hz、(0.85±0.10)Hz增加至(11.42±2.48)Hz、(21.75±3.03)Hz、(32.25±4.08)Hz。结论肌苷可以使肌梭的传入放电频率明显增加,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入放电 单一肌梭 肌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与盐敏感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9
8
作者 房志武 樊小力 J.M.Wyss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3,20,共5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植物性雌激素和内源性雌激素对雌性自发性高血压鼠 (SHR)的盐敏感高血压反应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三周龄雌性SHR行卵巢切除术 ,饲以 0 .1mol·L- 1 或 1 .4mol·L- 1 NaCl,含或不含植物性雌激素之食物。 1 0周... 目的 进一步探讨植物性雌激素和内源性雌激素对雌性自发性高血压鼠 (SHR)的盐敏感高血压反应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三周龄雌性SHR行卵巢切除术 ,饲以 0 .1mol·L- 1 或 1 .4mol·L- 1 NaCl,含或不含植物性雌激素之食物。 1 0周龄时 ,腹主动脉内植入遥测传感器 ,用“计算机腹主动脉血压遥测系统”2 4h连续测量血压、心率及整体活动。静脉注射六甲双铵阻断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后 ,记录动脉压和心率反应。结果 食用无论是否富含植物性雌激素的高盐食物 ,动脉血压都明显增高 ,不含植物性雌激素组更甚。交感神经系统活动阻断后 ,引起所有各组鼠夜间动脉压急剧降低。结论 食物中所含之植物性雌激素可降低雌性SHR的盐敏感高血压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植物性雌激素 盐敏感性高血压 高血压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滑脉患者与健康妇女指端血管容积脉搏波的谱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广斌 樊小力 +1 位作者 黄洛秀 雷毅华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01-205,共5页
本文对部分具有滑脉脉象的患者和健康青年女子的指端血管容积脉搏波进行了功率谱分析比较。见到健康青年女子脉搏波功率谱上的能量基本分布于0~20 Hz频段内。提示血流相对平稳。甲亢患者则在0~200 Hz频段内均有能量分布,其中较高的能... 本文对部分具有滑脉脉象的患者和健康青年女子的指端血管容积脉搏波进行了功率谱分析比较。见到健康青年女子脉搏波功率谱上的能量基本分布于0~20 Hz频段内。提示血流相对平稳。甲亢患者则在0~200 Hz频段内均有能量分布,其中较高的能量峰位于0~20 Hz段内,此段内能量分布呈早衰现象。提示甲亢患者血管内湍流明显增加,血流平稳度下降。早孕妇的谱分析显示主要能量分布于0~20 Hz段内,此段内能量随频率升高而缓慢下降,不似甲亢患者的早衰。在100 Hz附近多见一个较高的峰。提示早孕妇血流平稳度有所下降,但介介于前两者之间。为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脉象成因和研究中医脉学理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象 谱分析 脉搏图 滑脉 FPP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苷增强大鼠比目鱼肌肌梭的传入放电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磊 樊小力 +1 位作者 曹若男 赵雪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163,168,共4页
目的探讨肌苷对大鼠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方法采用分离神经细束在体记录肌梭传入放电的方法,观察肌苷对大鼠比目鱼肌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结果分别应用3、6、12mg/kg肌苷注射后,肌梭的传入放电峰值频率均明显增多,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 目的探讨肌苷对大鼠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方法采用分离神经细束在体记录肌梭传入放电的方法,观察肌苷对大鼠比目鱼肌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结果分别应用3、6、12mg/kg肌苷注射后,肌梭的传入放电峰值频率均明显增多,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其放电频率明显增加,放电持续时间明显延长。结论肌苷可以使大鼠肌梭的传入放电频率明显增加,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梭 传入放电 肌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肌梭角度探讨失重性肌萎缩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浩 杨威 樊小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827-830,共4页
中、长期航天飞行会使人体多个器官系统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性变化,特别是下肢抗重力肌会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肌肉萎缩不仅会影响航天员在太空的飞行时间和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影响航天员返回地面后的再适应能力.美国、俄罗斯曾在此方面进... 中、长期航天飞行会使人体多个器官系统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性变化,特别是下肢抗重力肌会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肌肉萎缩不仅会影响航天员在太空的飞行时间和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影响航天员返回地面后的再适应能力.美国、俄罗斯曾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研制了多种防护措施,但由于不清楚失重导致肌肉萎缩的确切机制,这些措施的效果都不尽理想.因此,阐明失重所致肌肉萎缩的发生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 肌肉萎缩 肌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对制动大鼠比目鱼肌MH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磊 曹若男 +1 位作者 韩骥磊 樊小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CS)对制动大鼠肌肉萎缩的对抗作用。方法对大鼠实施后肢制动或同时加用CS干预,检测比目鱼肌(SOL)梭内、外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MHC)的表达,观察其形态与梭外肌纤维构成比的变化。结果①制动14d后,SOL与体重的比值及其...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CS)对制动大鼠肌肉萎缩的对抗作用。方法对大鼠实施后肢制动或同时加用CS干预,检测比目鱼肌(SOL)梭内、外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MHC)的表达,观察其形态与梭外肌纤维构成比的变化。结果①制动14d后,SOL与体重的比值及其Ⅰ型肌纤维所占比率呈下降趋势,Ⅱ型肌纤维所占比率明显增加,梭内肌纤维MHC的表达有所增强;②制动加CS组与制动组相比,SOL湿重体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和Ⅰ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明显上升,Ⅱ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明显下降,梭内肌纤维MHC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CS对大鼠废用性肌萎缩具有对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制动 肌球蛋白重链 肌梭 肌肉萎缩 比目鱼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箭毒碱对琥珀胆碱引起肌梭传入放电的抑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师养荣 唯真 樊小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 研究筒箭毒碱 (TC)对琥珀胆碱 (SCh)引起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为对象 ,在支配腓肠肌的神经上分离神经细束 ,引导肌梭的传入放电。以放电频率峰值 (DPF)、放电频率最大增值 (MIF)和峰频率 (PF)出现的时间为指标 ,观察T... 目的 研究筒箭毒碱 (TC)对琥珀胆碱 (SCh)引起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为对象 ,在支配腓肠肌的神经上分离神经细束 ,引导肌梭的传入放电。以放电频率峰值 (DPF)、放电频率最大增值 (MIF)和峰频率 (PF)出现的时间为指标 ,观察TC对SCh引起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结果 ①注射TC 0 .0 0 1mmol·kg- 1 5min后再注射SCh0 .0 0 5mmol·kg- 1 ,DPF和MIF分别降低到对照值的 4 2 .2 %和 2 4 .0 % ,PF出现时间后移 71.9s;SCh的剂量不变 ,当TC的剂量增加到 0 .0 0 3mmol·kg- 1 时 ,DPF和MIF分别降低到 10 .4 %和 8.7% ,PF出现时间后移 96 .3s ;当TC的剂量增加到 0 .0 0 5mmol·kg- 1 时 ,则可完全抑制SCh引起的肌梭传入放电。②分别在注射TC 0 .0 0 1mmol·kg- 1 后35min和 70min再注射SCh 0 .0 0 5mmol·kg- 1 ,则DPF降低到对照值的 5 7.4 %和 6 9.3% ,MIF降低到 4 6 .8%和6 5 .8% ,PF出现时间后移 4 5 .9s和 2 8.7s。结论 TC对SCh引起的肌梭传入放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箭毒碱 琥珀胆碱 肌梭传入放电 大鼠 抑制效应 去极化型肌松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比目鱼肌肌梭内神经末梢的快速银染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永进 樊小力 +1 位作者 吴苏娣 宋新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7,共2页
目的建立快速稳定的肌梭内神经末梢的银染方法。方法分离出单一肌梭,对吕荣等人的运动终板及神经末梢的快速银染方法做了适当的改良,用于肌梭内神经末梢的染色。结果肌梭赤道部与两极部神经末梢呈棕黑色,清晰可见,梭内肌纤维染为棕黄色... 目的建立快速稳定的肌梭内神经末梢的银染方法。方法分离出单一肌梭,对吕荣等人的运动终板及神经末梢的快速银染方法做了适当的改良,用于肌梭内神经末梢的染色。结果肌梭赤道部与两极部神经末梢呈棕黑色,清晰可见,梭内肌纤维染为棕黄色。结论改良的肌梭内神经末梢的快速银染方法,操作简单,神经末梢显示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梭 快速银染 神经末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低频电刺激对模拟失重后肌萎缩及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红梅 樊小力 冯雅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 观察在吊尾的不同时期 (3、7、14d)及吊尾加慢性低频电刺激 (CLFS) 14d后比目鱼肌肌梭的传入放电有何改变。方法 采用电生理技术 ,在大鼠脊髓背根分离神经细束 ,记录吊尾不同时期比目鱼肌在动静式(ramp and hold)牵拉过程中肌梭... 目的 观察在吊尾的不同时期 (3、7、14d)及吊尾加慢性低频电刺激 (CLFS) 14d后比目鱼肌肌梭的传入放电有何改变。方法 采用电生理技术 ,在大鼠脊髓背根分离神经细束 ,记录吊尾不同时期比目鱼肌在动静式(ramp and hold)牵拉过程中肌梭的传入放电 ,以及吊尾加CLFS 14d后肌梭传入放电的变化。结果 ①模拟失重14d后 ,比目鱼肌发生明显的萎缩 ,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由吊尾前的 38.8(mg·10 0 g- 1 )降低到 2 3.1,而吊尾加CLFS 14d后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仅下降到 32 .5 ,表明CLFS可有效的防止模拟失重所造成的肌萎缩。②模拟失重 14d后 ,比目鱼肌肌梭的传入放电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 ,而吊尾加CLFS 14d后 ,肌梭传入放电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与单纯吊尾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模拟失重可引起肌肉萎缩及肌梭的传入放电减少 ,而慢性低频电刺激可以部分地对抗这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低频电刺激 模拟失重 肌萎缩 肌梭 比目鱼肌 ramp-and-hold牵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与盐敏感高血压 被引量:1
16
作者 房志武 樊小力 J.Michael Wyss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7-151,172,共6页
目的 证实在大鼠的正常清醒时间 (夜间 ) ,高盐食物加剧终生服用开博通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的升压效应 ,并诱发终生服用开博通 (Captopril)之正常血压大鼠 (WKY)的这种反应。方法 将SHR和WKY鼠分为不服用开博通、终生服用开博通... 目的 证实在大鼠的正常清醒时间 (夜间 ) ,高盐食物加剧终生服用开博通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的升压效应 ,并诱发终生服用开博通 (Captopril)之正常血压大鼠 (WKY)的这种反应。方法 将SHR和WKY鼠分为不服用开博通、终生服用开博通和在给予高盐食物前两周停用开博通三组 ,继之再各分为两组 ,饲以正常盐或高盐两种不同食物。血压采取无线遥测系统进行 2 4h连续观测。结果 终生服用开博通之SHR组 ,高盐食物引致动脉血压的快速增高 ,停药后这种盐敏感性血压升高无明显变化。高盐食物也诱发终生服用开博通之WKY鼠的动脉血压迅速升高 ,停药后也无明显变化。而高盐食物不增高对照组WKY鼠的平均动脉压。结论 终生服用开博通可使SHR及WKY鼠对高盐食物所致动脉血压反应发生改变。长期的肾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对心血管系统可能具有长时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 盐敏感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RACI R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动脉注射琥珀胆碱诱发肌梭传入对延髓呼吸相关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邢国刚 樊小力 宋新爱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 观察肌梭传入对延髓呼吸相关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从呼吸中枢的途径探明肌梭传入是否对呼吸运动具有反射性调节作用。方法 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断双侧颈迷走神经、肌松、人工呼吸的家兔上 ,观察了股动脉注射琥珀胆碱 (Sch)诱... 目的 观察肌梭传入对延髓呼吸相关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从呼吸中枢的途径探明肌梭传入是否对呼吸运动具有反射性调节作用。方法 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断双侧颈迷走神经、肌松、人工呼吸的家兔上 ,观察了股动脉注射琥珀胆碱 (Sch)诱发肌梭兴奋对延髓呼吸相关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用双极银丝电极记录膈神经传出放电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延髓呼吸相关神经元单位放电 ,根据神经元放电和膈神经放电的时相关系来确定神经元的性质。记录到的单位放电信号输入示波器显示 ,并输入计算机处理 ,绘出序列密度直方图 ,直接测量并打印图形与数据 ;同时与膈神经放电同步照像。结果  (1 )股动脉注射 Sch可明显兴奋延髓吸气神经元而抑制呼气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在 56个吸气神经元中 ,呈兴奋反应的 37个 ,抑制反应的 1 1个 ,双相反应的 2个 ,其余 6个无明显反应。在 1 7个呼气神经元中 ,呈兴奋反应的 4个 ,抑制反应的 1 0个 ,双相反应的 1个 ,其余 2个无明显反应。(2 ) Sch对吸气神经元的兴奋作用 ,一般在给药后 1~2 min即可达高峰 ;而对呼气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则发生较晚 ,一般在给药后 2~ 3min达高峰。 (3)肌注布比卡因破坏肌梭后可明显降低 Sch对延髓呼吸相关神经元的影响。较正常侧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胆碱 延髓呼吸相关神经元 肌俊传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髓头端腹内侧区甩尾相关细胞在肌梭传入镇痛中的作用
18
作者 师养荣 唯真 +1 位作者 汪丛莹 樊小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8-442,共5页
目的 探讨延髓头端腹内侧区 (rostralventromedialmedulla ,RVM)甩尾相关细胞在肌梭传入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辐射热照射大鼠尾部引起甩尾反射 ,同步记录RVM细胞放电和甩尾反射的方法 ,观察琥珀胆碱 (succinyl choline,SCh)诱发的... 目的 探讨延髓头端腹内侧区 (rostralventromedialmedulla ,RVM)甩尾相关细胞在肌梭传入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辐射热照射大鼠尾部引起甩尾反射 ,同步记录RVM细胞放电和甩尾反射的方法 ,观察琥珀胆碱 (succinyl choline,SCh)诱发的肌梭传入活动对甩尾相关细胞放电和甩尾反射的影响。结果 ①RVM内的细胞依据其放电活动与甩尾反射的关系可区分为三类 ,即 :在甩尾动作发生前 4 0 0ms左右放电骤停的off cell,在甩尾动作发生前 2 0 0~6 0 0ms放电骤增的on cell,以及与甩尾反射没有关系的N cell。②股动脉注射SCh引起的肌梭传入活动可使绝大多数的off cell发生兴奋 ,表现为放电频率增加 ,“撤”反应延迟出现或不出现 ;可使绝大多数on cell发生抑制 ,表现为放电频率减小 ,“给”反应延迟出现 ;同时使甩尾的潜伏期明显延长。③肌肉注射布比卡因破坏肌梭后 ,股动脉注射相同剂量的SCh ,对off cell的兴奋作用较未注射组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SCh诱发的肌梭传入可使RVM内off cell兴奋 ,on cell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头端腹内侧区 甩尾相关细胞 肌梭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碘季铵酚对琥珀酰胆碱引起肌梭传入放电增加的抑制作用
19
作者 师养荣 唯真 樊小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3-616,共4页
目的研究三碘季铵酚(GT)对琥珀酰胆碱(SCh)引起肌梭传入放电增加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为对象,在支配腓肠肌的胫神经上分离神经细束,引导肌梭的传入放电。先注射一定剂量的GT,4min后再注射SCh,以放电频率峰值(DPF)、放电频率最大增值(MIF)... 目的研究三碘季铵酚(GT)对琥珀酰胆碱(SCh)引起肌梭传入放电增加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为对象,在支配腓肠肌的胫神经上分离神经细束,引导肌梭的传入放电。先注射一定剂量的GT,4min后再注射SCh,以放电频率峰值(DPF)、放电频率最大增值(MIF)和峰频率(PF)出现时间为指标,定量计算出GT对SCh引起肌梭传入放电增加的抑制效应。结果①当GT的剂量分别为0.005、0.010mmol/kg和0.020mmol/kg,SCh的剂量为0.005mmol/kg时,DPF分别降低到对照值的67.2%、52.5%和37.1%,MIF分别降低到对照值的61.4%、40.2%和25.4%,PF出现时间分别较对照值后移43.9s、64.3s和80.4s;②当GT的剂量为0.005mmol/kg,而SCh的剂量为0.010mmol/kg时,DPF和MIF分别降低到对照值的83.3%和77.8%,PF出现时间较对照值后移22.5s。结论GT对SCh引起的肌梭传入放电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剂量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梭传入 三碘季铵酚 琥珀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缝大核在肌梭传入镇痛中的作用
20
作者 张红梅 樊小力 +1 位作者 李强 吴志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 观察中缝大核在肌梭传入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 ,以大鼠脊髓背角 WDR神经元伤害性诱发反应为痛反应指标 ,观察了损毁中缝大核 (NRM)前后静脉注射琥珀胆碱 (SCH)诱发的肌梭传入活动对脊髓背角 WDR神经元伤害... 目的 观察中缝大核在肌梭传入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 ,以大鼠脊髓背角 WDR神经元伤害性诱发反应为痛反应指标 ,观察了损毁中缝大核 (NRM)前后静脉注射琥珀胆碱 (SCH)诱发的肌梭传入活动对脊髓背角 WDR神经元伤害性诱发反应的影响。结果 在 34个 WDR神经元中 ,有 2 7个单位的晚串放电被静注 SCH诱发的肌梭传入所抑制 (占76.67% ) ,5个单位表现为兴奋 ,2个单位无反应 ,对有抑制作用的 1 9个单位进一步观察发现 ,损毁中缝大核后 ,静注 SCH诱发的肌梭传入对 WDR神经元伤害性诱发反应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 ,抑制率由损毁前的 31 .92 %降至 2 3.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角 肌梭传入 镇痛作用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