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1
1
作者 樊国燕 臧金灿 边传周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0-112,共3页
对河南省5个规模化猪场分离出的45株大肠杆菌,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结果表明:45株大肠细菌对15种抗菌药物存在耐药现象,占选用的18种抗菌药物的83%,其中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诺氟沙星等的耐药性强,对链霉素、多西环素... 对河南省5个规模化猪场分离出的45株大肠杆菌,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结果表明:45株大肠细菌对15种抗菌药物存在耐药现象,占选用的18种抗菌药物的83%,其中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诺氟沙星等的耐药性强,对链霉素、多西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等的耐药性较高。同时,还都表现为多重耐药性,最少为3耐,最多表现为14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 大肠杆菌 耐药性 监测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联用对鸡源沙门氏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被引量:5
2
作者 樊国燕 黄慧 +5 位作者 李慧娟 张立恒 娄飞 王晓琳 裴亚玲 李荣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73-76,共4页
为探索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抑菌效果,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黄芩、黄连、大黄、恩诺沙星、盐酸环丙沙星、硫酸新霉素、硫酸阿米卡星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采用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上述中药与西药联合用药对沙门氏菌的联合... 为探索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抑菌效果,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黄芩、黄连、大黄、恩诺沙星、盐酸环丙沙星、硫酸新霉素、硫酸阿米卡星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采用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上述中药与西药联合用药对沙门氏菌的联合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表明:鸡源沙门氏菌对黄连高敏,对黄芩中敏,对大黄低敏;对硫酸新霉素、硫酸阿米卡星敏感,对恩诺沙星、盐酸环丙沙星表现耐药;恩诺沙星与大黄、盐酸环丙沙星与大黄联用对沙门氏菌呈无关作用;恩诺沙星与黄芩、恩诺沙星与黄连、盐酸环丙沙星与黄连联用对沙门氏菌呈协同作用;硫酸新霉素和硫酸阿米卡星分别与黄连联用对沙门氏菌呈相加作用;硫酸新霉素和硫酸阿米卡星分别与黄芩、大黄联用对沙门氏菌呈拮抗作用。中西药联合用药后,对沙门氏菌呈协同作用、无关作用及拮抗作用,故在临床上应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以提高药物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西药 沙门氏菌 最小抑菌浓度 联合抑菌浓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式囊病毒VP2原核表达蛋白的纯化和复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樊国燕 胡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639-7641,共3页
[目的]探讨鸡传染性法式囊病毒(IBDV)VP2原核表达蛋白的纯化和复性。[方法]对原核表达的IBDVVP2蛋白进行可溶性与不可溶性分析,并利用溶菌酶、Triton-100、尿素等试剂进行纯化和复性,对复性前后的蛋白分别与特异性多抗进行Dot-ELISA。[... [目的]探讨鸡传染性法式囊病毒(IBDV)VP2原核表达蛋白的纯化和复性。[方法]对原核表达的IBDVVP2蛋白进行可溶性与不可溶性分析,并利用溶菌酶、Triton-100、尿素等试剂进行纯化和复性,对复性前后的蛋白分别与特异性多抗进行Dot-ELISA。[结果]可溶性与不可溶性分析的结果表明,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Dot-ELISA表明,复性后蛋白的反应活性增强了10倍,对复性后的蛋白与IBDV16株单抗进行Dot-ELISA,其中有11株与其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复性后的蛋白与鸡传染性法式囊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反应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式囊病毒 VP2蛋白 包涵体 纯化 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制剂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郭永刚 胡立磊 +1 位作者 樊国燕 汤法银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4,共2页
鸡大肠杆菌病是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不同品种和不同日龄的鸡均可发病,但肉仔鸡最易感染,以败血症最常见[1]。目前临床上具有抗菌作用的化学药物大量应用对本病虽然起到了一定治疗和预防作用,但已使大肠杆菌对很多抗菌... 鸡大肠杆菌病是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不同品种和不同日龄的鸡均可发病,但肉仔鸡最易感染,以败血症最常见[1]。目前临床上具有抗菌作用的化学药物大量应用对本病虽然起到了一定治疗和预防作用,但已使大肠杆菌对很多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而且药物残留还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与出口贸易。中药治疗效果受菌株耐药性的影响较小,且副作用小、几乎无残留,因此研究应用中药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根据传统中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大肠杆菌病 菌株耐药性 中药治疗效果 细菌性疾病 养禽业 出口贸易 抗菌药物 抗菌作用 中药复方制剂 感染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菌种的筛选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自刚 樊国燕 +1 位作者 边传周 屈凌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307-3309,共3页
[目的]寻找利用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菌株。[方法]从奶牛鼻黏膜分离到1株透明质酸产生菌,对其进行筛选和菌落生化反应鉴定。分别用紫外线诱变和亚硝基胍诱变处理该菌株,研究诱变前后透明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经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兽疫... [目的]寻找利用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菌株。[方法]从奶牛鼻黏膜分离到1株透明质酸产生菌,对其进行筛选和菌落生化反应鉴定。分别用紫外线诱变和亚硝基胍诱变处理该菌株,研究诱变前后透明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经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兽疫链球菌的C群链球菌。筛选菌株的产物呈典型的HA红外吸收图谱。经诱变处理后,菌种菌落形态更大且更明显,呈黏液状。该菌株透明质酸的产量由初始菌株的3.69g/L提高到6.94g/L。[结论]该研究为利用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兽疫链球酉 紫外线诱变 亚砑基胍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技术检测河南省猪瘟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臧金灿 樊国燕 +1 位作者 乔宏兴 丁明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6398-6399,共2页
对25个猪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191只疑似猪瘟发病猪进行RT-PCR检测,结果表明,猪瘟阳性检出率平均为77.4%。
关键词 猪瘟病毒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与兔体交叉试验检测猪瘟病毒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臧金灿 樊国燕 +1 位作者 乔宏兴 刘伟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2,共4页
应用RT-PCR技术对扩增出500bp的片断进行测序,利用DNA Star软件与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同源性均为97.3%,证明为猪瘟病毒。同时与兔体交叉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符合率为100%。
关键词 猪瘟病毒 RT—PCR 兔体交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抗菌药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敏感性及联合用药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荣誉 黄慧 +2 位作者 樊国燕 娄飞 裴亚玲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2期83-85,共3页
探明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对临床分离鼠伤寒沙门菌的抗菌活性,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采用二倍微量稀释法测定4种抗菌药对受试菌鼠伤寒沙门菌sh2034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根据MIC值,采用棋盘法测定联合用药的... 探明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对临床分离鼠伤寒沙门菌的抗菌活性,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采用二倍微量稀释法测定4种抗菌药对受试菌鼠伤寒沙门菌sh2034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根据MIC值,采用棋盘法测定联合用药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对鼠伤寒沙门菌sh2034的MIC值分别为2μg/mL、2μg/mL、16μg/mL和2μg/mL,鼠伤寒沙门菌sh2034对多西环素耐药,对恩诺沙星中介,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敏感;恩诺沙星与氟苯尼考、多西环素与阿莫西林、阿莫西林与氟苯尼考、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阿莫西林与恩诺沙星联合用药的FIC指数分别为3.00、3.00、6.00、1.50和0.38,前三者联合用药产生拮抗作用,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联合用药为无关作用,阿莫西林与恩诺沙星联合用药产生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 鼠伤寒沙门菌 MIC值 FIC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球虫中药方剂对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鸡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郭永刚 樊国燕 娄飞 《中国兽药杂志》 2012年第1期19-21,共3页
为研究中药方剂对鸡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的疗效,试验将80只AA肉鸡随机分为4组,除空白对照外,其余各组经口感染混合孢子化球虫卵囊;第3组按5%剂量拌料添加中药,第4组按0.06%的比例拌料添加磺胺氯吡嗪钠。试验中药方剂抗球虫指数(ACI)为167... 为研究中药方剂对鸡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的疗效,试验将80只AA肉鸡随机分为4组,除空白对照外,其余各组经口感染混合孢子化球虫卵囊;第3组按5%剂量拌料添加中药,第4组按0.06%的比例拌料添加磺胺氯吡嗪钠。试验中药方剂抗球虫指数(ACI)为167.4,属中效抗球虫药。结果表明,该中药方剂可以用于鸡球虫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鸡柔嫩艾美尔球虫 抗球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恩诺沙星沙门菌gyrA和gyrB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慧 李荣誉 +3 位作者 樊国燕 裴亚玲 王晓琳 娄飞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0-153,共4页
为了探究临床分离的沙门菌对恩诺沙星的耐药机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8株临床分离的沙门菌对恩诺沙星的敏感性,然后选取其中对恩诺沙星耐药的菌株,利用PCR扩增其gyrA和gyrB基因,并将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最后用DNAMAN软件将测序结... 为了探究临床分离的沙门菌对恩诺沙星的耐药机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8株临床分离的沙门菌对恩诺沙星的敏感性,然后选取其中对恩诺沙星耐药的菌株,利用PCR扩增其gyrA和gyrB基因,并将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最后用DNAMAN软件将测序结果与NCBI上公布的沙门菌标准野生型菌株(LT2)的gyrA和gyrB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18株临床分离的沙门菌中有4株为耐药菌株,耐药率22.2%。对4株耐药菌株的gyrA和gyrB基因比对分析发现,gyrB基因未见突变,而gyrA基因有3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分别是Ser83→Phe或Leu(突变率100%)、Asp87→Asn(突变率75%)、Asn200→Asp(突变率25%);其中恩诺沙星最小抑菌浓度(MIC)≥16.000μg/mL的3株菌均是在83、87位出现双突变,而恩诺沙星MIC为4.000μg/mL的1株菌则是在83、200位出现双突变。结果表明,沙门菌对恩诺沙星产生耐药性与gyrA基因的突变密切相关,gyrA基因喹诺酮耐药区(QRDR)的双突变可使沙门菌对恩诺沙星的耐药性增强,提示Asp87的突变可能增强了Ser83位点突变所介导的耐药性,但非QRDR区的Asn200不能发挥增强耐药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恩诺沙星 耐药性 GYRA基因 gyr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