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NSYS的金属蜂窝板热性能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樊卓志 孙勇 +1 位作者 彭明军 王堃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74,共5页
基于ANSYS有限元方法模拟研究了金属蜂窝板的传热。在与实际的试验条件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建立了金属蜂窝板模拟计算模型,研究了金属蜂窝板的稳态热性能、热量传递机制和瞬态表面热响应。在所建立的模型中考虑辐射导热耦合换热,对稳态热... 基于ANSYS有限元方法模拟研究了金属蜂窝板的传热。在与实际的试验条件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建立了金属蜂窝板模拟计算模型,研究了金属蜂窝板的稳态热性能、热量传递机制和瞬态表面热响应。在所建立的模型中考虑辐射导热耦合换热,对稳态热性能模拟研究表明模拟结果与Swann&Pittman经验公式计算的结果十分吻合,瞬态表面热响应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也较吻合,说明ANSYS有限元方法能够准确模拟金属蜂窝板的传热。此外,蜂窝腔表面间的辐射换热是金属蜂窝板的一个重要的热量传递机制,在高温情况下应考虑辐射导热耦合换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蜂窝板 有限元 当量热导率 热响应 传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蜂窝板参数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樊卓志 孙勇 +2 位作者 段永华 郭中正 饶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7-151,共5页
采用ANSYS有限元方法模拟金属蜂窝板的传热性能,并采用控制变量法和极差分析法研究了金属蜂窝板参数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利用Swann&Pittman经验公式对蜂窝板传热模型进行验证,并深入研究蜂窝板参数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ANSYS有限元方法模拟金属蜂窝板的传热性能,并采用控制变量法和极差分析法研究了金属蜂窝板参数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利用Swann&Pittman经验公式对蜂窝板传热模型进行验证,并深入研究蜂窝板参数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式计算结果和模拟结果十分吻合,本实验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增加蜂窝芯边长和蜂窝芯高度会降低当量热导率,而蜂窝芯厚度、上下蒙皮厚度及内表面发射率的增加会加大当量热导率;随着施加热流密度的增加,蜂窝芯厚度和下蒙皮厚度对当量热导率的影响几乎不变,而蜂窝芯高度、蜂窝单元边长、内表面发射率及上蒙皮厚度会加大对当量热导率的影响,而且各参数对当量热导率影响大小的排序会随着施加热流密度的改变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蜂窝板 有限元 结构参数 当量热导率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铝蜂窝夹芯板低速冲击仿真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堃 孙勇 +1 位作者 彭明军 樊卓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7-160,共4页
简要介绍了蜂窝夹芯板的结构及特点,利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小球低速冲击对蜂窝铝板的损伤变形,在冲击条件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蜂窝铝板结构参数(蜂窝芯边长、蜂窝芯壁厚、蒙皮板厚)对冲击变形以及吸收能量的影响。结果... 简要介绍了蜂窝夹芯板的结构及特点,利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小球低速冲击对蜂窝铝板的损伤变形,在冲击条件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蜂窝铝板结构参数(蜂窝芯边长、蜂窝芯壁厚、蒙皮板厚)对冲击变形以及吸收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速度越快,能量吸收系数越高,蜂窝芯厚度、蒙皮板厚度增加和蜂窝芯边长减小均使蜂窝铝板耐冲击能力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芯板 模拟仿真 ANSYS 低速冲击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纤维Ni-P/Ni-Cu-P双层化学镀的结构与形貌 被引量:3
4
作者 方东升 孙勇 +2 位作者 段永华 郭中正 樊卓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003-4009,共7页
采用化学镀技术,实现了芳纶纤维表面化学镀Ni-P/Ni-Cu-P的金属化处理,利用SEM、EDS和XRD分别对芳纶纤维原始样品、粗化后、施镀后及剥落层的表面形貌、镀层的成分和物相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镀层的形成机制及剥落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 采用化学镀技术,实现了芳纶纤维表面化学镀Ni-P/Ni-Cu-P的金属化处理,利用SEM、EDS和XRD分别对芳纶纤维原始样品、粗化后、施镀后及剥落层的表面形貌、镀层的成分和物相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镀层的形成机制及剥落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的芳纶纤维比表面积增大,增加了其亲水性和活性;化学镀Ni-P/Ni-Cu-P后,Ni-P镀层中镍含量降低,磷含量增多,纯镍转化为Ni3P且伴随有少量的铜的出现,整体镀层中Ni、Cu、P的原子比为8.54∶3.66∶5.59,镀层中以纯Cu、Cu3P和Ni3P为主;另外由于镀层中应力分布不均,以及P在Ni-P/Ni-Cu-P相界面的偏聚,削弱了界面的结合强度,使局部拉应力集中,造成了镀层的剥落;且化学镀铜是依靠镍离子的催化作用形成镀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 化学镀NI-P NI-CU-P 纳米晶 剥落层 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樊卓志 温树文 +1 位作者 张鹏 张书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560-564,共5页
本文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本构模型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简要阐述和归纳,并结合实例进行了相关数值模拟计算。文中阐述的复合材料为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和纤维编织复合材料。目前,关于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 本文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本构模型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简要阐述和归纳,并结合实例进行了相关数值模拟计算。文中阐述的复合材料为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和纤维编织复合材料。目前,关于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较少,大多数研究集中在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和纤维编织复合材料。许多学者在经典弹性本构模型和连续介质力学基础上,推导出了一些弹塑性、粘弹性和考虑损伤的非线性本构模型。通过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损伤导致刚度退化的复合材料弹塑性本构模型计算得到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与测试结果基本一致。本文通过对复合材料本构模型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数值模拟实例计算,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借鉴,推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本构模型 弹塑性 粘弹性 材料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镦钢M6平头螺丝成型过程热-力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樊卓志 张书彦 +5 位作者 温树文 向明 林晏民 张志明 钟寿军 王青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99-406,共8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SWRCH15A冷镦钢M6平头螺丝成型过程的热力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并对SWRCH15A冷镦钢从拔制(第三道冷拔)到最终冷镦(三模三冲)成型过程中的应力、等效塑性应变、温度及工件形貌和尺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线材在拔制完成...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SWRCH15A冷镦钢M6平头螺丝成型过程的热力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并对SWRCH15A冷镦钢从拔制(第三道冷拔)到最终冷镦(三模三冲)成型过程中的应力、等效塑性应变、温度及工件形貌和尺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线材在拔制完成后芯部等效应力最大,而最大等效塑性应变位于距表面0.5 mm处;在二冲和三冲成型过程中,螺丝头部侧边表层承受较大的环向拉应力,这是导致头部易产生轴向开裂的主要外因;从拔制到三模三冲,坯料中的最大等效塑性应变呈线性增加,在三冲过程中,材料内部最高温度可达269.4℃;三模三冲样件形貌及尺寸的模拟结果与实际形貌及尺寸十分接近,说明建立的M6平头螺丝成型热力耦合模型是准确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镦钢 螺丝成型 有限元 热力耦合 冷镦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