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夜间酸突破与食管下段酸暴露的相互关系
1
作者 樊力红 王红 +1 位作者 戴寿军 李瑜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701-1703,共3页
目的了解夜间酸突破(NAB)的发生与食管下段酸暴露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6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均接受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即奥美拉唑20 mg/次,2次/d。治疗第5天进行24 h食管、胃pH监测,对夜间胃内pH与食管下端pH相互关系采... 目的了解夜间酸突破(NAB)的发生与食管下段酸暴露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6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均接受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即奥美拉唑20 mg/次,2次/d。治疗第5天进行24 h食管、胃pH监测,对夜间胃内pH与食管下端pH相互关系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并把患者分为NAB组与非NAB组,比较两组患者夜间食管下段平均pH值及夜间pH<4时段所占时间百分比。结果夜间食管下段平均pH值(x)与胃内平均pH值(y)所作回归方程为:y=4.054+0.288x,回归系数检验P<0.001。夜间食管下段pH<4时段所占时间百分比(x)与胃内pH<4时段所占时间百分比(y)所作回归方程为:y=5.780+0.204x,回归系数检验P<0.001。NAB组患者夜间食管下段平均pH值(5.31±0.89)显著低于非NAB组(5.92±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夜间食管下段pH<4时段所占时间百分比(39.30%)则显著高于非NAB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夜间平均pH值、pH<4时段所占时间百分比随胃内相应指标同向变化。DU患者在接受PPI治疗时,发生NAB的患者,其食管下段酸暴露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酸突破 食管下段酸暴露 十二指肠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胃病变182例临床与内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苏华 吴静 +1 位作者 黄敏菁 樊力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711-712,共2页
目的:探讨残胃相关病变的特点、主要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2004年在我院行胃镜检查且资料完整的182例残胃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内镜诊断残胃病变,毕Ⅱ氏术后胆汁反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毕Ⅰ氏手术(P<... 目的:探讨残胃相关病变的特点、主要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2004年在我院行胃镜检查且资料完整的182例残胃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内镜诊断残胃病变,毕Ⅱ氏术后胆汁反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毕Ⅰ氏手术(P<0.05),伴有胆汁反流残胃患者Hp检出率低于无胆汁反流患者(P<0.05)。结论:残胃病变发生率高,应掌握手术指征,注意手术方式,术后定期复查胃镜,应予促胃动力、吸附胆汁、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以改善残胃病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残端 胃镜检查 胆汁反流 残胃癌 胃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