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京郊荒滩地短期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李晓娜
王超
+4 位作者
张微微
赵春桥
史瑞双
薛瑞彬
樊冉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3-348,357,共7页
为了揭示京郊荒滩地植被恢复初期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以补播苜蓿(Medicago sativa L.)、补播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为研究对象,自然撂荒地为对照,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细菌与真菌...
为了揭示京郊荒滩地植被恢复初期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以补播苜蓿(Medicago sativa L.)、补播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为研究对象,自然撂荒地为对照,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细菌与真菌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2种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补播无芒雀麦土壤全磷含量最高;(2)2种植被恢复方式短期内显著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容重显著低于对照,补播无芒雀麦土壤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与最大持水量最高,补播苜蓿土壤饱和导水率最高;(3)2种植被恢复方式短期内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真菌中的子囊菌门、细菌中的蓝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真菌与细菌的生物多样性降低;(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真菌中的子囊菌门、细菌中的变形菌门、蓝细菌门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种植被恢复方式短期内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增加了固氮及降解有机质的微生物的数量及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滩地
植被恢复
微生物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延怀盆地葡萄种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土风蚀特征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晓娜
宋进库
+5 位作者
张微微
赵春桥
王超
史瑞双
薛瑞彬
樊冉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91,共6页
研究延怀盆地葡萄种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风蚀特征,可为区域土地利用布局调整、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数据支撑。以怀来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葡萄、果桑、欧李、玉米留茬免耕、玉米翻耕5种土地利用...
研究延怀盆地葡萄种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风蚀特征,可为区域土地利用布局调整、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数据支撑。以怀来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葡萄、果桑、欧李、玉米留茬免耕、玉米翻耕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2018年11月—2019年3月土壤含水量、粒径及风蚀量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未出现降水事件之前,5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含水量均呈现随时间增加而下降的趋势,3种林果用地中土壤水分下降幅度表现为葡萄>欧李>果桑。(2)研究区5种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粒度主要为砂砾,含量达47%~63%。0.05~0.002 mm的粉粒是该区域风蚀过程中损失的主要颗粒。(3)5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地表风蚀量表现为玉米翻耕地>葡萄>玉米留茬免耕>欧李>果桑。在该区域土壤风蚀防治过程中可以通过在小尺度上合理调整果桑等林果用地与葡萄、粮食用地土地利用布局的方式,达到降低近地表风速、拦截风沙、降低风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风蚀
土壤粒径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延怀盆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风蚀物特征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晓娜
王超
+5 位作者
万秀云
赵春桥
张微微
史瑞双
樊冉冉
李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0,27,共8页
研究延怀盆地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土壤风蚀物分布特征,可为了解该区域风蚀过程、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数据支撑。以怀来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监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葡萄、果桑、欧李、玉米免耕、玉米翻耕5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冬...
研究延怀盆地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土壤风蚀物分布特征,可为了解该区域风蚀过程、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数据支撑。以怀来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监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葡萄、果桑、欧李、玉米免耕、玉米翻耕5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冬季休耕期(上年11月—次年2月)和春季备耕期(3—5月)风蚀物质量、粒径及碳氮含量随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欧李与玉米翻耕地土壤风蚀物质量分数垂向分布遵循幂函数递减规律;果桑、葡萄与玉米免耕地土壤风蚀物质量分数在监测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无规律性变化。(2)春季备耕期5种土地利用类型输沙通量均高于冬季休耕期。(3)冬季休耕期5种土地利用类型风蚀物的粒径范围集中分布在500~2μm;春季休耕期5种土地利用类型风蚀物的粒径范围集中分布在250~2μm。(4)5种土地利用类型冬季休耕期风蚀物碳氮含量高于春季备耕期。风蚀物质量、碳氮含量及粒径的垂直分布受土地利用类型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其中人为活动对输沙通量影响较大,因此在该区域土壤风蚀防治过程中可以采用构建防风草篱、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布局的方式,达到降低近地表风速、拦截风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风蚀
风蚀物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郊荒滩地短期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李晓娜
王超
张微微
赵春桥
史瑞双
薛瑞彬
樊冉冉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3-348,357,共7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06)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180405,KJCX20180707)
文摘
为了揭示京郊荒滩地植被恢复初期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以补播苜蓿(Medicago sativa L.)、补播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为研究对象,自然撂荒地为对照,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细菌与真菌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2种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补播无芒雀麦土壤全磷含量最高;(2)2种植被恢复方式短期内显著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容重显著低于对照,补播无芒雀麦土壤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与最大持水量最高,补播苜蓿土壤饱和导水率最高;(3)2种植被恢复方式短期内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真菌中的子囊菌门、细菌中的蓝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真菌与细菌的生物多样性降低;(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真菌中的子囊菌门、细菌中的变形菌门、蓝细菌门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种植被恢复方式短期内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增加了固氮及降解有机质的微生物的数量及活性。
关键词
荒滩地
植被恢复
微生物
土壤理化性质
Keywords
wastel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microorganism
soil physicochemical
分类号
S154.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延怀盆地葡萄种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土风蚀特征分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晓娜
宋进库
张微微
赵春桥
王超
史瑞双
薛瑞彬
樊冉冉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河北省怀来县农牧局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91,共6页
基金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180405,KJCX20180707)
文摘
研究延怀盆地葡萄种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风蚀特征,可为区域土地利用布局调整、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数据支撑。以怀来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葡萄、果桑、欧李、玉米留茬免耕、玉米翻耕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2018年11月—2019年3月土壤含水量、粒径及风蚀量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未出现降水事件之前,5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含水量均呈现随时间增加而下降的趋势,3种林果用地中土壤水分下降幅度表现为葡萄>欧李>果桑。(2)研究区5种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粒度主要为砂砾,含量达47%~63%。0.05~0.002 mm的粉粒是该区域风蚀过程中损失的主要颗粒。(3)5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地表风蚀量表现为玉米翻耕地>葡萄>玉米留茬免耕>欧李>果桑。在该区域土壤风蚀防治过程中可以通过在小尺度上合理调整果桑等林果用地与葡萄、粮食用地土地利用布局的方式,达到降低近地表风速、拦截风沙、降低风蚀的作用。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风蚀
土壤粒径
土壤水分
Keywords
land use
wind erosion
soil particle size
soil water content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延怀盆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风蚀物特征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晓娜
王超
万秀云
赵春桥
张微微
史瑞双
樊冉冉
李翠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河北省怀来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0,27,共8页
基金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延怀河谷葡萄种植区土壤风蚀防治技术研究”(KJCX20180405)
“京津冀农业生态景观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KJCX20180707)。
文摘
研究延怀盆地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土壤风蚀物分布特征,可为了解该区域风蚀过程、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数据支撑。以怀来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监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葡萄、果桑、欧李、玉米免耕、玉米翻耕5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冬季休耕期(上年11月—次年2月)和春季备耕期(3—5月)风蚀物质量、粒径及碳氮含量随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欧李与玉米翻耕地土壤风蚀物质量分数垂向分布遵循幂函数递减规律;果桑、葡萄与玉米免耕地土壤风蚀物质量分数在监测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无规律性变化。(2)春季备耕期5种土地利用类型输沙通量均高于冬季休耕期。(3)冬季休耕期5种土地利用类型风蚀物的粒径范围集中分布在500~2μm;春季休耕期5种土地利用类型风蚀物的粒径范围集中分布在250~2μm。(4)5种土地利用类型冬季休耕期风蚀物碳氮含量高于春季备耕期。风蚀物质量、碳氮含量及粒径的垂直分布受土地利用类型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其中人为活动对输沙通量影响较大,因此在该区域土壤风蚀防治过程中可以采用构建防风草篱、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布局的方式,达到降低近地表风速、拦截风沙的作用。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风蚀
风蚀物
土壤
Keywords
land use
wind erosion
wind erosion dust
soil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京郊荒滩地短期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晓娜
王超
张微微
赵春桥
史瑞双
薛瑞彬
樊冉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延怀盆地葡萄种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土风蚀特征分析
李晓娜
宋进库
张微微
赵春桥
王超
史瑞双
薛瑞彬
樊冉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延怀盆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风蚀物特征
李晓娜
王超
万秀云
赵春桥
张微微
史瑞双
樊冉冉
李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