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分梯度和种植密度对谷子杂交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樊修武 池宝亮 +2 位作者 张冬梅 黄学芳 张伟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20-23,26,共5页
为发挥杂交谷子耐旱节水丰产性能,对张杂谷6号进行了不同水分梯度和不同留苗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补水与不补水之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不同补水量之间产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谷子杂交种在拔节期补灌30 mm即可达... 为发挥杂交谷子耐旱节水丰产性能,对张杂谷6号进行了不同水分梯度和不同留苗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补水与不补水之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不同补水量之间产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谷子杂交种在拔节期补灌30 mm即可达到显著的增产作用,但补水量增加不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不同留苗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留苗密度增加产量随之增加;在自然降水和补灌水量30 mm情况下,种植密度以18万株/hm^2和30万株/hm^2为宜。杂交谷子拔节期补水增产但不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适宜的留苗密度是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梯度 种植密度 谷子 杂交种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杂交种灌浆期光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樊修武 池宝亮 +2 位作者 张冬梅 黄学芳 张伟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227-229,共3页
运用CB-1102便携式光合蒸腾仪,研究了谷子杂交种和常规种的光合面积、光合速率(Pn)日变化、光饱和点及叶片水分效率(WUE)。结果表明,杂交种与常规种相比较,叶面积系数(LAI)增加51.1%,光合速率提高65.0%;旗叶光饱和点提高54μmol(/m2.s)... 运用CB-1102便携式光合蒸腾仪,研究了谷子杂交种和常规种的光合面积、光合速率(Pn)日变化、光饱和点及叶片水分效率(WUE)。结果表明,杂交种与常规种相比较,叶面积系数(LAI)增加51.1%,光合速率提高65.0%;旗叶光饱和点提高54μmol(/m2.s),补偿点降低117μmol(/m2.s);旗叶和倒二叶WUE分别提高30.86%和21.30%;杂交种未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杂交种 光合性能 灌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梯度下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樊修武 池宝亮 +1 位作者 黄学芳 张健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11期60-63,共4页
对4种不同水分梯度下18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二因素裂区设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雨养条件下,农大108、丹玉86、中玉9号、东单60号、沈玉18号5个基因型品种抗旱性强、水分利用效率(WUE)高,经济系数亦高;在补灌60,100,... 对4种不同水分梯度下18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二因素裂区设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雨养条件下,农大108、丹玉86、中玉9号、东单60号、沈玉18号5个基因型品种抗旱性强、水分利用效率(WUE)高,经济系数亦高;在补灌60,100,160 mm条件下,先玉335号和郑单958两个基因型品种在各种补灌条件下均表现高产,而且WUE和经济系数均高;从补灌水增产值的WUE角度看,随补灌水量的增加,增产值的WUE在下降,说明实行节水灌溉(非充分灌溉)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补灌水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最大的是每穗结实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玉米品种 水分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杂交种与常规种水分利用效率及耗水规律差异 被引量:12
4
作者 樊修武 池宝亮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428-431,452,共5页
在不同水分梯度下,研究了谷子杂交种与常规种的水分利用效率、耗水规律及农田水分平衡。结果表明:在谷子水分临界期(孕穗—开花期),补水与未补水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不同水分梯度下,杂交种与常规种之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在不同水分梯度下,研究了谷子杂交种与常规种的水分利用效率、耗水规律及农田水分平衡。结果表明:在谷子水分临界期(孕穗—开花期),补水与未补水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不同水分梯度下,杂交种与常规种之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在不同降水年型种植谷子杂交种均可取得显著增产的效果;谷子杂交种较常规种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值可提高30.99%~41.00%,说明谷子杂交种具有十分明显的高效用水的遗传特性;经对播前和收获后土壤贮水量计算分析,在各种水分梯度下,种植谷子杂交种并未出现2 m土体土壤贮水量亏缺,只是盈余额度大小不同;谷子杂交种与常规种日耗水量变化差异主要表现在需水高峰期,杂交种在需水高峰期日耗水量较常规种平均高出1.64 mm,说明谷子杂交种在需水高峰期根系有较强的吸水能力,是抗旱性强的体现,亦为高效用水奠定了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杂交种 水分利用效率 耗水规律 水分平衡 水分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塑膜覆盖效应及毒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樊修武 庞金梅 樊慧峰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46-50,共5页
研究表明,在不同年份、不同生态条件下,用聚氯乙烯(PVC)膜和聚乙烯(PE)膜覆盖农作物,两者增产效果一致;PVC膜的增产效应介于PE普膜和微膜之间,但差异甚微;增温保墒效应PVC膜略优于PE膜或一致;PVC膜的老化较PE膜快,但覆盖两个月内不发生... 研究表明,在不同年份、不同生态条件下,用聚氯乙烯(PVC)膜和聚乙烯(PE)膜覆盖农作物,两者增产效果一致;PVC膜的增产效应介于PE普膜和微膜之间,但差异甚微;增温保墒效应PVC膜略优于PE膜或一致;PVC膜的老化较PE膜快,但覆盖两个月内不发生老化;PVC膜中增塑剂DEHP可被土壤微生物降解,所以连续覆盖PVC膜不会造成土壤中DEHP积累性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 聚氯乙烯塑膜 聚乙烯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梯度下玉米不同基因型品种抗旱性及收获指数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樊修武 池宝亮 黄学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57-58,60,共3页
在4个不同水分梯度下对17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产量、抗旱指数和收获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梯度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雨养条件下(耗水325.6 mm),农大108、中玉9号和东单60等3个品种的产量均值较其他14个... 在4个不同水分梯度下对17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产量、抗旱指数和收获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梯度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雨养条件下(耗水325.6 mm),农大108、中玉9号和东单60等3个品种的产量均值较其他14个品种平均值高980.2 kg/hm2,增产率为27.5%;在耗水363.6、421.6、469.1 mm条件下,先玉335和郑单958等2个基因型品种产量均值较其他15个品种分别高17.31%、22.17%和18.25%。各基因型品种的抗旱指数有明显差异,不同水分梯度下的抗旱指数与雨养条件下的产量水平紧密相关。先玉335的抗旱指数虽然处于中等水平,但由于其丰产性和适应性好,生产上应用广泛,由此证明:抗旱指数达到中等水平时,既有一定的抗旱性亦有较好丰产性,极端水分条件下的抗旱性没有生产意义,同时先玉335的收获指数可达到60%左右。在研究的17个品种中为最高,说明其光合同化物转化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分梯度 基因型 抗旱指数 收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HP在土壤和白菜中的残留及毒性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庞金梅 段亚利 +3 位作者 池宝亮 樊修武 杜荣平 王丽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用聚氯乙烯(PVC)塑膜覆盖白菜地,收获期土壤和白菜植株中DEHP的残留量分别为2.73mg·kg^(-1)和3.05mg·kg^(-1).借鉴国外的评价指标,对人体食用白菜后的潜在危害进行了分析认为,人每天摄入干白菜中DEHP的量<0.05mg·kg^(... 用聚氯乙烯(PVC)塑膜覆盖白菜地,收获期土壤和白菜植株中DEHP的残留量分别为2.73mg·kg^(-1)和3.05mg·kg^(-1).借鉴国外的评价指标,对人体食用白菜后的潜在危害进行了分析认为,人每天摄入干白菜中DEHP的量<0.05mg·kg^(-1),远低于人每天可接受DEHP的安全摄入量1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白菜 DEHP 残留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水年型施肥量对旱地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冬梅 池宝亮 +4 位作者 张伟 李海金 黄学芳 刘恩科 樊修武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90,共7页
在旱地玉米产量大幅提升以及逐步采用简化栽培措施的生产形势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连续3a不同降水年型施肥量对旱地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底施过多肥料会抑制玉米的生长,特别是在底墒较差或生育期降水... 在旱地玉米产量大幅提升以及逐步采用简化栽培措施的生产形势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连续3a不同降水年型施肥量对旱地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底施过多肥料会抑制玉米的生长,特别是在底墒较差或生育期降水偏少的年份,但这种抑制作用会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步减轻。生产中应采用一次性分层深施缓释或长效肥的施肥方式来减轻这种不利因素。在底墒较好的降水正常年份,施肥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的作用,低肥、中肥和高肥的经济产量分别较不施肥增加31%、36%和6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27.7%、29.8%和53.2%。但在底墒较好的偏旱年或底墒很差的丰水年,施肥的上述作用不明显,有时反而会出现负效应,2008年高肥处理产量反而显著低于中肥,较中肥低6.3%。旱地农业生产中应在已知底墒的基础上,通过预测降水量,"以水定肥、以水定产",合理实行水肥耦合运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年型 施肥量 旱地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萌芽期水分胁迫的抗旱性分析 被引量:44
9
作者 张健 池宝亮 +3 位作者 黄学芳 张冬梅 樊修武 郭志华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34-38,共5页
通过PEG渗透胁迫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山西省新近育成和当前常见的18个玉米杂交种进行了萌芽期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萌发期水分胁迫降低了各玉米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阻碍了胚芽和胚根的生长,降低了种子中贮藏物质的运转率。但不同的... 通过PEG渗透胁迫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山西省新近育成和当前常见的18个玉米杂交种进行了萌芽期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萌发期水分胁迫降低了各玉米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阻碍了胚芽和胚根的生长,降低了种子中贮藏物质的运转率。但不同的玉米品种在抗旱性上存在极显著差异,抗旱性强的品种在水分胁迫下仍然保持较高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活力抗旱指数和萌发抗旱指数可以良好地反映品种间抗旱性的差别。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测定,可以较好地反映出玉米品种萌芽期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分胁迫 萌芽期 活力抗旱指数 萌发抗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环境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伟 张冬梅 +2 位作者 樊修武 刘恩科 池宝亮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44-47,共4页
为了探明干旱地区玉米抗旱播种的有效方法,进行了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环境和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探墒播种条件下,2~7cm土层土壤容重较旋耕增加了4.31%,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旋耕较免耕探墒提高了地温,但免耕探墒条件下0... 为了探明干旱地区玉米抗旱播种的有效方法,进行了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环境和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探墒播种条件下,2~7cm土层土壤容重较旋耕增加了4.31%,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旋耕较免耕探墒提高了地温,但免耕探墒条件下0~20cm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少耕处理的产量最低,为6555.38kg/hm2,免耕探墒播种的产量为6591.82kg/hm2,较旋耕降低553.36kg/hm2,减产效果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免耕探墒播种是旱地农业生产中有效的抗旱播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耕作方式 免耕探墒 旱地 玉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秸秆覆盖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焦晓燕 池宝亮 +2 位作者 李东旺 樊修武 张志平 《山西农业科学》 1992年第8期1-4,共4页
免耕覆盖和耕翻覆盖脱盐效果显著,脱盐率达30%~70%,同时抑制土面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盐碱地的孔隙度,使土壤的水盐状况得以优化调控,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作物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达44.2%~51.0%。尽管覆盖... 免耕覆盖和耕翻覆盖脱盐效果显著,脱盐率达30%~70%,同时抑制土面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盐碱地的孔隙度,使土壤的水盐状况得以优化调控,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作物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达44.2%~51.0%。尽管覆盖后有春季地温回升慢的缺点,但综合分析来看,盐碱地秸秆覆盖确是一项改土增产的有效措施。从免耕覆盖两年和耕翻覆盖处理结果看,二者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 改良 秸秆覆盖 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凉区覆膜谷子不同杂交种产量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伟 李佳 +1 位作者 郭剑 樊修武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在山西冷凉区(年活动积温2 600℃)地膜覆盖条件下,对谷子不同基因型杂交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产量结果差异显著,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与张杂谷10号的分蘖成穗较高,产量处于较高水平;张杂谷5号的1个基本苗成穗3.82... 在山西冷凉区(年活动积温2 600℃)地膜覆盖条件下,对谷子不同基因型杂交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产量结果差异显著,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与张杂谷10号的分蘖成穗较高,产量处于较高水平;张杂谷5号的1个基本苗成穗3.82个,张杂谷3号出籽率达81%;分蘖成穗与收获指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张杂谷5号、张杂谷10号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达11.72,11.77 kg(/mm.hm2),说明种植谷子杂交种不会引起土壤水分的亏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杂交种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谷子主产区粟叶甲为害现状与防治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荣华 樊修武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286-288,298,共4页
针对我国谷子主产区谷子粟叶甲近年来发生为害及造成的损失和日趋渐重的现状,在发生、为害、药剂和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虫的适时防治和谷子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与指导。近10 a来,粟叶甲在我国北方谷子作物上普遍... 针对我国谷子主产区谷子粟叶甲近年来发生为害及造成的损失和日趋渐重的现状,在发生、为害、药剂和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虫的适时防治和谷子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与指导。近10 a来,粟叶甲在我国北方谷子作物上普遍偏重发生,产量损失可达10%~15%,已上升为谷子的主要害虫之一。旱作秸秆覆盖起到了积极的稳产作用,但给害虫提供了适宜的繁衍温床,加重了粟叶甲为害的发生几率。现有谷子栽培品种间粟叶甲有虫率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应重视这些品种的利用和改良,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谷子抗虫育种方面的工作,将成为抗粟叶甲危害的捷径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粟叶甲 发生特点 生活习性 防治措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抗旱性及收获指数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石平 樊修武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3期197-200,共4页
在4种不同水分梯度下,对17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产量、抗旱指数和收获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梯度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雨养条件下(耗水325.6 mm),农大108、中玉9号和东单60这3个品种的产量均值较其他14个... 在4种不同水分梯度下,对17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产量、抗旱指数和收获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梯度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雨养条件下(耗水325.6 mm),农大108、中玉9号和东单60这3个品种的产量均值较其他14个品种的均值高出980.2 kg/hm2,增产率为27.5%;在耗水363.6,421.6,469.1 mm条件下,先玉335和郑单958这2个基因型品种的产量均值较其他15个品种的产量均值分别增加17.31%,22.17%和18.25%。各基因型品种的抗旱指数有明显差异,不同水分梯度下的抗旱指数与雨养条件下的产量水平紧密相关。先玉335的抗旱指数虽然处于中等水平,但由于其丰产性和适应性好,生产上应用广泛。由此证明,抗旱指数达到中等水平时,就可达到既有一定的抗旱性亦有较好丰产性,极端水分条件下的抗旱性没有生产意义。同时,先玉335的收获指数可达到60%左右,为研究的17个品种中最高,说明其光合同化物转化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分梯度 抗旱指数 收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品种和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冬梅 张伟 +4 位作者 樊修武 黄明镜 黄学芳 刘恩科 池宝亮 《农学学报》 2011年第10期1-5,共5页
为充分挖掘旱地玉米生产潜力,找出适宜本地区的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类型品种和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紧凑耐密型品种‘郑单958’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收获指数显著大于稀植大穗型品种‘... 为充分挖掘旱地玉米生产潜力,找出适宜本地区的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类型品种和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紧凑耐密型品种‘郑单958’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收获指数显著大于稀植大穗型品种‘咏丰1号’,分别较‘咏丰1号’增加15.1%,7.8%,6.8%。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随着密度的加大明显增加,但‘郑单958’在密度为7.2万株/hm2、‘咏丰1号’在密度为4.8万株/hm2时,都有较低的生物产量和较高的经济产量,源库关系更加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密度 旱地 玉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栽培因子与叶面积指数模型研究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莎 池宝亮 +2 位作者 黄学芳 樊文华 樊修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5-79,共5页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肥等栽培因子对玉米叶片完全展开时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多因素分析表明,其影响顺序为:底氮>追氮>底磷>密度>补水>追肥/补水生育期>底钾>播期。在...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肥等栽培因子对玉米叶片完全展开时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多因素分析表明,其影响顺序为:底氮>追氮>底磷>密度>补水>追肥/补水生育期>底钾>播期。在数学模型中,各栽培因子间耦合效应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在本试验研究范围内,当播期在5月11日,密度为80 999.8株/hm2,底施氮量为48.2 kg/hm2,底施磷量为293.6 kg/hm2,底施钾量为152.0 kg/hm2,追施氮量为62.8 kg/hm2,补灌量为1 199.4 m3/hm2,追肥/补水生育期在玉米18展叶时,叶面积指数理论最高值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叶面积指数 栽培因子 均匀设计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HP在土壤中的降解 被引量:1
17
作者 庞金梅 池宝亮 +2 位作者 杜荣平 俞寅 樊修武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3年第4期185-186,共2页
DEHP是我国用量较大的增塑剂。尤其在聚氯乙烯(PVC)软塑料制品中,用量高达原材料总量的1/3—1/2。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增塑剂通过与空气、水、土壤等介质接触,不断进入环境。目前,DEHP已成为全球最普遍的污染物之一。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增塑剂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干旱型盐渍土壤空间分布特征及改良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斌 黄高鉴 +3 位作者 樊修武 聂督 孙捷 张强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289-1294,共6页
为探明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干旱型盐渍土壤空间分布特征,在GIS平台上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阿尔及利亚内陆干旱区盐碱土壤的平面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空间分析,并探讨了改良对策。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属中重度氯化物盐化土,黏重坚实,土壤理... 为探明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干旱型盐渍土壤空间分布特征,在GIS平台上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阿尔及利亚内陆干旱区盐碱土壤的平面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空间分析,并探讨了改良对策。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属中重度氯化物盐化土,黏重坚实,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壤pH和EC呈东北—西南分布,盐碱化最重的区域位于试验区的西北角,约占试验区总面积的25%,盐碱化最轻的区域位于东南角,约占试验区总面积的23%;从垂直分布来看,土壤EC、Cl^-、Na^+等重要盐基成分都未呈现表聚型的特点,而是呈通体型。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干旱型土壤主要受蒸降比、地下水质、地形、土壤质地等因素的影响而盐渍化,应采用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施用改良剂、增加地表覆盖和有机质投入等综合性措施进行改良。研究结果可为北非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内陆干旱型盐碱土壤的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气候 干旱型盐渍土 GIS 空间分布 阿尔及利亚 北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北农牧结合技术配套研究与应用
19
作者 王树楼 王作尊 +2 位作者 丁玉川 樊修武 韩美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7-23,共7页
5年的试验研究表明,晋西北农业要增产增收,就必须从调整大农业结构入手,增加畜牧业比重。种植业要增加马铃薯、玉米、谷子的比重,采取合理轮作倒茬,合理密植,地膜覆盖,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技术;畜牧业以发展羊、牛等草食家畜为主,增加辽盖... 5年的试验研究表明,晋西北农业要增产增收,就必须从调整大农业结构入手,增加畜牧业比重。种植业要增加马铃薯、玉米、谷子的比重,采取合理轮作倒茬,合理密植,地膜覆盖,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技术;畜牧业以发展羊、牛等草食家畜为主,增加辽盖绒山羊和绒改山羊的比重,采用科学放牧,饲养,防治疫病,种草及牧草干晒、青贮等配套技术。还应增加农副产品加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改制 退耕 轮作 农牧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秸秆覆盖改土增产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樊修武 池宝亮 +2 位作者 焦晓燕 李东旺 张志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3-18,共6页
1990~1992年连续3年在忻定盆地中度盐化土上进行了免耕秸秆覆盖研究,结果表明:覆盖田土壤含水量增加1.37%~5.24%,脱盐率达40%~70%,同时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盐碱地的孔隙度,苗期降低土温1.3~3.4℃,有利于作物蹲苗;土壤有机质... 1990~1992年连续3年在忻定盆地中度盐化土上进行了免耕秸秆覆盖研究,结果表明:覆盖田土壤含水量增加1.37%~5.24%,脱盐率达40%~70%,同时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盐碱地的孔隙度,苗期降低土温1.3~3.4℃,有利于作物蹲苗;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055%~0.103%;固氮菌增加10倍以上;增产44.2%~94.1%。综合着,盐碱地秸秆覆盖确是一项改土增产的有效措施。从免耕两年和耕翻覆盖处理结果来看,二者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盐碱地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