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联合血管弹性指标的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风险模型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高钰 王子涵 +6 位作者 高雪菲 张瑾 代天顾 何清 樊佳溶 黄力 李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6,共8页
背景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是冠心病易发人群,其冠心病患病率与死亡率较绝经前显著升高。本研究在团队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联合糖脂代谢、血管弹性等相关指标诊断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以期为临床识别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的... 背景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是冠心病易发人群,其冠心病患病率与死亡率较绝经前显著升高。本研究在团队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联合糖脂代谢、血管弹性等相关指标诊断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以期为临床识别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风险提供新思路。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踝肱指数(ABI)、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脉压指数(PPI)、动脉硬化指数(AI)联合与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构建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2022年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的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收集患者入院时的TyG指数、ABI、baPWV、PPI、AI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实现模型可视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300例,其中非冠心病组141例、冠心病组15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BI、baPWV、TyG指数、PPI、AI是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因素(P<0.05),并根据预测方程绘制列线图。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BI、baPWV、TyG指数、PPI、AI和联合预测模型预测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2、0.687、0.659、0.700、0.612、0.808(P<0.001),预测模型预测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风险的灵敏度为0.7806,特异度为0.7410。校准曲线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DCA曲线表明列线图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结论ABI、baPWV、TyG指数、PPI、AI是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因素,新开发模型可对冠心病风险进行有效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期 绝经后女性 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血管弹性 诊断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疗法在高血压疾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何清 李琳 +4 位作者 王子涵 代天顾 张高钰 樊佳溶 肖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204-3211,3226,共9页
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但诸多慢性病的控制和管理仍然存在非常棘手的现状。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高血压的早期发现、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数字疗法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高血压患者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增强健康管理意识、促进高血压... 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但诸多慢性病的控制和管理仍然存在非常棘手的现状。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高血压的早期发现、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数字疗法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高血压患者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增强健康管理意识、促进高血压药物的正确使用及加强对高血压病的认知,这种管理新模式将会促进我国高血压信息化健康管理进程。本文旨在为整理总结数字疗法在医学界应用现况,探讨其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并展望未来基于数字疗法的高血压管理治疗发展方向。未来数字疗法可联合中医健康管理知识,最大化地发挥中西医结合数字化在高血压诊疗中的优势,建立专业的数字疗法团队,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高效、安全的防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数字疗法 互联网 中医健康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血清总胆固醇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3
作者 代天顾 何清 +5 位作者 高雪菲 张高钰 樊佳溶 王子涵 肖响 李琳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第32期4061-4066,共6页
背景原发性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约20%患者合并冠心病,心血管事件风险倍增。传统预测模型多依赖单一指标,存在局限性。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血清总胆固醇(TC)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 背景原发性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约20%患者合并冠心病,心血管事件风险倍增。传统预测模型多依赖单一指标,存在局限性。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血清总胆固醇(TC)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0例,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将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n=116)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n=194)。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测定患者入院baPWV、血清TC及NT-proBNP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单项及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患者baPWV、TC、NT-proBNP水平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aPWV(OR=1.016,95%CI=1.001~1.031)、TC(OR=2.723,95%CI=1.648~4.498)、NT-proBNP(OR=1.006,95%CI=1.001~1.010)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baPWV、TC、NT-proBNP水平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7、0.760、0.693(P<0.05),三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25(P<0.05)。结论baPWV(血管弹性)、TC(脂代谢)及NT-proBNP(心肌损伤)构成的多维度联合预测模型,较单一指标显著提升高血压患者冠心病风险识别能力(AUC>0.8)。该无创联合检测策略可作为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的补充性风险分层工具,为冠心病早期干预窗口期评估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总胆固醇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