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pushover法的地铁车站柱墙剪力比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陈之毅
樊一凡
+1 位作者
黄鹏飞
刘志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33-237,251,共6页
层间位移角作为一项重要的抗震性能指标,往往用于评估地上或地下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水平位移,从而确保结构应具备的刚度。然而,由于地下地铁车站结构埋置于土体之中,受到周围土层的约束,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量值小、不易控...
层间位移角作为一项重要的抗震性能指标,往往用于评估地上或地下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水平位移,从而确保结构应具备的刚度。然而,由于地下地铁车站结构埋置于土体之中,受到周围土层的约束,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量值小、不易控制与监测。鉴于此,文章以典型两层三跨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基于大型有限元程序ABAQUS建立了土-车站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开展了pushover弹塑性推覆分析,得到了车站结构各构件的剪力—层间位移角全过程曲线,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构件的关键性能点及其阈值,研究了地铁车站结构不同性能状态下中柱和侧墙剪力分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地铁车站下层中柱首先进入破坏状态;下层中柱剪力先增加后减小,但相较于车站侧墙,中柱分配到的剪力比例一直下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归一化的柱墙剪力比作为评价地铁车站抗震性能的力学指标,可有效弥补单一位移指标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PUSHOVER法
抗震性能指标
柱墙剪力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优化选点的土层剪切波速随机性对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樊一凡
陈之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4-183,共10页
地铁车站结构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节点。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主要受土体变形控制,自然土层分布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分析土层参数随机性对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研究。然而,应用传统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解决非线性土-...
地铁车站结构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节点。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主要受土体变形控制,自然土层分布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分析土层参数随机性对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研究。然而,应用传统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解决非线性土-地铁车站结构系统的随机动力学问题会耗费大量的计算成本。为此,文章首先建立土-结构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构建随机地震动变量和随机土层剪切波速变量,采用一种优化选点策略用于降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的计算成本,讨论了土层剪切波速随机性对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抽样方法,Sobol序列抽样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的计算成本;不考虑土层剪切波速随机性时,层间位移角响应分布范围小而集中,潜在震害风险会被忽视,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可靠度也会被高估,在今后的抗震分析与设计中有必要将土层剪切波速随机性纳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结构
剪切波速
随机变量
选点策略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硼酸酯的^(19)F磁共振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活体深组织活性氧物种的激活响应成像
3
作者
李奥
李凌轩
+5 位作者
左翠翠
陈传凯
樊一凡
步逸凡
林泓域
高锦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4-123,共10页
活性氧簇(ROS),如过氧化氢,在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体内活性氧簇水平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炎症、肿瘤和器官损伤等)密切相关,使ROS监测成为研究和诊断这些疾病的重要工具.目前,实现活体内深组织中的活性氧簇...
活性氧簇(ROS),如过氧化氢,在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体内活性氧簇水平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炎症、肿瘤和器官损伤等)密切相关,使ROS监测成为研究和诊断这些疾病的重要工具.目前,实现活体内深组织中的活性氧簇成像仍然面临挑战.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响应型的^(19)F磁共振成像(MRI)探针(Gd-DPBF),并将其用于实现对活体内通用活性氧簇的检测和成像.该探针由钆螯合物通过活性氧簇响应的芳香硼酸酯键与含氟砌块相连接构成.体外和体内成像实验结果证实,该探针可以实现在活体荷瘤小鼠中针对肿瘤中高表达的活性氧进行检测和成像,展示了其在生物体内对活性氧簇相关生理过程进行深组织、零生物背景成像方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型^(19)F磁共振成像
分子探针
活性氧簇的可视化检测
基于反应的指示剂置换分析
肿瘤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ushover法的地铁车站柱墙剪力比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陈之毅
樊一凡
黄鹏飞
刘志谦
机构
同济大学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33-237,251,共6页
文摘
层间位移角作为一项重要的抗震性能指标,往往用于评估地上或地下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水平位移,从而确保结构应具备的刚度。然而,由于地下地铁车站结构埋置于土体之中,受到周围土层的约束,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量值小、不易控制与监测。鉴于此,文章以典型两层三跨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基于大型有限元程序ABAQUS建立了土-车站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开展了pushover弹塑性推覆分析,得到了车站结构各构件的剪力—层间位移角全过程曲线,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构件的关键性能点及其阈值,研究了地铁车站结构不同性能状态下中柱和侧墙剪力分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地铁车站下层中柱首先进入破坏状态;下层中柱剪力先增加后减小,但相较于车站侧墙,中柱分配到的剪力比例一直下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归一化的柱墙剪力比作为评价地铁车站抗震性能的力学指标,可有效弥补单一位移指标的不足。
关键词
地铁车站
PUSHOVER法
抗震性能指标
柱墙剪力分配
Keywords
subway station
pushover method
seismic performance index
shear distribution between columns and sidewalls
分类号
U23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TU9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优化选点的土层剪切波速随机性对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樊一凡
陈之毅
机构
同济大学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4-183,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E0104400)。
文摘
地铁车站结构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节点。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主要受土体变形控制,自然土层分布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分析土层参数随机性对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研究。然而,应用传统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解决非线性土-地铁车站结构系统的随机动力学问题会耗费大量的计算成本。为此,文章首先建立土-结构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构建随机地震动变量和随机土层剪切波速变量,采用一种优化选点策略用于降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的计算成本,讨论了土层剪切波速随机性对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抽样方法,Sobol序列抽样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的计算成本;不考虑土层剪切波速随机性时,层间位移角响应分布范围小而集中,潜在震害风险会被忽视,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可靠度也会被高估,在今后的抗震分析与设计中有必要将土层剪切波速随机性纳入考虑。
关键词
地铁车站结构
剪切波速
随机变量
选点策略
抗震性能
Keywords
subway station structure
shear wave velocity
random variables
point selection strategy
seismic performance
分类号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9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硼酸酯的^(19)F磁共振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活体深组织活性氧物种的激活响应成像
3
作者
李奥
李凌轩
左翠翠
陈传凯
樊一凡
步逸凡
林泓域
高锦豪
机构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学系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4-12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2125702,22077107,92059109)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20J02001)
+1 种基金
厦门市青年创新基金(批准号:3502Z2020605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批准号:2022M712657)资助。
文摘
活性氧簇(ROS),如过氧化氢,在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体内活性氧簇水平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炎症、肿瘤和器官损伤等)密切相关,使ROS监测成为研究和诊断这些疾病的重要工具.目前,实现活体内深组织中的活性氧簇成像仍然面临挑战.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响应型的^(19)F磁共振成像(MRI)探针(Gd-DPBF),并将其用于实现对活体内通用活性氧簇的检测和成像.该探针由钆螯合物通过活性氧簇响应的芳香硼酸酯键与含氟砌块相连接构成.体外和体内成像实验结果证实,该探针可以实现在活体荷瘤小鼠中针对肿瘤中高表达的活性氧进行检测和成像,展示了其在生物体内对活性氧簇相关生理过程进行深组织、零生物背景成像方面的潜力.
关键词
响应型^(19)F磁共振成像
分子探针
活性氧簇的可视化检测
基于反应的指示剂置换分析
肿瘤成像
Keywords
Activatable^(19)F MRI
Molecular probe
Visualiz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eaction-based indicated assay(RIA)
Tumor imaging
分类号
O65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pushover法的地铁车站柱墙剪力比研究
陈之毅
樊一凡
黄鹏飞
刘志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优化选点的土层剪切波速随机性对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
樊一凡
陈之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硼酸酯的^(19)F磁共振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活体深组织活性氧物种的激活响应成像
李奥
李凌轩
左翠翠
陈传凯
樊一凡
步逸凡
林泓域
高锦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