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树随机扩增DNA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楼程富 张有做 张耀洲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49-151,共3页
改进桑叶DNA分离方法后得到了纯度较高、分子量约23kb的DNA,用24个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后,供试12个桑品种显示出较丰富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
关键词 桑树 桑叶 DNA 多态性 PCR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楼程富 胡家恕 张有做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41-344,共4页
桑树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在不同品种、不同叶位和不同器官之间表现较大差异,有成熟叶>嫩叶,韧皮部>木质部,细根>须根以及叶片>新梢>根系的倾向.桑叶中有3~5种SOD同工酶。
关键词 桑树 超氧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体内镍的存在形态及其与耐性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楼程富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6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利用溶剂浸提法分析了菜豆、桑苗和玉米根和叶片中的镍存在形态,其中乙醇浸提组分中的镍含量最高(61%─96%),水溶性组分占0.9%─13.6%,氯化钠浸提组分占0.4%─21.2%,盐酸浸提组分占0.3%─22.... 本文利用溶剂浸提法分析了菜豆、桑苗和玉米根和叶片中的镍存在形态,其中乙醇浸提组分中的镍含量最高(61%─96%),水溶性组分占0.9%─13.6%,氯化钠浸提组分占0.4%─21.2%,盐酸浸提组分占0.3%─22.0%,残渣中占0.5%─9.4%。各组分中的镍分配比例因作物种类和镍处理浓度而有差异,但与供试作物耐镍性强弱之间未发现有明显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浸提 菜豆 桑苗 玉米 农业植物学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在桑树上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楼程富 谈建中 《中国蚕业》 1997年第2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桑树 植物转基因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在桑细胞内的分布及其结合物的分离 被引量:1
5
作者 楼程富 本间慎 久野胜治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85-88,共4页
利用细胞分级离心和凝胶层析技术对桑细胞内的Ni分布及其存在形态作了探讨。细胞可溶性组分中含Ni量最高(叶片F_3占51%-64%,根系F_3占74%-84%),而各种细胞器组分中仅占0.4%-3.4%。细胞可溶性组分... 利用细胞分级离心和凝胶层析技术对桑细胞内的Ni分布及其存在形态作了探讨。细胞可溶性组分中含Ni量最高(叶片F_3占51%-64%,根系F_3占74%-84%),而各种细胞器组分中仅占0.4%-3.4%。细胞可溶性组分中存在的Ni,大部分与低分子量的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一起溶出,因此推测,这种结合有可能是减轻植物金属元素毒害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层析 桑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氟污染对桑的危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3
6
作者 楼程富 《中国蚕业》 1995年第1期20-23,共4页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大气氟化物污染对蚕桑生产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尽管有关部门和乡镇采取了一些治理和防范措施,但在许多蚕区仍时有发生蚕桑氟化物中毒事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大气氟化物污染危害仍是当前蚕...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大气氟化物污染对蚕桑生产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尽管有关部门和乡镇采取了一些治理和防范措施,但在许多蚕区仍时有发生蚕桑氟化物中毒事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大气氟化物污染危害仍是当前蚕桑生产上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现将大气氟化物对桑的危害及其防治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大气氟污染 危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营养与叶质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楼程富 郭文奇 《中国蚕业》 1996年第2期31-33,共3页
组成桑树的主要成分除绝大部分是水分外,剩下的就是干物质,在干物质中由C、H、O和N构成的有机物约占90%,Ca、Si、K、P、Mg、S、Fe、Mn、Zn等元素组成的灰分约占10%,所有这些元素都是桑树通过根系和叶片从土壤和空气中吸收,并进入体内... 组成桑树的主要成分除绝大部分是水分外,剩下的就是干物质,在干物质中由C、H、O和N构成的有机物约占90%,Ca、Si、K、P、Mg、S、Fe、Mn、Zn等元素组成的灰分约占10%,所有这些元素都是桑树通过根系和叶片从土壤和空气中吸收,并进入体内参与各种代谢活动,最终以有机或无机态的形式存在于桑树体内。据桑叶干物质中元素分析,C约占44%,O约占42%,H约占6.0%,N约占3%,P约占0.3%,K约占2%,此外还有Ca、Mg、Si、S、Fe、Mn、Zn和Cu等十多种微量元素。因此,桑树的生命活动以及桑叶的产量和品质都与矿质营养和空气营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营养 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家蚕蚕种鉴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黄敏 何勇 +1 位作者 黄凌霞 楼程富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2-344,359,共4页
提出了一种结合主成分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可见-红外光谱家蚕蚕种快速鉴别新方法.主成分分析法用于家蚕蚕种品种的聚类分析及主成分的提取.从主成分1和2对所有建模样本的得分图可以看出,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种类家蚕蚕种具有较好的... 提出了一种结合主成分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可见-红外光谱家蚕蚕种快速鉴别新方法.主成分分析法用于家蚕蚕种品种的聚类分析及主成分的提取.从主成分1和2对所有建模样本的得分图可以看出,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种类家蚕蚕种具有较好的聚类作用,可以定性分析家蚕蚕种品种.提取了6个能解释原始光谱的大部分信息的主成分,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建立了三层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选取了4个典型的家蚕蚕种品种,共120个样本,其中随机选取了100样本用来建立神经网络品种鉴别模型,对未知的20个样本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品种识别准确率达到100%.说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分类和鉴别作用,为家蚕蚕种的品种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蚕种 主成分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食品安全》“五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6
9
作者 陈卫 郑晓冬 +2 位作者 冯凤琴 楼程富 崔昊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0-334,共5页
为向高校学生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提高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浙江大学以线下通识课程为基础,并结合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设《食品安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识核心课程。课程于2020年正式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为向高校学生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提高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浙江大学以线下通识课程为基础,并结合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设《食品安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识核心课程。课程于2020年正式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经过多轮的教育实践与改革,逐步形成了在线学习、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实验课、课外调研"五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通过不断更新完善,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推进食品科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诸多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一流课程 线上线下 教学实践 通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NO_3对桑叶片培养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钟名其 楼程富 +2 位作者 谈建中 周金妹 张有做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7-100,共4页
Ag NO3对桑叶片不定芽分化的促进作用因品种而异 ,以新一之濑试管苗幼叶为外植体 ,添加Ag NO31.0~ 2 .0 mg/ L,叶片不定芽分化率为 81.3%~ 87.5 % ;同时芽丛的发生频率明显提高 ,不定芽分化时间提早 5~ 7d.但Ag NO3处理时间宜控制在 ... Ag NO3对桑叶片不定芽分化的促进作用因品种而异 ,以新一之濑试管苗幼叶为外植体 ,添加Ag NO31.0~ 2 .0 mg/ L,叶片不定芽分化率为 81.3%~ 87.5 % ;同时芽丛的发生频率明显提高 ,不定芽分化时间提早 5~ 7d.但Ag NO3处理时间宜控制在 10 d之内 ,超过 15 d,分化率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叶片培养 不定芽分化 AGNO3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倍性桑品种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有做 楼程富 +2 位作者 周金妹 张鸿志 夏小明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9-81,共3页
不同倍性桑品种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张有做@楼程富@周金妹@张鸿志@夏小明¥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不同倍性桑品种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张有做楼程富周金妹张鸿志夏小明(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杭州310029)Polymor... 不同倍性桑品种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张有做@楼程富@周金妹@张鸿志@夏小明¥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不同倍性桑品种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张有做楼程富周金妹张鸿志夏小明(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杭州310029)Polymorphysimstudiesongen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品种 基因组 DNA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测定蜂花粉贮存时间 被引量:5
12
作者 金航峰 黄凌霞 +2 位作者 吴迪 金佩华 楼程富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6-219,共4页
为了探索一种快速有效的蜂花粉新鲜程度检测方法,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蜂花粉的贮存时间进行了检测.选择常温环境中贮存时间为4~50天(共计47天)的茶花蜂花粉作为研究对象,将全光谱数据作为输入变... 为了探索一种快速有效的蜂花粉新鲜程度检测方法,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蜂花粉的贮存时间进行了检测.选择常温环境中贮存时间为4~50天(共计47天)的茶花蜂花粉作为研究对象,将全光谱数据作为输入变量建立了LS-SVM模型.结果显示,该LS-SVM模型预测效果较好,预测相关系数rp达到了0.996,预测标准误差(SEP)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的值分别为1.310和1.308,优于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回归(PCR)的预测结果,说明基于LS-SVM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很好地对花粉贮存时间进行检测.同时对不同贮存时间段花粉的预测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该LS-SVM模型适用于对第11~50天范围的贮存时间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 贮存时间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特殊种子蛋白豆类胰岛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谈建中 楼程富 平野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为了研究豆科植物豆类胰岛素基因的结构特征 ,以栽培大豆基因组 DNA为材料 ,扩增并克隆了豆类胰岛素基因 ,克隆片段长度为 841bp.与 c DNA序列的比较结果表明 ,在信号肽编码区域内存在一个内含子 ,大小为 368bp;在豆类胰岛素的编码区域... 为了研究豆科植物豆类胰岛素基因的结构特征 ,以栽培大豆基因组 DNA为材料 ,扩增并克隆了豆类胰岛素基因 ,克隆片段长度为 841bp.与 c DNA序列的比较结果表明 ,在信号肽编码区域内存在一个内含子 ,大小为 368bp;在豆类胰岛素的编码区域内 ,两者的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 ,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豆类胰岛素 基因克隆 结构特征 核苷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冬芽培养中生长因素的生理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谈建中 楼程富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73-376,共4页
以3个栽培品种的冬芽为试验材料,分析了茎尖培养生长差异的生理原因.结果表明:添加果糖的效果优于蔗糖,而提高蔗糖浓度可以促进茎叶生长;不同品种茎尖的蔗糖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生长良好的品种(剑持)其蔗糖酶活性及酶蛋白含量... 以3个栽培品种的冬芽为试验材料,分析了茎尖培养生长差异的生理原因.结果表明:添加果糖的效果优于蔗糖,而提高蔗糖浓度可以促进茎叶生长;不同品种茎尖的蔗糖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生长良好的品种(剑持)其蔗糖酶活性及酶蛋白含量高于生长较差的湖桑32号和一之濑;茎尖内源激素含量及其比例差异明显.其中GA、ABA含量及其比值剑持较高,其次为一之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冬芽 蔗糖酶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桑绿色腋芽培养再生植株 被引量:1
15
作者 谈建中 楼程富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57-358,共2页
用桑绿色腋芽培养再生植株①谈建中②楼程富(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杭州310029)RegenerationofPlantsfromGreenAxilaryBudsinMulberyTanJianzhong②;LouCh... 用桑绿色腋芽培养再生植株①谈建中②楼程富(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杭州310029)RegenerationofPlantsfromGreenAxilaryBudsinMulberyTanJianzhong②;LouChengfu(Dept.ofSe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尖培养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蚕业经营与技术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1
16
作者 顾国达 吕顺霖 楼程富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86-389,共4页
在明确中国蚕业在世界蚕业及本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面临的挑战,以及与蚕业经营和技术先进国日本的差距的基础上,依照蚕业经营与技术的发展规律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国蚕业 经营技术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低温诱导蛋白基因(Wap 25)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嘉琦 楼程富 +2 位作者 袁红艳 徐剑 陆小平 《中国蚕业》 2009年第3期25-27,30,共4页
以pGEX-4T-2为载体构建了桑树低温诱导蛋白基因(wap25)的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受体菌E.coli BL21。经IPTG诱导后,基因产物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有效表达。为了提高表达效果,我们从不同表达载体、诱导时间和诱导温度等方面对目的蛋白的表达条... 以pGEX-4T-2为载体构建了桑树低温诱导蛋白基因(wap25)的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受体菌E.coli BL21。经IPTG诱导后,基因产物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有效表达。为了提高表达效果,我们从不同表达载体、诱导时间和诱导温度等方面对目的蛋白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用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30℃条件下经0.5 mmol/L的IPTG诱导8 h为最优诱导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低温诱导 蛋白基因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桑树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国新 楼程富 +5 位作者 吕志强 柴晓玲 杨今后 楼黎静 钱文春 洪缨利 《中国蚕业》 2002年第2期67-70,共4页
关键词 浙江 桑树 新品种 选育 推广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磷脂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有做 楼程富 +1 位作者 唐顺明 焦锋 《中国蚕业》 2001年第2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桑品种 桑叶品质 磷脂含量 叶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体细胞胚胎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国新 楼程富 +4 位作者 柴晓玲 王洪利 沈国新 张有做 沈国新 《中国蚕业》 2002年第4期57-59,共3页
自从细胞全能性理论被提出后,植物的离体培养技术已进入生产应用阶段,多种植物的人工组培苗实现了商品化;而植物体细胞胚胎学说的确立,必将使人类从另一个层面揭开细胞全能性的奥秘。本文在阐述了植物体细胞学说的由来后,对桑树等植物... 自从细胞全能性理论被提出后,植物的离体培养技术已进入生产应用阶段,多种植物的人工组培苗实现了商品化;而植物体细胞胚胎学说的确立,必将使人类从另一个层面揭开细胞全能性的奥秘。本文在阐述了植物体细胞学说的由来后,对桑树等植物体细胞胚胎的高效诱导、无性繁殖系的确立及外源基因的表达等诸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分析了桑树体细胞胚胎学研究在种质资源保存、人工种子、突变体来源、植物转基因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性细胞系 桑树 体细胞胚胎 研究现状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