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除草剂土壤处理对红花檵木的安全性和除草效果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楼曼庆 王国荣 +3 位作者 应金耀 朱仕根 周新生 倪水员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移栽前每 6 6 7m2 用 33%施田补乳油、 33%丰光乳油 12 0~ 15 0ml;2 4 %惠尔乳油、 2 4 %果尔乳油 6 0~ 10 0ml作土壤处理 ,对红花木小苗生长无不良影响。除草效果以丰光 12 0ml与施田补 12 0ml处理最好 ,药后30d总草防效分别为 94 ... 移栽前每 6 6 7m2 用 33%施田补乳油、 33%丰光乳油 12 0~ 15 0ml;2 4 %惠尔乳油、 2 4 %果尔乳油 6 0~ 10 0ml作土壤处理 ,对红花木小苗生长无不良影响。除草效果以丰光 12 0ml与施田补 12 0ml处理最好 ,药后30d总草防效分别为 94 3%与 93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檵木 除草剂 安全性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秆黑潜蝇在菜用大豆上的为害及防治技术
2
作者 夏国绵 楼曼庆 +1 位作者 李金先 王国荣 《大豆通报》 2002年第6期11-12,共2页
通过对近年来菜用大豆上豆秆黑潜蝇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的调查研究 ,阐述了豆秆黑潜蝇在浙江省杭州市的发生规律、不同为害程度和为害时期与产量损失的关系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关键词 豆秆黑潜蝇 菜用大豆 为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豆荚炭疽病有效杀菌剂的筛选与防治适期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国荣 孙志峰 +4 位作者 陈吴健 林钗 夏国绵 楼曼庆 楼兵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8-262,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筛选有效防治大豆豆荚炭疽病的杀菌剂,并对最佳防治时期进行研究。试验比较了8种杀菌剂对大豆豆荚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防治该病害的有效杀菌剂以甲基托布津为首选,其次为施佳乐和好力克等。通过比较大豆始花期、盛... 通过田间试验,筛选有效防治大豆豆荚炭疽病的杀菌剂,并对最佳防治时期进行研究。试验比较了8种杀菌剂对大豆豆荚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防治该病害的有效杀菌剂以甲基托布津为首选,其次为施佳乐和好力克等。通过比较大豆始花期、盛花期和鼓粒期的防治效果,防效最好的是在始花期;在始花期、盛花期或鼓粒期的任何两个时期连防2次的防治效果显著好于只防1次的。在始花期与盛花期连续施药2次,防效超过95%。室内接种防治试验表明:当RH低于90%时,接种鼓粒期的豆荚喷与不喷甲基托布津都不发病;当RH为100%时,接种后24 h内喷甲基托布津,防效与对照不接菌无显著性差异,接种后48 h喷甲基托布津,防效显著低于对照不接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炭疽病 始花期 盛花期 鼓粒期 甲基托布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豆荚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5
4
作者 孙志峰 楼兵干 +2 位作者 王国荣 夏国绵 楼曼庆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432-436,共5页
主要研究了光照、温度、pH值、湿度、碳氮源等因素对大豆豆荚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该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该菌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5... 主要研究了光照、温度、pH值、湿度、碳氮源等因素对大豆豆荚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该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该菌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生长温度30℃;在pH3~12的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pH范围为5~7。分生孢子在15~30℃都能萌发,最适萌发温度是25℃;在pH3~10范围内都能萌发,最适萌发pH为6-8。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60℃和56℃(在15min内)。在相对湿度低于97%时,分生孢子不能萌发。该菌可以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在供试碳氮源中,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氮源分别是蔗糖和酵母粉,而孢子萌发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酵母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头炭疽菌 辣椒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剂与乳油等两种不同剂型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国荣 楼曼庆 +2 位作者 周新生 施佰祥 王良中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9-280,共2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氟腈·唑磷微乳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乳油。三唑磷微乳剂与锐劲特悬浮剂混用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也明显高于三唑磷乳油与锐劲特混用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微乳剂 乳油 剂型 稻纵卷叶螟 药效试验 氟腈·唑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种杀菌剂对大豆豆荚炭疽病病原菌的室内药效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吴健 楼兵干 +2 位作者 王国荣 夏国绵 楼曼庆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6期707-709,共3页
在凹玻片和带药PDA平板上分别测试了12种杀菌剂对引起大豆品种台湾75豆荚上锈斑的病原菌辣椒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和PDA上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杀菌剂对辣椒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其中,对菌... 在凹玻片和带药PDA平板上分别测试了12种杀菌剂对引起大豆品种台湾75豆荚上锈斑的病原菌辣椒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和PDA上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杀菌剂对辣椒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其中,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以保鲜克效果最好,甲基托布津、世高、富力库也显著好于其它杀菌剂。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强的是保鲜克,其次是甲基托布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炭疽菌 保鲜克 甲基托布津 杀菌剂 室内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吡蚜酮可湿粉单剂防治稻飞虱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耀 黄福旦 +2 位作者 楼曼庆 陈尤嘉 洪奎贤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73-74,共2页
用25%吡蚜酮可湿粉单剂对稻飞虱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可湿粉单剂对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先正达),且优于30%毒死蜱+10%噻嗪酮(40%天一2009-06)可湿性粉剂。
关键词 吡蚜酮 稻飞虱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灰飞虱及蚜虫的防效试验 被引量:12
8
作者 楼曼庆 黄福旦 +1 位作者 王国荣 陈尤嘉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1期92-94,共3页
在麦田第1代灰飞虱低龄若虫盛期,每667 m2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对水50 kg喷雾,药后2,5,10,15 d对灰飞虱的校正防效分别达85.67%、84.08%、76.1%、70.6%,显著好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 g、25%扑虱灵(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 g、25%阿... 在麦田第1代灰飞虱低龄若虫盛期,每667 m2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对水50 kg喷雾,药后2,5,10,15 d对灰飞虱的校正防效分别达85.67%、84.08%、76.1%、70.6%,显著好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 g、25%扑虱灵(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 g、25%阿克泰(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 g处理。但每667 m2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对小麦蚜虫的兼治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蚜酮 麦田灰飞虱 蚜虫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大田除草剂对机插晚稻安全性试验初报
9
作者 楼曼庆 陈尤嘉 +2 位作者 黄福旦 顾胜利 沈兴贤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390-391,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用35%苄丁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25%苄乙可湿性粉剂450 g.hm-2,在机插晚稻移栽5,10 d后拌尿素撒施,对杂草均有良好的防除效果,但对机插晚稻单株分蘖抑制作用明显,灌水过深还会引起死苗。对稻苗分蘖抑制程度35%丁苄可湿... 试验结果表明,用35%苄丁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25%苄乙可湿性粉剂450 g.hm-2,在机插晚稻移栽5,10 d后拌尿素撒施,对杂草均有良好的防除效果,但对机插晚稻单株分蘖抑制作用明显,灌水过深还会引起死苗。对稻苗分蘖抑制程度35%丁苄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要小于25%乙苄可湿性粉剂450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晚稻 化学除草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贝叶斯方法预测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 被引量:2
10
作者 汤志明 朱金梅 +2 位作者 陈水校 楼曼庆 吴庆斋 《科技通报》 1992年第5期313-315,共3页
利用萧山市1973年至1985年小麦赤霉病资料,筛选出4个与发病相关密切的气象因子,应用贝叶斯准则,预测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趋势,13年拟合和6年试报效果满意.
关键词 赤霉病 贝叶斯准则 判别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担架式喷雾机防治水稻二迁害虫的喷液量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尤嘉 楼曼庆 +1 位作者 黄福旦 倪水员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997-998,共2页
担架式喷雾机喷量大、射程远,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能节约防治成本。试验结果表明,担架式喷雾机对水稻二迁害虫的667 m2喷液量均以40 kg防效最好。稻纵卷叶螟2个药剂试验,40 kg喷液量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6.9%和96.7%。稻飞虱的校正防效为90... 担架式喷雾机喷量大、射程远,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能节约防治成本。试验结果表明,担架式喷雾机对水稻二迁害虫的667 m2喷液量均以40 kg防效最好。稻纵卷叶螟2个药剂试验,40 kg喷液量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6.9%和96.7%。稻飞虱的校正防效为9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架式喷雾机 喷液量 二迁害虫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杀虫双撒滴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简报
12
作者 王国荣 楼曼庆 陈水校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94-194,共1页
18%杀虫双撒滴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简报王国荣楼曼庆陈水校(浙江省萧山市农业局311203)稻纵卷叶螟是萧山市历年来水稻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在防治上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杀虫双撒滴剂是新近开发研制的水稻田专用杀虫剂,... 18%杀虫双撒滴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简报王国荣楼曼庆陈水校(浙江省萧山市农业局311203)稻纵卷叶螟是萧山市历年来水稻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在防治上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杀虫双撒滴剂是新近开发研制的水稻田专用杀虫剂,施药时利用药瓶上的撒滴孔,把药液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斑卷叶螟 杀虫双撒滴剂 防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为害对单季直播晚稻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陈尤嘉 楼曼庆 +2 位作者 王国荣 黄福旦 韩尧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6期711-713,共3页
通过药剂控制后形成不同虫量梯度的第4(2)代稻纵卷叶螟,为害分蘖期直播单季晚稻后对水稻的产量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季直播晚稻在356条/m2第4(2)代稻纵卷叶螟幼虫为害后,没有显著减产,说明单季直播晚稻在分蘖期对第4(2)代稻纵卷... 通过药剂控制后形成不同虫量梯度的第4(2)代稻纵卷叶螟,为害分蘖期直播单季晚稻后对水稻的产量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季直播晚稻在356条/m2第4(2)代稻纵卷叶螟幼虫为害后,没有显著减产,说明单季直播晚稻在分蘖期对第4(2)代稻纵卷叶螟的为害补偿能力很强,有必要放宽单季晚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单季直播晚稻 产量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播侧柏苗圃化学除草初步研究
14
作者 杨勇 王国荣 +1 位作者 楼曼庆 顾胜利 《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4期447-449,共3页
应用4种化学除草剂开展籽播侧柏苗圃除草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籽播侧柏在播后苗前使用除草剂作土壤处理,可以很好地控制草害,其中33%丰光乳油和24%果尔乳油均是理想的土壤处理剂。每667m2用药量:33%丰光乳油以100ml为宜;24%果尔... 应用4种化学除草剂开展籽播侧柏苗圃除草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籽播侧柏在播后苗前使用除草剂作土壤处理,可以很好地控制草害,其中33%丰光乳油和24%果尔乳油均是理想的土壤处理剂。每667m2用药量:33%丰光乳油以100ml为宜;24%果尔乳油可以用高剂量,以50-70ml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籽播苗圃 化学除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