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间隔缺损的手纹学研究
1
作者 楼新法 卢中秋 +1 位作者 邵华信 杨新东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S1期32-34,共3页
观察分析57例VSD患者的手纹。结果显示:①男性指端尺箕增多而斗形纹减少,女性尺箕减少而斗形纹增多,但男女两性双箕斗纹出现率均显著增高。②atd角<对照组。③a-bRC明显减少。④小鱼际区、I3区及跨于I3和I4区之... 观察分析57例VSD患者的手纹。结果显示:①男性指端尺箕增多而斗形纹减少,女性尺箕减少而斗形纹增多,但男女两性双箕斗纹出现率均显著增高。②atd角<对照组。③a-bRC明显减少。④小鱼际区、I3区及跨于I3和I4区之间的真实花纹出现率增高,但I4区真实花纹出现率明显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纹学 室间隔缺损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手纹学研究
2
作者 楼新法 卢中秋 +1 位作者 邵华信 杨新东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S1期30-32,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先心病与皮纹的关系。方法用粉笔-碳素墨水-透明胶带法拓印121例先心病患者的手纹,放大镜下观察,并用Cummins等修订的掌纹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先心病患者手纹特征:①指端双箕斗纹增多,尤其是女性左手... 目的为了探讨先心病与皮纹的关系。方法用粉笔-碳素墨水-透明胶带法拓印121例先心病患者的手纹,放大镜下观察,并用Cummins等修订的掌纹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先心病患者手纹特征:①指端双箕斗纹增多,尤其是女性左手小指、男性右手大拇指双箕斗纹的增多。②atd角小于对照组,T距比略小。③a-bRC明显减少。④Ⅰ3区及跨于Ⅰ3和Ⅰ4区之间的真实花纹出现率增高,但Ⅰ4区真实花纹出现率明显减低。男性大鱼际区真实花纹出现率增高。⑤C三叉缺失率增高。结论先心病患者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伴随着皮纹发育上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纹学 心脏病.先天性 遗传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