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人Bounce荷载下楼盖结构加速度反应谱设计 被引量:8
1
作者 陈隽 王磊 +2 位作者 楼佳悦 徐若天 李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19,38,共7页
Bounce指双脚不离地的人体上下往复运动,是一种常见的有节奏人致激励。采用先进的无线测力鞋垫技术收集了175条bounce荷载曲线,计算每条荷载曲线的单自由系统加速度反应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计反应谱分段表达式,主要分为三段:对应bou... Bounce指双脚不离地的人体上下往复运动,是一种常见的有节奏人致激励。采用先进的无线测力鞋垫技术收集了175条bounce荷载曲线,计算每条荷载曲线的单自由系统加速度反应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计反应谱分段表达式,主要分为三段:对应bounce一阶主频范围2~3.5 Hz的第一平台段、对应二阶主频范围4~7 Hz的第二平台段以及对应高阶频率的下降段,由试验数据分析给出了两个平台段的不同保证率下的代表值以及下降段参数。文中给出了设计反应谱的详细使用步骤,并通过大跨楼盖试验模型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楼盖 振动舒适度 加速度反应谱 bounce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人Bounce荷载的实验建模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磊 陈隽 +1 位作者 楼佳悦 李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2-57,共6页
Bounce指音乐会或体育比赛中常见的观众双脚不离地的身体有节奏的上下往复运动。利用测力板以及无线测力鞋垫,开展了单人在不同频率下的Bounce荷载的测试试验,共得到了109人次822条有效单人Bounce荷载记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Bounce荷... Bounce指音乐会或体育比赛中常见的观众双脚不离地的身体有节奏的上下往复运动。利用测力板以及无线测力鞋垫,开展了单人在不同频率下的Bounce荷载的测试试验,共得到了109人次822条有效单人Bounce荷载记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Bounce荷载的傅里叶级数模型,给出了四阶动载因子和相位角的建议值,并与国外已有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模型所模拟的Bounce荷载与实测荷载的时域特性相同,所引起的结构响应幅值一致,可供工程设计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nce荷载 大跨楼盖 傅里叶级数模型 动载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沟对地铁运营引起地基振动隔振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蔡袁强 江乾明 +3 位作者 曹志刚 袁宗浩 楼佳悦 张盈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84-1392,共9页
为分析填充沟对地铁运营引起的地基振动隔振效果,建立了地铁列车–轨道结构–衬砌–地基–填充沟2.5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列车荷载模拟为一组符合列车轴载空间分布的常荷载,钢轨和浮置板简化为无限长Euler梁,衬砌与地基模拟为均质弹性体... 为分析填充沟对地铁运营引起的地基振动隔振效果,建立了地铁列车–轨道结构–衬砌–地基–填充沟2.5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列车荷载模拟为一组符合列车轴载空间分布的常荷载,钢轨和浮置板简化为无限长Euler梁,衬砌与地基模拟为均质弹性体。理论模型通过钢轨与衬砌仰拱处、以及衬砌与地基处应力和位移连续条件进行耦合。混凝土填充沟模拟为地基中异质体,填充沟与地基交界面通过共用节点法处理,并在波数域中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快速Fourier逆变换(IFFT)进行波数展开获得三维时域–空间域内的地基动力响应。计算分析了填充沟在不同列车速度、填充沟沟深、沟宽与隧道埋深等情况下的隔振效果。研究表明,填充沟隔振效果随沟深增加而显著改善,但隔振效果改善速率在填充沟超过一定深度后变缓;随着填充沟距地铁距离增加,沟前隔振效果减弱,而沟后隔振效果改善。随着列车速度增加,填充沟隔振效果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沟 地铁荷载 2.5维有限元 隔振效果 移动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剪切变形下盾构隧道引起上覆管线变形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冯国辉 徐长节 +5 位作者 郑茗旺 楼佳悦 侯世磊 葛尚奇 仇雅诗 程康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对近邻上覆既有管线进行盾构开挖会引起管线产生附加变形,从而影响既有管线的安全。已有的理论研究将既有管线简化成Euler–Bernoulli梁搁置在Winkler和Pasternak地基模型上,未考虑管线的剪切效应及三参数Kerr地基模型对管–土相互作用... 对近邻上覆既有管线进行盾构开挖会引起管线产生附加变形,从而影响既有管线的安全。已有的理论研究将既有管线简化成Euler–Bernoulli梁搁置在Winkler和Pasternak地基模型上,未考虑管线的剪切效应及三参数Kerr地基模型对管–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可预测管线纵向变形的解析方法。采用Loganathan公式获得隧道开挖引起的周围土体自由竖向位移,把土体自由竖向位移附加在既有管线轴线上方,将既有管线简化成可考虑剪切变形的Timoshenko梁,采用Kerr地基模型模拟管–土相互作用;提出剪切层弯矩的计算假设,结合管线两端的边界条件获得管线在盾构隧道下穿作用下的受力变形响应。工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与已有文献理论分析方法比较,该方法计算得出的理论解析结果更加贴近实测数据;与Euler–Bernoulli梁计算结果比较,Timoshenko梁给出的计算结果更具有优越性。参数研究表明:随着既有管线剪切刚度的增大,管线抵抗变形的能力逐渐增强,从而导致隧道下穿引起的管线变形逐步减小,但会引起管线内力反向增大;随着地层损失率增大,既有管线受到的外力逐步增大,使得管线变形及其内力也逐渐增大;随着管线直径的逐渐增大,管线在隧道下穿作用下引起的管–土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大,最终导致既有管线所受到的应力应变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既有管线 TIMOSHENKO梁 Kerr地基模型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电缆沟工程沉降分析
5
作者 刘燕平 楼佳悦 李毅 《地基处理》 2020年第5期366-371,共6页
针对软土地基上电缆沟工程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本文以舟山某海缆登陆工程为背景,建立了软基处理有限元模型。结合现场的监测情况,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对不同处理方式的软基后期沉降结果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砂桩处理段典型断面阶段沉... 针对软土地基上电缆沟工程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本文以舟山某海缆登陆工程为背景,建立了软基处理有限元模型。结合现场的监测情况,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对不同处理方式的软基后期沉降结果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砂桩处理段典型断面阶段沉降量将达102mm;塑料排水板处理段典型断面在道路中线附近的阶段沉降量最大,将达308.2 mm。分析所得结果为控制后续的沉降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不均匀沉降 数值分析 沉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对邻近杆塔基础变形影响及保护措施研究
6
作者 刘燕平 楼佳悦 +1 位作者 李毅 杨继平 《低温建筑技术》 2020年第12期131-134,共4页
邻近杆塔基础的深大基坑工程施工势必会对既有杆塔基础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文中基于PLAXIS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平台,采用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的土体本构模型,研究了深大基坑工程施工对邻近既有杆塔基础变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隔... 邻近杆塔基础的深大基坑工程施工势必会对既有杆塔基础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文中基于PLAXIS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平台,采用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的土体本构模型,研究了深大基坑工程施工对邻近既有杆塔基础变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隔离桩保护措施以控制坑外杆塔基础的变形。研究表明隔离桩能够有效控制基坑卸荷作用所引起的邻近杆塔基础的侧向变形、沉降及不均匀沉降,而且控制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塔基础 基坑开挖 隔离桩 不均匀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