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热软化学法合成单轴取向钙钛矿型钛酸盐薄膜(英文)
1
作者 梶芳浩二 冯旗 +1 位作者 柳泽和道 RI MAN E. Richard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5,共5页
采用具有纤铁矿型层状结构的层状钛酸盐K0 .8Ti1 .73Li0 .27O4·nH2O(KTLO)制备出层状H+-型钛酸盐H1.07Ti1.73O4·nH2O( HTO) ,并将其以之作为前驱物,将HTO前驱物粉末通过与0 .1 M的n-丙胺反应剥落成其结构单元层的纳米片,接着... 采用具有纤铁矿型层状结构的层状钛酸盐K0 .8Ti1 .73Li0 .27O4·nH2O(KTLO)制备出层状H+-型钛酸盐H1.07Ti1.73O4·nH2O( HTO) ,并将其以之作为前驱物,将HTO前驱物粉末通过与0 .1 M的n-丙胺反应剥落成其结构单元层的纳米片,接着采用HTO纳米片胶体溶液通过旋转涂覆工艺在金属基体Ti、Pt或者Au上制备出择优取向的HTO薄膜,随后加热至200 ~400 ℃.在A(OH)2(A=Ba ,Sr)溶液中于150 ~350 ℃温度范围内水热处理HTO前驱物薄膜成功制备出具有高度[110]择优取向的ATi O3(A=Ba ,Sr)薄膜(取向因子≈1 .0) .钛酸盐薄膜择优取向的方向受控于HTO前驱物薄膜的结构且不依赖于基体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纳米微粒 取向 薄膜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溶剂热法合成(K,Na)NbO_3无铅压电陶瓷及其性能测试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孔军 苏礼奎 +4 位作者 季宏丽 裘进 柏林 柳泽河道 梶芳浩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59-1163,共5页
通过添加异丙醇利用水热溶剂热法合成了(K,Na)NbO3无铅压电陶瓷粉体.研究了矿化剂浓度、反应物浓度对产物晶相、粒径大小、形貌以及化学组成等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得粉体进行了表征.... 通过添加异丙醇利用水热溶剂热法合成了(K,Na)NbO3无铅压电陶瓷粉体.研究了矿化剂浓度、反应物浓度对产物晶相、粒径大小、形貌以及化学组成等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得粉体进行了表征.随后,利用合成的(K,Na)NbO3无铅压电陶瓷粉体,按照传统固相烧结工艺烧制压电陶瓷,并研究了其压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异丙醇有机溶剂,可以在矿化剂浓度为2mol/L的条件下合成出纯钙钛矿结构的(K,Na)NbO3粉体.随着反应溶液中K离子含量的增加,产物中离子K的含量也在增加.组成为K0.22Na0.78NbO3样品的压电常数d33高达120 pC/N,与传统固相合成法获得的(K0.5,Na0.5)NbO3常压烧结得到的陶瓷性能相当.由此可预见利用水热溶剂热法合成的(K0.5,Na0.5)NbO3粉体烧结的陶瓷可获得更高的电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 Na)NbO3 水热-溶剂热法 异丙醇 压电性能 无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合成羟基磷灰石固溶 体中镉离子的优先占位(英文)
3
作者 朱孔军 柳泽和道 +2 位作者 岛内理惠 恩田步武 梶芳浩二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5期42-47,共6页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高温混合法和低温混合法分别在200℃12h条件下成功合成出了钙 和镉的羟基磷灰石连续系列固溶体。两种方法合成出的固溶体的晶胞参数对于镉的组成呈线 性变化。Rietveld分析表明在两种方法合成出的固溶体中镉离子...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高温混合法和低温混合法分别在200℃12h条件下成功合成出了钙 和镉的羟基磷灰石连续系列固溶体。两种方法合成出的固溶体的晶胞参数对于镉的组成呈线 性变化。Rietveld分析表明在两种方法合成出的固溶体中镉离子都有优先占据M(2)位置的 轻微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羟基磷灰石 固溶体 镉离子 Rietveld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_2SiO_4在不同水热条件下的水化作用(英文)
4
作者 胡秀兰 柳泽和道 +1 位作者 恩田步武 梶芳浩二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5期86-91,共6页
首先通过固相反应合成了β Ca2SiO4,并在具有搅拌装置且自动产生蒸汽压的不锈钢 反应釜中,在高温混合法和低温混合法两种条件下进行了水化反应。反应温度从150℃到 400℃,反应时间从数小时到5天。XRD和SEM结果表明有7种不同的钙... 首先通过固相反应合成了β Ca2SiO4,并在具有搅拌装置且自动产生蒸汽压的不锈钢 反应釜中,在高温混合法和低温混合法两种条件下进行了水化反应。反应温度从150℃到 400℃,反应时间从数小时到5天。XRD和SEM结果表明有7种不同的钙硅酸盐水合物(C S H)能在此不同的水热条件下形成,其中与前驱物β Ca2SiO4具有相同C/S摩尔比的化合物 是(硅酸二钙水合物(Ca2(SiO3OH)(OH))和羟硅钙石(Ca6(SiO4)(Si2O7)(OH)2),大于前驱 物中C/S摩尔比的化合物是佳羟硅钙石(Ca6(Si2O7)(OH)6)和莱粒硅钙石(Ca5(SiO4)2 (OH)2),小于前驱物中C/S摩尔比的化合物是钙硅酸盐(Ca8(SiO4)2(Si3O10))、斜方硅钙石 (Ca6(SiO4)(Si3O10))和变针硅钙石(Ca4(Si3O9)(OH))。作者讨论了不同水热条件对钙硅酸 盐水合物形成的影响、不同钙硅酸盐水合物的结构与形成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水合物的稳定 性和合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a2SiO4 水热反应 水化作用 钙硅酸盐水合物 高温混合法 低温混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