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i掺杂调控15‑冠‑5配位Li^(+)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梁苏卓成
姬国勋
+2 位作者
孙新利
李国东
张仕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37-2046,共10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以—SiMe_(2)—SiMe_(2)—单元或—CH_(2)—SiMe_(2)—单元取代—CH_(2)—CH_(2)—的方式调控15-冠-5配位Li^(+)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掺杂Si能够增大冠醚的尺寸,并且通过不同的掺杂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减弱冠醚配位...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以—SiMe_(2)—SiMe_(2)—单元或—CH_(2)—SiMe_(2)—单元取代—CH_(2)—CH_(2)—的方式调控15-冠-5配位Li^(+)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掺杂Si能够增大冠醚的尺寸,并且通过不同的掺杂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减弱冠醚配位Li^(+)的能力。分子中的原子(AIM)理论的电子密度拓扑分析和对称匹配微扰理论(SAPT)能量分解分析表明,冠醚与Li^(+)的相互作用本质为伴随少量轨道极化和电子转移的离子-偶极相互作用。由于Si的电子比C更容易被O和Li^(+)极化,因此Si掺杂能够增强冠醚-Li^(+)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和诱导相互作用,但自然布居分析表明,若掺杂之后冠醚环内存在Si—O—Si单元,整体上将使O难以充分极化Si的电子,同时导致带正电的Si与Li^(+)距离更近,因此不利于冠醚配位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醚
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锂离子
硅
杂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硅杂原子提升冠醚对锂离子络合能力的机理理论研究
2
作者
梁苏卓成
姬国勋
+3 位作者
孙新利
王波
张仕通
代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49-3159,共11页
将Si引入冠醚有希望大幅度提升其对阳离子的络合能力,但其中的调控机理尚不清晰。基于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以12-冠-4、1,1-2甲基-1-硅杂12-冠-4、1,1,2,2-4甲基-1,2-2硅杂12-冠-4、1,1,2,2,4,4,5,5-8甲基-1,2,4,5-4硅杂12-冠-4和1...
将Si引入冠醚有希望大幅度提升其对阳离子的络合能力,但其中的调控机理尚不清晰。基于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以12-冠-4、1,1-2甲基-1-硅杂12-冠-4、1,1,2,2-4甲基-1,2-2硅杂12-冠-4、1,1,2,2,4,4,5,5-8甲基-1,2,4,5-4硅杂12-冠-4和1,1,2,2,7,7,8,8-8甲基-1,2,7,8-4硅杂12-冠-4络合Li+为计算模型,探究了冠醚与Li^(+)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由于O-Li+配位键的键长增加,掺杂Si的数量为2和4的Si杂12-冠-4对Li+的共价相互作用略弱,但静电相互作用和色散相互作用更强、Pauli排斥作用更小,最终导致所有Si杂12-冠-4对Li+的络合能力都比12-冠-4更强。上述有利因素源于Si-O键中Si的电子显著向O极化,同时,Si杂12-冠-4中-SiMe_(2)-SiMe_(2)-和-CH_(2)-SiMe_(2)-单元远离Li^(+),有效避免了Si-Li^(+)之间的静电排斥。揭示的冠醚-Li+相互作用机理将为未来设计与合成杂原子冠醚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醚
锂离子
硅
杂原子
吸附
吸附剂
计算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i掺杂调控15‑冠‑5配位Li^(+)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梁苏卓成
姬国勋
孙新利
李国东
张仕通
机构
火箭军工程大学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37-204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2076219)资助。
文摘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以—SiMe_(2)—SiMe_(2)—单元或—CH_(2)—SiMe_(2)—单元取代—CH_(2)—CH_(2)—的方式调控15-冠-5配位Li^(+)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掺杂Si能够增大冠醚的尺寸,并且通过不同的掺杂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减弱冠醚配位Li^(+)的能力。分子中的原子(AIM)理论的电子密度拓扑分析和对称匹配微扰理论(SAPT)能量分解分析表明,冠醚与Li^(+)的相互作用本质为伴随少量轨道极化和电子转移的离子-偶极相互作用。由于Si的电子比C更容易被O和Li^(+)极化,因此Si掺杂能够增强冠醚-Li^(+)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和诱导相互作用,但自然布居分析表明,若掺杂之后冠醚环内存在Si—O—Si单元,整体上将使O难以充分极化Si的电子,同时导致带正电的Si与Li^(+)距离更近,因此不利于冠醚配位Li^(+)。
关键词
冠醚
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锂离子
硅
杂原子
Keywords
crown ether
adsorpti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lithium ion
silicon
heteroatom
分类号
O641.3 [理学—物理化学]
O614.111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硅杂原子提升冠醚对锂离子络合能力的机理理论研究
2
作者
梁苏卓成
姬国勋
孙新利
王波
张仕通
代星
机构
西安高科技研究所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北电力大学理学院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49-315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076219,21906116)
吉林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80520172JH)。
文摘
将Si引入冠醚有希望大幅度提升其对阳离子的络合能力,但其中的调控机理尚不清晰。基于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以12-冠-4、1,1-2甲基-1-硅杂12-冠-4、1,1,2,2-4甲基-1,2-2硅杂12-冠-4、1,1,2,2,4,4,5,5-8甲基-1,2,4,5-4硅杂12-冠-4和1,1,2,2,7,7,8,8-8甲基-1,2,7,8-4硅杂12-冠-4络合Li+为计算模型,探究了冠醚与Li^(+)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由于O-Li+配位键的键长增加,掺杂Si的数量为2和4的Si杂12-冠-4对Li+的共价相互作用略弱,但静电相互作用和色散相互作用更强、Pauli排斥作用更小,最终导致所有Si杂12-冠-4对Li+的络合能力都比12-冠-4更强。上述有利因素源于Si-O键中Si的电子显著向O极化,同时,Si杂12-冠-4中-SiMe_(2)-SiMe_(2)-和-CH_(2)-SiMe_(2)-单元远离Li^(+),有效避免了Si-Li^(+)之间的静电排斥。揭示的冠醚-Li+相互作用机理将为未来设计与合成杂原子冠醚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冠醚
锂离子
硅
杂原子
吸附
吸附剂
计算化学
Keywords
crown ether
lithium-ion
silicon
heteroatom
adsorption
sorbents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分类号
O641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i掺杂调控15‑冠‑5配位Li^(+)机理的理论研究
梁苏卓成
姬国勋
孙新利
李国东
张仕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硅杂原子提升冠醚对锂离子络合能力的机理理论研究
梁苏卓成
姬国勋
孙新利
王波
张仕通
代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