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装备制造业全球分工地位提升的路径选择——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梁经伟 杨超 +1 位作者 尹梦菲 钟世川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9,共11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国内国际双循环与装备制造业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研究装备制造业全球分工地位提升的路径,并重点...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国内国际双循环与装备制造业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研究装备制造业全球分工地位提升的路径,并重点分析国内循环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循环显著促进装备制造业全球分工地位的提升,国际循环对处于价值链高端位置的经济体具有正向影响,对处于低端位置的经济体具有负向影响。中介效应表明:国内循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行业集中度双渠道实现装备制造业全球分工地位提升。调节效应表明:国际循环会抑制行业规模和技术进步对国内循环的提升作用,进而影响全球分工地位。以上研究结论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破除“低端锁定,高端封锁”困境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循环 国际循环 全球价值链分工 装备制造业 新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梁经伟 李碧建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4年第3期30-30,45,共2页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研究性学习 阅读教学 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 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素养 高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 被引量:8
3
作者 梁经伟 刘尧飞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82-93,共12页
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入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已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各国的全球价值链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等指标,并以此... 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入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已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各国的全球价值链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等指标,并以此构建计量模型研究全球价值链分工对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会抑制整体和国内嵌入水平,但有助于提升国际嵌入水平;而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恰好相反;其次,国家间存在异质性,制造业分工会影响发展中国家国际嵌入水平,而服务业分工却能提升;最后,通过联立方程模型探讨全球价值链分工与生产性服务业嵌入的作用机制,发现全球价值链与整体和国内嵌入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而与国际嵌入存在双向关系,由此表明制造业的全球分工水平能够提升一国或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反过来也有助于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生产性服务业 嵌入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合著视角下粤港科技合作的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梁经伟 毛艳华 李彦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12期164-171,共8页
[目的/意义]基于合著的视角,研究粤港科技论文合作的发展过程,明确粤港科技合作的特征。[方法/过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科技论文的单位为节点,以合作关系为边,通过Netdraw分析工具绘制粤港科技合作网络,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 [目的/意义]基于合著的视角,研究粤港科技论文合作的发展过程,明确粤港科技合作的特征。[方法/过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科技论文的单位为节点,以合作关系为边,通过Netdraw分析工具绘制粤港科技合作网络,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结论]首先,早期粤港合作水平不及京港与沪港,而2008年之后两地科技合作得到迅猛发展。其次,粤港科技论文合作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如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等实力较强的科研机构处于网络的中心地位,而实力较弱的则位于边缘位置。最后,粤港间合作的相对强度不及港粤,需进一步加强广东省同香港间的科技交流,通过两地科技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文合著 粤港合作 科技合作 文献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经济关联的改变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彦 王鹏 梁经伟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43,共11页
基于高铁建设背景,利用2003年~2015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经济关联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网络密度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其空间结构朝着多中心、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各城市间... 基于高铁建设背景,利用2003年~2015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经济关联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网络密度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其空间结构朝着多中心、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也在不断增强。多期DID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高铁开通这一政策因素有效提升了大湾区城市群的空间经济关联水平,并且人均收入、市场内部潜力和信息条件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从大湾区—周边层面来看,高铁开通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空间经济关联的影响要大于对周边地区城市的影响。高铁建设对大湾区沿线城市的影响时滞约1年,其时间效应呈现动态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城市群 高铁建设 空间经济关联 社会网络分析 多期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