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泵泵入诺和锐控制脑出血后高血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梁精 莫晓平 +1 位作者 罗爱容 黎子杰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泵入诺和锐控制脑出血后高血糖反应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07年11月肇庆市怀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出血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作为对照组(皮下注射诺和灵),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4例...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泵入诺和锐控制脑出血后高血糖反应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07年11月肇庆市怀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出血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作为对照组(皮下注射诺和灵),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4例作为研究组(胰岛素泵泵入诺和锐)。统计两组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控制时间早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恢复良好、中度残疾患者增加,重度残疾、长期昏迷及死亡患者减少(P<0.05)。结论:胰岛素泵泵入诺和锐对于控制脑出血后高血糖反应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脑出血 高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梁精 莫晓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0期72-73,共2页
目的针对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针对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8、12、24、48周后,TB、ALT、PT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治疗后各个时间段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2、24、48周时HBVDNA和HBeAg转阴患者例数分别为17例(28.3%)、39例(65.0%)、58例(96.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2、24、48周时HBVDNA和HBeAg转阴患者例数分别为5例(8.3%)、11例(18.3%)、43例(71.7%)。治疗后24、48周时HBVDNA、HBeAg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起效快、安全性高及副作用小,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原发肺癌的诊断和处理策略新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梁精 李爱民 张军一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0期190-192,共3页
近些年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原发肺癌的临床诊断率也在随之提升。临床中关于多原发肺癌的鉴别、诊断以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也在随之增多,但是不同方式的具体应用效果并不相同,所以在处理策略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为了... 近些年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原发肺癌的临床诊断率也在随之提升。临床中关于多原发肺癌的鉴别、诊断以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也在随之增多,但是不同方式的具体应用效果并不相同,所以在处理策略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临床多原发肺癌的诊疗水平,本文简要分析多原发肺癌的诊断和处理策略新进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肺癌 诊断 处理策略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于治疗中重度癌痛12h调整剂量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梁精 莫晓平 +1 位作者 麦伟丽 潘悦昌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1期141-144,共4页
目的:研究对中重度癌痛患者进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2 h调整剂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怀集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剂量调整时间为依据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 目的:研究对中重度癌痛患者进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2 h调整剂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怀集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剂量调整时间为依据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研究组12 h调整剂量,对照组24 h调整剂量,对比两组的疼痛评分及用药后24 h、48 h、72 h的疼痛缓解率,观察其中出现不良反应、入院治疗12 h内出现爆发痛患者的例数,评估治疗前后其睡眠质量。结果:1)疼痛评分:入院时,两组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疼痛缓解率:研究组用药后24 h、48 h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72 h的疼痛缓解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爆发痛:入院治疗12 h内,研究组爆发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睡眠质量:治疗前,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癌痛患者来说,进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2 h调整剂量治疗可在更短时间内控制其疼痛症状,对其睡眠质量也有改善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中重度癌痛 调整剂量 疼痛缓解率 睡眠质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