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市地下水中“三氮”迁移转化规律 被引量:47
1
作者 梁秀娟 肖长来 +3 位作者 盛洪勋 孟晓路 李生海 赵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5-340,345,共7页
通过对吉林市1988-2004年地下水水化学资料进行分析,认为地下水中“三氮”的分布、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与其来源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农灌区地下水中“三氮”含量在空间上分布比较均匀,丰水期含量升高、枯水期含量降低;工业污染导致地下... 通过对吉林市1988-2004年地下水水化学资料进行分析,认为地下水中“三氮”的分布、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与其来源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农灌区地下水中“三氮”含量在空间上分布比较均匀,丰水期含量升高、枯水期含量降低;工业污染导致地下水中“三氮”含量变化较大,年内丰枯水期变化表现不明显;多年基本表现为地下水中“三氮”不断增高。地下水中“三氮”的增加是土壤和地表水中污染源的增加与补给地下水的渗流共同作用的结果。污染源不同、地表水污染、水文地质条件、水土流失、地下水中Fe^2+含量较大对“三氮”迁移转化及其空间分布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氨氮 亚硝酸盐氮 硝酸盐氮 迁移转化 吉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S与苏锡常地区地下水流模拟 被引量:32
2
作者 梁秀娟 林学钰 +3 位作者 苏小四 王福刚 张博 于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6-28,36,共4页
详细介绍了先进的地下水流模型模拟软件包GMS(ground water modeling system)在地下水流模拟中的优点和进行模拟的方法步骤以及在模拟中需要明确参数的水文地质意义、进行插值计算时需要人工校正等需要注意的问题。利用GMS软件完成了苏... 详细介绍了先进的地下水流模型模拟软件包GMS(ground water modeling system)在地下水流模拟中的优点和进行模拟的方法步骤以及在模拟中需要明确参数的水文地质意义、进行插值计算时需要人工校正等需要注意的问题。利用GMS软件完成了苏锡常地区的地下水流模型模拟,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环境地质问题突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两个开采的预报方案,得出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超采区应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非超采区按照2000年开采量的75%开采地下水量,非超采区的承压水位可以控制在-20 m范围内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S 地下水流模拟 MODFLOW 预报 苏锡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西部洋沙泡水库高氟水的形成 被引量:7
3
作者 梁秀娟 肖然 +2 位作者 肖长来 杜超 全光秀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98-804,共7页
在调查、分析洋沙泡周边地质、水文地质和氟土壤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洋沙泡水库模拟实验结果对吉林西部洋沙泡水库高氟水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吉林西部高氟环境的形成是地表环境长期演化的结果:大兴安岭岩浆岩和松嫩低平原松... 在调查、分析洋沙泡周边地质、水文地质和氟土壤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洋沙泡水库模拟实验结果对吉林西部洋沙泡水库高氟水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吉林西部高氟环境的形成是地表环境长期演化的结果:大兴安岭岩浆岩和松嫩低平原松散沉积物提供了含氟丰富的物质基础,河流及地下水径流提供了氟迁移的动力条件,典型的低平原是高氟形成的地理条件,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成为高氟环境的促进条件。洋沙泡的氟主要来源为二龙涛河径流携带,多年平均携带量占年内氟总来源的99%以上;周边径流占0.014%~0.28%;降水携带量占0.012%;蒸发浓缩作用对洋沙泡水库的氟质量浓度也有一定影响。此外,内源底泥的释放也是洋沙泡水库水体氟质量浓度增高的原因之一,并且在引嫩入白工程实施后,依然使洋沙泡水库水体中氟质量浓度增加。在每年引水的情况下,需要5年时间水库水体氟的质量浓度才会降至1.0mg/L以下。风动力和人为活动也对洋沙泡水库的氟质量浓度变化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沙泡水库 高氟水 高氟成因 环境影响 蒸发浓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氧化对印染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梁秀娟 宁寻安 +3 位作者 刘敬勇 罗海健 英柱 陈泓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258,共6页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印染污泥进行预处理,研究印染污泥中TSS、VSS、CST、SRF等脱水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pH值为2.0,H2O2和Fe2+投加量分别为428 mg.g-1(干泥)和42.8 mg.g-1(干泥),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80℃时,Fenton氧化后...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印染污泥进行预处理,研究印染污泥中TSS、VSS、CST、SRF等脱水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pH值为2.0,H2O2和Fe2+投加量分别为428 mg.g-1(干泥)和42.8 mg.g-1(干泥),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80℃时,Fenton氧化后印染污泥的脱水效果最佳.在该条件下,TSS由18.66 g.L-1下降至4.82 g.L-1,去除率为74.17%;CST和SRF分别由98.6 s和6.03×1011s.2g-1下降至18.9 s和8.42×1010s.2g-1;污泥的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径分别由53.8μm和42.9μm下降至19.8μm和16.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氧化 印染污泥 脱水性能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梁秀娟 林学钰 于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6-640,共5页
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逼真地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视觉、听觉、运动等行为的人机界面的新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沉浸感、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和实时表现功能,建立相关的地质、水文地质模型和专业模型,进而实现对含水... 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逼真地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视觉、听觉、运动等行为的人机界面的新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沉浸感、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和实时表现功能,建立相关的地质、水文地质模型和专业模型,进而实现对含水层结构、地下水流、地下水质和环境地质问题(例如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壤沙漠化、盐渍化、沼泽化及区域降落漏斗扩展趋势)的虚拟表达。具体实现步骤包括建立虚拟现实数据库、三维地质模型、地下水水流模型、专业模型和实时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水文地质 数据库 模型 实时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模拟试验确定横向扩散系数的研究——以吉林市第二松花江某江段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梁秀娟 刘耀莹 +6 位作者 张文静 盛洪勋 肖长来 王德成 杜艳荣 兰盈盈 杨天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0-565,共6页
确定河流横向扩散系数的主要方法有经验公式法和河流示踪试验法。以室内模拟试验求横向扩散系数的方法是一种新的尝试,采用几何相似原理,通过不同流量、流速条件下的室内模拟试验,计算出与河流相应条件下的横向扩散系数,所得结果(0.086m... 确定河流横向扩散系数的主要方法有经验公式法和河流示踪试验法。以室内模拟试验求横向扩散系数的方法是一种新的尝试,采用几何相似原理,通过不同流量、流速条件下的室内模拟试验,计算出与河流相应条件下的横向扩散系数,所得结果(0.086m2/s)与同条件下现场分析计算的结果(0.079~0.088m2/s)基本一致。模拟试验不仅克服了野外条件下示踪剂投放和测试条件的不便,还能够更好地研究不同水动力条件下污染物的扩散运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扩散系数 室内模拟试验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模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模拟试验确定河流纵向扩散系数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梁秀娟 肖长来 +3 位作者 梁煦枫 盛洪勋 刘耀莹 张文静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35,共4页
采用几何相似原理,在不同流量、流速条件下,以室内模拟试验求得纵向扩散系数,所得结果与同条件下现场分析计算的结果基本上一致,与国内外相近条件和经验计算值接近。室内模拟试验法不仅克服野外条件下示踪剂投放和测试条件的不便,还能... 采用几何相似原理,在不同流量、流速条件下,以室内模拟试验求得纵向扩散系数,所得结果与同条件下现场分析计算的结果基本上一致,与国内外相近条件和经验计算值接近。室内模拟试验法不仅克服野外条件下示踪剂投放和测试条件的不便,还能够更好地研究不同水动力条件下污染物的扩散运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扩散系数 室内模拟试验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模拟条件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氟湖库底泥中氟的存在形态分析——以洋沙泡水库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梁秀娟 方樟 +2 位作者 季超 王雪芹 李钦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1-656,共6页
论述了底泥中氟的存在形态及其浸提方法。通过洋沙泡水库底泥氟各种形态的分析实验,发现底泥氟形态的含量分布为残余态水溶态>有机态>铁锰结合态>可交换态;底泥各形态氟含量呈对数分布;水溶性氟质量分数为26.77~112.39mg/kg,... 论述了底泥中氟的存在形态及其浸提方法。通过洋沙泡水库底泥氟各种形态的分析实验,发现底泥氟形态的含量分布为残余态水溶态>有机态>铁锰结合态>可交换态;底泥各形态氟含量呈对数分布;水溶性氟质量分数为26.77~112.39mg/kg,占总氟的2.699%~19.114%。底泥全氟含量、氟的来源、气候因素的影响、区域理化环境以及湖泊曾数度干涸是造成水溶性氟含量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存在形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微粒在改善润滑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梁秀娟 胡小芳 +1 位作者 嵇海旭 胡大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8,69,共5页
由于纳米微粒的独特性能,使其在改善润滑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通过对纳米微粒特性的描述和纳米微粒在润滑性能方面的测试以及国内外已经取得的各种纳米微粒在润滑方面的一些成果,阐述了当今纳米微粒在改善润滑方面的发展状况和纳米微粒... 由于纳米微粒的独特性能,使其在改善润滑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通过对纳米微粒特性的描述和纳米微粒在润滑性能方面的测试以及国内外已经取得的各种纳米微粒在润滑方面的一些成果,阐述了当今纳米微粒在改善润滑方面的发展状况和纳米微粒的润滑机理,同时指出了目前发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粒 摩擦学性能 减摩 抗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介质对地下水污染曝气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秀娟 李树 +2 位作者 李树森 张峰龙 孟令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92-396,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地下水曝气原位修复技术的影响因素,采用室内实验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含水介质对原位曝气技术修复地下水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量水相中的柴油在曝气的开始阶段被去除,随着时间的延长,污染物去除率不断增加,但增加的... 为进一步研究地下水曝气原位修复技术的影响因素,采用室内实验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含水介质对原位曝气技术修复地下水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量水相中的柴油在曝气的开始阶段被去除,随着时间的延长,污染物去除率不断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污染物去除率与时间关系曲线符合对数曲线规律,相关方程为y=alnx+b,R2=0.802 4~0.907 1,相关性较好。含水介质的渗透系数对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影响较大,渗透系数与污染物的去除率基本呈正相关关系,渗透系数越大,污染物的去除率越大;含水介质密度与污染物去除率基本呈负相关关系,含水介质密度越大,污染物的去除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 柴油 地下水污染 修复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14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时抗生素应用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秀娟 张培英 李宁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小儿呼吸道感染 应用调查 合理应用抗生素 反复呼吸道感染 不合理使用 高医务人员 控制感染 改善预后 缩短病程 临床医师 业务水平 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自动采棉机的电机永磁性能设计分析
12
作者 梁秀娟 嵇海旭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8-211,216,共5页
针对自动采棉机的电机在作业过程中较难控制的问题,对自动采棉机进行了设计,并对其电机的永磁性能进行了分析。自动采棉机的主要组成为主控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存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路径规划模块和执行模块。采棉机的电机采用双凸... 针对自动采棉机的电机在作业过程中较难控制的问题,对自动采棉机进行了设计,并对其电机的永磁性能进行了分析。自动采棉机的主要组成为主控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存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路径规划模块和执行模块。采棉机的电机采用双凸极永磁电机,通过对电机的结构进行简化,对电机进行等效磁路模型分析和磁导的计算,对电机的永磁性能进行了分析。为验证该自动采棉机的永磁性能和采棉性能,对其进行试验。试验得到了电机的永磁性能曲线,表明自动采棉机采棉效果良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采棉机 电机 永磁性能 双凸极永磁电机 永磁性能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注意力网络的SAR影像水体高精度自动检测
13
作者 梁秀娟 肖红光 +1 位作者 陈立福 范习谦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136,共13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系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成像特点,在水体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在提取多尺度水体信息时,仍存在细小支流水体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名为多尺度注意力水体分割网络(Multi-scale A...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系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成像特点,在水体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在提取多尺度水体信息时,仍存在细小支流水体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名为多尺度注意力水体分割网络(Multi-scale Attention LinkNet,MATLinkNet)。该网络主要分为编码器和解码器两部分。在编码器前的初始块阶段,采用多个小卷积替代传统的7×7卷积,可以提取到更加细腻的水体信息。随后,在编码阶段构建了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金字塔(Attentional Multi-Scale Pyramid,AMSP)模块,加强对不同尺度水体特征的学习并关注水体的重要特征。最后,设计跳跃连接来链接编码器和解码器的特征,弥补编码阶段多次下采样造成的空间信息损失,在有效提高水体提取精度的同时减少了训练时间。在自制的“哨兵一号”SAR影像水体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独立测试结果表明,水体提取的精度和交并比最高值分别达到了90.73%和81.95%,比原始的LinkNet网络分别提高了6.81和5.27个百分点,验证了该网络在SAR水体影像分割任务中的优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提取 语义分割 合成孔径雷达 注意力机制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市城区土地利用对地下水污染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闫佰忠 肖长来 +2 位作者 刘泓志 危润初 梁秀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34-942,共9页
利用吉林市城区91眼监测井2013年的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求取地下水污染指数,同时考虑第二松花江两岸地下水污染的非连续性,采用Kriging方法进行分区插值,然后叠加融合得出城区地下水污染指数空间分布图.结合吉... 利用吉林市城区91眼监测井2013年的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求取地下水污染指数,同时考虑第二松花江两岸地下水污染的非连续性,采用Kriging方法进行分区插值,然后叠加融合得出城区地下水污染指数空间分布图.结合吉林市城区土地利用类型,采用CM模型和SLM模型提取监测井不同半径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确定监测井最可能受污染的范围,最后利用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城区土地利用类型对地下水污染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市城区地下水污染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江北片区和中心片区较为严重;在考虑地下水流动的情况下,监测井最可能受污染的范围为沿地下水流向方向500m;吉林市城区土地利用类型对地下水污染空间分布有较大影响,其中传统工业用地、居民和商业用地、城市交通设施用地为主要因素,其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τ值分别为0.248、0.174、0.143;在各研究片区,该3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地下水污染空间分布也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市 城市土地类型 地下水污染指数 空间分布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含水层参数的全程曲线拟合法 被引量:46
15
作者 肖长来 梁秀娟 +5 位作者 崔建铭 兰盈盈 张君 李书兰 梁瑞奇 郑策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1-755,共5页
含水层参数的确定是地下水资源评价、数值模拟、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抽水试验法是确定含水层参数的主要方法。根据含水层抽水试验的泰斯(Theis)公式,运用优化理论,结合计算机技术,提出利用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含水层参... 含水层参数的确定是地下水资源评价、数值模拟、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抽水试验法是确定含水层参数的主要方法。根据含水层抽水试验的泰斯(Theis)公式,运用优化理论,结合计算机技术,提出利用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含水层参数的全程曲线拟合法。该方法充分考虑抽水过程中水位快速下降段、水位缓慢下降段和水位恢复段的观测资料,满足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之间的误差平方和最小、计算的水位过程线与抽水过程的实测曲线最佳拟合。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速度快、精度高、求参结果最优,既适用于承压含水层求参,又可推广到潜水含水层求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曲线拟合法 抽水试验 含水层 含水层参数 泰斯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理论的吉林西部灌区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端梅 梁秀娟 +2 位作者 李钦伟 姜雪 翟天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100,共6页
地表水作为灌区的灌溉水源,灌溉回归水补给容易引起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选取了自然状态、水环境、土壤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这4个评价要素和相应的17个评价因子,构建了吉林西部灌区地下水环境风险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理论对其进行了评价。分... 地表水作为灌区的灌溉水源,灌溉回归水补给容易引起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选取了自然状态、水环境、土壤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这4个评价要素和相应的17个评价因子,构建了吉林西部灌区地下水环境风险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理论对其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五家子灌区、大安灌区和松原灌区均属于轻险,风险值分别为0.920 6、0.930 3、0.919 6。吉林西部灌区的地下水环境存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地下水环境风险 突变理论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市城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源识别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38
17
作者 刘博 肖长来 +2 位作者 梁秀娟 张静 盛红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7-464,共8页
为实现对吉林市城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源识别与管理,共收集吉林市城区2009年50个监测井的17项水质指标监测资料,通过因子分析法(FA)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F1~F5)作为影响浅层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然后找寻其对应污染源... 为实现对吉林市城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源识别与管理,共收集吉林市城区2009年50个监测井的17项水质指标监测资料,通过因子分析法(FA)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F1~F5)作为影响浅层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然后找寻其对应污染源,同时利用因子得分绘制各污染源在吉林市城区地下水造成的污染程度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所选5个公因子分别代表:迁移-富集作用、含磷污染质排放、"三氮"污染因子、有机污染因子、原生地质环境因子,其中F1和F5又可称为环境影响因子,F2~F4为人类活动影响因子;城区内地下水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工业废渣堆放及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各污染因子主要分布在江北区和中心区,且污染较为严重,而江南区污染分布最少,且污染最轻;计算城区内50个监测井地下水综合污染得分并作图,将吉林市城区浅层地下水的综合污染状况及分布可视化,其中江北区和中心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最严重,江南区地下水水质最好;依据F得分分布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3个区:禁止开采区、非饮用水区和饮用水区,为今后相关部门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市城区 因子分析 地下水水质 污染源识别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地下水脆弱性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20
18
作者 方樟 肖长来 +1 位作者 梁秀娟 冯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6-550,共5页
运用基于DRASTIC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松嫩平原潜水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松嫩平原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准确、适宜和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最主要的7个水文地质参数。将研究区划分为75个评价单元,构建各单元归... 运用基于DRASTIC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松嫩平原潜水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松嫩平原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准确、适宜和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最主要的7个水文地质参数。将研究区划分为75个评价单元,构建各单元归属于各个级别的最优相对隶属度矩阵,得出松嫩平原脆弱区和较脆弱区主要分布在王府伏龙泉高台地、各条主要河流两岸及其较大支流河漫滩、低阶地以及中部的低平原地区;高平原地区和五大连池的玄武岩地区为难污染区和略难污染区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STIC方法 模糊评价 松嫩平原 地下水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的支持向量机地下水质量评价模型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鹤 梁秀娟 +3 位作者 肖霄 邱淑伟 肖长来 王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9-625,共7页
以辽宁绥中县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的10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pH值、Cl^-、SO_4^(2-)、NH_4^+、NO_2^-、NO_3^-、F^-、总硬度、总溶解固体等14项水质评价指标,采用粗糙集对指标进行约简,将基于属性依赖度和信息熵的启发式算法结合,... 以辽宁绥中县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的10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pH值、Cl^-、SO_4^(2-)、NH_4^+、NO_2^-、NO_3^-、F^-、总硬度、总溶解固体等14项水质评价指标,采用粗糙集对指标进行约简,将基于属性依赖度和信息熵的启发式算法结合,获得属性约简集,应用支持向量机分别评价约简前后的地下水质量.结果表明,属性约简将14项水质指标精简为8项,水质评价结果与约简前保持一致,区域地下水普遍在Ⅲ类以上,部分地区铁、"三氮"等超标,不适宜饮用.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联合应用,在保证分类能力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冗余指标,降低运算维度,保证水质评价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支持向量机 地下水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计量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20
作者 文庭孝 刘晓英 +3 位作者 梁秀娟 杨雅惟 张亮 王尧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101,共7页
信息化和知识化已成为当前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显著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出发对知识本身及各种知识活动进行广泛的研究成为知识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其中有关知识及其影响的测度、计量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 信息化和知识化已成为当前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显著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出发对知识本身及各种知识活动进行广泛的研究成为知识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其中有关知识及其影响的测度、计量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从知识计量的概念、知识计量研究的意义、知识计量研究的发展阶段、知识计量研究的对象与内容、知识计量研究的学科渊源、知识计量的主要方法、知识计量研究的瓶颈和国内知识计量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国内外知识计量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计量 知识测度 知识测量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