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棉花机采模式下株行距配置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 1
-
-
作者
李建峰
梁福斌
陈厚川
王聪
张旺锋
康鹏
-
机构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
-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90-1396,共7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D09B03)~~
-
文摘
【目的】研究机采棉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调整棉花株行距配置,达到适宜机采、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的目的。【方法】选用棉花杂交种鲁棉研24号、常规品种新陆早60号为供试材料,设置适宜机采的一膜3行等行距低密度、一膜6行宽窄行高密度及一膜3行等行双株高密度3种配置方式,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育进程、果枝始节高度、脱叶率、吐絮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等行距低密度下,两种基因型棉花花铃期(开花-吐絮)生长发育较快,其中杂交棉鲁棉研24号果枝始节高度较宽窄行高密度及等行双株高密度高6.3%、2.8%;喷施脱叶催熟剂6 d后,棉株脱叶率较宽窄行高密度高9.8%~11.4%,棉铃吐絮率较宽窄行高密度高8.7%~12.1%;单铃重较宽窄行高密度及等行双株高密度高4.0%~8.0%、6.3%~17.4%;等行距低密度下,杂交棉鲁棉研24号收获籽棉产量最高。【结论】等行距低密度下,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符合机械化采收要求,杂交棉鲁棉研24号能充分发挥单株结铃数多及铃重较高的优势而获得高产。
-
关键词
机采棉
株行距
种植模式
农艺性状
产量
-
Keywords
machine -picked cotton
plant and row space
plant model
agronomic characters
yield
-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