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质量浓度(0.5、1.0、1.5、2.0 g/100 m L)的果胶溶液微波处理不同时间(0、1、3、5、8、15、20、30 min)后的流变性质及动力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果胶溶液质量浓度降低、微波处理时间延长、剪切速率增大,样品的表观黏度和特...对不同质量浓度(0.5、1.0、1.5、2.0 g/100 m L)的果胶溶液微波处理不同时间(0、1、3、5、8、15、20、30 min)后的流变性质及动力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果胶溶液质量浓度降低、微波处理时间延长、剪切速率增大,样品的表观黏度和特性黏度[η]均降低。用牛顿幂律方程描述溶液的流体行为,果胶溶液是剪切稀化的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在低质量浓度时,微波处理对溶液的流体行为影响最大。根据特性黏度对样品进行反应动力学拟合,发现果胶的微波降解遵循反应一级动力学,在质量浓度0.5 g/100 m L时降解速率最快,质量浓度1.5 g/100 m L时降解速率最慢。经与沸水浴无微波的空白组对比,发现微波降解果胶的过程还存在非热效应。展开更多
以多酚含量为指标,比较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南酸枣枣皮多酚化合物的吸附和解吸附效果。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附实验,筛选出效果较好的HP2MGL树脂进行动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P2MGL树脂纯化南酸枣枣皮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流速1.5 m L/...以多酚含量为指标,比较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南酸枣枣皮多酚化合物的吸附和解吸附效果。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附实验,筛选出效果较好的HP2MGL树脂进行动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P2MGL树脂纯化南酸枣枣皮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流速1.5 m L/min、上样液质量浓度3.83 mg/m L、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50%,洗脱流速1 m L/min。经HP2MGL精制的南酸枣枣皮总多酚的纯度为77.46%。该方法简单可行,纯化效果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展开更多
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dynamic high 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DHPM)分别以不同的处理顺序:DHPM预处理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后与果胶(pectin,P)混合(MLFP)、DHPM预处理果胶后与乳铁蛋白混合(MPLF)以及乳铁蛋白与果胶混合后再经DHP...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dynamic high 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DHPM)分别以不同的处理顺序:DHPM预处理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后与果胶(pectin,P)混合(MLFP)、DHPM预处理果胶后与乳铁蛋白混合(MPLF)以及乳铁蛋白与果胶混合后再经DHPM处理(MLFP),制备3种乳铁蛋白-果胶复合物,探究DHPM的处理顺序对复合物结构及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HPM处理使复合物的分散性增大,乳化性减小.且经DHPM处理后的3种复合物中,MLFP的分散性和乳化性最强,而MLFP的分散性和乳化性最低,这与界面张力测定结果一致.经DHPM处理后复合物粒径也显著减小(P<0.05),且MPLF<MLFP<MLFP<空白对照组复合物.ζ-电位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果胶和LF复合物主要通过两者间静电作用结合,且DHPM处理促进果胶与LF的相互作用.本研究为探讨食品组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结构和性质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对不同质量浓度(0.5、1.0、1.5、2.0 g/100 m L)的果胶溶液微波处理不同时间(0、1、3、5、8、15、20、30 min)后的流变性质及动力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果胶溶液质量浓度降低、微波处理时间延长、剪切速率增大,样品的表观黏度和特性黏度[η]均降低。用牛顿幂律方程描述溶液的流体行为,果胶溶液是剪切稀化的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在低质量浓度时,微波处理对溶液的流体行为影响最大。根据特性黏度对样品进行反应动力学拟合,发现果胶的微波降解遵循反应一级动力学,在质量浓度0.5 g/100 m L时降解速率最快,质量浓度1.5 g/100 m L时降解速率最慢。经与沸水浴无微波的空白组对比,发现微波降解果胶的过程还存在非热效应。
文摘以多酚含量为指标,比较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南酸枣枣皮多酚化合物的吸附和解吸附效果。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附实验,筛选出效果较好的HP2MGL树脂进行动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P2MGL树脂纯化南酸枣枣皮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流速1.5 m L/min、上样液质量浓度3.83 mg/m L、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50%,洗脱流速1 m L/min。经HP2MGL精制的南酸枣枣皮总多酚的纯度为77.46%。该方法简单可行,纯化效果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文摘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dynamic high 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DHPM)分别以不同的处理顺序:DHPM预处理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后与果胶(pectin,P)混合(MLFP)、DHPM预处理果胶后与乳铁蛋白混合(MPLF)以及乳铁蛋白与果胶混合后再经DHPM处理(MLFP),制备3种乳铁蛋白-果胶复合物,探究DHPM的处理顺序对复合物结构及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HPM处理使复合物的分散性增大,乳化性减小.且经DHPM处理后的3种复合物中,MLFP的分散性和乳化性最强,而MLFP的分散性和乳化性最低,这与界面张力测定结果一致.经DHPM处理后复合物粒径也显著减小(P<0.05),且MPLF<MLFP<MLFP<空白对照组复合物.ζ-电位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果胶和LF复合物主要通过两者间静电作用结合,且DHPM处理促进果胶与LF的相互作用.本研究为探讨食品组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结构和性质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