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南脐橙皮橙皮苷与果胶的联产工艺研究
1
作者 王日思 陈依曼 +4 位作者 陈军 戴涛涛 戴娜娜 邓利珍 梁瑞红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5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为了充分开发柑橘加工废弃资源的价值,本文以赣南脐橙皮为原料,探究橙皮苷和果胶联产工艺及其理化性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橙皮苷和果胶联产最优工艺条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紫外光谱等仪器评... 为了充分开发柑橘加工废弃资源的价值,本文以赣南脐橙皮为原料,探究橙皮苷和果胶联产工艺及其理化性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橙皮苷和果胶联产最优工艺条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紫外光谱等仪器评价橙皮苷纯度及表征其结构,借助果胶酯化度、溶解度、pH值、红外光谱等来表征橙皮果胶的理化性质。结果显示,通过碱溶酸析法纯化橙皮苷,在料液比(g/mL)1:50、碱溶pH值12.5、提取时间30 min、酸析pH值5.0时,橙皮苷纯度最佳为96.79%,且得率为50.64%。在料液比(g/mL)1:20,pH值2.2,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90℃的条件下,橙皮果胶得率最高,达22.38%,果胶中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9.20%,酯化度为77.16%,胶凝度为153.3度,果胶酸不溶灰分为0.83%,pH值为2.79,以上指标表明该橙皮果胶为优质高酯果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脐橙 橙皮苷 橙皮果胶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射流磨处理对全组分香菇浆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廖崇印 邓利珍 +4 位作者 胡秋连 陈军 戴涛涛 梁瑞红 李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83-190,共8页
采用高压射流磨制备全组分香菇浆,研究不同处理压力(0~120MPa)对香菇浆理化性质(粒径、微观结构、Zeta电位、黏度、表观稳定性、不稳定性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和浊度)、活性成分(粗多糖溶出量和多酚含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采用高压射流磨制备全组分香菇浆,研究不同处理压力(0~120MPa)对香菇浆理化性质(粒径、微观结构、Zeta电位、黏度、表观稳定性、不稳定性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和浊度)、活性成分(粗多糖溶出量和多酚含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压射流磨处理压力从0MPa增加至120MPa,香菇浆粒径D90从204.67μm降低至45.33μm,Zeta电位绝对值增加,不稳定性指数和黏度下降,体系表观稳定性增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浊度增加。经过高压射流磨处理后,香菇粗多糖溶出量和总酚含量显著提高,经120MPa处理后粗多糖溶出量达最高值,为未处理样品的2倍;经90MPa处理后多酚质量浓度最高,为0.51mg/mL。高压射流磨处理的香菇浆鲜味、芳香成分和硫的有机成分随着高压射流磨处理压力增加而不断提高。说明高压射流磨技术用于制备全组分香菇浆,能有效提升浆体物理稳定性、活性成分溶出量和感官品质,实现原料的全组分利用。本研究可为高压射流磨技术在高品质香菇液体调味品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射流磨 香菇浆 理化性质 功能活性成分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挤压联合低温冲击磨技术改良大米抛光粉品质
3
作者 徐高孟 戴涛涛 +6 位作者 吕成良 阳莎 邓利珍 梁瑞红 李俶 刘成梅 陈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4-113,共10页
为解决大米抛光粉易酸败变质的问题和改善其理化性质,本文通过双螺杆挤压对大米抛光粉进行稳定化处理,研究不同挤压温度对大米抛光粉储藏稳定性及营养性质的影响;在最佳挤压温度下,进一步利用低温冲击磨在空气分级机不同转速条件下(300... 为解决大米抛光粉易酸败变质的问题和改善其理化性质,本文通过双螺杆挤压对大米抛光粉进行稳定化处理,研究不同挤压温度对大米抛光粉储藏稳定性及营养性质的影响;在最佳挤压温度下,进一步利用低温冲击磨在空气分级机不同转速条件下(300、600、1200、1800 r/min)制备不同粒径的大米抛光粉(SR-1、SR-2、SR-3、SR-4),研究空气分级机转速对大米抛光粉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及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处理后大米抛光粉的脂肪酶活性从12.94 mg/g显著降低至2.18 mg/g。储藏至第150 d,未经处理的大米抛光粉的脂肪酸值为255.57 mg KOH/100 g,而挤压后样品的脂肪酸值仅为121.90 mg KOH/100 g。挤压处理后,大米抛光粉中膳食纤维、γ-氨基丁酸和γ-谷维素也得到了较好的保留。低温冲击磨可以促进大米抛光粉中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释放,其中SR-3总浓度最高。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法,根据变量重要性投影值筛选出9个差异标记组分,证实了SR-3风味最浓郁。随着大米抛光粉粒径降低,其比表面积逐渐增大,体积密度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白度指数从66.08显著增加到76.61;吸水性和溶解性分别从1.77 g/g和24%显著增加到2.37 g/g和31%;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低温冲击磨处理破坏了淀粉颗粒中的氢键,导致了更多的游离羟基暴露。研究结果可为高品质大米抛光粉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抛光粉 稳定化 超微粉碎 营养性质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降解果胶对其流变性质的影响及动力学 被引量:13
4
作者 梁瑞红 王淑洁 +3 位作者 贺小红 陈军 李鹏林 郭小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对不同质量浓度(0.5、1.0、1.5、2.0 g/100 m L)的果胶溶液微波处理不同时间(0、1、3、5、8、15、20、30 min)后的流变性质及动力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果胶溶液质量浓度降低、微波处理时间延长、剪切速率增大,样品的表观黏度和特... 对不同质量浓度(0.5、1.0、1.5、2.0 g/100 m L)的果胶溶液微波处理不同时间(0、1、3、5、8、15、20、30 min)后的流变性质及动力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果胶溶液质量浓度降低、微波处理时间延长、剪切速率增大,样品的表观黏度和特性黏度[η]均降低。用牛顿幂律方程描述溶液的流体行为,果胶溶液是剪切稀化的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在低质量浓度时,微波处理对溶液的流体行为影响最大。根据特性黏度对样品进行反应动力学拟合,发现果胶的微波降解遵循反应一级动力学,在质量浓度0.5 g/100 m L时降解速率最快,质量浓度1.5 g/100 m L时降解速率最慢。经与沸水浴无微波的空白组对比,发现微波降解果胶的过程还存在非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微波 降解 流变性质 特性黏度 动力学 非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薜荔籽果胶凝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梁瑞红 毕双同 +3 位作者 刘成梅 刘伟 刘玮琳 张兆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本实验采用LFRA质构仪测定不同影响因素对薜荔籽果胶凝胶强度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薜荔籽果胶的凝胶特性和凝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薜荔籽果胶在室温条件下,0.5%浓度的溶液就可形成凝胶;溶胶温度越高(50~100℃),其凝胶强度越大;薜荔籽果... 本实验采用LFRA质构仪测定不同影响因素对薜荔籽果胶凝胶强度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薜荔籽果胶的凝胶特性和凝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薜荔籽果胶在室温条件下,0.5%浓度的溶液就可形成凝胶;溶胶温度越高(50~100℃),其凝胶强度越大;薜荔籽果胶凝胶的pH值范围为3~6,最佳pH值为4;糖对薜荔籽果胶的凝胶强度影响较小,最佳糖添加量是20%;金属离子对其影响最大,影响效果依次为:Cu2+>Fe3+>Ca2+>Mg2+>K+。对薜荔籽果胶分子作用力的初步考察结果表明:疏水作用、氢键作用、静电作用在薜荔籽果胶形成凝胶的过程中均起到关键作用,疏水作用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薜荔籽 果胶 凝胶特性 凝胶机理 凝胶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色素超临界萃取与有机溶剂萃取之比较 被引量:25
6
作者 梁瑞红 谢明勇 施玉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0-132,共3页
本文对新疆紫草进行了超临界萃取工艺研究并与有机溶剂萃取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在32℃、压力27MPa下重量得率最高,达4.2%;紫草素衍生物也达最高,为3.59%。超临界萃取比有机溶剂萃取能得到更多紫草萘醌组分。超临界萃取... 本文对新疆紫草进行了超临界萃取工艺研究并与有机溶剂萃取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在32℃、压力27MPa下重量得率最高,达4.2%;紫草素衍生物也达最高,为3.59%。超临界萃取比有机溶剂萃取能得到更多紫草萘醌组分。超临界萃取的紫草色素含杂质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紫草 超临界萃取 有机溶剂萃取 紫草色素 有效成分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酸枣果胶性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梁瑞红 郭文丽 +3 位作者 陈军 刘伟 刘成梅 刘继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1-304,314,共5页
以南酸枣枣肉为原料,采用酸提和水提两种方法提取果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凝胶的影响因素(浓度、pH、糖含量)。结果表明,酸提和水提得到的南酸枣果胶的提取率分别为1.62%、1.27%,半乳糖醛酸含量分别为74.24%、77.81%,酯化度... 以南酸枣枣肉为原料,采用酸提和水提两种方法提取果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凝胶的影响因素(浓度、pH、糖含量)。结果表明,酸提和水提得到的南酸枣果胶的提取率分别为1.62%、1.27%,半乳糖醛酸含量分别为74.24%、77.81%,酯化度分别为60.04%、61.96%。所得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干燥失重、灰分、蛋白质、pH均满足国标的要求。相同浓度下水提果胶的粘度大于酸提果胶;两者的凝胶强度和咀嚼性均随着果胶浓度和体系含糖量的增大而增大,且水提果胶大于酸提果胶;酸提果胶的凝胶强度和咀嚼性在pH2.8时最大,水提果胶则在pH2.6时最大。该文为南酸枣糕产品的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 果胶 酸提 水提 凝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酯化度的柑橘果胶对Pb^(2+)的吸附作用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梁瑞红 李鹏琳 +3 位作者 贺小红 况苗苗 陈军 刘成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8,共6页
制备四种不同酯化度(82.32%、75.57%、64.56%、55.88%)的柑橘果胶,并研究其对Pb^(2+)吸附的影响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四种不同酯化度的果胶均在温度为30℃,铅离子溶液pH=5.0时吸附效果好。高酯化度的柑橘果胶对Pb^(2+)吸附作用更强。... 制备四种不同酯化度(82.32%、75.57%、64.56%、55.88%)的柑橘果胶,并研究其对Pb^(2+)吸附的影响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四种不同酯化度的果胶均在温度为30℃,铅离子溶液pH=5.0时吸附效果好。高酯化度的柑橘果胶对Pb^(2+)吸附作用更强。四种不同酯化度的果胶对Pb^(2+)吸附的速度都很快,经过40 min后基本达到平衡。各热力学参数表明四种不同酯化度果胶对Pb^(2+)的吸附是一个自发、吸热的过程。经四种动力学模拟发现四种不同酯化度果胶对Pb^(2+)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受化学吸附控制;而且Pb^(2+)的吸附发生在果胶表面,并未进入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度 柑橘果胶 吸附作用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新疆紫草萘醌得率的响应曲面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梁瑞红 谢明勇 刘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6-78,共3页
本文通过二次回归正交设计得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新疆紫草得率与温度和压力关系的回归方程并进行得率的响应曲面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方程能较好预测萃取得率;通过响应曲面分析预测在27MPa,35℃条件下,紫草萘醌得率为4.1%~4.6%。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新疆紫草 萘醌 得率 响应曲面分析 温度 压力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法提取薜荔籽果胶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瑞红 唐翠娥 +1 位作者 刘伟 刘成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水提法从薜荔籽中提取果胶。以果胶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旋转回归试验得到回归方程,并对方程进行了响应曲面和等高线分析。分析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28∶1(mL/g)、温度65℃、提取时间60min,该条件下,果胶得率可以达到6... 采用水提法从薜荔籽中提取果胶。以果胶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旋转回归试验得到回归方程,并对方程进行了响应曲面和等高线分析。分析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28∶1(mL/g)、温度65℃、提取时间60min,该条件下,果胶得率可以达到6.50%,总乳糖醛酸含量为93.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薜荔籽 果胶 旋转回归正交实验 响应曲面分析 等高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技术用于生物活性成分提取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9
11
作者 梁瑞红 谢明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7-89,共3页
综述了超临界萃取技术在我国生物资源活性有效成分提取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概况,主要包括溶质溶解度的研究,萃取传质机理及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工艺和装置研究以及技术应用等内容。
关键词 超临界萃取技术 生物活性成分 提取 溶质溶解度 传质机理 工艺 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南酸枣枣皮多酚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瑞红 袁敏 +4 位作者 李倩 俸思洁 刘成梅 陈军 刘继延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以多酚含量为指标,比较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南酸枣枣皮多酚化合物的吸附和解吸附效果。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附实验,筛选出效果较好的HP2MGL树脂进行动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P2MGL树脂纯化南酸枣枣皮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流速1.5 m L/... 以多酚含量为指标,比较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南酸枣枣皮多酚化合物的吸附和解吸附效果。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附实验,筛选出效果较好的HP2MGL树脂进行动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P2MGL树脂纯化南酸枣枣皮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流速1.5 m L/min、上样液质量浓度3.83 mg/m L、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50%,洗脱流速1 m L/min。经HP2MGL精制的南酸枣枣皮总多酚的纯度为77.46%。该方法简单可行,纯化效果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枣皮 总多酚 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高压微射流处理顺序对果胶-乳铁蛋白复合物结构及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瑞红 华慧 +3 位作者 王学栋 李娅 刘成梅 陈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43-148,共6页
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dynamic high 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DHPM)分别以不同的处理顺序:DHPM预处理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后与果胶(pectin,P)混合(MLFP)、DHPM预处理果胶后与乳铁蛋白混合(MPLF)以及乳铁蛋白与果胶混合后再经DHP... 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dynamic high 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DHPM)分别以不同的处理顺序:DHPM预处理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后与果胶(pectin,P)混合(MLFP)、DHPM预处理果胶后与乳铁蛋白混合(MPLF)以及乳铁蛋白与果胶混合后再经DHPM处理(MLFP),制备3种乳铁蛋白-果胶复合物,探究DHPM的处理顺序对复合物结构及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HPM处理使复合物的分散性增大,乳化性减小.且经DHPM处理后的3种复合物中,MLFP的分散性和乳化性最强,而MLFP的分散性和乳化性最低,这与界面张力测定结果一致.经DHPM处理后复合物粒径也显著减小(P<0.05),且MPLF<MLFP<MLFP<空白对照组复合物.ζ-电位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果胶和LF复合物主要通过两者间静电作用结合,且DHPM处理促进果胶与LF的相互作用.本研究为探讨食品组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结构和性质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果胶 复合物 动态高压微射流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处理对薜荔籽果胶流变性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瑞红 黄钰 +1 位作者 毕双同 刘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9-42,共4页
以干薜荔籽为原料,水法提取的薜荔籽果胶为研究对象,研究剪切转速和剪切时间对浓度为0.1%的薜荔籽果胶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剪切时间下,薜荔籽果胶溶液的黏度随剪切转速的增大而减小。当剪切转速小于10000r/min,果胶分子间... 以干薜荔籽为原料,水法提取的薜荔籽果胶为研究对象,研究剪切转速和剪切时间对浓度为0.1%的薜荔籽果胶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剪切时间下,薜荔籽果胶溶液的黏度随剪切转速的增大而减小。当剪切转速小于10000r/min,果胶分子间弱结合力受到破坏,部分链状分子卷曲成团状,溶液黏度降低,果胶未被降解;剪切转速为13500r/min时,果胶轻微降解;当剪切转速大于20000r/min,果胶分子降解程度较高。在剪切转速17500r/min下,随着剪切时间的延长,果胶降解的程度越大,黏度越小;当剪切时间为30min时,果胶降解程度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剪切 薜荔籽 果胶 流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79
15
作者 刘成梅 李资玲 +2 位作者 梁瑞红 涂宗财 刘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功能性食品是21世纪食品的主流,膳食纤维也成为保健食品的功能成分之一。简要的综述了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功能性食品 膳食纤维 生理功能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维生素E及其抗氧化机理 被引量:71
16
作者 刘成梅 冯妹元 +2 位作者 刘伟 涂宗财 梁瑞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5-208,共4页
天然维生素E是人们最早发现的维生素之一,是非常重要的阻断自由基链式反应的抗氧化剂。本文综述了天然维生素E的来由、性质、来源以及具体的抗氧化机理。
关键词 天然维生素E 抗氧化机理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酶澄清南酸枣汁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8
17
作者 帅希祥 梁瑞红 +4 位作者 李俶 刘继延 刘成梅 刘伟 陈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1-233,237,共4页
利用果胶酶对南酸枣汁进行澄清处理实验。主要以透光率来检测其澄清效果,对几个影响因素(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果胶酶对南酸枣汁澄清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果胶酶添... 利用果胶酶对南酸枣汁进行澄清处理实验。主要以透光率来检测其澄清效果,对几个影响因素(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果胶酶对南酸枣汁澄清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果胶酶添加量为0.06%,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100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南酸枣澄清汁的透光率达77.5%,其果胶物质基本被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汁 果胶酶 酶解 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皮果胶的提取及结构组成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冯静 梁瑞红 +3 位作者 刘成梅 刘伟 夏天添 陈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1-243,370,共4页
以菠萝皮为原料,采用漂烫灭酶、酸法提取和醇沉工艺提取果胶。对提取果胶的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并与常见的双子叶植物(苹果、柑橘)果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菠萝皮经10min漂烫灭酶后,在料液比1∶15、pH2.0、温度80℃条件下提取100min;提... 以菠萝皮为原料,采用漂烫灭酶、酸法提取和醇沉工艺提取果胶。对提取果胶的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并与常见的双子叶植物(苹果、柑橘)果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菠萝皮经10min漂烫灭酶后,在料液比1∶15、pH2.0、温度80℃条件下提取100min;提取液经2.5倍体积乙醇在pH3.7醇沉,此条件下果胶的得率为4.68%,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8.73%。菠萝皮果胶中含有部分甲氧基和少量乙酰基,FCC滴定法测定其酯化度为48.73%,是一种含乙酰基的低酯果胶。果胶多糖中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6种单糖,其组成摩尔比为0.74∶0.79∶1.54∶0.92∶0.84∶1.00,与双子叶植物果胶存在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皮 果胶 提取 结构 单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低水解度的大米蛋白溶解性与结构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5
19
作者 崔沙沙 钟俊桢 +3 位作者 方冲 梁瑞红 刘伟 刘成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6-91,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水解度的大米蛋白溶解性与其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碱性蛋白酶处理大米蛋白,得到不同低水解度的大米蛋白(0%、1%、3%、5%),并表征了不同水解度蛋白的溶解性、二硫键含量、表面疏水性、微观结构和分子量。结... 为了研究不同水解度的大米蛋白溶解性与其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碱性蛋白酶处理大米蛋白,得到不同低水解度的大米蛋白(0%、1%、3%、5%),并表征了不同水解度蛋白的溶解性、二硫键含量、表面疏水性、微观结构和分子量。结果表明,在pH2.0~11.0范围内,各蛋白样品的溶解度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在同-pH下,溶解度随水解度的增大而增大。尤其是在水解度为5%时,蛋白溶解度达到最高为65.93%。随着水解度的增大,蛋白样品的分子量、二硫键含量及表面疏水值发生了显著降低(P≤0.05)。这些变化可能是因为蛋白分子内部结构的变化,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发生去折叠或者解聚现象,促使大米蛋白内部亲水基团暴露,从而提高蛋白质的溶解度。扫描电镜显示原料蛋白颗粒不均一,质地坚硬,而酶解后的蛋白颗粒大小相对均一,表面有较多孔洞且较蓬松。随着水解度的增大,蛋白样品的结构和性质发生更加显著的变化。这些结构变化可能导致大米蛋白溶解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蛋白 水解度 溶解度 结构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功能性质新进展 被引量:23
20
作者 刘成梅 刘琪 +1 位作者 陈军 梁瑞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44-351,共8页
果胶是一种来源于植物细胞壁的酸性无毒杂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果胶在食品和医药工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果胶控制脂质消化、降低胆固醇以及抑制肿瘤的作用,介绍了果胶益生元的潜力,阐述了果胶作为益生菌运载体以... 果胶是一种来源于植物细胞壁的酸性无毒杂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果胶在食品和医药工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果胶控制脂质消化、降低胆固醇以及抑制肿瘤的作用,介绍了果胶益生元的潜力,阐述了果胶作为益生菌运载体以及在食品活性包装的应用,最后对果胶部分功能性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展望,以期为果胶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结构 健康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