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术后手术部位MRSA感染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1
作者 刘少强 刘伯龄 +5 位作者 梁珪清 林凤飞 李仁斌 陈峰 黄富妹 齐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8期5-8,21,共5页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手术部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2例骨科术后手术部位MRSA感染患者,统计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手术部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2例骨科术后手术部位MRSA感染患者,统计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影像学检查、抗菌药物治疗种类及疗程、疾病转归及随访结果等。结果骨科手术共100582例,术后手术部位MRSA感染共72例,感染率为0.072%。早期感染65例,迟发性感染7例。本组患者总住院时间平均[41.0(28.3,57.5)]d,住院次数平均[2.0(1.0,2.0)]次,住院总花费平均[56167.6(36594.7,83077.8)]元。MRSA菌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吗啉噁酮、甲氧苄胺嘧均敏感,对头孢西丁、苯唑西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青霉素均耐药,而对其他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治疗包括静脉或口服抗菌药物、伤口引流换药、清创缝合、取出内固定等方法,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均[21.0(14.0,33.0)]d,清创平均[1.0(0,2.0)]次,61例有内固定植入的患者中19例移除内固定后感染才得到控制。所有患者均治愈,经7~62个月,平均(23.7±8.4)个月随访,至末次随访时未见感染复发。结论骨科术后手术部位MRSA感染的发生率较低,但可导致切口延迟愈合、多次清创手术、住院时间和费用增加等严重后果。尽早行清创手术、联合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抗菌药物推荐使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吗啉噁酮和甲氧苄胺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非甾体抗炎药物对脊柱术后椎体间植骨融合影响的相关研究
2
作者 刘少强 陈伟 +2 位作者 刘伯龄 梁珪清 齐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5期9-13,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非甾体抗炎药物对椎体间植骨融合的影响差异性,阐明椎体间植骨融合的生物学关键环节和总体机制。方法选择成年雄性日本大耳白兔,建立脊柱融合的动物模型。分为双氯芬酸钠组、塞来昔布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即可开始喂食相...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非甾体抗炎药物对椎体间植骨融合的影响差异性,阐明椎体间植骨融合的生物学关键环节和总体机制。方法选择成年雄性日本大耳白兔,建立脊柱融合的动物模型。分为双氯芬酸钠组、塞来昔布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即可开始喂食相应药物持续2周后停止。在术后4、8、12周分别取各组动物融合节段行大体标本。评估各实验兔的Nilsson骨愈合组织学评分、Lane-Sandhu骨愈合X线评分,融合节段(L34)与相邻未融合节段(L45)的生物力学强度比值,进行组织学、影像学和生物力学的定量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5只脊柱融合动物模型,双氯芬酸钠组、塞来昔布组和对照组各15只。术后4周时,双氯芬酸钠组和塞来昔布组的Nilsson骨愈合组织学评分、Lane-Sandhu骨愈合X线评分和生物力学强度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8周和12周时,双氯芬酸钠组的Nilsson骨愈合组织学评分、Lane-Sandhu骨愈合X线评分和生物力学强度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塞来昔布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选择性COX-2和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在脊柱术后早期对植骨融合均有负面影响,在术后中后期,选择性COX-2非抑制剂对骨融合的负面影响消失,而非选择性COX抑制剂的负面影响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物 脊柱融合术 椎间植骨 骨愈合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