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通道融合机制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
1
作者 何耿生 黄宇 +4 位作者 曾金灿 尚楠 刘玺 梁梓杨 蒲曾鑫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17-322,共6页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ILM)方法在负荷辨识方面效果优越,但现有NILM研究过度依赖复杂的神经网络算法,或侧重于使用特征工程提取高级特征,缺乏对神经网络架构进行改进以增强特征表征能力的研究,这些限制了算法的实用性和泛化...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ILM)方法在负荷辨识方面效果优越,但现有NILM研究过度依赖复杂的神经网络算法,或侧重于使用特征工程提取高级特征,缺乏对神经网络架构进行改进以增强特征表征能力的研究,这些限制了算法的实用性和泛化能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融合机制的NILM方法(MCF)。该方法使用多种具有特征重要性度量功能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特征重要性排序,并基于特征分布规律将特征分为3类;接着,将传统的基于单通道的神经网络架构升级为多分支结构。这种设计一方面强调重要特征,另一方面擅长捕捉特征间的交互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负荷辨识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MCF的平均负荷识别准确率达到85.72%,远高于现有的单通道模型,而在空调和电饭煲等常规模型难以识别的电器类型上,MCF的识别准确率的提升尤为显著,达20.64个百分点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监测 多通道融合机制 多分支结构 特征重要性 特征表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伏不确定性和配电网安全校核的分布式能源聚合商参与市场竞标的优化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梓杨 吴洋 +4 位作者 雷振兴 卢治霖 刘双全 谢一工 刘明波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8-146,共9页
随着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DER)广泛接入配电网以及电力市场环境的开放,DER有机会参与电力市场竞标并获得收益。为此,建立考虑光伏发电不确定性的DER聚合商参与电力市场竞标的鲁棒双层规划模型,并分析其策略性竞标行... 随着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DER)广泛接入配电网以及电力市场环境的开放,DER有机会参与电力市场竞标并获得收益。为此,建立考虑光伏发电不确定性的DER聚合商参与电力市场竞标的鲁棒双层规划模型,并分析其策略性竞标行为。该模型的上层问题是两阶段鲁棒优化问题,第1阶段以最大化DER聚合商收益为目标确定其竞标量,第2阶段以最小化光伏发电出力最恶劣场景下弃光惩罚成本为目标对配电网安全性进行校核,并且还考虑配电网的离散控制特性。该模型的下层问题是日前电能量市场出清问题,首先采用Karush-Kuhn-Tucker条件替代将鲁棒双层规划模型转化为两阶段鲁棒优化问题,再采用嵌套列与约束生成算法求解,最后在修改的IEEE 30节点系统和IEEE 18节点配电网构成的输配联合系统上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聚合商 电力市场竞标 光伏发电的不确定性 鲁棒双层规划 嵌套列与约束生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电力消费与碳交易市场的链接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国日 尚楠 +2 位作者 梁梓杨 张继宏 余红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8-678,共11页
区别于国际碳市场仅纳入直接排放(范围1)的普遍设计,中国依据自身的国情除纳入直接排放(范围1),还纳入因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间接排放(范围2)。随着绿证全覆盖制度的推进,企业绿色电力消费如何与碳市场链接成为争论的焦点。为避免重复... 区别于国际碳市场仅纳入直接排放(范围1)的普遍设计,中国依据自身的国情除纳入直接排放(范围1),还纳入因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间接排放(范围2)。随着绿证全覆盖制度的推进,企业绿色电力消费如何与碳市场链接成为争论的焦点。为避免重复计算、交叉补贴与“漂绿”风险,提出绿电在间接排放核算时直接扣减对应电量,剩余电量按火电处理。同时,依据绿证的成本额外性与效应额外性提出,不同类型绿电项目产生的绿证应设置不同的时间限制,存量项目6年内的绿证可用于碳市场链接,新增项目签发的绿证使用21个月原则。且需碳市场纳排企业绿电消纳比例超过所在省份可再生能源电力考核权重比例才可以进行链接。该方法较其他方法在简便性、公平性与避免重复计算方面都更优。该机制的提出可为中国电-碳市场耦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市场 电力市场 绿证 绿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典型市场模式评述:社会福利视角下的机理分析及建模测算 被引量:3
4
作者 尚楠 辜炜德 +4 位作者 刘双全 陈政 冷媛 吴洋 梁梓杨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7,共14页
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形成多元竞争的电力市场格局,亟待明确适应全国、区域、省(区、市)各层次市场有效协同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模式。立足于区域竞争性电力交易框架下的典型交易形态,归纳分析了5种典型的区域竞争性电力交易模... 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形成多元竞争的电力市场格局,亟待明确适应全国、区域、省(区、市)各层次市场有效协同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模式。立足于区域竞争性电力交易框架下的典型交易形态,归纳分析了5种典型的区域竞争性电力交易模式,分析了差异化模式下的市场运作机理、社会福利、特征以及优缺点。理论分析和测算结果表明,“统一市场、两级出清”模式与“统一市场、统一出清”模式仅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具有相同的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来看,区域统一电力市场宜以“统一市场、统一出清”模式作为发展目标。并进一步提出了与“统一市场、统一出清”模式相匹配的社会福利再分配机制,为有序推进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电力市场 市场模式 运作机理 价格形成机制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能负荷互补弹性的电–气耦合市场优化出清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梁梓杨 包铭磊 +3 位作者 丁一 宋永华 侯验秋 冯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295-4306,共12页
电–气耦合市场背景下,具有多能替代特点的负荷主动参与市场并调整自身的购能计划,在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然而,当前对于多能负荷参与市场出清方式及对其购能计划与能价间的联系的建模研究较少。为此,该文在... 电–气耦合市场背景下,具有多能替代特点的负荷主动参与市场并调整自身的购能计划,在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然而,当前对于多能负荷参与市场出清方式及对其购能计划与能价间的联系的建模研究较少。为此,该文在对负荷多能替代特性建模的基础上,构建了可表征能价与购能量间关联度的互补弹性曲线,以有效刻画不同价格下的购能需求变化,并使负荷侧可通过提交量–价曲线的形式直接参与到市场出清中。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多能负荷互补弹性的电–气耦合市场优化出清模型,使得多能负荷的购能意愿及用能替代特点被充分考虑。最后,算例表明所提模型在有效降低用户购能价格同时,能够缓解系统网络阻塞情况、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并提高市场的社会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耦合市场 多能负荷 多能替代 互补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发电商多时间耦合决策的碳-电市场均衡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孙晓聪 丁一 +3 位作者 包铭磊 郭超 梁梓杨 叶承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11,共11页
作为碳市场和电力现货市场的共同参与者,发电商的决策行为将同时影响两市场的出清结果,碳-电市场耦合日益紧密。在此背景下,模拟发电商的决策行为进而开展市场均衡分析对各市场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碳市场要求发电商在履约期结束时... 作为碳市场和电力现货市场的共同参与者,发电商的决策行为将同时影响两市场的出清结果,碳-电市场耦合日益紧密。在此背景下,模拟发电商的决策行为进而开展市场均衡分析对各市场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碳市场要求发电商在履约期结束时需缴纳碳排放总量对应的碳配额,在履约期内发电商可灵活选择任意时段的碳、电交易策略,前后时段决策相互影响。为此,重点研究考虑发电商多时间耦合决策的碳-电市场均衡分析问题。在多时间尺度下碳-电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发电商多时间耦合决策的碳-电均衡分析框架。基于此,建立了考虑多时间耦合的发电商碳-电协同决策模型,量化了碳配额与发电量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不同发电商多时间耦合的决策行为,建立了碳-电市场的均衡分析模型。算例结果表明,考虑多时间耦合特性可进一步促进电力行业减少碳排放,提升社会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市场 电力现货市场 碳-电协同 市场均衡 博弈论 多时间耦合 发电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应用零切迹系统或钢板联合融合器固定后颈椎生物力学变化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林宏衡 方志超 +4 位作者 梁梓杨 张嘉锐 梁德 任辉 江晓兵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8-154,162,共8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双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应用零切迹(zero-profile,ZP)系统与钢板联合融合器(cage-and-plate,CP)固定后颈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采集1例正常成...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双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应用零切迹(zero-profile,ZP)系统与钢板联合融合器(cage-and-plate,CP)固定后颈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采集1例正常成年女性志愿者颈椎C3~C7节段CT扫描数据,建立C3~C7颈椎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对比前期研究验证模型有效性。ZP固定模型与CP固定模型的手术节段均设定为C4/5与C5/6节段。在C3椎体上方施加轴向压缩负荷73.6N的模拟重力,并逐步施加1.8N·m的转矩,进而模拟屈伸、侧屈及轴向旋转等颈椎运动。测定并比较手术模型融合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邻近节段椎间盘内应力、C5椎体及融合器装置应力。结果:CP固定模型融合节段的ROM在屈伸、侧屈、旋转位均明显小于ZP固定模型;CP固定模型相邻节段(C3/4、C6/7)的椎间盘内应力均远远高于ZP固定模型,两种模型融合节段上方的椎间盘内应力均高于融合节段下方;各工况下,ZP固定模型的C5椎体应力均明显高于CP固定模型,在前屈位时,两模型C5椎体应力最小(ZP固定模型为7.36Mpa,CP固定模型为2.01Mpa);各工况下,ZP固定模型的C4/5、C5/6椎间融合器的应力均大于CP固定模型。结论:相较于CP固定,ACDF术中应用ZP固定对手术节段的限制更小,手术节段ROM更高、微运动更多,融合器及中间椎体应力更大,术后更易发生融合器下沉甚至中间椎体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zero-profile系统 钢板联合融合器 中间椎体 三维有限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获得性肌无力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杨霞 于红静 +7 位作者 潘泽林 梁梓杨 叶敏怡 何志丽 梅楚楠 覃湘君 凌冬兰 陈利芬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673-2683,共11页
目的:构建ICU获得性肌无力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2月广东省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成人综合重症医学科330例ICU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病例报告表收集病人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 目的:构建ICU获得性肌无力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2月广东省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成人综合重症医学科330例ICU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病例报告表收集病人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开发微信小程序和绘制列线图。结果:最终纳入ICU住院天数、是否机械通气、年龄、呼吸机使用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5个因素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模型内部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灵敏度为0.762,特异度为0.838,准确性为0.805;外部验证:AUC为0.755,灵敏度为0.682,特异度为0.740,准确性为0.727。模型的两种临床实际应用方法:小程序得出概率≥0.648时,提示病人有发生ICU获得性肌无力的风险;列线图总得分≥14.2分时,表明病人极有可能发生ICU获得性肌无力。结论:构建的ICU获得性肌无力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微信小程序和列线图两种方法均能帮助临床快速、高效地筛查出病人发生ICU获得性肌无力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ICU获得性肌无力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耦合视角下德州大停电事故分析及对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启示 被引量:42
9
作者 侯验秋 丁一 +3 位作者 包铭磊 梁梓杨 宋永华 郭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7764-7774,共11页
作为发电效率高、灵活性强的调节电源,燃气机组的大力发展能更好地促进新能源消纳,对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天然气与电力间的耦合将日益紧密,将给电力系统引入新的风险因素,即故障跨能源系统传播。2021年2月美... 作为发电效率高、灵活性强的调节电源,燃气机组的大力发展能更好地促进新能源消纳,对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天然气与电力间的耦合将日益紧密,将给电力系统引入新的风险因素,即故障跨能源系统传播。2021年2月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生的大停电事故,其主要原因在于极寒天气引起气源冻结,导致天然气机组供气不足从而造成停运。因此,该文从电–气耦合的角度对德州大停电原因进行剖析,提炼电-气耦合下电力系统的发展建议,以期对我国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提供借鉴。该文首先介绍德州电力与天然气系统耦合的概况。其次,在对德州大停电事故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天然气系统故障对此次大停电事故造成的多重影响。最后结合针对我国“30·60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背景,阐述我国燃气发电的发展前景,并且针对此次德州大停电事故所暴露出的系统性问题,提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安全低碳发展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大停电 极端天气 燃气发电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多目标协调的电–气耦合系统源端容量规划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包铭磊 丁一 +4 位作者 桑茂盛 梁梓杨 惠恒宇 唐学用 邵常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7551-7562,共12页
天然气机组的大规模应用使得电力与天然气系统耦合逐步紧密,导致故障会在能源子系统间传播,对电–气耦合系统的长期规划提出新的要求。为提高耦合系统的可靠性,该文构建考虑多目标(即可靠性与成本)协调的源端容量规划模型,实现发电机组... 天然气机组的大规模应用使得电力与天然气系统耦合逐步紧密,导致故障会在能源子系统间传播,对电–气耦合系统的长期规划提出新的要求。为提高耦合系统的可靠性,该文构建考虑多目标(即可靠性与成本)协调的源端容量规划模型,实现发电机组与储能装置的选址定容。首先,针对各元件故障特点建立多状态可靠性模型,刻画元件在各运行状态间的转移过程。基于元件的可靠性模型和负荷的多状态特性,依次构建天然气系统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约束,并将故障跨系统传播考虑在内。其次提出电–气耦合系统源端容量规划模型,在投资约束、运行约束和可靠性约束等条件下,实现包含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切负荷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最小。此外,为增强模型的实用性,采用线性化、二阶锥松弛相结合的方法将所构建的非线性模型转化求解。最后,引入IEEE30节点和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系统组成的测试系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端容量规划 电–气耦合系统 成本 可靠性 多状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联盟参与电-碳-绿证市场的协同优化策略 被引量:13
11
作者 詹博淳 冯昌森 +3 位作者 尚楠 卢治霖 梁梓杨 文福拴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4-94,共11页
为有效提高各发电主体的收益并促进发电侧碳减排,提出基于合作博弈的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机组发电联盟参与电-碳-绿证交易的双层优化模型。首先,分析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和化石能源发电机组参与电-碳-绿证市场的方式,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 为有效提高各发电主体的收益并促进发电侧碳减排,提出基于合作博弈的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机组发电联盟参与电-碳-绿证交易的双层优化模型。首先,分析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和化石能源发电机组参与电-碳-绿证市场的方式,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GDT(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构建考虑现货价格不确定性的发电联盟鲁棒优化模型,作为双层优化的上层模型。接着,在下层建立电力现货市场出清模型、阶梯式碳交易模型和基于古诺模型的绿证市场交易模型,基于KKT条件将下层模型转化为约束条件并纳入上层模型。然后,构建基于Shapley值法和改进核仁法的发电联盟收益分配模型。最后,以IEEE 14节点系统为例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联盟 电力市场 碳市场 绿证市场 协同优化 合作博弈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气备用协同配置的故障传播影响抑制策略 被引量:13
12
作者 包铭磊 王可欣 +3 位作者 丁一 梁梓杨 俞瑞茂 惠恒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50,共11页
随着电网与气网间耦合程度的增强,天然气系统中的随机故障可能通过天然气机组传导至电力系统。为降低故障传播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面向可靠性提升的电-气耦合系统备用优化方法,实现电力与天然气备用的协同配置。首先,综合考虑产能与... 随着电网与气网间耦合程度的增强,天然气系统中的随机故障可能通过天然气机组传导至电力系统。为降低故障传播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面向可靠性提升的电-气耦合系统备用优化方法,实现电力与天然气备用的协同配置。首先,综合考虑产能与传输元件故障及传播过程等因素,依次构建天然气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约束,描述可靠性指标与电、气备用间的关联性。基于此,提出了考虑可靠性约束的电、气备用的协同配置模型,确定各时刻发电机组、气源和储能装置提供的备用量。为提高求解效率,采用分段线性化技术与大M法相结合的方法将所构建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模型求解。算例结果表明,合理安排天然气备用可有效降低气-电故障传播给系统可靠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可靠性约束 电-气耦合系统 故障传播 备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