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炭化温度下玉米秸秆和沙蒿生物炭的结构特征及化学特性
被引量:
36
1
作者
梁桓
索全义
+1 位作者
侯建伟
刘长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6-891,共6页
掌握不同生物炭材料的结构特征和化学特性是合理利用生物炭的基础。通过无氧炭化法制备了不同炭化温度下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和沙蒿生物炭,对比了不同材料和不同炭化温度下生物炭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炭化温度低于400~C时,两种材料生...
掌握不同生物炭材料的结构特征和化学特性是合理利用生物炭的基础。通过无氧炭化法制备了不同炭化温度下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和沙蒿生物炭,对比了不同材料和不同炭化温度下生物炭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炭化温度低于400~C时,两种材料生物炭的孔隙结构保存完整,600℃以上时,两种材料生物炭的蜂窝状结构均遭到破坏,玉米秸秆生物炭被破坏得更严重;同一炭化温度下,玉米秸秆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及总孔容和平均孔径均大于沙蒿生物炭,两种生物炭的比表面积随炭化温度的升高均增大,总孔容呈“V”形变化;两种材料的生物炭均呈碱性,炭化温度越高,pH越大,400℃~800℃,每升高10℃,玉米秸秆生物炭和沙蒿生物炭的pH均以0.02的幅度增加,同一温度下,玉米秸秆生物炭的pH大于沙蒿生物炭,在400~C、600℃和800℃下分别比沙蒿生物炭高0.31、0.35和0.29单位;随炭化温度的升高,玉米秸秆生物炭和沙蒿生物炭的C、P、K和灰分含量增加,400℃~800℃,玉米秸秆生物炭的C、P、K含量以炭化温度每升高10~C分别增加2.94、0.11、0.20g/kg的幅度变化,沙蒿生物炭也以4.35、0.07、0.24g/kg的幅度增加,与此同时,玉米秸秆生物炭的N、H含量以每升高10℃分别以0.13g/kg和0.86g/kg的幅度降低,沙蒿生物炭的N、H含量分别以0.04g/kg和0.82g/kg的幅度下降,s含量无明显变化,C/N和C/H增大,且不同材料生物炭的元素含量差异显著;两种材料生物炭的N、P、K有效性随炭化温度的升高均下降,400℃~600℃,玉米秸秆生物炭和沙蒿生物炭的速效N含量分别下降了57.89%和19.05%,800℃时两种生物炭的速效N均接近0mg/kg,400℃~800℃玉米秸秆生物炭和沙蒿生物炭的速效P含量分别降低了67.41%和52.36%,此时速效K含量也分别降低了45.62%和90.16%。总之,不同材料和炭化温度对生物炭的物理特征和化学特性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沙蒿
玉米秸秆
孔隙度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炭化温度对沙蒿生物炭形貌特征和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0
2
作者
侯建伟
索全义
+2 位作者
梁桓
韩雪琦
刘长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4-818,共5页
沙蒿是半灌木典型沙生植物,作为制炭物料具有其特殊性,而炭化温度决定生物炭形貌特征和化学性质。通过无氧炭化法制备了不同温度(300~900℃)的沙蒿生物炭,研究了炭化温度对沙蒿生物炭形貌特征、表面官能团种类、产率变化和有机组分含...
沙蒿是半灌木典型沙生植物,作为制炭物料具有其特殊性,而炭化温度决定生物炭形貌特征和化学性质。通过无氧炭化法制备了不同温度(300~900℃)的沙蒿生物炭,研究了炭化温度对沙蒿生物炭形貌特征、表面官能团种类、产率变化和有机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孔径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700℃以后生物炭结构有一定程度的破坏;生物质炭化后C–O–C、–COOH、–CH3、–CH2、–OH和C=O逐渐消失;生物炭产率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尤其是从300℃升高至400℃产率降低最为明显,这与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分解有直接关系;生物炭中有机组分的C元素含量增加,由701.7 g/kg增加到899.3 g/kg,增加了197.6 g/kg;而H、O和N元素含量则逐渐降低,分别降低了21.4、171.8和6.6 g/kg;生物炭中有机组分的原子比H/C、O/C和(N+O)/C都逐渐减小。总之,生物质升温炭化过程中,炭化温度与生物炭孔径及有机组分的C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生物炭产率、生物炭中有机组分的H、O和N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低温和中温炭化时生物炭保留原有的骨架结构,而高温时对其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沙蒿生物质含有丰富的官能团,升温裂解过程中多数官能团消失,无机组分Si–O–Si得以保留,此外,生物质升温裂解是一个芳香性逐渐增强,亲水性和极性逐渐减弱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蒿
生物炭
表面结构
官能团
生物炭产率
有机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物料对沙蒿生物炭改良沙土中有效养分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
10
3
作者
侯建伟
索全义
+1 位作者
梁桓
刘长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3-467,共5页
研究有机物料对沙蒿生物炭改良沙土有效养分的影响,为沙蒿生物炭改良瘠薄沙土提供依据。采用无植物室外培养模拟试验,研究单独添加生物炭、生物炭与有机物料混合对沙土有效养分含量、pH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
研究有机物料对沙蒿生物炭改良沙土有效养分的影响,为沙蒿生物炭改良瘠薄沙土提供依据。采用无植物室外培养模拟试验,研究单独添加生物炭、生物炭与有机物料混合对沙土有效养分含量、pH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料均能够提高沙土的pH(沙蒿粉除外)、有效养分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有机物料与生物炭混合施用对沙土的有效磷、速效钾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起到了增效作用,较二者单独施用的累加效果分别高出7.1%~23.1%、4.1%~10.9%、6.2%~11.8%和12.5%~22.6%。pH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影响着沙土的有效养分含量,与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沙蒿生物炭改良沙土过程中施入有机物料对有效养分的提高可起到增效的作用,这可能与有机物料和生物炭混合施用能够提高沙土中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有机物料
有效养分
PH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炭化条件对黑沙蒿生物炭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侯建伟
索全义
+2 位作者
梁桓
韩雪琪
刘长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9-174,共6页
【目的】研究炭化温度、炭化时间和升温速率对沙蒿制备生物炭产率的影响,为沙蒿生物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无氧炭化法,研究不同炭化温度(300,400,500,600,700,800和900℃)、炭化时间(5,15,30,60,90和150min)和升温速率(50,100,...
【目的】研究炭化温度、炭化时间和升温速率对沙蒿制备生物炭产率的影响,为沙蒿生物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无氧炭化法,研究不同炭化温度(300,400,500,600,700,800和900℃)、炭化时间(5,15,30,60,90和150min)和升温速率(50,100,150,200和250℃/h)对沙蒿生物炭产率的影响,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获得红外光谱图,并据此分析生物炭产率变化的原因。【结果】沙蒿生物炭的产率随着炭化温度升高、炭化时间延长和升温速率的增加而降低。温度从300℃升高至900℃时,生物炭产率降低了75.47%,其中由300℃升高至400℃时降幅最大,为31.90%。由红外光谱图可知,沙蒿生物炭中官能团较炭化前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物料中纤维素或半纤维素、脂肪组分和木质素等组分发生分解和转化;600℃下,炭化时间从5min延长到150min时,生物炭产率降低了6.68%;升温速率从50℃/h增至250℃/h时,生物炭产率降低了5.34%,炭化时间延长和升温速率的升高使木质素在整个生物炭分子中的比例下降,从而使生物炭产率下降。【结论】生物炭产率与炭化温度、炭化时间和升温速率均呈负相关,且炭化温度能够最大程度地影响生物炭产率;造成生物炭产率降低的原因是物料中各组分在不同炭化条件下相继分解和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沙蒿
生物炭
炭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化褐煤包裹尿素的作物效应
被引量:
2
5
作者
韩雪琦
索全义
+2 位作者
刘鑫
侯建伟
梁桓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4年第2期42-43,48,共3页
研制缓释氮肥是解决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手段。试验研究选取具有一定水溶性腐殖酸含量的活化褐煤作为包裹材料包裹尿素,制作出具有一定缓释效果的包裹尿素,通过小麦盆栽试验验证其作物效应。结果表明,施用包裹尿素的小麦...
研制缓释氮肥是解决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手段。试验研究选取具有一定水溶性腐殖酸含量的活化褐煤作为包裹材料包裹尿素,制作出具有一定缓释效果的包裹尿素,通过小麦盆栽试验验证其作物效应。结果表明,施用包裹尿素的小麦在N累积和产量上均优于施用普通尿素的小麦,其中每穗粒数提高8.2%,单株产量提高13.3%,成熟期N累积量提高了15.8%。因此,活化褐煤包裹尿素对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氮肥肥效都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尿素
缓控释肥
腐殖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炭化温度下玉米秸秆和沙蒿生物炭的结构特征及化学特性
被引量:
36
1
作者
梁桓
索全义
侯建伟
刘长涛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6-891,共6页
基金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MS03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502)资助
文摘
掌握不同生物炭材料的结构特征和化学特性是合理利用生物炭的基础。通过无氧炭化法制备了不同炭化温度下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和沙蒿生物炭,对比了不同材料和不同炭化温度下生物炭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炭化温度低于400~C时,两种材料生物炭的孔隙结构保存完整,600℃以上时,两种材料生物炭的蜂窝状结构均遭到破坏,玉米秸秆生物炭被破坏得更严重;同一炭化温度下,玉米秸秆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及总孔容和平均孔径均大于沙蒿生物炭,两种生物炭的比表面积随炭化温度的升高均增大,总孔容呈“V”形变化;两种材料的生物炭均呈碱性,炭化温度越高,pH越大,400℃~800℃,每升高10℃,玉米秸秆生物炭和沙蒿生物炭的pH均以0.02的幅度增加,同一温度下,玉米秸秆生物炭的pH大于沙蒿生物炭,在400~C、600℃和800℃下分别比沙蒿生物炭高0.31、0.35和0.29单位;随炭化温度的升高,玉米秸秆生物炭和沙蒿生物炭的C、P、K和灰分含量增加,400℃~800℃,玉米秸秆生物炭的C、P、K含量以炭化温度每升高10~C分别增加2.94、0.11、0.20g/kg的幅度变化,沙蒿生物炭也以4.35、0.07、0.24g/kg的幅度增加,与此同时,玉米秸秆生物炭的N、H含量以每升高10℃分别以0.13g/kg和0.86g/kg的幅度降低,沙蒿生物炭的N、H含量分别以0.04g/kg和0.82g/kg的幅度下降,s含量无明显变化,C/N和C/H增大,且不同材料生物炭的元素含量差异显著;两种材料生物炭的N、P、K有效性随炭化温度的升高均下降,400℃~600℃,玉米秸秆生物炭和沙蒿生物炭的速效N含量分别下降了57.89%和19.05%,800℃时两种生物炭的速效N均接近0mg/kg,400℃~800℃玉米秸秆生物炭和沙蒿生物炭的速效P含量分别降低了67.41%和52.36%,此时速效K含量也分别降低了45.62%和90.16%。总之,不同材料和炭化温度对生物炭的物理特征和化学特性都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生物炭
沙蒿
玉米秸秆
孔隙度
比表面积
Keywords
Biochar
Artemisia ordosica
Corn straw
Porosity
Specific surface area
分类号
S158.5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炭化温度对沙蒿生物炭形貌特征和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0
2
作者
侯建伟
索全义
梁桓
韩雪琦
刘长涛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4-81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502)资助
文摘
沙蒿是半灌木典型沙生植物,作为制炭物料具有其特殊性,而炭化温度决定生物炭形貌特征和化学性质。通过无氧炭化法制备了不同温度(300~900℃)的沙蒿生物炭,研究了炭化温度对沙蒿生物炭形貌特征、表面官能团种类、产率变化和有机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孔径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700℃以后生物炭结构有一定程度的破坏;生物质炭化后C–O–C、–COOH、–CH3、–CH2、–OH和C=O逐渐消失;生物炭产率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尤其是从300℃升高至400℃产率降低最为明显,这与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分解有直接关系;生物炭中有机组分的C元素含量增加,由701.7 g/kg增加到899.3 g/kg,增加了197.6 g/kg;而H、O和N元素含量则逐渐降低,分别降低了21.4、171.8和6.6 g/kg;生物炭中有机组分的原子比H/C、O/C和(N+O)/C都逐渐减小。总之,生物质升温炭化过程中,炭化温度与生物炭孔径及有机组分的C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生物炭产率、生物炭中有机组分的H、O和N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低温和中温炭化时生物炭保留原有的骨架结构,而高温时对其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沙蒿生物质含有丰富的官能团,升温裂解过程中多数官能团消失,无机组分Si–O–Si得以保留,此外,生物质升温裂解是一个芳香性逐渐增强,亲水性和极性逐渐减弱的过程。
关键词
沙蒿
生物炭
表面结构
官能团
生物炭产率
有机组分
Keywords
Artemisia ordosica, Biochar, Surface structure, Functional group, Biochar yield, Organic constituents
分类号
S152.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物料对沙蒿生物炭改良沙土中有效养分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
10
3
作者
侯建伟
索全义
梁桓
刘长涛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3-46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502)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B20141012905Z)资助
文摘
研究有机物料对沙蒿生物炭改良沙土有效养分的影响,为沙蒿生物炭改良瘠薄沙土提供依据。采用无植物室外培养模拟试验,研究单独添加生物炭、生物炭与有机物料混合对沙土有效养分含量、pH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料均能够提高沙土的pH(沙蒿粉除外)、有效养分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有机物料与生物炭混合施用对沙土的有效磷、速效钾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起到了增效作用,较二者单独施用的累加效果分别高出7.1%~23.1%、4.1%~10.9%、6.2%~11.8%和12.5%~22.6%。pH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影响着沙土的有效养分含量,与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沙蒿生物炭改良沙土过程中施入有机物料对有效养分的提高可起到增效的作用,这可能与有机物料和生物炭混合施用能够提高沙土中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有关。
关键词
生物炭
有机物料
有效养分
PH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Keywords
Biochar
Organic materials
Available nutrients
pH
Microbial biomass C and N
分类号
S152.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炭化条件对黑沙蒿生物炭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侯建伟
索全义
梁桓
韩雪琪
刘长涛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9-17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502)
文摘
【目的】研究炭化温度、炭化时间和升温速率对沙蒿制备生物炭产率的影响,为沙蒿生物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无氧炭化法,研究不同炭化温度(300,400,500,600,700,800和900℃)、炭化时间(5,15,30,60,90和150min)和升温速率(50,100,150,200和250℃/h)对沙蒿生物炭产率的影响,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获得红外光谱图,并据此分析生物炭产率变化的原因。【结果】沙蒿生物炭的产率随着炭化温度升高、炭化时间延长和升温速率的增加而降低。温度从300℃升高至900℃时,生物炭产率降低了75.47%,其中由300℃升高至400℃时降幅最大,为31.90%。由红外光谱图可知,沙蒿生物炭中官能团较炭化前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物料中纤维素或半纤维素、脂肪组分和木质素等组分发生分解和转化;600℃下,炭化时间从5min延长到150min时,生物炭产率降低了6.68%;升温速率从50℃/h增至250℃/h时,生物炭产率降低了5.34%,炭化时间延长和升温速率的升高使木质素在整个生物炭分子中的比例下降,从而使生物炭产率下降。【结论】生物炭产率与炭化温度、炭化时间和升温速率均呈负相关,且炭化温度能够最大程度地影响生物炭产率;造成生物炭产率降低的原因是物料中各组分在不同炭化条件下相继分解和转化。
关键词
黑沙蒿
生物炭
炭产率
Keywords
Artemisia ordosica
biochar
biochar yield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化褐煤包裹尿素的作物效应
被引量:
2
5
作者
韩雪琦
索全义
刘鑫
侯建伟
梁桓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4年第2期42-43,48,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60275)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MS0303)
文摘
研制缓释氮肥是解决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手段。试验研究选取具有一定水溶性腐殖酸含量的活化褐煤作为包裹材料包裹尿素,制作出具有一定缓释效果的包裹尿素,通过小麦盆栽试验验证其作物效应。结果表明,施用包裹尿素的小麦在N累积和产量上均优于施用普通尿素的小麦,其中每穗粒数提高8.2%,单株产量提高13.3%,成熟期N累积量提高了15.8%。因此,活化褐煤包裹尿素对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氮肥肥效都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褐煤
尿素
缓控释肥
腐殖酸
Keywords
Slow release fertilizer
Coated urea
Water soluble humic acid
Crop effect
分类号
S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炭化温度下玉米秸秆和沙蒿生物炭的结构特征及化学特性
梁桓
索全义
侯建伟
刘长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炭化温度对沙蒿生物炭形貌特征和化学性质的影响
侯建伟
索全义
梁桓
韩雪琦
刘长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有机物料对沙蒿生物炭改良沙土中有效养分的增效作用
侯建伟
索全义
梁桓
刘长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炭化条件对黑沙蒿生物炭产率的影响
侯建伟
索全义
梁桓
韩雪琪
刘长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活化褐煤包裹尿素的作物效应
韩雪琦
索全义
刘鑫
侯建伟
梁桓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