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胞外电子传递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梁方圆 吴冉冉 +3 位作者 曹昌丽 郑越 杨朝晖 赵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2-376,共5页
使用循环伏安、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t.f)的胞外电子传递机理.通过比较分别以亚铁离子和单质硫为电子供体培养的At.f的循环伏安曲线的还原峰可知,At.f具有胞外电子传递能力;恒压-... 使用循环伏安、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t.f)的胞外电子传递机理.通过比较分别以亚铁离子和单质硫为电子供体培养的At.f的循环伏安曲线的还原峰可知,At.f具有胞外电子传递能力;恒压-0.4 V时,加入亚铁离子能够促进At.f的胞外电子传递;好氧条件比厌氧条件产生/变化的电流大1个数量级,说明At.f在好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电化学活性.此外,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菌体的表面特征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电子传递 浸矿 循环伏安 计时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OCC制浆废水及其产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梁方圆 冯文英 +2 位作者 苏振华 张升友 张羽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3,共6页
研究了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OCC制浆废水及同步产电性能,为全面了解实验室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选用自制的和纸厂的两种OCC制浆废水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阳极室进水为纸厂废水的反应体系在有机物去除及产电方面优于自制废水体... 研究了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OCC制浆废水及同步产电性能,为全面了解实验室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选用自制的和纸厂的两种OCC制浆废水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阳极室进水为纸厂废水的反应体系在有机物去除及产电方面优于自制废水体系,反应器运行结束时自制废水和纸厂废水的COD_(Cr)去除率分别为81.3%和89.5%;自制废水体系于3个产电平台产生的输出电压分别低于纸厂废水体系,进水COD_(Cr)浓度为1000 mg/L时,两个体系得到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289.9 mW/m^2和303.0 mW/m^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可知,自制废水体系和纸厂废水体系中阳极优势菌群的表面形态不同,且红外谱图在吸收峰的数量及特定峰的强度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纸 OCC制浆废水 微生物燃料电池 产电 COD(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电极对处理OCC废水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梁方圆 冯文英 +1 位作者 苏振华 张羽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8,共5页
研究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中电子传递和电极面积对OCC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当进水COD_(Cr)为3000 mg/L、电极面积为40 cm2时,MFCs反应器和开路MFCs反应器的COD_(Cr)去除率分别为93.9%和83.7%,阳极微生物的电子传递作用能够促进有机物... 研究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中电子传递和电极面积对OCC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当进水COD_(Cr)为3000 mg/L、电极面积为40 cm2时,MFCs反应器和开路MFCs反应器的COD_(Cr)去除率分别为93.9%和83.7%,阳极微生物的电子传递作用能够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当进水COD_(Cr)为2000 mg/L、电极面积分别为40和108 cm2时,MFCs反应器获得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292.4和96.6 m W/m2,优于进水COD_(Cr)为1000和3000 mg/L的MFCs反应器;电极面积越大,产生的输出电压越高,有机物的去除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C废水 微生物燃料电池 CODCR去除率 电极面积 电子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柱面聚焦透镜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特性研究
4
作者 符小清 王静鸽 +2 位作者 代博 梁方圆 刘佳鑫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8-586,共9页
由于高斯脉冲激光束强度分布不均匀,导致传统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系统光谱信号稳定性差,且对微量元素检测灵敏度较低。为了提高LIBS技术的分析性能,本研究采用球面透镜和柱面透镜相结合的方法对激光束进行聚焦,激发合金钢样品产生等... 由于高斯脉冲激光束强度分布不均匀,导致传统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系统光谱信号稳定性差,且对微量元素检测灵敏度较低。为了提高LIBS技术的分析性能,本研究采用球面透镜和柱面透镜相结合的方法对激光束进行聚焦,激发合金钢样品产生等离子体。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实验系统中加入柱面聚焦透镜形成了更均匀的烧蚀坑形貌,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传统系统中高斯光束激发所形成的“尖锥形”烧蚀坑对光谱信号的不利影响,获得了更加稳定的等离子体辐射光谱,特征谱线强度和背景强度信号稳定性分别提高了24.7%~36.67%和43.75%~57.7%,等离子体温度和电子密度的稳定性提高了~10%。进一步采用内标法对合金钢中的Mn、Cr、Ni三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柱面透镜聚焦提高了元素的检测灵敏度,元素的检出限(LOD)降低了1.15~3.0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柱面聚焦透镜 信号稳定性 定量分析 合金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效关联分析的广枣在三味檀香散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梁方圆 布仁 +3 位作者 杨利 陆景坤 廖园红 王跃武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6期1218-1226,共9页
目的:基于谱效关联分析探讨广枣在三味檀香散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药效及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HPLC-Q-Exactive-MS/MS)对三味檀香散及其君药广枣进行成分分析和归属鉴别,采用ACEEXCEL3 C1... 目的:基于谱效关联分析探讨广枣在三味檀香散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药效及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HPLC-Q-Exactive-MS/MS)对三味檀香散及其君药广枣进行成分分析和归属鉴别,采用ACEEXCEL3 C18-PFP色谱柱(100 mm×3 mm,3μm),以0.2%甲酸甲醇溶液-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35℃;正、负离子模式采集数据,依据质谱数据、对照品及文献比对,对三味檀香散和广枣的化学成分进行归属鉴定。以斑马鱼血栓模型、小鼠巨噬细胞RAW246.7炎症模型、大鼠心肌细胞H9c2氧化损伤模型为药效评价手段,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谱效关系。结果:识别三味檀香散中48个成分、广枣中22个成分,其中共有成分20个,经与对照品比对确认12个成分;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广枣的药效活性主要体现在抗氧化方面,抗炎活性次之,无抗血栓形成作用,其抗氧化活性关联度最大的化合物为儿茶素和柚皮素,抗炎活性关联度最大的为柚皮素。结论:三味檀香散的药效活性是各药味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灰色关联度分析可作为筛选与预测中药药效物质组分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味檀香散 广枣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 药效物质基础 谱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