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5例布鲁菌氏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梁敏锋 潘杰辉 +1 位作者 陈松明 林金年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5期98-100,共3页
目的分析布鲁菌氏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75例确诊为布鲁菌氏病的患者,自拟量表,收集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资料(包括发热情况、最高体温、... 目的分析布鲁菌氏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75例确诊为布鲁菌氏病的患者,自拟量表,收集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资料(包括发热情况、最高体温、血液培养、布鲁菌氏抗体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CRP、PCT、ALT、AST等),行回顾性病例研究。结果在纳入研究的布鲁菌氏病患者中,男性构成比高于女性,4-7月份为该病的发病高峰期,绝大部分患者有牲畜接触史,在患者实验指标中,血培养细菌检出率极高,而布鲁菌氏抗体检测敏感度不高,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变化不大,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多数患者的CRP、PCT、ALT、AST均呈现升高趋势,提示患者肝功能受损。结论在进行布鲁菌病预防时,应重点针对有牲畜接触史的患者,并在4-7月份适当加大防控力度;在对布鲁菌病进行诊断时,要结合患者各项实验指标综合评估,血液培养可以作为检测该病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氏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肝与重症乙肝患者血清代谢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永霞 陈阿丽 +2 位作者 梁敏锋 丘翠环 张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8期27-28,30,共3页
目的:应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比较慢性乙肝和重症乙肝患者血清代谢组。方法: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20例)和重症乙肝患者血清(11例)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找出慢性乙... 目的:应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比较慢性乙肝和重症乙肝患者血清代谢组。方法: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20例)和重症乙肝患者血清(11例)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找出慢性乙肝和重症乙肝患者血清代谢组差异。结果: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代谢组比较,重肝患者血清中蛋氨酸、乙酰乙酸盐、三甲胺、葡萄糖和乳酸升高,而胆碱和脂的含量降低。结论:慢性乙肝和重症乙肝患者血清代谢组具有明显差异,基于核磁共振氢谱和主成分分析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为重症乙肝的诊断提供代谢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乙肝 代谢 核磁共振氢谱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代谢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永霞 梁敏锋 +3 位作者 陈阿丽 丘翠环 张磊 吴怀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3期37-39,共3页
目的: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食管癌患者血清代谢组核磁共振氢谱的特征及其变化。方法:对健康人血清(健康组,10例)和食管癌患者血清(食管癌组,20例)样本检测核磁共振氢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食管癌患者血清代谢组的特征及其改变。结... 目的: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食管癌患者血清代谢组核磁共振氢谱的特征及其变化。方法:对健康人血清(健康组,10例)和食管癌患者血清(食管癌组,20例)样本检测核磁共振氢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食管癌患者血清代谢组的特征及其改变。结果:健康组与食管癌组患者血清代谢组差异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食管癌患者血清中脂和乳酸的含量升高,葡萄糖和胆碱的含量降低。结论: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够得到食管癌患者血清中具有较大变化的血清代谢物,对食管癌的诊断提供代谢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食管癌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杆菌属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宗良 赖春颜 +1 位作者 梁敏锋 马均宝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7期3-5,共3页
目的:了解肠杆菌属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配合GN鉴定卡和AST-GN13药敏检测卡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6... 目的:了解肠杆菌属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配合GN鉴定卡和AST-GN13药敏检测卡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6株肠杆菌属细菌中阴沟肠杆菌占78.3%、产气肠杆菌占16.8%。标本主要来自痰267株(52.8%)、创面69株(13.6%)、尿液53株(10.5%)、血液47株(9.3%)。肠杆菌属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西丁、氨苄西林、头孢替坦、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最高,均高于95%,对头孢吡肟、厄他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耐药率较低,均在5%-10%,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分别为0.8%和3.0%。结论肠杆菌属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属 阴沟肠杆菌 产气肠杆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