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雄山虫草的生物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梁建东 韩燕峰 +2 位作者 田维毅 梁宗琦 李子忠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119,共7页
高雄山虫草(Cordyceps takaomontana)的无性型为细脚棒束孢(Isaria tenuipes),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糖、多肽、生物碱、甾醇类和萜类等。它的药理作用非常广泛,例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原生物、抗抑郁、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 高雄山虫草(Cordyceps takaomontana)的无性型为细脚棒束孢(Isaria tenuipes),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糖、多肽、生物碱、甾醇类和萜类等。它的药理作用非常广泛,例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原生物、抗抑郁、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和保护肝脏等。笔者对高雄山虫草及其无性型的生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和安全性的研究归纳整理作一综述,以期为高雄山虫草及其无性型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 细脚棒束孢 细脚拟青霉 虫生真菌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柯雷的中国当代诗歌史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建东 张晓红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60,共6页
本文重点评介荷兰汉学家柯雷研究当代中国先锋诗歌的两部著作——《粉碎的语言:中国当代诗歌和多多》和《精神、混乱和金钱时代的中国诗歌》。他从一种相对独立的视域来观照中国文学,尤其是先锋诗歌的发展和裂变,将为囿于成规和偏见的... 本文重点评介荷兰汉学家柯雷研究当代中国先锋诗歌的两部著作——《粉碎的语言:中国当代诗歌和多多》和《精神、混乱和金钱时代的中国诗歌》。他从一种相对独立的视域来观照中国文学,尤其是先锋诗歌的发展和裂变,将为囿于成规和偏见的国内研究者打开新思路、提供新方法。当然,我们也不避讳他的盲点和失误。在整个切磋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摆脱一种"后殖民"创伤心理。在今天,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加自然和平等的心态来理解海外汉学的优秀成果,并思考它们对于我们重写当代诗歌史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雷 中国 当代诗歌史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蛹体表预处理对高雄山虫草感染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梁建东 王玉荣 +1 位作者 韩燕峰 梁宗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4期307-309,共3页
采用体表感染法以高雄山虫草菌丝段侵染家蚕蛹,对家蚕蛹体表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感染率。试验研究了不同消毒剂、黏附分散剂和细菌发酵液预处理家蚕蛹体表后对感染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供试表面消毒剂提高感染率的能力为:5%聚维酮碘>3... 采用体表感染法以高雄山虫草菌丝段侵染家蚕蛹,对家蚕蛹体表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感染率。试验研究了不同消毒剂、黏附分散剂和细菌发酵液预处理家蚕蛹体表后对感染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供试表面消毒剂提高感染率的能力为:5%聚维酮碘>3%过氧化氢>2%的汞溴红>0.5%碘伏>75%乙醇;0.05%吐温-80对高雄山虫草感染家蚕蛹有一定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的高岭土与细菌发酵液无促进感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 高雄山虫草 菌丝段 消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与哲学之争的现代嬗变
4
作者 梁建东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3-49,共7页
柏拉图作为哲学家对"诗"所施加的责难是"诗哲之争"的最初原点,在现代、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中,这一争论并没有自然获得消解,而是在不断的流变中脱离了最初的诗学和美学的狭隘命题的局限,衍生出各种新的形式和更加丰富... 柏拉图作为哲学家对"诗"所施加的责难是"诗哲之争"的最初原点,在现代、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中,这一争论并没有自然获得消解,而是在不断的流变中脱离了最初的诗学和美学的狭隘命题的局限,衍生出各种新的形式和更加丰富的内容。列奥·施特劳斯从反思现代性危机的立场出发尊重哲学的最高合法性,而在玛莎·纳斯鲍姆看来诗同样具有哲学性的崇高目的。两位当代思想家关于同一问题的不同态度正是当代文化多元性的体现,争论所构成的交流平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消除任何极端立场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争执 现代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雄山虫草无性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韩燕峰 梁建东 +2 位作者 邹晓 董旋 梁宗琦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94,共6页
高雄山虫草(Cordyceps takaomontana)无性型的名称历经多次变迁,现认为细脚棒束孢(Isariatenuipes)是其真正的无性型。细脚棒束孢具有重要的药理、药化作用,子实体和发酵液中可分离出具有抗肿瘤、抗菌和镇静等作用的有效活性组分,基于... 高雄山虫草(Cordyceps takaomontana)无性型的名称历经多次变迁,现认为细脚棒束孢(Isariatenuipes)是其真正的无性型。细脚棒束孢具有重要的药理、药化作用,子实体和发酵液中可分离出具有抗肿瘤、抗菌和镇静等作用的有效活性组分,基于此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细脚棒束孢的培养方法和产品,笔者通过对近几年该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细脚棒束孢的研究开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雄山虫草 细脚棒束孢 细脚拟青霉 生物活性物质 人工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些拟青霉菌株对小菜蛾致病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韩燕峰 张延威 +1 位作者 梁建东 梁宗琦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6-49,共4页
研究了29株拟青霉和1株白僵菌对小菜蛾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小菜蛾的致病性有明显差异,其中玫烟色拟青霉,环链拟青霉和球孢白僵菌对小菜蛾感染致死效果最好。另外,分离自虫体的拟青霉菌株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致病性,而来自土壤... 研究了29株拟青霉和1株白僵菌对小菜蛾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小菜蛾的致病性有明显差异,其中玫烟色拟青霉,环链拟青霉和球孢白僵菌对小菜蛾感染致死效果最好。另外,分离自虫体的拟青霉菌株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致病性,而来自土壤的菌株对小菜蛾无致病性或仅具微弱致病性。环链拟青霉对小菜蛾的致病性与产孢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生真菌 拟青霉 小菜蛾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虫生拟青霉高产VE菌株的筛选及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延威 韩燕峰 +2 位作者 梁建东 梁宗琦 周礼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4-1315,1591,共3页
[目的]为从真菌中开发利用天然VE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种虫生拟青霉中天然VE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对细脚拟青霉进行高产VE培养基的优化。[结果]细脚拟青霉中的天然VE含量最高;所得优化的培养基碳源为... [目的]为从真菌中开发利用天然VE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种虫生拟青霉中天然VE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对细脚拟青霉进行高产VE培养基的优化。[结果]细脚拟青霉中的天然VE含量最高;所得优化的培养基碳源为甘露糖,氮源为尿素,微量元素为铁,pH值自然。[结论]该研究中的真菌资源具有开发脂溶性物质的极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无性型 虫生真菌 代谢产物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雄山虫草人工栽培菌株筛选及搔菌对其子实体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韩燕峰 王宝林 +4 位作者 陈万浩 王玉荣 邹晓 梁建东 梁宗琦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42,共4页
以小麦粒固体培养基栽培高雄山虫草。筛选了适于生产的优良菌株,该菌株栽培后生长良好,搔菌后出草较多、整齐,但生物量和生物转化率与未搔菌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搔菌组第二潮子实体生物量和生物转化率均优于未搔菌组,搔菌组平均每瓶分别为... 以小麦粒固体培养基栽培高雄山虫草。筛选了适于生产的优良菌株,该菌株栽培后生长良好,搔菌后出草较多、整齐,但生物量和生物转化率与未搔菌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搔菌组第二潮子实体生物量和生物转化率均优于未搔菌组,搔菌组平均每瓶分别为(0.33±0.01)g和(2.2±0.01)%,未搔菌组分别为(0.12±0.01)g和(0.7±0.01)%。经过二潮子实体培养总生物量和总生物转化率高于一次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雄山虫草 搔菌 子实体生物量 生物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的先锋诗歌与诗人形象 被引量:5
9
作者 柯雷 梁建东 张晓红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54,共6页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以视觉为中心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同时为诗歌文本的书写与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开启了新的可能。当代先锋诗歌的文本因此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特质,这种新文本与诗人形象之间的关联、互动或共建,也开始在批判性话语中逐渐呈现...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以视觉为中心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同时为诗歌文本的书写与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开启了新的可能。当代先锋诗歌的文本因此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特质,这种新文本与诗人形象之间的关联、互动或共建,也开始在批判性话语中逐渐呈现出来。笔者在本文中试图从外部的视角,即元文本的视角来考察这二者之间的深层关系,为先锋诗歌与诗人在特殊时代中的位置,寻找更加准确定位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先锋诗歌 诗人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黄无性型菌的人工培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燕峰 杜文 +1 位作者 梁建东 梁宗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39-241,249,共4页
采用培养特征观察,竹红菌甲素测定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和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上竹黄菌的生物量,产竹红菌素甲素和形成子座情况,结果表明,葡萄糖20g,琼脂20g,竹汁1000mL(竹枝200g煮沸取滤液),pH自然的培养基中并插入灭菌的竹枝,接入竹... 采用培养特征观察,竹红菌甲素测定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和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上竹黄菌的生物量,产竹红菌素甲素和形成子座情况,结果表明,葡萄糖20g,琼脂20g,竹汁1000mL(竹枝200g煮沸取滤液),pH自然的培养基中并插入灭菌的竹枝,接入竹黄菌种,7d后,该培养基上菌丝生物量和其竹红菌素量均为最高,且约6个月室内室温(0~20℃)培养获得了类天然竹黄状的培养物,该培养物经过了竹红菌甲素测定及分子鉴定分析多途径的综合验证。通过本实验,竹黄无性型菌的人工培养取得一定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黄菌 竹黄子实体 人工培养 竹红菌素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光志 田维毅 +3 位作者 王平 梁建东 王文佳 韩洁 《北方药学》 2013年第12期146-147,共2页
目的:为了提高本科生在《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提高科研能力,对其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改革探讨。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课程的兴趣和创新思维,从深化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编写符合实际情况的实验教程,... 目的:为了提高本科生在《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提高科研能力,对其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改革探讨。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课程的兴趣和创新思维,从深化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编写符合实际情况的实验教程,制定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坚持实验室开放,采取多媒体教学,改革实验考核模式,提高老师实验室工作水平,鼓励学生申报本学科的课题和培养科研思维等几方面对《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实验教学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结果:通过《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实验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尝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教学与学习双方的良好互动。结论:《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 实验教学改革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主塔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比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建东 王卫锋 《广州建筑》 2008年第1期3-6,共4页
在广州珠江黄埔大桥混凝土主塔应力监测中,为分离收缩徐变的影响,进行了收缩徐变试验。本文介绍了广州珠江黄埔大桥主塔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的基本情况,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结论,为施工阶段主塔应力的监测提供... 在广州珠江黄埔大桥混凝土主塔应力监测中,为分离收缩徐变的影响,进行了收缩徐变试验。本文介绍了广州珠江黄埔大桥主塔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的基本情况,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结论,为施工阶段主塔应力的监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收缩 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岸二桥主桥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建东 《山西建筑》 2010年第11期330-332,共3页
结合井岸二桥场地地质条件及该桥技术标准,从箱梁构造、预应力钢束、下部构造三方面介绍了主桥结构设计,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受力分析,提出了设计措施,以避免出现弊病,保证大桥安全、高效地运营。
关键词 桥梁设计 箱梁 预应力钢束 受力分析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教研活动 提升教师教学技能
14
作者 何光志 田维毅 +3 位作者 王平 梁建东 王文佳 韩洁 《北方药学》 2014年第9期130-131,共2页
教研活动应结合本学科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研活动制度,丰富教研内容;鼓励与支持老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借助本学科当代领先科学技术,提高教研深度;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情感和课程建设能力;开发课程资源内涵提升教研... 教研活动应结合本学科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研活动制度,丰富教研内容;鼓励与支持老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借助本学科当代领先科学技术,提高教研深度;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情感和课程建设能力;开发课程资源内涵提升教研层次。教研室切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活动 教学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固态发酵杜仲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丽丽 梁建东 +5 位作者 柴宇航 陈万浩 田维毅 韩燕峰 梁宗琦 王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83-90,共8页
为提高蛹虫草转化杜仲发酵产物中虫草素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产量,并获得最优发酵条件,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对培养基中虫草素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进行评价,筛选出显著因素,并通过最陡爬坡实验进一步确定较优组合,... 为提高蛹虫草转化杜仲发酵产物中虫草素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产量,并获得最优发酵条件,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对培养基中虫草素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进行评价,筛选出显著因素,并通过最陡爬坡实验进一步确定较优组合,最后应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确定最优发酵条件。Plackett-Burman实验结果表明,添料(杜仲粉)量、培养时间、硫酸铵对蛹虫草转化杜仲固体培养具显著性影响;经响应面法优化后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为:维生素E 4 g/kg,葡萄糖4 g/kg,硫酸铵8g/kg,初始pH8,添料(杜仲粉)量27%,接种量40%,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18 d,优化后,虫草素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固体发酵单位产量分别达2.92、90.03μg/g,比优化前分别提高60.44%、52.90%,表明蛹虫草菌株B1 528能以杜仲为药性基质成分进行固体发酵,并影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响应面法用于蛹虫草转化杜仲的固体发酵优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蛹虫草 Plackett-Burman实验 Box-Benhnken实验 固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水提液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机制研究
16
作者 晋海军 杨灵丽 +5 位作者 梁建东 龚荣英 邢益政 王国凯 陈美娟 田维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2-120,共9页
采用单菌、混菌发酵技术,筛选改善蒲公英水提液感官的最佳微生物及其组合,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最佳发酵工艺,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解析发酵改善蒲公英水提液感官的相关代谢通路。结果表明,戊糖乳杆菌∶保加利亚乳菌杆∶嗜酸乳杆菌=2... 采用单菌、混菌发酵技术,筛选改善蒲公英水提液感官的最佳微生物及其组合,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最佳发酵工艺,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解析发酵改善蒲公英水提液感官的相关代谢通路。结果表明,戊糖乳杆菌∶保加利亚乳菌杆∶嗜酸乳杆菌=2∶2∶3为最佳混菌发酵组合,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13.56 h,发酵温度25.57℃,接菌量4%。发酵液具备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羟自由基清除率63.22%,DPPH自由基清除率82.50%)。经代谢组分析,筛选出发酵后差异代谢物共616种,与感官相关的丙氨酸等甜味成分显著上调,香豆素等香味物质显著上调,儿茶素等苦涩味成分显著下调。这些与感官改善相关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嘌呤、酪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及谷氨酸、烟酸和烟酰胺等代谢通路。该研究获得了改善蒲公英水提液感官的最佳发酵工艺,在代谢组层面解析了发酵改善其感官的相关代谢通路,可为今后蒲公英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发酵 工艺优化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小蓟水提液风味的发酵工艺优化及机制研究
17
作者 晋海军 龚荣英 +5 位作者 杨灵丽 周敏 王国凯 陈美娟 梁建东 田维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1期118-125,共8页
为优化改善小蓟水提液风味的发酵工艺,分析发酵改善其口感的分子机制。该试验通过单菌及混菌发酵、响应面优化法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利用代谢组学技术阐释发酵改善小蓟水提液风味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3∶1(体积比... 为优化改善小蓟水提液风味的发酵工艺,分析发酵改善其口感的分子机制。该试验通过单菌及混菌发酵、响应面优化法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利用代谢组学技术阐释发酵改善小蓟水提液风味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3∶1(体积比)为最佳混菌发酵组合,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菌量1.46%、发酵温度23.65℃、蔗糖含量4.35%。发酵后,小蓟水提液总黄酮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小蓟水提液发酵后,6'-唾液乳糖、α-乳糖等甜味成分和2-羟基肉桂酸、双香豆素芳香味成分均显著上调,苦毒宁、番泻苷C等苦涩味物质显著下调,与风味改善有关的代谢主要被富集在糖、氨基酸、核苷酸相关的代谢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蓟 发酵 风味 工艺优化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修复电子器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建东 杨炎 +5 位作者 董帅 程李巍 刘晓 王华 张旗 刘治田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9-19,共11页
自修复材料具有自我修复损伤的能力,可以使器件在受外力破坏后一定程度上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因而可以提高电子器件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首先介绍了自修复材料的种类和对应的自修复原理,然后重点论述了近年来报道的具有自修复能力的超... 自修复材料具有自我修复损伤的能力,可以使器件在受外力破坏后一定程度上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因而可以提高电子器件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首先介绍了自修复材料的种类和对应的自修复原理,然后重点论述了近年来报道的具有自修复能力的超级电容器、二次电池、太阳能电池以及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举例说明了自修复电子器件设计策略以及发展现状,分析了相关改性措施对器件性能与自修复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自修复材料的作用机理与应用前景。最后总结了自修复电子器件当下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 电子器件 电化学储能 二次电池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孢属的分类研究进展及其分类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燕峰 沈鑫 +1 位作者 梁建东 梁宗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本文指出了金孢属在国民经济中潜在开发利用价值,论述了该属自建属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和当前分类研究进展,总结出该属分种的主要形态学分类依据,为该属的深入分类和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孢属 经典形态 分子系统发育 鉴别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功能体的微生物组组成、组装及微生物间互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燕峰 董醇波 +5 位作者 葛伟 邹晓 梁建东 陈万浩 胡海燕 梁宗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2年第2期1-12,共12页
本文介绍了植根于共生理念和关系中的共生功能体(宿主—相关微生物组)概念,系统评述了共生功能体相关微生物组的组成、组装及其微生物间的互作。基于共生功能体,宿主通过自身具有的抗性和耐受性,可影响微生物共生体在共生连续体中的位置... 本文介绍了植根于共生理念和关系中的共生功能体(宿主—相关微生物组)概念,系统评述了共生功能体相关微生物组的组成、组装及其微生物间的互作。基于共生功能体,宿主通过自身具有的抗性和耐受性,可影响微生物共生体在共生连续体中的位置,降低互作的负面效应。宿主进化和共生功能体能主动影响寄生性共生体的适合度,从而出现反向适应。虽然宿主微生物组对宿主生物学、生态学和进化中的中心作用已得到普遍重视,但涉及功能的研究较少。最近提出的生态—共生功能体新概念对一个物种共生功能体的传统认知提出了挑战。此外,共生功能体的研究已从生物科学向社会科学、哲学和生理学扩展。如果不考虑共生功能体在特定行为中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潜在的认知偏差,即共生功能体盲点。因此关注共生功能体盲点和对微生物组如何影响大脑和认知的研究,将为人类认知和社会行为的进化提供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功能体 微生物组组成 微生物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