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生超疏水PVDF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
作者 姚连珍 杨文芳 +2 位作者 梁庆忠 余少琦 李秋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5-198,共4页
以荷叶效应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基于模板法的防污自洁PVDF膜的制备。重点研究了表面粗糙度及粗糙表面的表面能对PVDF膜拒水及拒油性能的影响。采用静态接触角及滚动角、集灰实验表征PVDF膜的自清洁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 以荷叶效应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基于模板法的防污自洁PVDF膜的制备。重点研究了表面粗糙度及粗糙表面的表面能对PVDF膜拒水及拒油性能的影响。采用静态接触角及滚动角、集灰实验表征PVDF膜的自清洁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膜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由模板法制备的膜表面的粗糙度对静态接触角有很大的影响,合适的表面微凸体直径能够增大接触角,PVDF膜表面静态接触角可达152°;掺杂低表面能物质的膜的接触角随表面能的减小而增大,其静态接触角高达168°,滚动角约为2°;集灰实验结果表明,水滴能将膜表面的灰尘带走,证明本实验赋予了PVDF膜良好的防污自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PVDF) 荷叶效应 模板 低表面能 防污自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色纺织材料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文芳 梁庆忠 +2 位作者 路硕 姚连珍 张振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0-12,共3页
采用涤纶长丝梭织物为基布、防水透湿PU为涂层胶,制备光敏变色功能涂层材料;研究光敏颜料用量对涂层变色效果、光敏颜料拼色效果的影响,并对光敏变色涂层材料的颜色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光敏红MC、光敏蓝SMC与PU涂层胶相容性良好,智... 采用涤纶长丝梭织物为基布、防水透湿PU为涂层胶,制备光敏变色功能涂层材料;研究光敏颜料用量对涂层变色效果、光敏颜料拼色效果的影响,并对光敏变色涂层材料的颜色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光敏红MC、光敏蓝SMC与PU涂层胶相容性良好,智能光敏变色涂层纺织材料光敏变色效果明显;随着光敏变色颜料用量的增加,材料颜色深度增加,当颜料用量达到4%后,材料颜色深度变化不再明显。光敏红MC与光敏蓝SMC拼色后,可获得新色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整理 光敏变色 涤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热调温纺织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姚连珍 杨文芳 梁庆忠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共4页
阐述了蓄热调温纺织品的调温机理、分类、制造工艺;简介了相变调温性能的评价方法;展望了蓄热调温纤维及其纺织品的发展前景,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蓄热调温 纺织品 相变材料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DP纤维染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路硕 杨文芳 梁庆忠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36,共4页
通过研究染色温度、时间及染料的平衡上染率等因素对ECDP纤维染色饱和值的影响,确定ECDP纤维染色的最佳条件;研究不同染料对ECDP纤维和PET纤维的竞染影响.结果表明,ECDP纤维染色的最佳条件为:染色温度110℃、染色时间150 min、染料的... 通过研究染色温度、时间及染料的平衡上染率等因素对ECDP纤维染色饱和值的影响,确定ECDP纤维染色的最佳条件;研究不同染料对ECDP纤维和PET纤维的竞染影响.结果表明,ECDP纤维染色的最佳条件为:染色温度110℃、染色时间150 min、染料的平衡上染率75%~90%;与PET纤维相比,分散染料更易上染ECDP纤维,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只上染ECDP纤维而不上染PET纤维,分散染料与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对ECDP纤维的上染存在竞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DP 改性涤纶 染色饱和值 PET 竞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技术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姚连珍 杨文芳 梁庆忠 《染整技术》 CAS 2013年第12期29-33,共5页
仿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创新技术,目前国内外仿生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在军事、医学、建筑业、信息产业以及纺织业等领域都有相当广泛的应用,仿生技术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介绍了仿生技术的概念、分类、研究的主要内容... 仿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创新技术,目前国内外仿生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在军事、医学、建筑业、信息产业以及纺织业等领域都有相当广泛的应用,仿生技术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介绍了仿生技术的概念、分类、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仿生技术在纺织品中的应用。仿生学的发展及在纺织业中的应用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技术 纺织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组织和紧度对吸湿排汗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郝建金 梁庆忠 +2 位作者 范晓琴 叶毓辉 葛明 《纺织标准与质量》 2016年第5期38-41,共4页
为了研究织物组织和紧度对吸湿排汗性能的影响规律,以34.6tex的涤棉纱(60/40低弹网络涤纶/棉)为原料,测试与分析了不同组织结构和织物紧度的织物吸湿排汗性能。试验结果表明,3/3斜纹的织物具有较好的吸湿排汗性能,芯吸高度达... 为了研究织物组织和紧度对吸湿排汗性能的影响规律,以34.6tex的涤棉纱(60/40低弹网络涤纶/棉)为原料,测试与分析了不同组织结构和织物紧度的织物吸湿排汗性能。试验结果表明,3/3斜纹的织物具有较好的吸湿排汗性能,芯吸高度达到了6.4cm,透湿量达到了6027.8g/(m^2·24h);在织物组织一定的情况下,织物吸湿排汗性能随着织物紧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当织物紧度为53.5.3%~64.3%时,芯吸高度达到了12.4~13.5cm,透湿量达到了6984.9~7019.2g/(m^2·24h)。该试验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组织结构对织物吸湿排汗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组织 紧度 吸湿排汗 毛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纱线结构与机织物吸湿速干牲能的相关牲 被引量:2
7
作者 范晓琴 梁庆忠 +2 位作者 张海煊 刘锋利 陈伟建 《纺织标准与质量》 2016年第4期46-49,共4页
为了探讨纱线结构与机织物吸湿速干性能的相关性,测试与分析了由不同纱线线密度、不同纱线捻度和不同纺纱方式制成的机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纱线线密度的改变,织物的芯吸高度在10~15cm,透湿量在7050~7140g/(m^... 为了探讨纱线结构与机织物吸湿速干性能的相关性,测试与分析了由不同纱线线密度、不同纱线捻度和不同纺纱方式制成的机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纱线线密度的改变,织物的芯吸高度在10~15cm,透湿量在7050~7140g/(m^2·24h);随着纱线捻度的改变,织物的芯吸高度在11~18cm,透湿量在6916~7320g/(m^2·24h);随着纺纱方式的改变,织物的芯吸高度在10~20cm,透湿量在6620~7690g/(m^2·24h),其中环锭纺的芯吸高度达到了19.7cm,透湿量达到了7683.6g/(m^2·24h)。该试验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织物纱线线密度的大小对织物吸湿性影响较大,对速干性无显著影响;随着织物纱线捻度的减小,织物的吸湿速干性提高;纱线的纺纱方式对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由环锭纺纱线制成织物的吸河竦千性能最好,紧密妨的性能汝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纱线结构 线密度 捻度 纺纱方式 吸湿速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雕刻图案在明式家具中的产生根源与发展演变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潘慈香 梁庆忠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9年第8期26-27,共2页
通过对明式家具中雕刻图案的产生、发展与演变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人类早期的原始崇拜是明式家具雕刻图案产生的根源;分析中国儒家思想对明式家具雕刻图案的影响因素,这是明式家具雕刻图案的发展动力;进一步对民族文化习俗进行剖析发现,... 通过对明式家具中雕刻图案的产生、发展与演变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人类早期的原始崇拜是明式家具雕刻图案产生的根源;分析中国儒家思想对明式家具雕刻图案的影响因素,这是明式家具雕刻图案的发展动力;进一步对民族文化习俗进行剖析发现,其发展演变的动因还包括中国历朝历代的民族风情、封建习俗和人文习惯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刻图案 产生、发展与演变 文化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静电半衰期性能测试的影响因素
9
作者 梁家豪 高晓萍 梁庆忠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2-75,共4页
分析了GB/T 12703.1—2021新旧版本检测方法的差异。对7种单组分样品进行抗静电性能测试,并对各个样品在不同的环境湿度及试样夹持平整度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旧版本检测方法的导电原理存在差异,新标准更为合理;环境湿... 分析了GB/T 12703.1—2021新旧版本检测方法的差异。对7种单组分样品进行抗静电性能测试,并对各个样品在不同的环境湿度及试样夹持平整度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旧版本检测方法的导电原理存在差异,新标准更为合理;环境湿度对抗静电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在标准区间内低湿度与高湿度的差距最大可达到28 s;试样夹持平整度影响测试数据的稳定性,使用金属胶布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减少异常值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纺织品 静电半衰期 环境湿度 平整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