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腔扩容术量化虚拟手术的气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暴继敏 孟大为 +5 位作者 李哲 马云鹏 李奇洙 梁大帅 李贵民 臧洪瑞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目的借助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分析鼻腔扩容术对上气道气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鼻科住院男性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1例,主诉交替性鼻堵伴睡眠时打鼾4年余。接受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并存储结果。借助于mimi... 目的借助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分析鼻腔扩容术对上气道气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鼻科住院男性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1例,主诉交替性鼻堵伴睡眠时打鼾4年余。接受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并存储结果。借助于mimics 13.0软件进行虚拟手术,建立鼻腔扩容术不同的手术范围的手术模型并进行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结果鼻中隔矫正术+双侧下鼻甲外移术虚拟手术后,鼻腔截面和咽腔截面的平均负压绝对值和平均气流速度降低,但鼻腔和咽腔的气流分布无明显改变;双侧中鼻道对称性虚拟开放后,气流速度和压力梯度变化趋于平缓、均匀,且咽腔最狭窄平面的平均负压值进一步降低。非对称性虚拟手术后,双侧鼻腔压力分布和最大气流速度分布不对称,咽腔最狭窄平面平均气流速度较原始模型无明显变化,平均负压绝对值甚至超过原始模型。结论鼻腔扩容术一定程度上改善由于呼吸气流运动造成的咽腔塌陷趋势。双侧中鼻道对称性开放使鼻腔气流重新分布,进一步降低咽腔管腔内负压。非对称性手术导致双侧鼻腔压力和气流速度分布不对称,甚至可能升高咽腔负压绝对值,提示了鼻腔扩容术双侧对称性开放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气道阻力 压力 最大呼气流速 计算机模拟 鼻阻力 鼻腔扩容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哲 孙萌 +3 位作者 李奇洙 梁大帅 孟大为 暴继敏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辽宁省金秋医院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及老年综合科等确诊的老年BPPV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A...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辽宁省金秋医院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及老年综合科等确诊的老年BPPV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各45例。A组给予强迫体位治疗与天麻素治疗,B组给予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眩晕障碍积分,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最大血流速度。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分别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对2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33%(24/45) vs 91.11%(41/45),P<0.05]。2组患者治疗后眩晕残障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眩晕残障量表积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 3±3. 3) vs (24. 2±4. 1),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RVA、LVA、BA最大血流速度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RVA、LVA、BA最大血流速度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老年BPPV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经颅超声多普勒 眼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