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贸区的成立能否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国际数据的合成控制法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梁双陆
刘林龙
崔庆波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6-46,共11页
文章从理论上对自贸区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进行分析,并运用合成控制法对北美、欧洲、东盟、中国-东盟、南美5个区域自贸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北美、欧洲、东盟、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存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应,并可以通...
文章从理论上对自贸区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进行分析,并运用合成控制法对北美、欧洲、东盟、中国-东盟、南美5个区域自贸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北美、欧洲、东盟、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存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应,并可以通过相应安稳剂检验,南美自贸区的成立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又验证了自贸区通过投资结构、进口贸易结构、出口贸易结构、经济增长、消费需求5种路径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自贸区的成立可以通过进出口贸易结构路径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欧美地区,自贸区的成立还可以通过消费需求路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亚洲地区,自贸区的成立还可以通过投资结构路径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合成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
199
2
作者
梁双陆
刘培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41,共9页
数字普惠金融旨在为金融需求者提供一个普惠性的产品服务,促使传统金融转向开放、包容、普惠的"人本主义"经营理念。根据金融深化理论的观察,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门槛效应、减贫效应、排除效应可以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
数字普惠金融旨在为金融需求者提供一个普惠性的产品服务,促使传统金融转向开放、包容、普惠的"人本主义"经营理念。根据金融深化理论的观察,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门槛效应、减贫效应、排除效应可以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201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31个省级区域的泰尔指数,并在此基础上使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收敛城乡收入差距;由于数字普惠金融会在计量经济模型中出现内生性问题,用互联网普及率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得到一致可靠的计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工具变量法
互联网普及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物资本类型与我国区域产业创新效应差异比较
被引量:
5
3
作者
梁双陆
梁巧玲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9,共15页
基于包含资源型实物资本积累和制造型实物资本积累的内生增长模型,运用我国31个省份1998-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实物资本积累的区域产业创新效应,并从区域(东中西部地区)和实物资本类型(资源型和制造型)两个维度比较产业创新效应差异。...
基于包含资源型实物资本积累和制造型实物资本积累的内生增长模型,运用我国31个省份1998-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实物资本积累的区域产业创新效应,并从区域(东中西部地区)和实物资本类型(资源型和制造型)两个维度比较产业创新效应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实物资本积累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高于中西部;市场化程度、外商直接投资、研发劳动力和研发经费的投入,均大幅提升了实物资本对区域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总体上资源型实物资本积累的增加并不能有效提升区域产业创新水平;东、中部地区制造型实物资本积累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因此,加快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西部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实物资本
制造型实物资本
产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贸易联系问题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郑丽楠
梁双陆
刘林龙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52,共8页
运用贸易强度指数模型研究了2010年以来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的贸易联系强度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总体上,近10年来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日趋增强,贸易集中化趋势明显。2010年以来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
运用贸易强度指数模型研究了2010年以来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的贸易联系强度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总体上,近10年来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日趋增强,贸易集中化趋势明显。2010年以来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取得较大进展,但中国优势商品的出口贸易仍然以特定国家偏好为主,中国对各区域的出口优势产业相对集中。相比之下,进口贸易进展缓慢,但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有较强的互补性,其中贸易联系以资源性产品为主。基于此,文章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大经济走廊
贸易联系
贸易互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普惠金融、教育约束与城乡收入收敛效应
被引量:
81
5
作者
梁双陆
刘培培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8-138,共11页
普惠金融能够有效收敛城乡收入已成为学术共识,然而关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存在不足,遵循传统金融的发展理念又难以刻画出数字普惠金融的技术性特征与应有内涵。基于我国201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31个省、市、自...
普惠金融能够有效收敛城乡收入已成为学术共识,然而关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存在不足,遵循传统金融的发展理念又难以刻画出数字普惠金融的技术性特征与应有内涵。基于我国201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31个省、市、自治区的泰尔指数,并以此为基础运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的收敛效应。研究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收敛城乡收入;(2)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的收敛效应存在教育门槛;(3)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的收敛效应呈现区域性差异;(4)在不同适配机制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的收敛效应将会发生本质性变化。因此,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应构建多层级、多样化的产品体系,提高覆盖广度,避免因教育门槛限制而陷入"数字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教育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梁双陆
白云翠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99,共18页
随着扣除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扣除比例的不断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以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技术吸收能力...
随着扣除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扣除比例的不断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以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技术吸收能力和政府创新偏好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企业异质性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突破式创新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对渐进式创新的促进作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激励效果因行业性质、人力资本结构和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技术吸收能力和政府创新偏好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二者正向调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但是调节作用会因企业创新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激励政策的效果会因作用时点的不同而产生异质性。因此,拓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和提高加计扣除比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技术性创新激励政策,提升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完善财政科技支出体系,以及多种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搭配使用,是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突破式创新
渐进式创新
技术吸收能力
政府创新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资源型产业升级的创新驱动研究--以中西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
3
7
作者
梁双陆
侯泽华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67,共13页
新的结构发展期,加快资源型产业升级对经济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将可耗竭资源因素引入有关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中,分析技术创新对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将地区产业划分为资源型产业和创新型产业,借助夹角余...
新的结构发展期,加快资源型产业升级对经济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将可耗竭资源因素引入有关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中,分析技术创新对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将地区产业划分为资源型产业和创新型产业,借助夹角余弦的思想构建资源型产业升级的动态指标,利用2005-2016年间中西部地区17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是资源型产业升级的内生驱动力,而政府的调节效应却因资源型产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为此,需根据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阶段,制定适宜的转型升级策略。对处于成熟期的资源型产业,宜借助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调节作用,激励企业向非资源型产业发展。对处于衰竭期的资源型产业,则要更加注重创新技术的培育和应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
技术创新
政府引导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贸区的成立能否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国际数据的合成控制法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梁双陆
刘林龙
崔庆波
机构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6-46,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自由贸易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机制研究》(15CJL051)
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项目《区域合作理论创新高地》(C176240103)。
文摘
文章从理论上对自贸区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进行分析,并运用合成控制法对北美、欧洲、东盟、中国-东盟、南美5个区域自贸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北美、欧洲、东盟、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存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应,并可以通过相应安稳剂检验,南美自贸区的成立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又验证了自贸区通过投资结构、进口贸易结构、出口贸易结构、经济增长、消费需求5种路径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自贸区的成立可以通过进出口贸易结构路径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欧美地区,自贸区的成立还可以通过消费需求路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亚洲地区,自贸区的成立还可以通过投资结构路径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
自贸区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合成控制法
Keywords
free trade zone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
分类号
F73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
199
2
作者
梁双陆
刘培培
机构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出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41,共9页
基金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云南推进沿边开发开放研究"(ZDZB201616)
云南大学第九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数字普惠金融
教育约束与城乡收入差距收敛研究"(YDY17024)
文摘
数字普惠金融旨在为金融需求者提供一个普惠性的产品服务,促使传统金融转向开放、包容、普惠的"人本主义"经营理念。根据金融深化理论的观察,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门槛效应、减贫效应、排除效应可以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201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31个省级区域的泰尔指数,并在此基础上使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收敛城乡收入差距;由于数字普惠金融会在计量经济模型中出现内生性问题,用互联网普及率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得到一致可靠的计量结果。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工具变量法
互联网普及程度
Keywords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urban-rural income gap
tool variable method
internet penetration
分类号
F830.49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物资本类型与我国区域产业创新效应差异比较
被引量:
5
3
作者
梁双陆
梁巧玲
机构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出处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9,共15页
基金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项目编号:X3113023
项目主持人:梁双陆)
+2 种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大开发中的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1BJL071
项目主持人:梁双陆)
云南省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项目
文摘
基于包含资源型实物资本积累和制造型实物资本积累的内生增长模型,运用我国31个省份1998-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实物资本积累的区域产业创新效应,并从区域(东中西部地区)和实物资本类型(资源型和制造型)两个维度比较产业创新效应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实物资本积累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高于中西部;市场化程度、外商直接投资、研发劳动力和研发经费的投入,均大幅提升了实物资本对区域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总体上资源型实物资本积累的增加并不能有效提升区域产业创新水平;东、中部地区制造型实物资本积累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因此,加快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西部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资源型实物资本
制造型实物资本
产业创新
Keywords
resources -based physical capital accumulation
manufacturing physical capital accumula-tion
industry innovation
分类号
F061.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贸易联系问题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郑丽楠
梁双陆
刘林龙
机构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5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边疆国土开发研究>(17BJL004)
文摘
运用贸易强度指数模型研究了2010年以来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的贸易联系强度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总体上,近10年来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日趋增强,贸易集中化趋势明显。2010年以来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取得较大进展,但中国优势商品的出口贸易仍然以特定国家偏好为主,中国对各区域的出口优势产业相对集中。相比之下,进口贸易进展缓慢,但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有较强的互补性,其中贸易联系以资源性产品为主。基于此,文章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六大经济走廊
贸易联系
贸易互补性
Keywords
the six economic corridors
trade links
trade complementarity
分类号
F71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普惠金融、教育约束与城乡收入收敛效应
被引量:
81
5
作者
梁双陆
刘培培
机构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出处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8-138,共11页
基金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云南推进沿边开发开放研究"(项目编号:ZDZB201616
项目负责人:梁双陆)
+2 种基金
云南大学第九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数字普惠金融
教育约束与城乡收入差距收敛研究"(项目编号:YDY17024
项目负责人:刘培培)
文摘
普惠金融能够有效收敛城乡收入已成为学术共识,然而关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存在不足,遵循传统金融的发展理念又难以刻画出数字普惠金融的技术性特征与应有内涵。基于我国201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31个省、市、自治区的泰尔指数,并以此为基础运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的收敛效应。研究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收敛城乡收入;(2)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的收敛效应存在教育门槛;(3)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的收敛效应呈现区域性差异;(4)在不同适配机制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的收敛效应将会发生本质性变化。因此,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应构建多层级、多样化的产品体系,提高覆盖广度,避免因教育门槛限制而陷入"数字陷阱"。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教育约束
Keywords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urban - rural income gap
education threshold
分类号
F832.35 [经济管理—金融学]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梁双陆
白云翠
机构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99,共18页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事权与支出责任、税收分成激励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项目编号:2023Y0280,项目负责人:白云翠)。
文摘
随着扣除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扣除比例的不断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以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技术吸收能力和政府创新偏好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企业异质性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突破式创新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对渐进式创新的促进作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激励效果因行业性质、人力资本结构和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技术吸收能力和政府创新偏好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二者正向调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但是调节作用会因企业创新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激励政策的效果会因作用时点的不同而产生异质性。因此,拓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和提高加计扣除比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技术性创新激励政策,提升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完善财政科技支出体系,以及多种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搭配使用,是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突破式创新
渐进式创新
技术吸收能力
政府创新偏好
Keywords
R&D expense additional deduction policy
radical innovation
incremental innovation
technology absorptive capacity
government innovation preference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源型产业升级的创新驱动研究--以中西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
3
7
作者
梁双陆
侯泽华
机构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67,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边疆国土开发研究”(项目编号:17BJL004,项目主持人:梁双陆)。
文摘
新的结构发展期,加快资源型产业升级对经济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将可耗竭资源因素引入有关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中,分析技术创新对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将地区产业划分为资源型产业和创新型产业,借助夹角余弦的思想构建资源型产业升级的动态指标,利用2005-2016年间中西部地区17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是资源型产业升级的内生驱动力,而政府的调节效应却因资源型产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为此,需根据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阶段,制定适宜的转型升级策略。对处于成熟期的资源型产业,宜借助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调节作用,激励企业向非资源型产业发展。对处于衰竭期的资源型产业,则要更加注重创新技术的培育和应用转化。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
技术创新
政府引导
生命周期
Keywords
resource-based industri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government guidance
life cycle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贸区的成立能否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国际数据的合成控制法研究
梁双陆
刘林龙
崔庆波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
梁双陆
刘培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实物资本类型与我国区域产业创新效应差异比较
梁双陆
梁巧玲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贸易联系问题研究
郑丽楠
梁双陆
刘林龙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数字普惠金融、教育约束与城乡收入收敛效应
梁双陆
刘培培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8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影响研究
梁双陆
白云翠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资源型产业升级的创新驱动研究--以中西部地区为例
梁双陆
侯泽华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