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白叶枯病常态化预防控制技术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建忠 沈颖 +5 位作者 梁伟芳 江建锋 徐刚勇 王晓东 陈建兵 杨勇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957-961,共5页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病害,尽管对该病害的防治做了大量工作,但2015年以来,该病害又有上升趋势,特别是2019年后,衢江区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呈多点式、暴发式增长,尤其是单季晚稻与连作晚稻,对该区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病害,尽管对该病害的防治做了大量工作,但2015年以来,该病害又有上升趋势,特别是2019年后,衢江区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呈多点式、暴发式增长,尤其是单季晚稻与连作晚稻,对该区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借鉴“中医治未病”理论,探索采用“3+X”模式防控水稻白叶枯病。结果表明,与常规防治方法相比,在水稻种植关键环节,用20%噻唑锌提早进行预防处理,不仅能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程度,延缓田间病害扩展速度,对水稻植株生长功能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作物安全性好。利用此模式防控效果达到85%以上,产量比常规防治区增加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预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合并左下肢静脉栓塞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田京京 张立力 +1 位作者 徐丽 梁伟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6期1533-1534,共2页
麻痹性痴呆亦称梅毒性脑膜脑炎,由梅毒螺旋体侵犯到大脑实质而导致慢性脑膜脑炎的出现。临床主要特点是智力损害和人格改变,呈进行性精神衰退终至痴呆,预后差。梅毒感染后发生本病的潜伏期为2~30年,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男性多... 麻痹性痴呆亦称梅毒性脑膜脑炎,由梅毒螺旋体侵犯到大脑实质而导致慢性脑膜脑炎的出现。临床主要特点是智力损害和人格改变,呈进行性精神衰退终至痴呆,预后差。梅毒感染后发生本病的潜伏期为2~30年,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研究发现我国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现将我院收治的首例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伴左下肢静脉栓塞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痴呆 左下肢静脉栓塞 神经梅毒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北单季稻白叶枯病药剂防控与保产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敏 陈建明 +8 位作者 严成其 李荣 黄元杰 梁伟芳 周洁 余初浪 黄坚 张国忠 陈剑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237-239,247,共4页
通过5种杀菌剂防治单季稻白叶枯病的田间试验表明,初病期施药1次,以667 m2施用20%噻唑锌悬浮剂100 m L、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20%噻森铜悬浮剂100 m L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分别为31.4%-39.2%,15.8%-21.7%和12.5%-36.5%;药后14 d,以... 通过5种杀菌剂防治单季稻白叶枯病的田间试验表明,初病期施药1次,以667 m2施用20%噻唑锌悬浮剂100 m L、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20%噻森铜悬浮剂100 m L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分别为31.4%-39.2%,15.8%-21.7%和12.5%-36.5%;药后14 d,以667 m2施用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 L、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20%噻唑锌悬浮剂100 m L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分别为18.3%,13.8%-26.7%和10.5%-14.0%。在伤口期、初病期和激增期每667 m2各喷施1次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 L,则以伤口期病菌接触前施药1次效果最佳,药后7 d病指防效达90.4%;药后21 d,2次较单次用药的病指防效提高19.9%。初病期防治白叶枯病,每667 m2喷施20%噻唑锌悬浮剂100 m L、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 L、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20%噻森铜悬浮剂100 m L各1次,对单季稻均有较好的保产效果,分别为23.9%-29.9%,21.0%,20.1%-22.3%,15.9%-18.0%。667 m2施用20%噻菌铜100 m L,以在伤口期病菌接触前施药1次的保产效果最佳,达28.8%;其次在初病期施药1次,保产效果为21.0%;而在伤口期病菌接触前+激增期、初病期+激增期用药2次的保产效果均比单用1次增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稻 白叶枯病 防治效果 保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实验室周末开放对学生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梁伟芳 田京京 余淑仪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第1期56-57,共2页
本文从护理专业的学生参加实习之前的操作技能要求,基础护理学的知识的考核,教学资源的配备以及学生管理实验室等方面阐述高等学校周末开放实验室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实验室 管理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PCR诊断方法的建立与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孔意端 陈峰 +2 位作者 廖理克 梁伟芳 顾节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1期92-94,共3页
根据GenBank注册发表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的TK基因序列,设计并筛选出1对引物扩增ILTV TK基因片段长为400 bp。以ILTV疫苗株的DNA为模板,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试验,结果该对引物检测ILTV DNA的最小检测量为1.15 ng,与NDV、H5和H9亚... 根据GenBank注册发表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的TK基因序列,设计并筛选出1对引物扩增ILTV TK基因片段长为400 bp。以ILTV疫苗株的DNA为模板,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试验,结果该对引物检测ILTV DNA的最小检测量为1.15 ng,与NDV、H5和H9亚型AIVI、BV灭活抗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抗原无交叉反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发病禽场进行临床检测,结果与病毒分离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相一致。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了传染性喉气管炎PCR检测方法,并可应用于临床检测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心理素质培训探讨
6
作者 梁伟芳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5年第4期55-56,共2页
探讨心理培训在医学生进医院实习效果。研究方法是选取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护理学院2013级专科生2个班共120人为研究对象,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个班共60人,对照组1个班共60人。试验组... 探讨心理培训在医学生进医院实习效果。研究方法是选取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护理学院2013级专科生2个班共120人为研究对象,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个班共60人,对照组1个班共60人。试验组实施实习前的心理培训,对照组不参加培训。结果:试验组的进入医院实习的心理抗压能力和学习能力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今后,医学生实习前可以增加心理培训的课程,提高整体医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工作的抗压能力和调整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培训 环境影响 心理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