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动力与路径 被引量:9
1
作者 梁亚滨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9,共11页
从海权角度来看,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是其自身实力增长和海外利益扩展的自然反应,目的在于维护海外利益和岛礁主权以及海洋主权权益。陆海复合体的地理现实与历史经验决定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点在于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有限海权,通过采... 从海权角度来看,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是其自身实力增长和海外利益扩展的自然反应,目的在于维护海外利益和岛礁主权以及海洋主权权益。陆海复合体的地理现实与历史经验决定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点在于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有限海权,通过采取依靠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多边主义路径,建设地区性防守型海权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强国 海权 动力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日、德能源战略比较与借鉴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梁亚滨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45-55,共11页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战略是实现能源安全的关键。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高度重视本国能源战略。美国、日本和德国是全球三大发达国家,也均是能源消费大国。由于在能源禀赋、消费结构和来源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美、日、德三...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战略是实现能源安全的关键。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高度重视本国能源战略。美国、日本和德国是全球三大发达国家,也均是能源消费大国。由于在能源禀赋、消费结构和来源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美、日、德三国的能源战略在内容和方式上各具特色:美国能源战略受霸权利益驱动,日本能源战略强调供给多元化和科技助推能源独立,德国则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实施绿色能源战略。深入研究美、日、德的能源战略异同,对于我国能源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安全 能源战略 经济发展 化石燃料 清洁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建交30年:现状、问题与未来 被引量:6
3
作者 梁亚滨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98-124,I0004,共28页
2022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韩关系总体上发展稳定,进步巨大,长期保持向好趋势。但经济上的紧密联系,未能解决两国之间潜在的政治不信任问题。在“萨德”事件的刺激下,韩国民众对华好感度恶化。在中美战略博弈加剧的背景下,韩国... 2022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韩关系总体上发展稳定,进步巨大,长期保持向好趋势。但经济上的紧密联系,未能解决两国之间潜在的政治不信任问题。在“萨德”事件的刺激下,韩国民众对华好感度恶化。在中美战略博弈加剧的背景下,韩国在地缘政治上作为中等强国的重要性格外凸显。美国不断强化与韩国的军事、情报、供给链合作,试图将其纳入围堵中国的战略联盟。韩国在中美之间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战略选边压力。中韩建交30周年是两国重新塑造预期的关键契机。不断强化稳定健康的未来预期,是当前扭转韩国对华态度的关键抓手。中韩关系作为东北亚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需要两国以高度的责任感,携手并进,开创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关系 建交30周年 东北亚 韩国 对华民意 萨德 美国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霸权的代价——从美国霸权衰落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 被引量:3
4
作者 梁亚滨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40,共10页
200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震惊了世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给出了各种解释。本文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根源在于美国霸权的衰落。美国霸权的衰落体现在其用来支撑霸权的能力衰落,这与其继续维持霸权的意愿... 200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震惊了世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给出了各种解释。本文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根源在于美国霸权的衰落。美国霸权的衰落体现在其用来支撑霸权的能力衰落,这与其继续维持霸权的意愿发生了矛盾。为了向世界分摊其霸权成本,美国倡导并实施了一系列金融措施,最终导致了波及范围广泛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但最终,美国自食其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美国霸权 霸权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建立和维持霸权的偏好与方式变化:从接纳到排斥 被引量:3
5
作者 梁亚滨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18-42,I0002,共26页
为了成功推行一项国际制度安排,国家必须考虑成本与收益,因此建立制度的偏好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霸权制度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代表当时美国政治精英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主张,但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传统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抵制,使... 为了成功推行一项国际制度安排,国家必须考虑成本与收益,因此建立制度的偏好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霸权制度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代表当时美国政治精英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主张,但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传统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抵制,使之面临失败的危险。在这场博弈过程中,美国政治精英对内精心塑造国内民众的偏好,使之摆脱孤立主义的束缚,成功地使《布雷顿森林协议》获得国会认可,同时通过利益吸引将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该秩序。70年来,美国霸权衰落的声音不绝于耳,美国实力相对衰落越发明显。中美两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博弈呈现出激化的迹象。美国对华政策开始从“接纳”中国融入其主导的国际秩序转向“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霸权 偏好 国际秩序 中美关系 接纳 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关系症结和应对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茜喆 梁亚滨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7年第4期86-95,125-126,共10页
随着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和韩国宣布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曾一度进入蜜月期的中韩关系急转直下。这也说明中韩关系存在很大的脆弱性,极易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而恶化。目前来看,比较严重的热点有两个:"萨德"导弹... 随着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和韩国宣布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曾一度进入蜜月期的中韩关系急转直下。这也说明中韩关系存在很大的脆弱性,极易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而恶化。目前来看,比较严重的热点有两个:"萨德"导弹部署问题和中韩渔业纠纷问题。"萨德"导弹问题涉及东北亚的安全结构和中韩两国的地缘政治地位与利益。渔业纠纷的实质是两国的海域划界问题,但现实中不断加剧的冲突正在进一步将两国关系推向对立。如果我们把中韩关系急转直下当作一个危机的话,这场危机存在继续恶化的可能,大有将两国推向证实敌对状态危机(Justification of Hostility Crisis)的趋势。因此,中韩两国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和回应措施已经成为目前决定中韩关系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中韩需要从国际法和危机管理的角度来正视并处理该问题,避免问题恶化对中韩关系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关系 安全困境 “萨德” 海域划界 国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