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白泥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1
-
-
作者
文红宇
彭扬帆
梁东景
贺盛
-
机构
广西大学后勤基建处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0-148,共9页
-
基金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AB24010079)
中央引导地方专项(ZY21195043)
中建八局科技研发项目。
-
文摘
采用白泥和粉煤灰替代普通硅酸盐水泥制备混凝土。根据白泥的化学成分与理化特性,使用行星式球磨机改变白泥粒径与比表面积,建立了不同龄期和白泥掺量下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研究了单掺白泥混凝土和白泥-粉煤灰二元复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变化规律,分析了白泥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碳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微观形貌下的水化产物探究了白泥与粉煤灰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掺量<10%的单掺白泥混凝土较普通硅酸盐水泥具有更高的早期强度,掺量为20%时,白泥掺入混凝土起到微晶核效应。白泥掺量增大时,易使混凝土水化产物的微观结构变得松散。白泥与粉煤灰协同作用下,白泥-粉煤灰二元复掺混凝土(L5F15)84天龄期时,抗压强度可达50.47 MPa,比单掺白泥混凝土(L20)的抗压强度提高12.7%,胶凝体系微观孔隙明显减少。掺入白泥后,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增大,粉煤灰的掺入可以改善白泥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与抗碳化性能,建立的白泥混凝土碳化深度实用预测模型,相关性较为显著。
-
关键词
白泥
抗压强度
抗氯离子渗透
抗碳化性能
固体废弃物
-
Keywords
lime mud
compressive strength
chloride penetration resistance
carbonization resistance
solid waste
-
分类号
TS7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