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波束水深测量规范框架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明亮
许家琨
+2 位作者
苏振礼
罗深荣
梁业松
《海洋测绘》
2009年第3期47-49,共3页
根据海洋测量需求和国外测深规范与数据格式标准发展状况,研究了多波束测深规范与数据格式标准内容框架,对宽幅测量的要求、误差改正和数据处理等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海洋测量规范
水深测量
多波束测深
数据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IS-1000型海底图像系统在大面积扫海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梁业松
《海洋测绘》
2001年第2期52-54,共3页
SIS-1000型海底图像系统是一种集旁侧扫海与浅地层剖面两种功能于一体的主动式声纳设备,它将海底地形地貌信息与浅地层剖面信息融合处理,以声学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借助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增强目标的可判断性,为我们进行海洋扫测提供...
SIS-1000型海底图像系统是一种集旁侧扫海与浅地层剖面两种功能于一体的主动式声纳设备,它将海底地形地貌信息与浅地层剖面信息融合处理,以声学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借助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增强目标的可判断性,为我们进行海洋扫测提供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
拖鱼
图像系统
SIS-1000
扫海
地层剖面仪
音响测深仪
分辨率
鉴别率
量程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定化四爿藻的制备及其去除养殖废水中氮·磷的效果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陈清
王珺
+3 位作者
陈国华
梁业松
梁俊
海靖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81-84,104,共5页
[目的]探究固定化四爿藻去除养殖废水中氨氮(NH_4^+-N)、亚硝酸氮(NO_2^--N)和活性磷酸盐(PO_4^(3-)-P)的效果。[方法]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包埋技术开展了四爿藻固定化培养,探究了藻球直径、藻细胞包埋密度、海藻酸钠浓度及氯化钙浓度等...
[目的]探究固定化四爿藻去除养殖废水中氨氮(NH_4^+-N)、亚硝酸氮(NO_2^--N)和活性磷酸盐(PO_4^(3-)-P)的效果。[方法]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包埋技术开展了四爿藻固定化培养,探究了藻球直径、藻细胞包埋密度、海藻酸钠浓度及氯化钙浓度等条件对四爿藻固定化培养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固定化四爿藻去除养殖水体中NH_4^+-N、NO_2^--N、PO_4^(3-)-P的效果。[结果]四爿藻固定化培养的优化条件为藻球直径为4 mm、藻细胞包埋密度为1.82×10~4个/mL、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10 g/L及氯化钙浓度为20 g/L;在石斑鱼养殖废水中引入固定化四爿藻,试验第3天,NH_4^+-N去除率达98.87%、NO_2^--N去除率达98.33%和PO_4^(3-)-P去除率达83.70%。[结论]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包埋技术不影响四爿藻的生理活性;固定化四爿藻应用于净化养殖水环境具有很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4藻
固定化
氮
磷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爿藻培养模式的筛选及其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
1
4
作者
符新欢
王珺
+3 位作者
王永强
梁业松
陈国华
詹景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80-83,101,共5页
[目的]为了提高热带四爿藻的生长速率。[方法]以"宁波大学3#微藻培养基"为基础,分别添加有机碳(葡萄糖和乙酸钠)对四爿藻进行自养、兼养及异养培养,筛选出促进四爿藻快速生长的培养模式,并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优化其培养基...
[目的]为了提高热带四爿藻的生长速率。[方法]以"宁波大学3#微藻培养基"为基础,分别添加有机碳(葡萄糖和乙酸钠)对四爿藻进行自养、兼养及异养培养,筛选出促进四爿藻快速生长的培养模式,并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优化其培养基配方。然后用优化培养基与"宁波大学3#微藻培养基"对比培养四爿藻。[结果]乙酸钠是四爿藻兼养培养的适宜有机碳,其最佳的乙酸钠浓度为6 g/L。获得了四爿藻的兼养培养基为:6 g/L CH3COONa、50 mg/L NH2CONH2-N、2 mg/L Ca(H2PO4)2-P、1 mg/L Fe SO4-Fe、1 mg/L Vitamin B1、0.000 5 mg/L Vitamin B12和0.5 mg/L Vitamin H。优化兼养培养基与"宁波大学3#微藻培养基"对比培养四爿藻的结果表明,培养第7天,兼养培养收获的藻细胞密度、干重分别达到3.84×106cells/m L及1.14 g/L,分别是"宁波大学3#微藻培养基"的2.83倍、3.12倍。[结论]四爿藻进行兼养培养可获得高密度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爿藻
兼养
培养基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波束水深测量规范框架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明亮
许家琨
苏振礼
罗深荣
梁业松
机构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
[
出处
《海洋测绘》
2009年第3期47-49,共3页
文摘
根据海洋测量需求和国外测深规范与数据格式标准发展状况,研究了多波束测深规范与数据格式标准内容框架,对宽幅测量的要求、误差改正和数据处理等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海洋测量规范
水深测量
多波束测深
数据格式
Keywords
specifications for marine survey
bathymetry
multibeam echo sounding
data format
分类号
P71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IS-1000型海底图像系统在大面积扫海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梁业松
机构
[
出处
《海洋测绘》
2001年第2期52-54,共3页
文摘
SIS-1000型海底图像系统是一种集旁侧扫海与浅地层剖面两种功能于一体的主动式声纳设备,它将海底地形地貌信息与浅地层剖面信息融合处理,以声学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借助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增强目标的可判断性,为我们进行海洋扫测提供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海底
拖鱼
图像系统
SIS-1000
扫海
地层剖面仪
音响测深仪
分辨率
鉴别率
量程选择
分类号
P7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定化四爿藻的制备及其去除养殖废水中氮·磷的效果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陈清
王珺
陈国华
梁业松
梁俊
海靖涛
机构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海南大学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南大学海洋生物实验教学中心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81-84,104,共5页
基金
海南省科技项目(ZDYF2016087)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5GA800003)
文摘
[目的]探究固定化四爿藻去除养殖废水中氨氮(NH_4^+-N)、亚硝酸氮(NO_2^--N)和活性磷酸盐(PO_4^(3-)-P)的效果。[方法]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包埋技术开展了四爿藻固定化培养,探究了藻球直径、藻细胞包埋密度、海藻酸钠浓度及氯化钙浓度等条件对四爿藻固定化培养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固定化四爿藻去除养殖水体中NH_4^+-N、NO_2^--N、PO_4^(3-)-P的效果。[结果]四爿藻固定化培养的优化条件为藻球直径为4 mm、藻细胞包埋密度为1.82×10~4个/mL、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10 g/L及氯化钙浓度为20 g/L;在石斑鱼养殖废水中引入固定化四爿藻,试验第3天,NH_4^+-N去除率达98.87%、NO_2^--N去除率达98.33%和PO_4^(3-)-P去除率达83.70%。[结论]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包埋技术不影响四爿藻的生理活性;固定化四爿藻应用于净化养殖水环境具有很好的前景。
关键词
四4藻
固定化
氮
磷
去除率
Keywords
Tetraselmis chui
Immobilization
N
P
Removal rate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爿藻培养模式的筛选及其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
1
4
作者
符新欢
王珺
王永强
梁业松
陈国华
詹景福
机构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海洋生物实验教学中心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80-83,101,共5页
基金
海南省科技项目(ZDYF2016087)
国家星火计划(2015GA800003)
文摘
[目的]为了提高热带四爿藻的生长速率。[方法]以"宁波大学3#微藻培养基"为基础,分别添加有机碳(葡萄糖和乙酸钠)对四爿藻进行自养、兼养及异养培养,筛选出促进四爿藻快速生长的培养模式,并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优化其培养基配方。然后用优化培养基与"宁波大学3#微藻培养基"对比培养四爿藻。[结果]乙酸钠是四爿藻兼养培养的适宜有机碳,其最佳的乙酸钠浓度为6 g/L。获得了四爿藻的兼养培养基为:6 g/L CH3COONa、50 mg/L NH2CONH2-N、2 mg/L Ca(H2PO4)2-P、1 mg/L Fe SO4-Fe、1 mg/L Vitamin B1、0.000 5 mg/L Vitamin B12和0.5 mg/L Vitamin H。优化兼养培养基与"宁波大学3#微藻培养基"对比培养四爿藻的结果表明,培养第7天,兼养培养收获的藻细胞密度、干重分别达到3.84×106cells/m L及1.14 g/L,分别是"宁波大学3#微藻培养基"的2.83倍、3.12倍。[结论]四爿藻进行兼养培养可获得高密度培养。
关键词
四爿藻
兼养
培养基
生长
Keywords
Tetraselmis chui
Mixotrophic culture
Medium
Growth
分类号
Q949.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波束水深测量规范框架研究
张明亮
许家琨
苏振礼
罗深荣
梁业松
《海洋测绘》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SIS-1000型海底图像系统在大面积扫海中的应用
梁业松
《海洋测绘》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固定化四爿藻的制备及其去除养殖废水中氮·磷的效果
李陈清
王珺
陈国华
梁业松
梁俊
海靖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四爿藻培养模式的筛选及其培养基的优化
符新欢
王珺
王永强
梁业松
陈国华
詹景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