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金中沉淀的电子显微学研究新进展
1
作者 桥本初次郎 助台荣一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04-209,共6页
本文举例说明了应用透镜成像型高分辨电镜技术观察固溶体中析出物的三种方法:其一,用高分辨电镜技术观察G.P.区及其周围的原子排列和G.P.区向新相的转变过程;其二,利用X射线能谱技术观察到在Cu的层错上析出的Si原子列... 本文举例说明了应用透镜成像型高分辨电镜技术观察固溶体中析出物的三种方法:其一,用高分辨电镜技术观察G.P.区及其周围的原子排列和G.P.区向新相的转变过程;其二,利用X射线能谱技术观察到在Cu的层错上析出的Si原子列和Ti-Mo合金中析出的ω相。其三是利用选择能量的高分辨电镜术观察Al-Si合金中Si析出物的原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沉淀 电子显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原子分辨电子显微像中的电子散射动力学效应建立轻原子成像法及一系列非化学比金属化合物的发现 被引量:2
2
作者 关若男 桥本初次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51-164,共14页
本文对作者十几年来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研究几种金属的初期氧化(硫化)产物的结构的成果做了概要的介绍。文中首先以分析Cu_4O为例,简要地说明了作者建立的轻原子成像法的原理。接着介绍了作者运用此法对Cu、Ni的初期氧化和Ag的初期硫... 本文对作者十几年来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研究几种金属的初期氧化(硫化)产物的结构的成果做了概要的介绍。文中首先以分析Cu_4O为例,简要地说明了作者建立的轻原子成像法的原理。接着介绍了作者运用此法对Cu、Ni的初期氧化和Ag的初期硫化产物的研究。在对Cu_(64)O的分析中指出,利用动力散射效应实现对这种含氧量极低的初期产物中氧原子像的观测,不是在晶体的薄区域,而是在晶膜相对较厚的区域。在对Cu_4O_(0.75)的分析中指出,人们有可能不仅利用氧原子像点的几何分布,而且有可能利用像点的强弱来分析氧原子串的线密度,并推断氧原子是处于面心立方点阵的八面体空洞还是处于四面体空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散射 动力学效应 电子显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HREM观察
3
作者 李炎 桥本初次郎 +3 位作者 横田康宏 助台荣一 宋明晖 吴逸贵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01-201,共1页
本工作观察了NiTi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上下的结构变化。实验用400KV电镜、单倾样品加热台,用TV录相并拍摄了电镜照片。图1中的左图是室温M(001)面的投影。从图中可以看出平行的重复孪晶带,其孪晶面为(100),在每个孪晶带内都能看到平行... 本工作观察了NiTi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上下的结构变化。实验用400KV电镜、单倾样品加热台,用TV录相并拍摄了电镜照片。图1中的左图是室温M(001)面的投影。从图中可以看出平行的重复孪晶带,其孪晶面为(100),在每个孪晶带内都能看到平行于(110)面的周期性黑白衬度(B-W)。中图是区域放大像,在B-W带能看到非常小的晶格条纹位移。相似的B-W带在接近(100)面的投影上也能观察到(右图)。由此可知,堆垛层错或孪晶薄层是沿[001]和[100]两个方向上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 形状记忆合金 HREM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l-Ni合金的马氏体和界面
4
作者 柳得橹 柯俊 桥本初次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65-270,共6页
从1173K淬火的Cu-11.2Al-2.9Ni合金试样中共存有两类马氏体,一种为M2H结构、点阵常数为:a=0.446nm、b=0.540nm、c=0.424nm,β=92°,由微孪晶组成,另一种为N9R结构、... 从1173K淬火的Cu-11.2Al-2.9Ni合金试样中共存有两类马氏体,一种为M2H结构、点阵常数为:a=0.446nm、b=0.540nm、c=0.424nm,β=92°,由微孪晶组成,另一种为N9R结构、含有高密度的层错。研究表明:一片层错型N9R马氏体实际上是由许多小的、具有N9R或FCC或2H结构的极薄片堆垛起来的混合物。而且9R型和2H型两类马氏体在结构上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本文用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了这两类马氏体的细结构以及有关界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结构 铜合金 相变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诱发的Al_2Ni_3相析出
5
作者 柳得橹 柯俊 桥本初次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23-123,共1页
实验室制备的Cu-11.2(wt)%Al-2.9(wt)%Ni合金试样经900℃24小时均匀化处理后,切成1~2mm厚的试片在氩气保护下加热到900℃保持30分钟并淬入冰盐水中,砂纸磨薄、再用离子减薄制成TEM试样。新鲜的试样区为片条状马氏体组织,具有9R长周期结... 实验室制备的Cu-11.2(wt)%Al-2.9(wt)%Ni合金试样经900℃24小时均匀化处理后,切成1~2mm厚的试片在氩气保护下加热到900℃保持30分钟并淬入冰盐水中,砂纸磨薄、再用离子减薄制成TEM试样。新鲜的试样区为片条状马氏体组织,具有9R长周期结构,片内观察到有序畴和大量层错,电子衍射谱呈现出明锐而清晰的单晶或孪晶斑点衍射花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Al2Ni3相 析出 铜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nAl合金中的贝氏体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秋华 柳得橹 +1 位作者 柯俊 桥本初次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27-127,共1页
本工作在JEOL-100CX和JEOL-4000EX上利用TEM和HREM技术,对Cu-30.4Zn-1.25Al(wt%)合金试样经850℃高温β相区(b.c.c.结构)固溶处理后,淬火到中温贝氏体转变温区(240~450℃)的转变产物及其与基体界面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TEM观察表明,... 本工作在JEOL-100CX和JEOL-4000EX上利用TEM和HREM技术,对Cu-30.4Zn-1.25Al(wt%)合金试样经850℃高温β相区(b.c.c.结构)固溶处理后,淬火到中温贝氏体转变温区(240~450℃)的转变产物及其与基体界面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TEM观察表明,该合金贝氏体片内具有高密度平行排列与基体(β相)及贝氏体界面相交的晶体缺陷,如图1(a)所示。其中,一些条纹的衬度在贯穿贝氏体片时发生变化,出现了全位错。根据电子衍射分析,贝氏体片结构与9R结构符合较好,表明贝氏体片具有长周期堆垛结构。图1(b)和图1(c)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金相分析 贝氏体 电子显微镜 TEM HR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HREM直接观察吸附于铜表面上的Cu-O链
7
作者 关若男 李日升 +2 位作者 徐淑华 李树有 桥本初次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6期471-471,共1页
用HREM直接观察吸附于铜表面上的Cu-O链关若男,李日升,徐淑华,李树有,桥本初次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固体原子像实验室,沈阳 110015)(日本冈山理科大学)作者曾用HREM研究铜的初期氧化,发现了一些初期氧... 用HREM直接观察吸附于铜表面上的Cu-O链关若男,李日升,徐淑华,李树有,桥本初次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固体原子像实验室,沈阳 110015)(日本冈山理科大学)作者曾用HREM研究铜的初期氧化,发现了一些初期氧化产物如:Cu_4O,Cu_8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吸附 氧化 HR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亚铜中硫原子的高分辨观察
8
作者 于瀛大 关若男 +1 位作者 郭可信 桥本初次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66-166,共1页
我们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曾对Cu_2O中氧原子的成象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这种规律研究了一系列初期氧化物中氧原子位置。本文将讨论已知结构的Cu_2S晶体的高分辨观察结果及硫原子成象问题,以作为用HREM研究金属初期硫化产物的一个开... 我们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曾对Cu_2O中氧原子的成象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这种规律研究了一系列初期氧化物中氧原子位置。本文将讨论已知结构的Cu_2S晶体的高分辨观察结果及硫原子成象问题,以作为用HREM研究金属初期硫化产物的一个开端。将离子薄化的纯铜薄膜(纯度为99.99%)放置于壁上附有微量硫的封闭石英管中,在真空度为10^(-2)pa,温度为300℃的条件下进行硫化实验。所获样品的x射线能谱分析及电子衍射分析表明:在铜膜的边缘处形成的小晶体为Cu_2S,它具有逆荧石结构,晶格常数为a=0.5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亚铜 硫原子成像 电子显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