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熹哲学中的天与上帝——兼评利玛窦的以耶解儒 被引量:8
1
作者 桑靖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6,共6页
朱熹哲学中人格神的成分常被人们所忽略乃至否定,实际上他的天的三种含义中的"主宰天"即是对周初宗教的"上帝"的继承。朱熹的主宰天具有鲜明的内在性,这使其常被义理天和自然天所掩盖。然而,朱熹仍承认神人间的人... 朱熹哲学中人格神的成分常被人们所忽略乃至否定,实际上他的天的三种含义中的"主宰天"即是对周初宗教的"上帝"的继承。朱熹的主宰天具有鲜明的内在性,这使其常被义理天和自然天所掩盖。然而,朱熹仍承认神人间的人格性的交流和沟通,但由于"绝地天通"的神权垄断,这主要是通过孔子信仰的中介来实现。利玛窦虽然看到了主宰天、义理天和自然天的不同,但他将儒家的主宰天、上帝等同于基督教的上帝,无疑犯了简单化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宰天 上帝 天地之心 孔子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布尼茨的神学理性主义及其对中国理学思想的解读 被引量:3
2
作者 桑靖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2-726,共5页
莱布尼茨继承了中世纪的神学理性主义思想,并加以彻底理性化,使上帝成为理性秩序的化身,从而无需干涉世界。正是这种独特的神学思想使莱布尼茨在中国理学思想中找到了强烈的共鸣,即理性主义的天道观和有机的自然论。莱布尼茨关于中西文... 莱布尼茨继承了中世纪的神学理性主义思想,并加以彻底理性化,使上帝成为理性秩序的化身,从而无需干涉世界。正是这种独特的神学思想使莱布尼茨在中国理学思想中找到了强烈的共鸣,即理性主义的天道观和有机的自然论。莱布尼茨关于中西文化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构想,在今天仍有着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学理性主义 上帝 单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布尼茨、朱熹与有机论哲学——对李约瑟相关思想的分析与回应 被引量:2
3
作者 桑靖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31,共6页
面对西方主流学界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偏执,李约瑟毅然提出,朱熹理学通过来华耶稣会士的传播而激发了莱布尼茨独特的有机论哲学,进而影响到以马克思、怀特海为代表的现代有机论世界观。尽管这一设想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莱布尼茨思想的理解和... 面对西方主流学界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偏执,李约瑟毅然提出,朱熹理学通过来华耶稣会士的传播而激发了莱布尼茨独特的有机论哲学,进而影响到以马克思、怀特海为代表的现代有机论世界观。尽管这一设想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莱布尼茨思想的理解和历史考证等),但李约瑟深刻地洞察到中国古典自然观与西方现代有机论哲学之间存在着令人惊讶的契合,这无疑对我们反思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具有重大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论 单子 关联性思维 前定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玛窦与理学——一个批评性的回应 被引量:2
4
作者 桑靖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共5页
利玛窦在《天主实义》中指责理学背离了先秦儒学的有神论传统,并宣称该传统与基督教是一致的。然而,利玛窦的这两个论断都站不住脚。实际上,以朱熹为代表的许多宋明儒者们仍忠实于西周以来的有神论上帝观。这种儒学的上帝观与基督教的... 利玛窦在《天主实义》中指责理学背离了先秦儒学的有神论传统,并宣称该传统与基督教是一致的。然而,利玛窦的这两个论断都站不住脚。实际上,以朱熹为代表的许多宋明儒者们仍忠实于西周以来的有神论上帝观。这种儒学的上帝观与基督教的上帝观是截然不同的:其一,儒学的上帝是内在于世界之中的;其二,儒学的上帝是服从于天理的,从而在逻辑上处于次级的地位。利玛窦的失败凸显出儒耶上帝观之间的巨大差异,真正深层面的儒耶对话恐怕只能产生于儒学与非正统的基督教神学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 天理 内在 外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布尼茨的微知觉理论及其历史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桑靖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546-550,共5页
莱布尼茨的微知觉理论向来未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 ,对它的系统阐述更是付之阙如。若从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这三方面对莱布尼茨微知觉理论做出较系统的解释 ,以揭示其在莱氏哲学中的核心地位 ,并说明其对后世哲学的深远影响 ,是非常... 莱布尼茨的微知觉理论向来未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 ,对它的系统阐述更是付之阙如。若从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这三方面对莱布尼茨微知觉理论做出较系统的解释 ,以揭示其在莱氏哲学中的核心地位 ,并说明其对后世哲学的深远影响 ,是非常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赋观念论 天赋 微知觉 统觉 道德本能 莱布尼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逻辑的贡献与困境——评罗素的《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
6
作者 曹慧琴 桑靖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6期780-781,共2页
关键词 形式逻辑 罗素 《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