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DL-C、HDL-C动态评估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预后中的意义
1
作者 陈清清 崔涛 +1 位作者 吴斌 桑道乾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评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比值在急性脑梗死(ACI)溶栓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太和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并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21例AC... 目的:探讨动态评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比值在急性脑梗死(ACI)溶栓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太和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并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21例A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90 d后mRS评分状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33)和预后良好组(n=88),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内1 d、溶栓后1个月LDL-C、HDL-C水平差异,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以上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的NIHSS评分、梗死体积、发病至溶栓的时间、合并高血压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体质量指数(BMI)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患者溶栓后1个月LDL-C、LDL-C/HDL-C比值较溶栓内1d均下降,HDL-C值上升(P<0.05);且预后良好组HDL-C上升幅度优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低(OR=0.730,95%CI:0.552~0.966)、梗死体积大(OR=1.088,95%CI:1.014~1.167)、发病至溶栓的时间长(OR=1.012,95%CI:1.000~1.023)、合并高血压(OR=4.911,95%CI:1.599~15.083)、HDL-C差值小(OR=0.753,95%CI:0.571~0.992)是影响AC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DL-C差值预测的AUC面积为0.718(P<0.05)。结论:动态评估HDL-C的水平变化对判断ACI患者静脉溶栓后不良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天性副肌强直一家系致病基因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桑道乾 谈昕煜 +4 位作者 陈静 时鹏 许文芳 陈齐鸣 胡松年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0期8-10,共3页
目的对收集的中国先天性副肌强直(PC)一家系致病基因进行初步筛查。方法采用测序的方法对中国PC家系的患者和正常人的SCN4A基因24个外显子测序,分析比较中国PC家系的患者和正常人与正常人群的差异。结果未发现该中国PC家系在SCN4A基因2... 目的对收集的中国先天性副肌强直(PC)一家系致病基因进行初步筛查。方法采用测序的方法对中国PC家系的患者和正常人的SCN4A基因24个外显子测序,分析比较中国PC家系的患者和正常人与正常人群的差异。结果未发现该中国PC家系在SCN4A基因24个外显子存在致病突变。结论该中国PC家系的发病与SCN4A基因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基因 肌强直 先天性 家系 中国 SCN4A基因 正常人群 初步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SSB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桑道乾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8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抗SSB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了解其与SLE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采用线型免疫印迹(LIA)法检测SLE患者与对照组血清抗SSB抗体,并记录SLE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分析其与抗SSB抗体的关系。结果74例SLE患者... 目的探讨抗SSB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了解其与SLE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采用线型免疫印迹(LIA)法检测SLE患者与对照组血清抗SSB抗体,并记录SLE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分析其与抗SSB抗体的关系。结果74例SLE患者血清中25.7%抗SSB抗体阳性,30例对照组仅3.3%阳性,抗SSB抗体在SLE中检测的敏感性25.7%,排除类风湿关节炎(RA)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后抗SSB抗体在SLE中检测的特异性为96.7%。抗SSB抗体阳性组的SLE患者颊部红斑、脱发、浆膜炎、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SS)、周围血象减低、IgG升高、抗SSA60抗体阳性、抗SSA52抗体阳性及两者均阳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抗SSB抗体阴性组(P<0.05)。结论抗SSB抗体对SL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与颊部红斑、脱发、浆膜炎、sSS、周围血象减低、IgG升高、抗SSA60抗体阳性和或抗SSA52抗体阳性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B抗体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线型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地塞米松治疗神经精神狼疮的随访研究
4
作者 桑道乾 陈琳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4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两种方法治疗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远期疗效,并探讨NPSLE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36例NPSLE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静脉冲击甲泼尼龙冲(MP)1g3d,实验组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TX)10mg和地塞米松(DXM)10mg每周1次,≤3次。对照组每周... 目的观察两种方法治疗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远期疗效,并探讨NPSLE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36例NPSLE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静脉冲击甲泼尼龙冲(MP)1g3d,实验组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TX)10mg和地塞米松(DXM)10mg每周1次,≤3次。对照组每周应用环磷酰胺(CTX)0.4g/1次,≤3次。观察两组1年内NPSLE的复发率和NPSLE复发时与未复发患者随访6个月和1年时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不计神经精神评分)和泼尼龙维持量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年内实验组18例患者有2例复发,对照组16例有8例复发,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NPSLE复发时与未复发患者随访6个月、1年时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和泼尼龙维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冲击MP联合鞘内注射MTX和DXM治疗NPSLE复发率低;NPSLE复发与SLEDAI和泼尼龙维持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狼疮 甲泼尼龙 甲氨蝶呤 地塞米松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胼胝体梗死的MRI诊断 被引量:7
5
作者 石士奎 陈俊清 +2 位作者 谢宗玉 桑道乾 路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1519-1522,共4页
目的:探讨MRI对胼胝体梗死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胼胝体梗死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MRI和临床表现资料,男14例,女11例,年龄17~82岁,平均53.8岁。全部病例均以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意识障... 目的:探讨MRI对胼胝体梗死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胼胝体梗死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MRI和临床表现资料,男14例,女11例,年龄17~82岁,平均53.8岁。全部病例均以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意识障碍或反应迟钝就诊。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颅脑MRI平扫,3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2例治疗后复查了MRI。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胼胝体梗死,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及FLAIR为高信号,局限或弥漫性分布,波及胼胝体全层。病灶位于压部11例、膝部3例、体部1例;同时累及膝部及体部4例、体部及压部1例;单侧胼胝体全程受累5例。梗死灶沿胼胝体偏侧性分布(22例)明显多于对称性分布(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7.260,P〈0.05)。3例梗死灶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2例治疗后复查MRI提示病灶明显缩小。结论:胼胝体梗死是临床急症之一,MRI可直观反映梗死灶部位及范围,是临床诊断胼胝体梗死最客观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梗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谷酰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韦道祥 桑道乾 吴国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3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乙酰谷酰胺治疗广泛焦虑症的疗效。方法给于广泛焦虑症患者静脉滴注乙酰谷酰胺,观察10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HAMA总分分别为27.48±6.41和6.31±3.81,经t检验(P&l... 目的探讨乙酰谷酰胺治疗广泛焦虑症的疗效。方法给于广泛焦虑症患者静脉滴注乙酰谷酰胺,观察10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HAMA总分分别为27.48±6.41和6.31±3.81,经t检验(P<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乙酰谷酰胺治疗广泛焦虑症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焦虑症 乙酰谷酰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