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根因分析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儿童静脉采血依从性及家长应对方式的影响
1
作者 桑琳娜 刘祥芬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根因分析(RCA)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儿童静脉采血依从性及家长应对方式的影响,寻求可更好保障儿童静脉采血的辅助手段。方法:将2023年1月至12月需要静脉采血的儿童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儿童均有家长陪同,以随机数字表法完... 目的:探讨基于根因分析(RCA)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儿童静脉采血依从性及家长应对方式的影响,寻求可更好保障儿童静脉采血的辅助手段。方法:将2023年1月至12月需要静脉采血的儿童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儿童均有家长陪同,以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对儿童的分组,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均有儿童及家长各60例),两组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基于RCA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儿童静脉采血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哭闹时间、采血时间、采血依从性及其家长应对方式。结果:静脉采血过程中,观察组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FPS-R)评分低于对照组,哭闹时间、采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采血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两组家长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中的积极应对评分均升高,消极应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家长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静脉采血儿童基于RCA模式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儿童顺利完成采血,改善儿童家长的应对方式,并使其建立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采血 根因分析模式 儿童 依从性 家长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延续护理对川崎病伴冠状动脉受损患儿的影响
2
作者 刘祥芬 桑琳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9期169-172,共4页
目的:分析互联网+延续护理在川崎病伴冠状动脉受损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与研究的80例川崎病伴冠状动脉受损患儿为聊城市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0)及观察组(互联网+延续... 目的:分析互联网+延续护理在川崎病伴冠状动脉受损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与研究的80例川崎病伴冠状动脉受损患儿为聊城市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0)及观察组(互联网+延续护理,n=40)。对比两组患儿家庭照顾负担、家庭功能及用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B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两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前,两组用药依从性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互联网+延续护理的应用能够提升川崎病伴冠状动脉受损患儿的用药依从性以及家庭功能,减轻其家庭照顾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互联网 延续护理 冠状动脉受损 家庭照顾负担 家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