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腈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科 沈峥 +3 位作者 张敏 董文杰 桑文静 缪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4,共7页
介绍了丙烯腈废水的来源及其危害,并叙述了目前国内外丙烯腈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比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从废水资源化的角度,对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认为可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3类方法相结合,... 介绍了丙烯腈废水的来源及其危害,并叙述了目前国内外丙烯腈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比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从废水资源化的角度,对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认为可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3类方法相结合,优缺点互补,组成物化法、生化法或物化生联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废水 处理技术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在土壤中的运动迁移及其对土壤污染物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道京 桑文静 +2 位作者 周雪飞 张亚雷 杨学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9期122-129,共8页
近年来,生物炭作为一类新型环境功能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表面活性基团多等特性,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气候条件、土壤性能改良等方面备受关注,成为环境科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热点。介绍了生物炭结构和基本特性,对国内外... 近年来,生物炭作为一类新型环境功能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表面活性基团多等特性,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气候条件、土壤性能改良等方面备受关注,成为环境科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热点。介绍了生物炭结构和基本特性,对国内外生物炭及其所吸附的污染物在土壤多孔介质中的运动迁移及滞留机理研究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影响生物炭运动迁移的影响因素。最后对生物炭在土壤系统运动迁移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为生物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污染物 运动迁移 滞留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处理设施农业营养废液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莉 杨金辉 +3 位作者 沈峥 桑文静 张亚雷 周雪飞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5,70,共5页
设施农业营养废液具有氮和磷营养元素含量高、碳元素少、病原菌多的特点,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平衡,因此排放前需经过适当净化处理。为此,采用电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对设施农业营养废液进行处理,重点研究了电絮凝—超滤组合工艺... 设施农业营养废液具有氮和磷营养元素含量高、碳元素少、病原菌多的特点,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平衡,因此排放前需经过适当净化处理。为此,采用电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对设施农业营养废液进行处理,重点研究了电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对营养废液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考察了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对大肠杆菌、总磷、总氮和总有机碳(TOC)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在电流密度为1.78mA/cm2、电解时间为30min、超滤压力为0.16 MPa的条件下,其去除率分别为99.88%、99.76%、47.59%、28.72%。因此,电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对设施农业营养废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营养废液 电絮凝 超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陶术平 向速林 +3 位作者 桑文静 沈峥 王道京 袁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49,共5页
简要介绍了生物炭的起源与理化性质,详细阐述了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的吸附机理、吸附影响因素和运动迁移的影响,以期为生物炭的应用和推广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生物炭 重金属 吸附机理 影响因素 运动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征及迁移行为 被引量:19
5
作者 桑文静 王晓霞 +3 位作者 王夏妹 肖璐睿 许士洪 李登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61-1367,共7页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颗粒粒径小、在环境中难降解、吸附有毒污染物等特点,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近年来,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形势愈发严峻,该文综述了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征、检测方法和迁移行为。分...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颗粒粒径小、在环境中难降解、吸附有毒污染物等特点,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近年来,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形势愈发严峻,该文综述了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征、检测方法和迁移行为。分析总结了土壤中微塑料负载污染物的迁移机制以及影响迁移的因素,最后针对治理土壤中微塑料污染和控制其迁移行为问题提出了一些展望,为未来的微塑料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土壤环境 污染物 赋存特征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废弃物基生物炭对重金属铅和镉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30
6
作者 嵇梦圆 胡逸文 +2 位作者 梁程 桑文静 李登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6-114,共9页
以沙柳、水稻和玉米秸秆3种农林废弃物为原材料,于500℃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炭,并通过元素分析、比表面积分析仪、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对所制备的生物炭进行表征。探究了溶液初始pH、干扰离子强度和初始吸附剂投加... 以沙柳、水稻和玉米秸秆3种农林废弃物为原材料,于500℃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炭,并通过元素分析、比表面积分析仪、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对所制备的生物炭进行表征。探究了溶液初始pH、干扰离子强度和初始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3种生物炭吸附Pb2+和Cd2+作用的影响,讨论了吸附动力学特性及吸附等温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生物质制备出的3种生物炭的碱性和灰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沙柳秸秆生物炭(SWB)、玉米秸秆生物炭(CB)和水稻秸秆生物炭(SB),FTIR检测结果显示3种生物炭表面均含有大量含氧官能团;当溶液pH为3~6时,3种生物炭对Pb2+和Cd2+吸附量随pH值的增加而升高,对Pb2+的吸附效果随着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增强而降低,而SWB对Cd2+的吸附效果随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3种生物炭对Pb2+和Cd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均大于0.99,表明生物炭吸附速率主要由化学吸附机制决定;SWB、SB和CB对Cd2+的吸附过程既符合Langmuir模型,又符合Freundlich模型,而生物炭对Pb2+的吸附过程更适合Langmuir等温模型,表明生物炭对Pb2+的吸附近似单分子层吸附,而对Cd2+的吸附存在多分子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废弃物 生物炭 吸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生物炭对土壤中Cd^2+和Pb^2+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梁程 胡逸文 +2 位作者 嵇梦圆 桑文静 李登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39-1548,共10页
为了探究稻草生物炭对土壤中重金属Cd^2+和Pb^2+的吸附机制,采用水稻秸秆在500℃下热解制备稻草生物炭,设置不同吸附时间、Na+和Ca^2+离子强度、pH等影响因素,拟合稻草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在此基础上,采用黄沙模拟... 为了探究稻草生物炭对土壤中重金属Cd^2+和Pb^2+的吸附机制,采用水稻秸秆在500℃下热解制备稻草生物炭,设置不同吸附时间、Na+和Ca^2+离子强度、pH等影响因素,拟合稻草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在此基础上,采用黄沙模拟土柱试验得出稻草生物炭固定Cd^2+和Pb^2+的穿透曲线,着重分析比较pH和Na+离子强度对稻草生物炭吸附固定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pH、低离子强度下,稻草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较好;当pH为6时,稻草生物炭对Pb^2+、Cd^2+的吸附效率分别为92.58%、63.36%;当离子强度为10 mmol/L时,稻草生物炭对Pb^2+、Cd^2+的最高吸附效率分别为97.58%、68.35%;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拟合稻草生物炭对Pb^2+、Cd^2+的吸附规律,拟合系数(R 2)均大于0.9958,表明稻草生物炭吸附速率主要由化学吸附机制决定;此外,稻草生物炭对Pb^2+的吸附规律适合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进行描述,而对Cd^2+的吸附规律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均能进行很好的模拟,表明稻草生物炭对Pb^2+的吸附是近似单分子层吸附,而对Cd^2+的吸附存在多分子层吸附.由黄沙土柱模拟试验结果得出,稻草生物炭对Pb^2+和Cd^2+的滞留率随着pH的升高和离子强度的降低而增强.在Pb^2+和Cd^2+同时存在条件下,当pH为6、离子强度为1 mmol/L、稻草生物炭按黄沙质量的0.5%投加时,稻草生物炭对土柱中Pb^2+、Cd^2+的滞留效果最好.研究显示,高pH对稻草生物炭吸附固定重金属起到促进作用,而高离子强度对稻草生物炭吸附固定重金属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生物炭 重金属 吸附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秸秆生物炭对土壤中重金属Cd和Pb的固化稳定化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雷 嵇梦圆 +2 位作者 桑文静 淡乙桐 王晓霞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2-617,共6页
以500℃下制备的稻草秸秆生物炭为土壤修复剂,通过60 d的培养实验研究了Cd-Pb复合污染土壤的固化稳定化修复过程,并运用元素分析、FTIR等方法对生物炭的基本性质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稻草秸秆生物炭呈碱性,比表面积较大,拥有较好... 以500℃下制备的稻草秸秆生物炭为土壤修复剂,通过60 d的培养实验研究了Cd-Pb复合污染土壤的固化稳定化修复过程,并运用元素分析、FTIR等方法对生物炭的基本性质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稻草秸秆生物炭呈碱性,比表面积较大,拥有较好的芳香性,不易在环境中降解。实验结果表明,施加稻草秸秆生物炭后,污染土壤中的Cd有效态含量从47.63 mg/kg降至20.38 mg/kg,Pb有效态含量从89.52 mg/kg降至22.73 mg/kg,分别降低了57.1%和74.6%。同时,生物炭的施加还显著减少了土壤中Cd和Pb的酸溶态含量(分别减少了53.1%和74.1%),增加了残渣态含量(分别增加了615.3%和378.2%),实现了土壤中重金属的固化稳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重金属 CD PB 固化 稳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