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芝地区园林植物调查及生态效应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桑利群 黄璐 +2 位作者 郑璐 庄雪瑞 蒋琼花 《中国林副特产》 2014年第5期68-72,共5页
调查了八一镇主要的园林植物,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八一镇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本地园林植物主要有33种,含乔木13种,灌木20种;新引种的主要园林植物有26种,含乔木10种,灌木16种。八一镇主要园林植物每年能够吸收CO224... 调查了八一镇主要的园林植物,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八一镇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本地园林植物主要有33种,含乔木13种,灌木20种;新引种的主要园林植物有26种,含乔木10种,灌木16种。八一镇主要园林植物每年能够吸收CO2245.6t,释放178.66t的O2,八一镇现有城镇绿地能够满足4.34万人的需要。其生态效应的价值可观。八一镇园林植物的每年最大滞尘量是12.8t,其滞尘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一镇 园林植物 生态效应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藏杏居群年龄结构及郁闭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超 桑利群 +4 位作者 刘振东 王贵作 刘迎春 郗登宝 王东 《高原农业》 2018年第3期295-298,共4页
运用对比方法对西藏边坝县的藏杏居群年龄结构及郁闭度进行分析,以期初步探明藏杏居群的生存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藏杏居群呈现随年龄级增加,植株数量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处理的藏杏居群幼树差异较小,Ⅲ级以下的藏杏数量约占调查总... 运用对比方法对西藏边坝县的藏杏居群年龄结构及郁闭度进行分析,以期初步探明藏杏居群的生存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藏杏居群呈现随年龄级增加,植株数量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处理的藏杏居群幼树差异较小,Ⅲ级以下的藏杏数量约占调查总数10.00%左右,其他均为Ⅳ级、Ⅴ级老树,但农田藏杏处理Ⅴ级藏杏数目占调查总数的64.00%,显著高于山地藏杏的48.00%;同时,随着藏杏年龄级的增加,不同处理的藏杏居群郁闭度变异系数均大致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除了Ⅰ级幼树外,农田藏杏处理其他各年龄级的藏杏郁闭度均显著低于山地藏杏处理,且农田藏杏处理Ⅱ~Ⅴ级的藏杏郁闭度变异系数在0.015~0.042之间,低于山地藏杏0.043~0.103的水平。结果说明,西藏边坝县的藏杏居群呈老化状态,且农田藏杏老化程度比山地藏杏严重,但由于藏杏居群的年龄层级相对连续,种群恢复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杏 年龄结构 郁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R技术对西藏巨柏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耀杰 李梓硕 +7 位作者 刘硕 李双辉 赵是栋 雷培 孟凡娟 王超 关法春 桑利群 《辽宁林业科技》 2017年第6期12-14,共3页
为研究来自不同地区的野生西藏巨柏的遗传多样性,利用ISSR技术对39株西藏巨柏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2个最适引物共扩增出289条条带,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百分点为96.16%,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6,观测等位基因数为1.96,Shanno... 为研究来自不同地区的野生西藏巨柏的遗传多样性,利用ISSR技术对39株西藏巨柏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2个最适引物共扩增出289条条带,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百分点为96.16%,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6,观测等位基因数为1.96,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60,种群总基因多样性为0.44,种群内基因多样性为0.41,基因流为7.33。可见巨柏个体间存在明显基因流动。本研究对巨柏种群保存和进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柏 遗传多样性 I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及进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雷培 尹泽超 +3 位作者 桑利群 关法春 王玉婷 孟凡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期94-95,99,共3页
我国是农业大国,果树的种植以及新品种的开发利用非常重要。桃起源于我国,种质资源丰富,目前我国有上千个桃的商业品种,但由于对种质资源还未形成深入的研究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桃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目前有3个国家级桃种质资源... 我国是农业大国,果树的种植以及新品种的开发利用非常重要。桃起源于我国,种质资源丰富,目前我国有上千个桃的商业品种,但由于对种质资源还未形成深入的研究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桃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目前有3个国家级桃种质资源圃,已经收集了我国桃的多数种质资源,并采用农艺学、生物学等研究手段筛选出优良品种进行培养,同时通过测序等方法初步分析了桃的进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收集 利用 进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色季拉山凤仙花属种质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
5
作者 马景锐 桑利群 邢震 《中国林副特产》 2014年第6期69-71,共3页
西藏色季拉山区蕴藏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是西藏花卉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对西藏色季拉山凤仙花属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西藏色季拉山凤仙花属植物共10种,1变种,占西藏该属植物种数的30%。并在对其生物学... 西藏色季拉山区蕴藏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是西藏花卉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对西藏色季拉山凤仙花属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西藏色季拉山凤仙花属植物共10种,1变种,占西藏该属植物种数的30%。并在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观赏特性做出评价,得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有10种,占该山该属种数的91%,并对其园林应用前景做出了相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色季拉山 凤仙花 种质资源 园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野生韭种子抗逆性研究
6
作者 于振良 刘淑艳 +2 位作者 桑利群 罗秋香 孟凡娟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9年第3期22-25,共4页
西藏野生韭广泛分布于西藏,具有特殊气味,受到西藏人民的喜爱。但是对其种子发芽特性鲜有研究。本文利用取自西藏的野生韭为材料,观察了种子形态及各项参数,同时探究了在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西藏野生韭种子的发芽特点。发现:利用NaCl和PE... 西藏野生韭广泛分布于西藏,具有特殊气味,受到西藏人民的喜爱。但是对其种子发芽特性鲜有研究。本文利用取自西藏的野生韭为材料,观察了种子形态及各项参数,同时探究了在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西藏野生韭种子的发芽特点。发现:利用NaCl和PEG模拟盐胁迫和干旱胁迫,西藏野生韭种子的发芽率均高于普通栽培韭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野生韭 种子 盐胁迫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城镇中水回用的可行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军良 林春绵 桑利群 《浙江水利科技》 2005年第2期12-15,共4页
结合浙江省当前水资源短缺的实际,阐述了发展中水回用技术在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必要性及当前中水回用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慈溪市教场山污水深度处理厂的运行情况为例,对城镇中水回用的可行性... 结合浙江省当前水资源短缺的实际,阐述了发展中水回用技术在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必要性及当前中水回用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慈溪市教场山污水深度处理厂的运行情况为例,对城镇中水回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水回用技术 污水深度处理 城镇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短缺 进水 慈溪市 可行性 运行情况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野生鸢尾播种繁殖技术研究
8
作者 桑利群 姚霞珍 王之银 《中国林副特产》 2019年第5期21-22,24,共3页
野生西南鸢尾具有特殊的生态习性和生活型。且具有保水土、调节小气候、美化绿化等多方面功能。基于野生西南鸢尾种子自然条件下较难萌发情况下,通过秋季播种,低温春化和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研究对野生鸢尾种子萌芽的影响大小。试验结果... 野生西南鸢尾具有特殊的生态习性和生活型。且具有保水土、调节小气候、美化绿化等多方面功能。基于野生西南鸢尾种子自然条件下较难萌发情况下,通过秋季播种,低温春化和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研究对野生鸢尾种子萌芽的影响大小。试验结果表明,秋季随采随播,低温沙藏法处理和100mg/mL的赤霉素有利于提高鸢尾种子的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鸢尾 繁殖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萘乙酸与赤霉素浸种处理对油松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缪存忠 杨金平 桑利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5期133-134,138,共3页
分别用浓度为50、100、200、400 mg/L的赤霉素和浓度为20、40、80、160 mg/L的萘乙酸对油松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赤霉素可以提高油松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同时也能使种子提前发芽,而浓度过高则有抑制作用。在赤... 分别用浓度为50、100、200、400 mg/L的赤霉素和浓度为20、40、80、160 mg/L的萘乙酸对油松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赤霉素可以提高油松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同时也能使种子提前发芽,而浓度过高则有抑制作用。在赤霉素浓度为100 mg/L和200 mg/L时,促进效果最显著。萘乙酸则抑制油松种子萌发,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160 mg/L萘乙酸甚至会导致油松种子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萘乙酸 赤霉素 浸种 发芽率 发芽势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