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河多桥梁水域船舶安全航行预警系统实现 被引量:7
1
作者 桑凌志 毛喆 +1 位作者 张文娟 严新平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39,共6页
为保障内河多桥梁水域通航安全,开发实时可靠的内河多桥梁水域船舶安全预警系统。结合现有的系统无法有效判断监管区域内船舶实时航行的态势、无法实时给出区域内高风险船舶的缺点,对内河多桥梁水域船舶安全航行预警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 为保障内河多桥梁水域通航安全,开发实时可靠的内河多桥梁水域船舶安全预警系统。结合现有的系统无法有效判断监管区域内船舶实时航行的态势、无法实时给出区域内高风险船舶的缺点,对内河多桥梁水域船舶安全航行预警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对系统的总体构架、系统功能、系统组成进行设计,结合内河船舶安全预警算法实现该系统。在武汉海事局进行系统应用示范,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弥补现有监管系统的不足,提高内河多桥区水域的监管效率,保障水上人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内河 多桥梁水域 船舶 预警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船舶行为特征的武汉大桥水域航线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桑凌志 耿丹阳 +2 位作者 张诚 曹德胜 严新平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63,共6页
为保障内河桥区水域船舶通航的安全性,提高通行效率,以长江武汉大桥水域为研究对象,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信息对该水域的船舶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基于欧式距离与最小方差法的聚类方法分析,认... 为保障内河桥区水域船舶通航的安全性,提高通行效率,以长江武汉大桥水域为研究对象,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信息对该水域的船舶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基于欧式距离与最小方差法的聚类方法分析,认为过桥船舶可依据主机功率的不同进行划分。在长江船舶定线制的框架下,结合栅格法与蚁群算法建立武汉大桥水域的航道规划模型,对基于船舶行为特征的船舶航线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船舶安全、高效航行的前提下,能有效帮助海事管理部门对武汉大桥水域船舶航线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 武汉长江大桥 水域 船舶行为 航线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rt River发展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桑凌志 毛喆 +1 位作者 严新平 初秀民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3年第4期820-824,共5页
针对Smart River 2011会议,介绍了Smart River在内河电子航道图、RIS系统及其应用,以及其他有关Smart River的最新发展情况,同时介绍了我国长江电子航道图、信息服务,及其他内容的发展近况.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我国在下一步内河航运发展中... 针对Smart River 2011会议,介绍了Smart River在内河电子航道图、RIS系统及其应用,以及其他有关Smart River的最新发展情况,同时介绍了我国长江电子航道图、信息服务,及其他内容的发展近况.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我国在下一步内河航运发展中,应全面统筹发展.在着力电子航道图的全面发展,加强内河航运信息服务的同时,大力发展公铁水联运.同时要注意保证船员适任性,灾难应急的处置.环境的保护、规划选址方法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航运 SMART RIVER 电子航道图 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协同处理系统 被引量:2
4
作者 桑凌志 毛喆 +2 位作者 李弢 初秀民 严新平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4,共6页
国际海事组织《事故调查规则》的强制实施对水上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事信息系统顶层设计报告》提出了我国的海事行政调查与处罚管理平台,相应地显示我国亟需建设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和处理的系统。针对我国现阶段水上... 国际海事组织《事故调查规则》的强制实施对水上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事信息系统顶层设计报告》提出了我国的海事行政调查与处罚管理平台,相应地显示我国亟需建设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和处理的系统。针对我国现阶段水上交通事故存在信息交流不充分且影响调查结果,事故处理按时序进行而导致耗时较长的缺陷和不足,从通航、船舶和船员管理三个角度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从系统功能、网络拓扑结构和系统组成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协同系统的建设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海事管理 水上交通事故 协同处理系统 调查水路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区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完善与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桑凌志 洪四雄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40,共6页
为解决航标遥测遥控系统数据准确、终端在线、监测预警、资产管理和系统平台等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对南海航标的有效监测,保障船舶安全航行,对系统需求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从前端通信设计的角度解决数据准确、终端在线... 为解决航标遥测遥控系统数据准确、终端在线、监测预警、资产管理和系统平台等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对南海航标的有效监测,保障船舶安全航行,对系统需求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从前端通信设计的角度解决数据准确、终端在线方面的问题;利用系统后台运算解决监测预警方面的问题;通过设计实现航标、终端和卡号的自动识别与绑定,解决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对系统结构与功能等进行设计,解决系统平台方面的问题。完善和优化后的系统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南海海区全面应用该系统的结果表明,该系统的使用能有效保障南海水域船舶的航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航标 遥测遥控系统 通信 故障预警 自动绑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区航标遥测遥控通信方案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桑凌志 杨有良 《水道港口》 2019年第3期351-357,共7页
为突破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发展瓶颈,提高航标助导航效率,文章结合港区水域、近岸偏远水域、远海岛礁水域的特点进行通信条件需求分析,针对有效通信方式缺乏、网络通信掉线率高、报文设计不精简、遥测数据不准确等问题,从通信信道、公共网... 为突破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发展瓶颈,提高航标助导航效率,文章结合港区水域、近岸偏远水域、远海岛礁水域的特点进行通信条件需求分析,针对有效通信方式缺乏、网络通信掉线率高、报文设计不精简、遥测数据不准确等问题,从通信信道、公共网络通信链接方式、遥测遥控数据分级分类、通信报文控制及特殊设计等角度,对南海海区航标遥测遥控通信方案进行设计,研究成果在南海海区应用,有效推动了南海海区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航标 遥测遥控 通信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干线水上交通事故黑点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毛喆 任欲铮 桑凌志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80,共5页
针对长江干线水上交通事故频发的状况,分析长江干线水上交通事故黑点特征,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与船舶航行决策提供参考。长江海事局辖区2006—2010年的水上交通事故类型主要有碰撞、搁浅和触礁等3种,分别多发于长江上游、中游及下游。利... 针对长江干线水上交通事故频发的状况,分析长江干线水上交通事故黑点特征,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与船舶航行决策提供参考。长江海事局辖区2006—2010年的水上交通事故类型主要有碰撞、搁浅和触礁等3种,分别多发于长江上游、中游及下游。利用DBSCAN算法提取长江干线水上交通事故的15个黑点段,结合实际通航环境条件分别对各个典型的事故黑点段事故特征和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证明采用黑点分析方法分析长江干线水上交通事故的分布规律是可行的,可为制定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长江 水上交通事故 DBSCAN算法 事故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水上遇险搜救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曹德胜 桑凌志 《交通运输研究》 2017年第3期62-68,共7页
为提高水上交通安全应急处理能力,突破船艇在水上遇险搜救中存在的限制,针对基于无人机的水上搜救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无人机系统和性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一个无人机实验平台;其次,针对目标识别与定位技术、机载甚高频无... 为提高水上交通安全应急处理能力,突破船艇在水上遇险搜救中存在的限制,针对基于无人机的水上搜救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无人机系统和性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一个无人机实验平台;其次,针对目标识别与定位技术、机载甚高频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机信息传输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以解决水上目标识别定位、水上应急通信及无人机远程巡航等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配套的无人机水上交通安全应急处置系统,最终实现了无人机水上遇险搜救应急处置装置的研发。最后,在东海海区的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准确地对水上目标进行有效识别,可进一步为水上遇险搜救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遇险 水上搜救 目标识别 应急通信 北斗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EL模型的内河船舶最优化配员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郝勇 桑凌志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2年第2期351-355,共5页
结合船舶安全配员法律法规,通过全国范围内发放调查问卷,获得公司管理人员、船员、海事管理人员对影响最低安全配员因素的意见,利用SHEL模型,认为影响内河船舶安全配员的因素为总吨位、主机功率、船舶种类、机舱自动化程度、驾驶自动化... 结合船舶安全配员法律法规,通过全国范围内发放调查问卷,获得公司管理人员、船员、海事管理人员对影响最低安全配员因素的意见,利用SHEL模型,认为影响内河船舶安全配员的因素为总吨位、主机功率、船舶种类、机舱自动化程度、驾驶自动化程度、航行时间、航区,通过最优化方法,在船员可适应工作量大于船员实际工作量的安全原则上建立内河船舶高级船员配员模型.结果表明,甲板部:总吨位50~300最低可配驾驶员1人;总吨位300~1 000最低可配船长1人,驾驶员1人;总吨位1 000以上最低可配船长1人,驾驶员2人;轮机部:150kW以下最低可配轮机员1人;150~500kW最低可配轮机长1人,轮机员1人;500kW以上最低可配轮机长1人,轮机员2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船舶 配员 SHEL模型 最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多功能航标供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爱龙 毛喆 桑凌志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3年第4期848-851,共4页
多功能航标对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多功能航标存在的供电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建立风光互补的多功能航标供电系统.通过计算航标用电设备的功耗,对供电系统中的蓄电池模块、太阳能发电单元以及风力发电单元进行了设计.... 多功能航标对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多功能航标存在的供电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建立风光互补的多功能航标供电系统.通过计算航标用电设备的功耗,对供电系统中的蓄电池模块、太阳能发电单元以及风力发电单元进行了设计.依据太阳辐射和风速的历史数据,利用Matlab计算并分析了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情况,采用逐月能量平衡法,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风光互补的多功能航标供电系统可以保障多功能航标的连续稳定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航标 供电系统 清洁能源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AIS数据修复方法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永明 刘兴龙 桑凌志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89,共8页
针对当前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存在大量错误和缺失的问题,通过匹配AIS数据丢失时间制定完备AIS数据库,采用改进的Hausdorff距离公式融合轨迹空间相似度与船舶航行速度相似度,采用相似轨迹作为最... 针对当前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存在大量错误和缺失的问题,通过匹配AIS数据丢失时间制定完备AIS数据库,采用改进的Hausdorff距离公式融合轨迹空间相似度与船舶航行速度相似度,采用相似轨迹作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算法的输入样本,通过数据训练得到的回归模型对AIS数据进行修复。采用实际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LSSVM算法能够准确还原AIS数据。结果可以提高AIS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数据 数据修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航道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秀梅 桑凌志 +1 位作者 李怡 钟丽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0,42,共7页
对长江航道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既可以顺应世界内河航道发展的趋势,又可以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长江水运发展的实际需求。分析长江航道现代化的构成要素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其指标,构建了基于畅通、高效、安全、生态、... 对长江航道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既可以顺应世界内河航道发展的趋势,又可以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长江水运发展的实际需求。分析长江航道现代化的构成要素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其指标,构建了基于畅通、高效、安全、生态、科技、法治、人文、社会满意度等8个一级指标的航运现代化指标体系。通过对指标体系的量化分析,对长江航道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航道 现代化 指标体系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辉 桑凌志 《中国海事》 2019年第6期36-39,45,共5页
远程监测的优势使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得到快速发展,逐步成为我国航标管理部门的主要航标效能监测手段。但因缺乏统一规划及顶层设计,导致航标遥测遥控领域长期存在数据采集、传输、应用不规范等问题,制约行业整体融合发展。交通运输部南... 远程监测的优势使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得到快速发展,逐步成为我国航标管理部门的主要航标效能监测手段。但因缺乏统一规划及顶层设计,导致航标遥测遥控领域长期存在数据采集、传输、应用不规范等问题,制约行业整体融合发展。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近年来致力于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建设标准化的探索,从数据标准化、通信标准化、应用标准化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配套完成标准化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建设,达到了“统一标准、统一接入、统一监控”的标准化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标 遥测遥控 数据 通信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