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与化学的原子论和电子论 被引量:5
1
作者 桂起权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434-439,共6页
玻尔的原子模型是现代原子论纲领的核心 ,该纲领拥有应付反常情况的一整套策略性措施 ,它在化学史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化学键的电子理论是在原子论纲领下的一个子纲领 ,而共价健与离子键理论则分别是其富有启发力的辅助假说。纲领方法... 玻尔的原子模型是现代原子论纲领的核心 ,该纲领拥有应付反常情况的一整套策略性措施 ,它在化学史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化学键的电子理论是在原子论纲领下的一个子纲领 ,而共价健与离子键理论则分别是其富有启发力的辅助假说。纲领方法论是评价化学理论的一种通用的概念框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MSRP 玻尔 共价键 离子键 托卡拉斯 原子论 化学键 电子论 化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辩证逻辑的历史发展之浅见——在纪念中国逻辑学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报告 被引量:4
2
作者 桂起权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8,共7页
以1950-1960年代的研究作为参照系,我国辩证逻辑思辨性的、使用日常语言的研究方式至今仍然保持青春活力,它为形式化研究提供原型并且富有启发性;更可喜的是,1990年代辩证逻辑形式化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争论焦点已经从"能不能形式... 以1950-1960年代的研究作为参照系,我国辩证逻辑思辨性的、使用日常语言的研究方式至今仍然保持青春活力,它为形式化研究提供原型并且富有启发性;更可喜的是,1990年代辩证逻辑形式化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争论焦点已经从"能不能形式化"转移到"什么样的形式化更好",这是新阶段的主要标志。2000年之后,从事计算机人工智能研究的学者开始热情关注并积极投入到辩证逻辑形式化的研究中。本文的基本定位是把辩证逻辑看成一种富有哲理性的非经典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逻辑研究 思辨方式 形式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补性构架及其逻辑重建 被引量:5
3
作者 桂起权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年第2期61-65,共5页
从互补性的物理内涵抽引出其逻辑构架,用逻辑哲学将它定性为因矛盾律疑难触发而生的一种扩展型的非经典逻辑,并将玻尔的“黎曼面”模型定性为素朴语义学解释。文中阐明了公理系统Z及其语义模型作为互补性逻辑的理由。
关键词 互补性构架 矛盾律 公理系统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逻辑哲学看模糊逻辑的形式化 被引量:4
4
作者 桂起权 《逻辑学研究》 2008年第3期66-78,共13页
从逻辑哲学观点看,在"符号化、公理化的模糊逻辑"与非形式化的"人脑使用的模糊逻辑"(苗东升的说法)这两者之间,只是形式模型及其现实原型的关系,决不相互排斥。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在现实生活中人脑所使用的实际上行... 从逻辑哲学观点看,在"符号化、公理化的模糊逻辑"与非形式化的"人脑使用的模糊逻辑"(苗东升的说法)这两者之间,只是形式模型及其现实原型的关系,决不相互排斥。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在现实生活中人脑所使用的实际上行之有效的模糊推理,是否应该和可能符号化、公理化,而是在于如何恰当地进行形式化。笔者采用苏珊·哈克(Susan Haack)的逻辑哲学观点,认为非经典逻辑可划分为扩展逻辑和异常(deviation)逻辑,模糊逻辑归属于异常逻辑。本文以模糊逻辑系统FZ为例,具体分析了虽然经典逻辑中一些较强的公理和推理规则均不成立,但是与之对应的较弱的"合经典的"(well-behaved)公理和推理规则却仍然可以成立,由此导致一系列新奇性质。笔者采用了达·柯斯塔(da Costa)的形式化技巧,它是关于"在虚设不矛盾律成立的前提下"(相应公式可以称为"合经典的")才能成立的逆否律。当我们撤除了"虚设不矛盾律为前提"的限定,它又重新回到了无条件成立的情况。笔者也推广了玻尔(N.Bohr)和冯·威扎克(von Weizsaecker)关于对应原理的思想,认为作为非经典逻辑的模糊逻辑与经典逻辑之间也应当遵守"对应原理":经典逻辑是模糊逻辑的前身,模糊逻辑将构成更为普遍的逻辑形式,经典逻辑作为模糊逻辑的极限形式,在局部情况下还保持自身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哲学 模糊逻辑FZ 经典逻辑BF 形式化 合经典的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逻辑形式化中的哲学问题(英文)
5
作者 桂起权 林田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22-34,共13页
长期以来,中国逻辑学界围绕"辩证逻辑"的主要争议是这一逻辑是否可能存在。这种仅仅围绕基本概念的讨论因缺乏共识而难以为继,在现代逻辑的研究范式冲击下逐渐消亡。本文试图为读者展现一种近年来为学界逐渐接受的更加务实的... 长期以来,中国逻辑学界围绕"辩证逻辑"的主要争议是这一逻辑是否可能存在。这种仅仅围绕基本概念的讨论因缺乏共识而难以为继,在现代逻辑的研究范式冲击下逐渐消亡。本文试图为读者展现一种近年来为学界逐渐接受的更加务实的方法。这种方法旨在考虑形式逻辑表达哲学上的"辩证"概念,并将其视为逻辑系统正当性的来源。这一进路促使国内不同领域的学者们先后提出了多种相互竞争的辩证逻辑。进一步,尽管对辩证这一概念的理想翻译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我们没有理由将这样一种尚在探索的逻辑排除在逻辑家族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逻辑 逻辑形式 哲学问题 中国逻辑学 现代逻辑 逻辑表达 逻辑系统 相互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悖论逻辑Lpm的命题演算
6
作者 桂起权 陈自力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0年第1X期115-127,共13页
限悖论逻辑(有时简称为悖论逻辑)Lpm是一种对悖论中的矛盾进行限制的逻辑。其中L表示逻辑,P表示悖论,而m表示极小化,极小化意味着限制。这里,限制矛盾的基本手法是次协调逻辑。我们说,限悖论逻辑Lpm建立的目的,正是为了消解布尔、弗雷格... 限悖论逻辑(有时简称为悖论逻辑)Lpm是一种对悖论中的矛盾进行限制的逻辑。其中L表示逻辑,P表示悖论,而m表示极小化,极小化意味着限制。这里,限制矛盾的基本手法是次协调逻辑。我们说,限悖论逻辑Lpm建立的目的,正是为了消解布尔、弗雷格(BF)的经典逻辑BF中引入矛盾命题后,可以推出任意命题(这称为句法的无意义化或平庸化)这样一个难题,同时又保持BF逻辑中对联词的原有相互定义方式(这种方式受到很多人的欢迎)。Lpm由Priest首先提出语义模型,它对证明论的经典形式曾作为挑战性问题而存在。就限悖论逻辑Lpm而言,其命题逻辑的新证明论最终由林作铨博士及李未教授解决。循此前进,本章给予另一种严格形式的、更普遍的表述,并为统一地解决谓词逻辑的“证明论”提供基础。这是我们对这一问题所做的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协调逻辑 限悖论逻辑 极小化表演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看待“在量子测量中的意识介入”?——评朱清时院士的反实在论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宏芳 桂起权 《哲学分析》 CSSCI 2019年第3期181-189,共9页
2016年11月1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校长朱清时院士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客观世界很可能并不存在》的文章,在普通民众和青年学生之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对于没有接触过量子力学的普通民众和青年学生而言,“量子力学的诡异现象”自然十分神... 2016年11月1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校长朱清时院士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客观世界很可能并不存在》的文章,在普通民众和青年学生之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对于没有接触过量子力学的普通民众和青年学生而言,“量子力学的诡异现象”自然十分神秘,加上朱院士的形象类比:“女儿既在客厅又不在客厅”,让人匪夷所思。按照朱院士的说法,万事万物都是人眼或意识作用的结果。没有意识的作用,“客观世界很可能并不存在!”“人类的主观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难道现代量子力学果真找到了17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论断的科学证据不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力学 有意识 朱清时 院士 反实在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测量 客观物质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多Agent协同辩证逻辑推理方法
8
作者 黄海 桂起权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5期81-96,共16页
为消除Agent内部信念冲突,实现多Agent的协同运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多Agent协同的论辩式辩证逻辑推理方法。根据Agent的组成结构以及多Agent之间的通信方式,建立多Agent协同模型。在该模型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求解多Agent协同任务... 为消除Agent内部信念冲突,实现多Agent的协同运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多Agent协同的论辩式辩证逻辑推理方法。根据Agent的组成结构以及多Agent之间的通信方式,建立多Agent协同模型。在该模型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求解多Agent协同任务,消解Agent间冲突。通过计算识别出微小变化会导致系统行为重大变化的关键变量,找到推理依据,在推理论据和规则的支持下,实现多Agent协同的论辩式辩证逻辑推理。实验结果表明,设计论辩式辩证逻辑推理方法的加速率提高了1.4,多Agent之间的协同程度提高了4.12,同时抵制恶意节点的成功率提升了12.6%,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多AGENT协同 论辩式辩证逻辑 逻辑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协调逻辑——辩证逻辑形式化的阶梯 被引量:8
9
作者 桂起权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年第6期24-30,共7页
【正】 “次协调逻辑”(para-consistent logic)这个术语意味着,新逻辑的协调性次于经典逻辑,但又远高于完全不协调系统。换句话说,在新逻辑中当矛盾律的有效性减弱之后,仍能保持一种稍逊的协调性。次协调逻辑是近二、三十年来兴起于国... 【正】 “次协调逻辑”(para-consistent logic)这个术语意味着,新逻辑的协调性次于经典逻辑,但又远高于完全不协调系统。换句话说,在新逻辑中当矛盾律的有效性减弱之后,仍能保持一种稍逊的协调性。次协调逻辑是近二、三十年来兴起于国际逻辑界的一种新思潮。它是作为一种颇带革命性的非经典逻辑而出现的,它允许“有意义的矛盾”进入形式演算系统,并否认矛盾律的普遍有效性,因此与数理逻辑、辩证逻辑都有密切的联系。这样,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次协调逻辑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在70—80年代吸引了大批的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数学家,目前已发展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对逻辑、哲学与集合论等学科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巴西、澳大利亚、东欧、意大利乃至美国和苏联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都积极参与这个新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协调逻辑 矛盾律 非经典逻辑 亦此亦彼 一阶谓词逻辑 数理逻辑 逻辑学家 命题演算 演算系统 经典命题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协调形式系统——矛盾中求协调的逻辑 被引量:5
10
作者 桂起权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2年第4期56-62,共7页
次协调逻辑学说是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一种国际逻辑新思潮。它是与数理逻辑、辩证逻辑、人工智能三方面都有密切关系的一种新颖奇特的非经典逻辑。本文从次协调逻辑的基本特征、形式刻划的必备概念、产生的动因、现实原型、历史渊源、次协... 次协调逻辑学说是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一种国际逻辑新思潮。它是与数理逻辑、辩证逻辑、人工智能三方面都有密切关系的一种新颖奇特的非经典逻辑。本文从次协调逻辑的基本特征、形式刻划的必备概念、产生的动因、现实原型、历史渊源、次协调逻辑的基本形式系统以及在计算机科学中的简单应用等方面对新逻辑作出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协调逻辑 形式系统 非经典逻辑 矛盾律 辩证逻辑 命题演算 数理逻辑 形式刻划 基本特征 逻辑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逻辑哲学观点看制约逻辑 被引量:3
11
作者 桂起权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4期67-73,共7页
林邦瑾的《制约逻辑——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结合》一书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通过《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什么是制约逻辑?它与标准的数理逻辑的关系如何?它与传统逻辑的关系如何?构造制约逻辑... 林邦瑾的《制约逻辑——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结合》一书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通过《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什么是制约逻辑?它与标准的数理逻辑的关系如何?它与传统逻辑的关系如何?构造制约逻辑的基本动机是什么?当“标准逻辑”遇到了困难时人们可能采取什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约逻辑 数理逻辑 传统逻辑 非标准逻辑 逻辑范围 实质蕴涵 现代逻辑 模态逻辑 谓词演算 严格蕴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圆论(一种由欧拉图导出的三段论系统) 被引量:1
12
作者 桂起权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1年第2期30-32,84,共4页
众所周知,欧拉(Euler)和文氏(Venn)利用重迭的圆图来表示类或集合,通常称为欧拉图和文氏图,这是帮助理解集合关系的一种有价值的直观工具①。首先,欧拉用圆表示类,从而用两圆相交或否、包含或否来表示A,E,I,O语句。其后,文氏作了改进,... 众所周知,欧拉(Euler)和文氏(Venn)利用重迭的圆图来表示类或集合,通常称为欧拉图和文氏图,这是帮助理解集合关系的一种有价值的直观工具①。首先,欧拉用圆表示类,从而用两圆相交或否、包含或否来表示A,E,I,O语句。其后,文氏作了改进,用一圆表示某概念S,圆以外表示S,并引进表示“存在”和“不存在”的特殊记号“+”和“-”②。一般逻辑书上都使用逻辑圆图(主要用欧拉图)~*,大多以两圆关系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图 三段论 一般逻辑 集合关系 逻辑解释 思想 公理 文氏图 位置关系 相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拓逻辑史研究的新领域——对教材《辩证逻辑思想简史》的评介
13
作者 桂起权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5年第5期127-128,共2页
【正】 陶文楼同志所编的《辩证逻辑思想简史》(下称《简史》)一书已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论述辩证逻辑思想发展史的教材,是我国学者关于辩证逻辑和逻辑史研究的新成果。辩证逻辑是关于辩证思维的逻辑学说。辩证... 【正】 陶文楼同志所编的《辩证逻辑思想简史》(下称《简史》)一书已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论述辩证逻辑思想发展史的教材,是我国学者关于辩证逻辑和逻辑史研究的新成果。辩证逻辑是关于辩证思维的逻辑学说。辩证逻辑思想史则是研究辩证逻辑理论观点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这是逻辑史研究中较少为人注意的方面(特别是辩证逻辑的古代思想史)。《简史》开拓了逻辑史研究的新领域,对辩证逻辑学说的历史渊源作了创造性的探索和考察。《简史》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逻辑思想 逻辑史 逻辑学说 历史时代 基本观点 辩证思维 康德 推理形式 思想家 简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逻辑形式化的新进展——对张金成系统Z的评价与补证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晓平 桂起权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2年第6期12-18,23,共8页
本文从系统Z与传统辩证法、经典逻辑、次协调逻辑的相互关系着手(特别从句法和语义角度加以考虑),评价系统Z对辩证逻辑形式化的开拓性作用。还给出了系统Z原先所缺少的语义完全性的证明。
关键词 非经典逻辑 次协调逻辑 形式系统 辩证矛盾 永真式 对立统一律 可能世界语义学 相互关系 合取范式 辩证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