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子宫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的诊治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西茹 丘彦 +2 位作者 桂文武 王炼炼 陈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用多功能妇科不孕诊治仪行复方泛影葡胺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对不孕症的诊治疗效。方法分析我院418例不孕症患者在数字X线机下应用多功能妇科不孕诊治仪自动推注造影剂复方泛影葡胺行HSG的结果。结果 418例全部取得满意的实时图... 目的探讨用多功能妇科不孕诊治仪行复方泛影葡胺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对不孕症的诊治疗效。方法分析我院418例不孕症患者在数字X线机下应用多功能妇科不孕诊治仪自动推注造影剂复方泛影葡胺行HSG的结果。结果 418例全部取得满意的实时图象,其中双侧输卵管通畅39例(9.33%);双侧梗阻83例(19.86%);双侧通而不畅86例(20.57%);一侧通畅、一侧梗阻82例(19.62%);一侧通畅、一侧通而不畅68例(16.27%);一侧梗阻、一侧通而不畅60例(14.35%)。术后随访1 a内妊娠者共42例。结论多功能妇科不孕诊治仪行复方泛影葡胺HSG对不孕症患者既有诊断作用又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不育 女(雌)性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体内的慢性低度炎症 被引量:3
2
作者 曲慧颖 桂文武(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以排卵障碍、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PCOS病因复杂,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慢性低度炎症有关。全身的慢性低度炎症通常与肥胖、...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以排卵障碍、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PCOS病因复杂,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慢性低度炎症有关。全身的慢性低度炎症通常与肥胖、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相互作用。卵巢局部存在的炎症可影响卵泡的发育和排卵。炎症除了影响生育功能以外,也会加重罹患其他疾病的风险,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梳理PCOS患者体内肥胖、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与炎症之间复杂的关系,概述炎症在卵巢局部参与排卵障碍及生殖系统以外的疾病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炎症 肥胖症 胰岛素抵抗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在辅助生殖领域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赖海燕 桂文武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71-75,共5页
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又称苗勒管抑制物(Mullerian inhibiting substance,MIS),是由女性卵泡颗粒细胞和男性睾丸支持细胞所分泌的二聚体糖蛋白激素。AMH最初被发现参与胚胎期的生殖系统的分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又称苗勒管抑制物(Mullerian inhibiting substance,MIS),是由女性卵泡颗粒细胞和男性睾丸支持细胞所分泌的二聚体糖蛋白激素。AMH最初被发现参与胚胎期的生殖系统的分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MH在辅助生殖领域中,可作为卵巢储备功能、促排卵治疗过程中卵巢反应性的预测指标,同时可作为体外受精(in-vitro fertilization,IVF)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的预测指标。此外,AMH还可用于评估精子质量及精子冷冻保存后的活力恢复情况。AMH还可辅助诊断女性卵巢功能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辅助鉴别男性严重少、弱精子症及无精子症,指导生育期肿瘤患者选择治疗方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生殖技术 辅助 卵巢 卵泡 排卵诱导 不育 男(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胚胎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晏琼 桂文武(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37-241,共5页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ART)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移植后的胚胎种植率却相对较低。胚胎植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胚胎与子宫内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参与作用的众多因素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起着关键作用。hCG作为...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ART)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移植后的胚胎种植率却相对较低。胚胎植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胚胎与子宫内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参与作用的众多因素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起着关键作用。hCG作为胚胎在着床前分泌的早期胚胎信号之一,其mRNA早在胚胎8-细胞阶段就已开始转录,而囊胚在种植前就已开始表达hCG。已有研究表明,hCG作为胚胎植入的早期重要介质,可通过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子宫内膜蜕膜化、血管生成、滋养细胞侵袭和调节母体免疫耐受,从而有利于胚胎成功着床。综述hCG在胚胎移植中的最新应用与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生殖技术 辅助 胚胎移植 宫腔灌注 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