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58
1
作者 王明健 何登发 +2 位作者 包洪平 鲁人齐 桂宝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9,共10页
利用含油气系统的概念与方法研究伊盟隆起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要素及成藏作用,总结其成藏模式。伊盟隆起上古生界天然气主要来自隆起南部及乌审旗地区的太原组和山西组烃源岩;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冲积扇相辫状水道砂体、河流相河道砂坝砂... 利用含油气系统的概念与方法研究伊盟隆起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要素及成藏作用,总结其成藏模式。伊盟隆起上古生界天然气主要来自隆起南部及乌审旗地区的太原组和山西组烃源岩;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冲积扇相辫状水道砂体、河流相河道砂坝砂体及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砂体为最有利储集层;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厚层泥岩构成区域性盖层,另有众多局部盖层;生、储、盖层具有良好的组合关系,形成自生自储式(隆起南部)和下生上储式(隆起南部、北部)生储盖组合。天然气主要通过优势输导砂体、不整合面、断层和裂缝组成的输导体系向北部运移;隆起北部地区以局部构造圈闭、远源成藏为主,而南部地区以岩性圈闭、近源成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盟隆起 上古生界 成藏地质要素 运移 圈闭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民丰洼陷边界断层三维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丽明 何登发 +2 位作者 桂宝玲 王俊辉 陈为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6-553,共8页
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约束和井资料控制下,通过二维及三维分析,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民丰洼陷边界断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行剖析。根据边界断层走向及倾角、倾向等特征,将研究区边界断层分为西、中、东3段,认为断面是由多个倾斜面... 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约束和井资料控制下,通过二维及三维分析,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民丰洼陷边界断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行剖析。根据边界断层走向及倾角、倾向等特征,将研究区边界断层分为西、中、东3段,认为断面是由多个倾斜面以轴面连接而成的曲面,建立了其三维几何学形态模型。民丰边界断层断面可视为以6条横向轴面和4条垂向轴面连接的倾斜面,可划分为11个区。运用正断层转折褶皱理论,对民丰边界断层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对西、中、东3段的平衡剖面进行对比,认为其在发育前期以旋转运动为主,后期以剪切正断层转折褶皱模式发育。民丰边界断层中段发育犁式正断层,而西、东段发育断坪,为座椅式正断层。西、中段断层活动强度受次级断层——胜北断层的影响,断层旋转程度由西向东减弱。在东营组沉积末期边界断层反转程度大致自西向东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民丰洼陷 边界断层 三维 几何学特征 运动学特征 断层转折褶皱 平衡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茫汉断陷结构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伟 何登发 桂宝玲 《非常规油气》 2017年第6期19-25,63,共8页
茫汉断陷为后期改造型断陷,构造演化复杂。采用构造—地层分析方法,通过对多条地震剖面的二维构造解译、构造恢复、断裂三维立体分析,揭示茫汉断陷的发育过程,分析断陷结构特征和断陷成因机制。研究表明,茫汉断陷为复式断陷,总体上具有... 茫汉断陷为后期改造型断陷,构造演化复杂。采用构造—地层分析方法,通过对多条地震剖面的二维构造解译、构造恢复、断裂三维立体分析,揭示茫汉断陷的发育过程,分析断陷结构特征和断陷成因机制。研究表明,茫汉断陷为复式断陷,总体上具有两洼夹一隆的构造格局,发育走向斜坡和中央斜向背斜两类一级构造变换带;断陷成因复杂,具有幕式活动的特征,主要经历早白垩世断陷、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坳陷、晚白垩世末盆地反转3个时期,其中早白垩世断陷细分为两幕断陷、两次挤压反转等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茫汉断陷 结构特征 构造演化 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三道坎组砂岩构造背景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蒋苏扬 黄文辉 +5 位作者 张永生 刑恩袁 桂宝玲 彭渊 赵海彤 商雯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8,49,I0001,I0002,共15页
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三道坎组砂岩的岩性识别与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结合周缘锆石年龄图谱,研究三道坎组沉积期的构造背景及物源,建立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构造模式。结果表明:三道坎组砂岩以石英砂岩为主,... 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三道坎组砂岩的岩性识别与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结合周缘锆石年龄图谱,研究三道坎组沉积期的构造背景及物源,建立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构造模式。结果表明:三道坎组砂岩以石英砂岩为主,含有少量岩屑石英砂岩,整体受到较强烈的风化作用;三道坎组砂岩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且分异程度较大,重稀土元素亏损,且变化较为平缓,δEu具有明显负异常,δCe为轻微亏损的特征,物源来自于西北部阿拉善地块;三道坎组砂岩的物源呈现多源性,物源除来自于鄂尔多斯地块本身外,还来自于西北部孔兹岩系和阿拉善地块;研究区在早古生代受到北祁连造山带的影响,秦岭-祁连海洋壳在三道坎组沉积期向北东方向俯冲,研究区整体处于岛弧靠近陆一侧的弧后盆地,为拟定鄂尔多斯西缘从拉张向挤压构造体制转变时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奥陶纪 元素地球化学 碎屑锆石年龄 构造背景 物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