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生炙淫羊藿抗衰老活性比较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丹婷
姜宇
栾雅格
李晴霞
康念欣
谭鹏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
出处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9期1727-1735,共9页
-
基金
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攻关项目(2020-JYB-ZDGG-042)。
-
文摘
目的:探究生、炙淫羊藿抗衰老作用差异,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淫羊藿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观察秀丽隐杆线虫在生、炙淫羊藿作用下的寿命、热应激、产卵数、体弯曲等指标,评价生、炙淫羊藿对线虫抗衰老的作用差异。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筛选并构建淫羊藿活性成分-抗衰老靶点网络、蛋白质-蛋白质互相作用(PPI)网络,并对淫羊藿抗衰老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炙淫羊藿能够明显延长线虫的寿命(P<0.05),生、炙淫羊藿都能增加老年线虫的体弯曲率(P<0.05);与淫羊藿生品组相比,生、炙淫羊藿延长线虫寿命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炙淫羊藿更能延长线虫寿命。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淫羊藿6个抗衰老关键活性成分,10个关键蛋白及一系列生物功能和通路。结论:生、炙淫羊藿可以延缓线虫衰老,且炙淫羊藿延长线虫寿命作用优于生品。网络药理学预测显示淫羊藿活性成分为槲皮素等,通过作用于蛋白激酶B1(Akt1)、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等靶点,参与对无机物的反应等生物过程及调控癌症通路等途径发挥抗衰老作用。
-
关键词
淫羊藿
抗衰老
炮制
秀丽隐杆线虫
网络药理学
-
Keywords
Epimedii Folium
anti-aging
processing
Caenorhabditis elegans
network pharmacology
-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不同炮制程度的酒炖和清蒸地黄性状、成分对比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姜宇
栾雅格
黄蓉
何秀娟
王璇
谭鹏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市科委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9期1957-1965,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20071620211)。
-
文摘
目的:研究酒炖和清蒸炮制过程中地黄内在成分和外观性状的变化规律。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年版(一部)熟地黄项下方法测定浸出物、地黄苷D含量,利用水提醇沉法测定多糖含量,利用电子舌和分光测色计测定滋味和颜色,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滋味、颜色与酒炖品、清蒸品炮制质量及内在成分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清蒸过程中浸出物含量随炮制时间延长不断下降,酒炖过程浸出物含量较为稳定;酒炖和清蒸过程地黄苷D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酒炖品中地黄苷D含量小于同一炮制程度的清蒸品;酒炖和清蒸过程多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酒炖品中多糖含量大于同一炮制程度的清蒸品;通过电子舌和测色计,酒炖品和清蒸品可被明显区分;酒炖过程中地黄苷D含量与红绿值(a*)、黄蓝值(b*)、总色度值(E*)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糖含量与b*呈显著正相关(P<0.05),浸出物含量与滋味、颜色变量无明显相关性;清蒸过程中多糖含量与CTS (咸)、ANS (甜)、a*、b*和E*呈显著正相关(P<0.05),浸出物含量与CTS、ANS、a*和b*呈显著正相关(P<0.05),地黄苷D含量与CTS、ANS、明度值(L*)、a*、b*和E*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酒炖和清蒸工艺下地黄性状和内在成分变化趋势具有一定差异,电子舌、测色计与统计学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地黄酒炖和清蒸炮制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
关键词
地黄
酒炖
清蒸
性状
成分
主成分分析
-
Keywords
Rehmanniae Radix
wine-stewing
steaming
character
composition
PCA
-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