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布洛芬赖氨酸盐及其注射剂的研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栾立标
张钧寿
朱家壁
-
机构
中国药材大学药剂学研究室
-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0-82,共3页
-
文摘
制备了布洛芬赖氨酸盐及其注射剂,考察了其稳定性和镇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注射剂较稳定,室温留样观察2年,含量和色泽变化不大,镇痛作用强于口服等剂量的布洛芬。
-
关键词
布洛芬
赖氨酸盐
注射剂
稳定性
-
Keywords
Ibuprofen lysine
Injection
Stability
-
分类号
R971.1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聚乳酸酮洛芬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栾立标
汤玥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9-101,共3页
-
文摘
制备了生物可降解的材料聚乳酸 ,用粘度法测定其分子量 ,并选用 A、B、C三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乳酸为药物的载体 ,制备了酮洛芬微球 ( AS、BS、CS) ,测定其粒径和体外溶出速率。结果表明催化剂四苯基锡用量增加 ,所得的聚乳酸分子量增加。而制备酮洛芬微球的聚乳酸分子量越大 ,其微球粒径越大 。
-
关键词
聚乳酸
微球
酮洛芬
制备
释放度
-
Keywords
Polylactic Acid
Microsphere
Ketoprofen
Preparation
Release
-
分类号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
-
题名酮基布洛芬搽剂透皮扩散及其抗炎作用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栾立标
谢林
刘晓东
朱央央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研究室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研究室
中国药科大学科研处
-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08-210,共3页
-
文摘
用离体小鼠皮肤进行了体外酮基布洛芬搽剂的透皮扩散试验,并用角叉菜胶致炎的大鼠进行了抗炎试验。结果表明:酮基布洛芬搽剂有良好的透皮率,8h内累积释药量为24.72%。该搽剂透皮释药属零级动力学过程,透皮释药速率为3.801%/h。对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关节炎,酮基布洛芬搽剂显示出强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大于吲哚美辛搽剂(P<0.01)。
-
关键词
酮基布洛芬
搽剂
消炎作用
-
Keywords
Ketoprofen
Liniment
In vitro penetration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
分类号
R971.1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酮基布洛芬搽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栾立标
苗岩
朱央央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天津津东制药厂
-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15-218,共4页
-
文摘
建立了酮基布洛芬搽剂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回收率为100.20%(CV=0.52%),同时进行了光、热稳定性加速试验,结果表明该搽剂遇光不稳定,对热较稳定,在避光条件下室温贮存有效期为2.1年。
-
关键词
酮基布洛芬
搽剂
高效液相色谱
-
Keywords
Ketoprofen
Liniment
Stability
Shelflife
HPLC
-
分类号
R971.1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布洛芬颗粒剂的研制及其生物利用度测定
- 5
-
-
作者
栾立标
朱央央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中国药科大学科研处
-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3-186,共4页
-
文摘
研制了布洛芬颗粒剂,用加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并以布洛芬片剂为对照,测定其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该颗粒剂性质稳定,贮存有效期可达二年,体内吸收程度与布洛芬片剂相近,相对生物利用度Frel 为100 .5 % ,但吸收速度大大快于片剂,颗粒剂的峰浓度( Cmax) 和峰时( Tmax) 分别为61 .28 ±4 .99 μg/ ml 和0 .41 ±0 .14 h ,而片剂的Cmax 和Tmax 分别为38 .62 ±6 .73 μg/ml 和2 .16 ±0 .30 h 。
-
关键词
布洛芬
颗粒剂
生物利用度
稳定性
-
Keywords
Ibuprofen granule
Bioavailability
-
分类号
R971.1
[医药卫生—药品]
R927.11
[医药卫生—药学]
-
-
题名大鼠结肠吸收胰激肽原酶的研究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汤玥
栾立标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BK970 82 )
-
文摘
目的 考察胰激肽原酶的大鼠结肠吸收。方法 用大鼠在体灌流法测定胰激肽原酶的大鼠结肠吸收。结果 实验表明胰激肽原酶可从大鼠结肠中吸收 ,且结肠吸收量随结肠灌流液中胰激肽原酶的浓度增加而增加 ,两者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胰激肽原酶结肠吸收为非饱和吸收。
-
关键词
胰激肽原酶
大鼠
结肠
吸收
灌流法
-
Keywords
Pancreatic kininogenase
Colon
Absorption
Perfusion
-
分类号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头孢氨苄口服干混悬剂稳定性的研究
- 7
-
-
作者
张钧寿
栾立标
赵则林
李安平
李翡文
李欣
-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药剂学研究室
广州天心制药厂
-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2-154,共3页
-
文摘
依据化学动力学原理,采用经典恒温法进行头孢氨苄口服干混悬剂化学稳定性加速试验,预测该混悬剂室温贮存有效期t_(0.9)的95%置信区间为2.15~3.41年。
-
关键词
头孢氨苄
口服混悬剂
稳定性
-
Keywords
Cephalexin
Oral Suspension
Degradation Kinetics
Shelflife
Stability
-
分类号
R927.11
[医药卫生—药学]
-
-
题名水飞蓟宾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5
- 8
-
-
作者
汪巍
赵暖
栾立标
韦琼华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
出处
《抗感染药学》
2009年第3期153-157,共5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用水飞蓟宾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并评价其大鼠静注给药后的药动学。方法:通过对水飞蓟宾纳米混悬剂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的评价,考察水飞蓟宾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处方工艺,并以溶液剂为参照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结果:水飞蓟宾纳米混悬剂的平均粒径是(268.90±9.20)nm,多分散性为0.22±0.12。水飞蓟宾溶液剂及纳米混悬剂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34.92±0.98)μg·h·mL-1和(57.12±3.20)μg·h·mL-1,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3.05±0.06)h和(6.14±0.42)h。结论:制备的水飞蓟宾纳米混悬剂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与溶?液剂相比,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驻留时间,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
关键词
水飞蓟宾
纳米混悬剂
自微乳化
高速分散
药动学
-
Keywords
silybin
nanosuspension
solvent diffusionmethod
high speed dispersion
pharmacokinetic behavior
-
分类号
R969.1
[医药卫生—药理学]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
-
题名多西紫杉醇微球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2
- 9
-
-
作者
许静
栾立标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
-
出处
《抗感染药学》
2011年第4期241-244,共4页
-
文摘
目的:考察多西紫杉醇微球的质量。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测定多西紫杉醇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并进行体外释放特性的研究,考察其形态和粒度分布。结果:在设定的色谱条件下,多西紫杉醇与辅料及溶剂峰分离良好,在1-4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5);微球呈球形,圆整、表面光滑,平均粒径26.9μm,包封率81.56%,载药量16.32%;体外释放试验表明,其制剂96h体外累积释药百分率为64.44%。结论:该法分析多西紫杉醇微球质量,方法可靠;其微球粒度分布窄,包封率高、缓释作用明显。
-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微球
高效液相色谱法
体外释放
-
Keywords
docetaxel
microspheres
HPLC
release behavior in vitro
-
分类号
R927.11
[医药卫生—药学]
-
-
题名对药物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 10
-
-
作者
包星海
栾立标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
-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3期36-37,共2页
-
文摘
缓控释制剂包括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近年来,缓控释制剂的研发与应用已成为临床上的研究热点。本文对缓控释制剂的优点、释药类型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缓控释制剂
释药类型
作用机理
-
分类号
R943
[医药卫生—药剂学]
-
-
题名苦黄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其质量考察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卢小娟
栾立标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
出处
《抗感染药学》
2011年第4期245-248,共4页
-
文摘
目的:考察苦黄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其质量指标。方法:利用流化床包衣设备,采用薄膜包衣法制备苦黄缓释微丸,以总蒽醌为指标性成分,测定缓释微丸的释放度,并考察了包衣处方工艺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流化床薄膜包衣法成功制备了苦黄缓释微丸,其Eudragit RS 30D与Eudragit RL 30D的用量比例为1∶0时,包衣增重为14%;累积释放百分率2h26%,6h70%,12h90%。结论:水性薄膜包衣技术制备苦黄缓释微丸,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行为。
-
关键词
苦黄
缓释微丸
EudragitRS
30D
EudragitRL
30D
-
Keywords
Kuhuang
sustained-release micropellets
Eudragit RS 30D
Eudragit RL 30D
-
分类号
R927.11
[医药卫生—药学]
-
-
题名右旋酮洛芬缓释胶囊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沈万翠
栾立标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
出处
《抗感染药学》
2012年第2期104-107,共4页
-
文摘
目的:研究右旋酮洛芬缓释胶囊制备的处方条件。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右旋酮洛芬缓释细粒,填充入胶囊制成缓释胶囊,测定缓释胶囊(或细粒)的体外释放度,并考察制备处方条件对药物释放度的影响。结果:喷雾干燥法制备右旋酮洛芬缓释细粒,填充入胶囊即为缓释胶囊;在最优处方条件下缓释胶囊1h内体外累计释药量不超过30%,24h不低于90%。结论:该处方条件的右旋酮洛芬缓释胶囊的生产工艺简单可行,最终所得的缓释胶囊具有较好的缓释特征。
-
关键词
右旋酮洛芬
喷雾干燥
缓释胶囊
体外释放
-
Keywords
dexketoprofen
spray drying
sustained-release capsules
release in vitro
-
分类号
R944.9
[医药卫生—药剂学]
-
-
题名鬼臼毒素MPEG修饰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的研究
- 13
-
-
作者
王娟
栾立标
-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教研室
-
出处
《抗感染药学》
2012年第3期186-189,共4页
-
文摘
目的:制备鬼臼毒素(PPT)MPEG修饰脂质体(PPT-MPL),以及考察PPT-MPL体外释放行为。方法:合成甲氧基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MPEG-PE),并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运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优化脂质体处方和工艺,采用改进的超滤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以及透析法研究体外释放行为。结果:优化后的PPT-MPL平均粒径为(106.20±4.10)nm,包封率为(83.30±2.50)%;加入血浆后PPT-MPL体外释放速率比普通脂质体慢(P<0.05)。结论:该法制备PPT-MPEG修饰脂质体,具有粒径小、包封率高以及明显的缓释效果。
-
关键词
鬼臼毒素
MPEG修饰脂质体
正交设计
体外释放
-
Keywords
podophyllotoxin
MPEG-modified liposomes
orthogonal design
in vitro release
-
分类号
R927.11
[医药卫生—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