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体外产气法的吉林省食用菌菌糠的营养价值评定 被引量:6
1
作者 杜云龙 潘金石 +5 位作者 冯鑫 栾嘉明 杨东旭 冯健 金锡九 耿春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0-1529,共10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试验和48 h瘤胃降解率试验对吉林省常见菌糠进行营养价值评定。【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不同菌糠(榆黄蘑(Y1)、香菇(X1)、平菇(P)、木耳(M)、羊肚菌(Y2)、元蘑(Y3)、杏鲍菇(X2)、白玉菇(B))为... 【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试验和48 h瘤胃降解率试验对吉林省常见菌糠进行营养价值评定。【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不同菌糠(榆黄蘑(Y1)、香菇(X1)、平菇(P)、木耳(M)、羊肚菌(Y2)、元蘑(Y3)、杏鲍菇(X2)、白玉菇(B))为发酵底物,根据产气量、产气参数、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48 h瘤胃降解率等指标,结合隶属函数对菌糠营养价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在48 h发酵结束时,香菇菌糠产气量与白玉菇和平菇菌糠无显著差异(P>0.05),且显著高于其他菌糠(P<0.05)。②木耳菌糠和羊肚菌菌糠理论最大产气量显著低于其他组菌糠(P<0.05),各组菌糠产气速率差异不显著(P>0.05)。③香菇、榆黄蘑、白玉菇和平菇菌糠的氨态氮(NH 3-N)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菌糠(P<0.05),香菇和平菇菌糠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菌糠(P<0.05),香菇菌糠的丙酸含量与平菇、元蘑、杏鲍菇菌糠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菌糠(P<0.05)。④香菇和平菇菌糠干物质48 h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菌糠(P<0.05);平菇、杏鲍菇、白玉菇菌糠的粗蛋白质48 h瘤胃降解率与香菇菌糠无显著差异(P>0.05),显著高于其他菌糠(P<0.05);各菌糠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48 h瘤胃降解率数值均相对较低。⑤通过隶属函数分析结果可知,香菇菌糠的综合价值>平菇菌糠>白玉菇菌糠>杏鲍菇菌糠>榆黄蘑菌糠>元蘑菌糠>羊肚菌>木耳菌糠。【结论】吉林省各类菌糠体外产气的发酵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除木耳菌糠和羊肚菌糠综合评分较低外,其他菌糠均具有作为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价值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糠 体外产气 48 h瘤胃降解率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对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月明 栾嘉明 +3 位作者 张敏 金英海 夏广军 耿春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1-1037,共7页
本研究利用体外产气量法,以生产中较为常见的TMR(精粗比60∶40)为发酵底物,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低、高剂量(1.14×10^(10)、2.27×10^(10) CFU/kg)枯草芽孢杆菌对体外发酵12、48 h瘤胃产气动力学参数、瘤胃发酵参数等指... 本研究利用体外产气量法,以生产中较为常见的TMR(精粗比60∶40)为发酵底物,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低、高剂量(1.14×10^(10)、2.27×10^(10) CFU/kg)枯草芽孢杆菌对体外发酵12、48 h瘤胃产气动力学参数、瘤胃发酵参数等指标的影响;同时根据24 h产气量预测枯草芽孢杆菌对底物代谢能值(ME)、有机物消化率(OMD)及微生物蛋白(MCP)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其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在产气动力学方面,与对照组(CON)相比,低剂量组(T1)和高剂量组(T2)均显著提高了24、48 h的产气量(P<0.05),且T2组显著高于T1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T1组发酵12 h甲烷(CH_4)含量显著增加(P<0.05),T2组无明显变化(P>0.05)。在瘤胃发酵参数方面,与对照组相比,T1组12 h各发酵参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T2组氨氮(NH_3-N)浓度显著增加(P<0.05),但其他发酵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T1组发酵48 h丁酸及戊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T2组pH显著降低(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T1及T2组其他48 h瘤胃发酵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T1、T2组OMD、ME及MCP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T2组OMD和ME均显著高于T1组(P<0.05)。综合上述结果,不同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对精粗比为60∶40的TMR发酵参数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其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高添加量(2.27×10^(10) CFU/kg)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体外产气法 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链脂肪酸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冯鑫 张洛萌 +3 位作者 栾嘉明 周金影 张敏 耿春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39-1749,共11页
中链脂肪酸(MCFA)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能源物质,与长链脂肪酸(LCFA)相比,MCFA的碳链更短,到达肝脏的速度更快,MCFA可直接经门静脉运输至肝脏,且无需肉碱脂酰转移酶的转运即可直接进入肝细胞线粒体进行β氧化。因此,MCFA被动物吸收... 中链脂肪酸(MCFA)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能源物质,与长链脂肪酸(LCFA)相比,MCFA的碳链更短,到达肝脏的速度更快,MCFA可直接经门静脉运输至肝脏,且无需肉碱脂酰转移酶的转运即可直接进入肝细胞线粒体进行β氧化。因此,MCFA被动物吸收的更直接、更快速,供能也更直接。MCFA不但可为动物机体提供能量,还具有超出其能量价值之外的特殊生理功能,包括抑制细菌的生长和改善肠道微生态及结构,参与动物机体的免疫调节和激素调节等。MCFA的营养特点和生理功能为其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在动物生产应用方面,MCFA可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减少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的排放,预防动物疾病,延长畜禽产品货架期,有效控制蚊蝇对家畜的侵扰,MCFA与一些其他饲料添加剂联合使用,不仅存在协同效应,还可克服其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缺点。近年来,使用安全、绿色的饲料添加剂替代动物饲料中抗生素的呼声越来越高,MCFA也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然而,MCFA在研究和生产应用中存在效果差异,究其原因可能与MCFA的种类、添加水平、添加方式等因素有关。文章对MCFA的营养特点、生理功能、应用于动物生产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旨在为MCFA的深入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脂肪酸(MCFA) 中链甘油三酯(MCT) 动物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