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1971~2008年最高最低气温时空变化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格桑 拉巴次仁 陈定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7968-7970,共3页
利用西藏地区1971~2008年气象站点的气温资料,分析了西藏地区最高、最低气温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西藏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其次是春季。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明显大于最高气温,尤其是... 利用西藏地区1971~2008年气象站点的气温资料,分析了西藏地区最高、最低气温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西藏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其次是春季。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明显大于最高气温,尤其是冬季最低气温增温幅度非常显著。空间变化而言,最高气温除个别站点出现降温外,大多数站点均有增温现象;而最低气温在空间上均为增温。另外,最低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比最高气温明显,基本上由东南部向中西北部地区递增,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变化特征。从年代际变化看,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前8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升高趋势,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明显高于最高气温。在21世纪前8年,最高、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最高,而在20世纪70年代增幅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最高、最低气温 时空特征 年代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6年西藏农区作物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小萍 旦增顿珠 +2 位作者 格桑 张核真 杜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49-254,共6页
利用西藏高原主要农区1961-2006年的气象资料,初步分析了作物生长季各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及趋势,并采用费希尔最优分割法对各要素的突变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近46 a来,除昌都呈微弱的降温趋势外,西藏农区生长季平均气温均表现为... 利用西藏高原主要农区1961-2006年的气象资料,初步分析了作物生长季各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及趋势,并采用费希尔最优分割法对各要素的突变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近46 a来,除昌都呈微弱的降温趋势外,西藏农区生长季平均气温均表现为显著的升温趋势,升幅为0.09-0.31℃/10a;前20 a(1961-1980年)降水表现为减少的趋势,自1981年开始呈现增多趋势,日照的变化正好与之相反,前20 a呈增多趋势,1981年之后为减少趋势。沿江河谷农区的突变点较一致,1982为气温由冷到暖的转折点,降水和日照的突变点出现在199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生长季 气候变化 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矮秆种质山农矮330的农艺性状与矮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闫美 刘如如 +4 位作者 于海涛 达瓦 格桑 李安飞 孔令让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14-17,共4页
调查分析了山农矮330的综合农艺性状及矮秆遗传特点。结果表明,山农矮330成穗能力强,小穗数多,结实性好,穗粒数多,且综合抗病性较好;携带一对不完全显性矮秆基因,对赤霉酸反应敏感,用其作矮秆亲本时致矮率在20%~30%,对后代的产量性状... 调查分析了山农矮330的综合农艺性状及矮秆遗传特点。结果表明,山农矮330成穗能力强,小穗数多,结实性好,穗粒数多,且综合抗病性较好;携带一对不完全显性矮秆基因,对赤霉酸反应敏感,用其作矮秆亲本时致矮率在20%~30%,对后代的产量性状无明显的不利影响,其矮秆基因的表达受不同遗传背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矮秆种质 山农矮330 农艺性状 矮秆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方猪重要经济性状关联位点SNP芯片分型及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陶璇 何志平 +12 位作者 梁艳 杨雪梅 雷云峰 王言 胡紫惠 廖坤 肖贤勋 格桑 马贵云 吉绒丹增 敖翔 吕学斌 顾以韧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358-3367,共10页
旨在分析四川省7个地方猪种类群和山东省徒河黑猪重要经济性状关联SNP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群体间遗传结构。本研究采用中芯一号芯片对23头成华猪、26头雅南猪、60头青峪猪、57头内江猪、151头丫杈猪、57头乌金猪(凉山类群)、51头平原藏猪、... 旨在分析四川省7个地方猪种类群和山东省徒河黑猪重要经济性状关联SNP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群体间遗传结构。本研究采用中芯一号芯片对23头成华猪、26头雅南猪、60头青峪猪、57头内江猪、151头丫杈猪、57头乌金猪(凉山类群)、51头平原藏猪、109头高原藏猪和28头徒河黑猪共562头健康种猪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分析,利用Plink软件对获得的基因型数据进行质控,结合R等软件,统计分析猪7个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型;采用MegaX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使用Plink软件进行主成分(PCA)分析,通过VCFtools软件计算猪群间的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分析群体间遗传关系远近。结果显示,四川省地方猪群体中,采食量、酸肉和应激性状的非优势基因型比例均在2.20%以下;抗仔猪腹泻、料重比(FCR)、公猪精液品质和多肋性状的非优势基因型比例分别为8.99%、11.80%、73.97%和95.32%;徒河黑猪群体中,应激性状已无q等位基因,采食量和酸肉性状的非优势基因型比例较低,均为3.57%;公猪精液品质、抗仔猪腹泻、料重比和多肋性状的非优势基因型比例较高,分别为39.29%、50.00%、82.14%和92.86%;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显示,徒河黑猪与四川地方猪种间遗传距离远,丫杈猪、乌金猪、内江猪和藏猪(平原和高原)各自聚为一类,品种间群体分层结构明显,雅南猪、成华猪、青峪猪聚为一类;Fst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同属于湖川山地猪的丫杈猪和青峪猪间存在高度遗传分化。结果提示,四川省地方猪群体的采食量、酸肉、应激、抗仔猪腹泻和料重比性状的非优势基因型比例较低,公猪精液品质和多肋性状的非优势基因型比例较高;徒河黑猪群体的应激性状已无q等位基因,采食量和酸肉性状的非优势基因型比例较低,公猪精液品质、抗仔猪腹泻、料重比和多肋性状的非优势基因型比例较高;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丫杈猪与青峪猪都归类于湖川山地猪有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地方猪 徒河黑猪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发展奶酪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周雨 次旦央金 +1 位作者 普布多吉 格桑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5,共3页
就奶酪的产品优势以及国内市场的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目前西藏发展奶酪加工业所具有的地缘优势。同时指出了奶酪加工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自治区政府应高度重视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通过引进奶酪先进的生产设... 就奶酪的产品优势以及国内市场的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目前西藏发展奶酪加工业所具有的地缘优势。同时指出了奶酪加工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自治区政府应高度重视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通过引进奶酪先进的生产设备、加工技术,努力培育壮大一批西藏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使其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自主研发出一系列奶酪新产品,提高其附加值,促进奶酪加工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奶酪 曲拉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街区粉刷面层原材料及色彩考证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彦 朱晓敏 +1 位作者 格桑 戴仕炳 《城市建筑》 2018年第1期27-30,共4页
建筑外立面的色彩及质感关乎城乡形象,而历史街区外立面的保护与更新不仅涉及城市形象及身份的延续,更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传承。因此,外立面修缮需要满足真实性的原则。历史街区中,建筑的外墙粉刷面层的色彩、质感、工艺通常具有... 建筑外立面的色彩及质感关乎城乡形象,而历史街区外立面的保护与更新不仅涉及城市形象及身份的延续,更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传承。因此,外立面修缮需要满足真实性的原则。历史街区中,建筑的外墙粉刷面层的色彩、质感、工艺通常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及丰富的历史价值。很多历史建筑的原始外立面经过多次修缮后,即使缺失详尽的修缮档案,其原材料、色彩在很多情况下仍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考证。科学适宜的考证方法包括文献查阅、现场勘察与取样、实验室材料学分析、黏合剂及颜料的化学分析等。通过采用传统或与之性能相近的替代材料进行复配实验则可最大限度地恢复传统工艺及色彩。在历史街区粉刷类外立面的微更新中,采用传统粉刷工艺和材料进行修缮的历史建筑,其立面的色彩和质感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地方文化,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让外墙保护层更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原材料 色彩 考证 微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格桑 《艺术科技》 2016年第4期343-343,共1页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小学语文是教育启蒙阶段的重要教育,应该将语文教育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本文通过分析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小学语文是教育启蒙阶段的重要教育,应该将语文教育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本文通过分析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措施,改变教育观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语文 教育教学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喷施氨基酸肥对豆瓣菜生长与硒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肖家昶 雷凤芸 +4 位作者 格桑 马俊英 贺茂林 李艳文 郑阳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38-1647,共10页
为提高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 R.Br.)对硒的吸收能力,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氨基酸肥(分别稀释0、600、900、1200和1500倍)对硒处理(5 mg·kg^(-1))下豆瓣菜生长与硒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氨基酸肥可以提高豆瓣... 为提高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 R.Br.)对硒的吸收能力,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氨基酸肥(分别稀释0、600、900、1200和1500倍)对硒处理(5 mg·kg^(-1))下豆瓣菜生长与硒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氨基酸肥可以提高豆瓣菜地下与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促进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肥900倍稀释液对豆瓣菜的生长促进作用最优,此时地下与地上部分生物量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了73.03%和56.65%。外源喷施氨基酸肥900~1500倍稀释液还可以提高豆瓣菜根、茎和叶的硒总积累量,但对豆瓣菜根、茎、叶和地上部分的硒含量无积极作用。相关分析发现,豆瓣菜生物量、硒总积累量与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CAT活性、土壤pH值呈正相关。综上说明,氨基酸肥可以促进豆瓣菜的生长,提高豆瓣菜对硒总量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肥 豆瓣菜 生物量 硒积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但丁的接受及其影响(1902-2000)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利安·高利克(著) 格桑(译)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2年第1期13-24,共12页
谨以此文纪念老舍,他是众多中国文学家中第一个发现但丁的伟大并推荐其《神曲》作为模仿范本的人。 早在十八年前,1993年6月22至25日,于斯洛伐克Smolenice城堡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文学与欧洲背景”国际研讨会上,安娜·布娅蒂(A... 谨以此文纪念老舍,他是众多中国文学家中第一个发现但丁的伟大并推荐其《神曲》作为模仿范本的人。 早在十八年前,1993年6月22至25日,于斯洛伐克Smolenice城堡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文学与欧洲背景”国际研讨会上,安娜·布娅蒂(AnnaBujatti)作了题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但丁神话”①的报告。在这简短却令人印象深刻的报告中,她描述了从1902年N-十世纪70年代中国对阿利盖利·但丁(DanteAlighieri,1265-1321)的接受史,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但丁 中国现代文学 国际研讨会 《神曲》 斯洛伐克 70年代 文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应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普布顿珠 扎西平措 +8 位作者 旦增欧珠 格桑 罗杰 美多 袁军 章新君 黄晓刚 戴磊 柳超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7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高海拔地区儿童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19例儿童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男11例,女8例;年龄4~13(8.16±2.71)岁;病程1~10(4.11±2.51)d。首先尝试闭... 目的:探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高海拔地区儿童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19例儿童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男11例,女8例;年龄4~13(8.16±2.71)岁;病程1~10(4.11±2.51)d。首先尝试闭合复位,复位不成功则采取有限切开复位,再进行克氏针髓内固定尺桡骨。根据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Anderson前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其中术后发生针尾激惹临床表现2例,取出克氏针后症状消失。19例患者获随随访,时间3~14(7.68±3.50)个月。术后X线片示所有病例愈合,末次随访Anderson前臂功能评价:优16例,良2例,可1例。结论:高原地区儿童骨折往往就诊延误、医疗条件匮乏并且依从性不足,基于这些特点选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可以推广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儿童 尺桡骨骨折 克氏针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微课”辅助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分析
11
作者 格桑 《教师》 2022年第20期81-83,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教学方式已进入初中物理课堂。文章立足当前“互联网+微课”背景,针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展开相关研究。文章在分析微课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微课”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辅助价值,通过对课程预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教学方式已进入初中物理课堂。文章立足当前“互联网+微课”背景,针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展开相关研究。文章在分析微课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微课”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辅助价值,通过对课程预习、物理实验、物理理论生成及学生问题解答等系列“互联网+微课”的应用,继续对“互联网+微课”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进行探讨,得出利用“互联网+微课”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效果提升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微课” 初中物理 辅助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应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脊柱爆裂骨折
12
作者 扎西平措 格桑 +8 位作者 罗杰 美多 旦增欧珠 普布顿珠 袁军 章新君 黄晓刚 戴磊 柳超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50-453,共4页
目的:针对高海拔地区脊柱爆裂骨折的特点及当地医疗条件,探讨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采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12例无神经症状的单椎体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 目的:针对高海拔地区脊柱爆裂骨折的特点及当地医疗条件,探讨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采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12例无神经症状的单椎体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9~54(42.50±7.95)岁;车祸伤6例,高坠伤4例,重物砸伤2例;T112例,T124例,L13例,L22例,L31例。手术首先在骨折上下椎置钉,并在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安装连接棒,通过体位及撑开实现骨折椎体复位。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变情况,通过X线测量受伤节段后凸矫正率及矫正丢失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明显并发症,1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27(17.75±5.79)个月。术后3 d,VAS与术前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1,P=0.000);术后9个月JOA评分与术前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5,P=0.000)。术后3 d,Cobb角为(4.42±1.16)°,与术前入院时的(25.67±5.71)°相比矫正率为(82±5)%;术后9个月Cobb角(5.08±1.24)°,矫正丢失率为(16±13)%。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高原低气压低氧环境下,应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减少创伤,应用伤椎置钉技术能够有效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出血少,固定节段短,是治疗高海拔地区脊柱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椎弓根螺钉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州藏猪人工授精技术研究
13
作者 涂永强 王俊杰 +10 位作者 毛进彬 彭海云 冯勇 王照燕 巴桑卓玛 伍珊 杨甲呷 格桑 丁真卓玛 马贵云 曹丰磊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29-133,共5页
藏猪养殖是甘孜州半农半牧区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养殖方式以放养+补饲为主。随着州委、州政府2022年出台《甘孜州藏猪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23-2025年)》,全州大力发展藏猪种业、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和培育养殖大户,目前产业已初见成效... 藏猪养殖是甘孜州半农半牧区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养殖方式以放养+补饲为主。随着州委、州政府2022年出台《甘孜州藏猪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23-2025年)》,全州大力发展藏猪种业、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和培育养殖大户,目前产业已初见成效。但藏猪繁殖仍采用自然交配,严重制约着全州藏猪产业的发展。技术研究旨在填补全州藏猪人工授精技术空白。选择180日龄,体重≥25kg且符合藏猪种用标准的公猪,进行爬跨和采精调教,实施人工采精,检测藏猪精液质量,开展人工授精配种。本技术适用于甘孜州藏猪人工输精站、养殖大户、专合社、规模养殖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人工授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