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数学史玩转单位分数 被引量:1
1
作者 栗小妮 贾彬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0年第12期7-11,30,共6页
单位分数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问题,“将一个分数拆为几个不同的单位分数之和”是沪教版数学教科书六年级第二章“分数”探究活动(二)的内容。为了让学生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研究者从HPM的视角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利用《莱茵德纸草书》中... 单位分数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问题,“将一个分数拆为几个不同的单位分数之和”是沪教版数学教科书六年级第二章“分数”探究活动(二)的内容。为了让学生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研究者从HPM的视角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利用《莱茵德纸草书》中“把7个面包分给10个人”的问题,引入单位分数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单位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解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单位分数的魅力;通过解读2n分解表和介绍“太阳神眼睛”,给学生提供了课外继续探究和学习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M 单位分数 探究性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M视角下“有理数的乘法”教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进敬 栗小妮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9年第3期10-14,共5页
'负负得正'这一符号法则是数学上为了在数系扩充时保持运算律一致性而做出的合理规定,它本身并不能被证明,但其合理性可以借助现实模型加以解释。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不重视'负负得正'法则的由来,也很少给予学生... '负负得正'这一符号法则是数学上为了在数系扩充时保持运算律一致性而做出的合理规定,它本身并不能被证明,但其合理性可以借助现实模型加以解释。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不重视'负负得正'法则的由来,也很少给予学生机会探究'负负得正'的原因。教师从司汤达的故事入手,引导学生对'负负得正'进行探究,除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一法则,还体现了多方面的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M 负负得正 有理数乘法法则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M视角下的初中数学单元整体复习教学———以圆的基本性质复习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余立海 栗小妮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年第5期4-8,共5页
研究者利用14世纪意大利的一个关于土地分配的法律案例设计圆的基本性质复习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同一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等知识对原法律案例进行解释,通过对原法律案例进行问题变式... 研究者利用14世纪意大利的一个关于土地分配的法律案例设计圆的基本性质复习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同一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等知识对原法律案例进行解释,通过对原法律案例进行问题变式,让学生综合运用与圆的基本性质有关的知识解决问题,提升了数学建模的意识与能力,并整体性复习初中阶段与圆相关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的基本性质 数学史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